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上课讲义
QC七大手法培训讲义

QC七大手法培训讲义作成:李培建QC七大手法(QC seven tools)是在制造业的品质管理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7种不同的管理手法。
这7种手法特点各不相同,主要应用范围也各异,在通常的使用过种中更多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法一起结合运用。
在组立课,QC七种手法不仅仅是做为一种品质管理工作的技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维、分析的有效工具,应用在不同的工作中。
关于QC七手法,不同教材的分类方法略有差异,本讲义采用的是目前中国国内比较一致的方法进行分类。
QC七手法:层别法、排列图、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查核表、直方图、管理图。
详见下表:1.层别法:按需要的目的将原始数据分门别类集计。
特点:1)目的不同,分类方法不同;2)同一条件,同一性质的数据放在一起;3)用整理的数据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4)数据处理的方法不直观,一般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难点:按照何种方法进行分类.应用:产品不良统计表2.排列图:将影响问题的因素,按照其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数据处理方法。
通俗的叫法是柏拉图。
特点:1)找出问题的关键(重点管理法);2)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80:20理论);3)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一条百分比曲线,几条高低排列的长方形组成。
做法:1)将要处理的事件、现象、状态或原因加以层别;2)确定收集资料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定期;3)计算各项目类别所产生的数据及所占比例;4)依照数据所占的比例的大小顺序排列;5)计算出数据所占比例的累加值;6)以项目类别为横轴,以累加值为纵坐标,绘出柱装图;7)连接累计曲线;8)从柏拉图中可清楚的找出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
应用:1、2001年4月DL-S部品不良的统计表(资料来源:石龙品管部)从下表可以看出:反射镜污损和MFB外端板标签是主要的不良,两项不良达到全部不良的80%。
也就是说:解决了上述的两项不良,就解决问题的关键。
3.特性要因图:用图形的方式表示出影响问题的多种因素,形似鱼骨故也称鱼骨图,特点:1)图形表达,一目了然,避免文字说明的烦琐;2)与会者畅所欲言,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3)标示出主要原因便于对策。
QC七大手法九大步骤八大原则资料ppt课件

25 率
0
0
伙零水教交其
食用電育際他
費 錢 瓦費 費
斯
費
;. 22
柏拉图(六) • 效果确认的柏拉图制作要决
1. 必须两个柏拉图并排,分为改善前与改善后。 2. 收集数据的期间和对象必须一致。 3. 季节性的变化应列入考虑。 4. 对于改善项目以外的要因也要加以注意。
GN提P 高 生活质量提高
开放进口 车祸多 不守交通规则
虚荣心作休祟闲增加
车价降低
车位不够
道路施工
路况 不佳 大卡车超载
为何 每天 都会
周休二
分期付款
日
活动地点多
违规停车 贪一时之便
塞车
货车任意卸货
出外旅游多
至少
购物商圈拥挤
加油车辆多 假日出
停车位过商少圈街道狭小 加油队
门 车辆集中
等候停车队伍长
伍长
婚丧队伍多
油管不够多特定节日出门
上下班时间 一至 尖峰时段 两小 时?
收费速度过慢
节日游行多
用餐时间
车辆停靠不当
出门时间不对
;. 13
特性要因图(七)
举例
机器
人
(大原因) 量
年久失修
具
偏
(小原因)
培训不足
(中原因)
差
量具不稳
某
情绪不稳定
产
品
量具标准
质
量
问
厚度变差
成分变化 作业指导 书不完善
过程无控
;. 16
柏拉图(二) • 制作步骤
1. 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2. 决定数据收集期间,并且按照分类项目收集数据。 3. 记入图表纸。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哇塞,这可是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啊!听说这个资料可是质量控制界的“葵花宝典”,掌握了它,你就能成为质量控制的“武林高手”!那我们赶紧来一起学习吧!我们来了解一下QC七大手法的概念。
QC七大手法,又称为质量管理七步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七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一种方法。
这七个步骤分别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七个步骤。
1. 明确问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2. 分析原因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3. 制定计划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就像是为解决问题制定了一张“路线图”,只有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制定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4. 实施计划制定计划之后,我们就要付诸实践,按照计划去解决问题。
这就像是按照“路线图”一步一步地前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5. 检查结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检查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路上”不断地回头看看自己的“脚步”,只有不断检查结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检查结果,时刻关注质量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6. 采取措施在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解决问题。
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

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IPQC巡检流程包括七大手法、八大原则和九大步骤。
一、IPQC巡检流程的七大手法:1.抽样检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查,以评估产品质量。
2.自检:操作人员在完成每个工序后,对产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互检:相邻工序的操作人员对彼此的产品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在流转过程中没有质量问题。
4.专检:专门的质量检验员对产品进行检查,以提供更加专业的质量监控。
5.相比检查:将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寻找质量差异,确定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6.全巡检: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在控制范围之内。
7.过程控制:根据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IPQC巡检流程的八大原则:1.早期预防原则:在生产过程的早期阶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2.即时改进原则: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和重复发生。
3.重点控制原则:将重点放在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上,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4.统一管理原则:统一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5.严格记录原则:对整个巡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和纠正措施等。
6.因果分析原则: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7.客户导向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8.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对巡检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改进质量控制效果。
三、IPQC巡检流程的九大步骤:1.制定巡检计划: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巡检的时间、范围和方法,并确定巡检的频率。
2.巡检准备:准备巡检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文件,并对巡检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巡检流程和要求。
7大手法和九大步骤教材

R 0.06 0.10 0.08 0.09 0.11 0.08 0.10 0.10 0.07 0.09 0.09 0.11 0.06 0.09 0.08 0.04 0.09 0.08 0.10 0.06
Min
0.59 0.58 0.60 0.59 0.57 0.58 0.58 0.62 0.63 0.57 0.63 0.57 0.62 0.63 0.60 0.66 0.60 0.62 0.59 0.62
Y
0 X
12
3. 當X增加,Y反而減少,而且形態呈現一直線發展 的現象,這叫做完全負相關.如下圖所示:
Y 0 X
13
4.當X增加,Y減少的幅度不是很明顯,這時的X除 了受Y的影響外,尚有其他因素影響X,這種形 態叫作似乎有負相關,如下圖所示:
Y
0 X
14
5.如果散佈點的分佈呈現雜亂,沒有任何傾向時, 稱為無相關,也就是說X與Y之間沒有任何的關 係,這時應再一次先將數據層別化之后再分析, 如下圖所示:
單方面的決定 方法不明確
存放位置不足
交貨期短 交貨
貨
延 數量少,沒有交 貨計劃 遲
找原因
9
四 散佈圖
散佈圖定義: 就是將互相有關連的對應數據,在方格紙上以縱 軸表示結果,以橫軸表示原因;然后用點表示出分 佈形態,根據分佈的形態來判斷對應數據之間的 相互關係. 這里講的數據是成對的,一般來說成對數據有三 種不同的對應關係. 1.原因與結果數據關係. 2.結果與結果數據關係. 3.原因與原因數據關係.
27
第一步驟 發掘問題
凡工作環境所遭遇的異常現象,它使你煩惱,不滿
意;別疏忽了它的存在,難道就讓它一直困擾我們
嗎?我們何不來…...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食品论坛2018-05-13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 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QC七大手法详细讲解

精选2021版课件
28
2.计数管制图:
管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缺点数、不良数 等).
A.不良率管制图(P Chart). B.不良数管制图(Pn Chart). C.缺点数管制图(C Chart). D.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 Chart).
精选2021版课件
29
管制图功效
A. 预测性:通过现有图形分析与判读可大概判断下一步可能的 位置.
=1+3.32*2 =7.64 第四步: 计算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0.2/8=0.025 第五步: 决定起始点值和终点数值 起始点值=最小值-测定值最小位数/2
=9.92-0.01/2 =9.915 终点数值=最大值-测定值最小位数/2
=10.12-0.01/2 =10.115
精选2021版课件
B. 能力分析:通过管制图,了解现有能力范围 C. 对品质状况及时掌控状态 D. 可用来分析制程改善效果 E. 与其它手法结合起来,容易找到产生状况的原因. F. 得出各种周期,以利于产品制程品质制订标准.
1.管制用管制图 先有管制界限,后有数据. (Process control chart)
2.解析用管制图 先有数据,后才有管制界限. (Set-up chart)
10 9.98 9.94
10 10 10.04
10.03 10.01 10.01
10 10 10.02 9.98 10 9.96 10.09
10 10 9.98 10.02 9.97 10.01 9.96 10.05 10.02 10.06
10 9.99 9.99 9.96 10.05
10 10.02
23
第六步:计算各组上下点和中点 第一组下界=起始点值=9.915 第一组上界=第二组下界=起始点值+组距 =9.915+0.025=9.94 第二组上界=第三组下界=第二组下界+组距 =9.94+0.025=9.965
品管七大手法与九大步骤-

品管圈圈長產生圖
60
40 43
27
20
19
11
0 線長擔任 圈員互選 上司指派 其他
• X- ---• Y- ----
轴轴
常 用
数特 图
值性 大
表
小
之
棒
形
图
7
各品管圈圈長組成狀況
•
常
表用
11% 19%
示 百 分
图 表
43%
班長擔任 比
圈員互選
之
上司指派 其他
扇
形
27%
图
8
%
•
• X- --,
34
直方图之举例
三、各组区间分别为:
123.5-128.5 128.5-133.5 133.5-138.5 138.5-143.5 143.5-148.5 148.5-153.5 153.5-158.5 158.5-163.5 163.5-168.5 168.5-173.5
35
直方图之举例
• 四、计算各组之中心分别: •
27
直方图举例
掷筛子
A
B
最大点12点, 最小点2点 掷100次
20
20
18
16 14
15
14
12
10
10
8
7
6
5
43
2
98 6
3
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常型直方图
28
29
30
直方图的作法
• 一、收集数据,
• 二、制作次数分配表
• 1. 找出最大值、最小值
• 2.求全距=最大值-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
骤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食品论坛
2018-05-13
QC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
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
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
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
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
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
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
——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
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
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
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
相关图是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直角坐标系表示的图表,它根据影响质量特性因素的各对数据,用小点表示填列在直角坐标图上,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新七种”
1系统图
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树状图形(倒立逻辑关系因果图)。
2关联图
把几个问题及涉及这些问题的关系极为复杂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的图形。
3KJ法——亲和图
KJ法(川喜田二郎KawakitaJiko)——利用卡片对语言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的方法。
KJ法的主体方法,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等语言文字资料,按它们相互亲近的程度用图形加以归纳、汇总。
4矩阵图
从作为问题的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点上表示成对因素间相关程度的图形。
方法——多元思考。
5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
在制定计划阶段,进行系统设计时,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障碍(不理想事态或结果),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的可能引向最终目标。
6箭条图
箭条图又称为网络计划技术,我国称为统筹法,它是安排和编制最佳日程计划,有效地实施管理进度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其工具是箭条图。
所谓箭条图,是把推进计划所必须的各项工作,按其时间顺序和从属关系,用网络形式表示的一种"矢线图"。
一项任务或工程,可以分解为许多作业,这些作业在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箭条图可以把各项作业之间的这种依赖和制约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
通过箭条图,能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和非关键因素,因而能进行统筹协调,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与效益。
7矩阵数据分析法
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
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
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
数据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利用此法可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QC九大步骤简介
1. 发掘问题
2.选定题目
3.追查原因
4.分析资料
5.提出办法
6.选择对象
7.草拟行动
8.成果比较
9.标准化
一. 发掘问题
发掘问题之方向:
1.问题小易发挥
2.不花钱即可由小组自行解决
3.有预期之成果(成就感)
4.可达到演练和实用之目的
脑力激荡法原则:
1.不要随意打断或者批评别人的讲话,如要发言,等人家说完再说
2.欢迎自由奔放的意见
3.意见越多越好
4.在他人的意见中寻找灵感
二. 选定题目
选题原则: 意见一致,不花钱短期内可以做到不要别人支持
选题方向: 团队合作,提高生产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
工具: 选题评估
三. 追查原因
针对问题,经由脑力激荡,从4M1E找出可能发生的原因。
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四. 分析资料
用QC七大工具找出产生问题的重点,加以分类,排列及编辑,以使小组成员修作明确的决择。
工具: 查检表、管制图、直方图、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
五. 提出办法
针对问题重点提出解决办法,同时订出解决方案的标准,以确定小组是否有能力解决。
工具: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六. 选择对象
1.采用全员认为最能发挥的方式
2.朝防止再发之方向选择
3.对策无副作用,选择对策要根据现状分析,检讨如何改善并将预期的成果显现出来。
七. 草拟行动
3W:WHAT WHO WHEN
1.把每一样工作细节列下来
2.每位组员参与讨论取得协议
3.开始分配任务(平均分配、组员性向、职位相关)
4.制定完成时间和期限
八. 成果比较
1.期间比较(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
2.特性值比较(品质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3.无形成果比较(意识、能力、信心、责任感、方法应用)
4.比较基准一致,且勿以单一角度比较
工具: 柏拉图比较推移图比较
九. 标准化
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材料、设备、制品等作业方法、手训、规定、规格等标准有组织、有系统、灵活有效运用以达到经营管理之目的。
1.效果维持
2.减少因人而异,提高效率
3.技术储蓄
4.明确权限责任易于管理
5.易于追查不良原因
6.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