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陪伴与远游,似乎是一组矛盾。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强调了纯朴的孝道思想,但是年轻人也不必忧心忡忡地完全放弃远游。
所谓“游必有方”,是教诲人们不盲目而行。
远游,可以是一场(diān)沛流离的旅途,也可以是一场海(kuò)天空的追寻;可登高眺望远方,亦可驻足凝望脚下……在远游的跋涉中建构自我,让人生不留遗(hàn),但同时是孝之两全。
1.下列各项中,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chōng huìB.chóng huǐC.chóng huìD.chōng huǐ2.下列各项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巅阔憾B.颠廓撼C.颠阔憾D.巅廓撼3.根据语境,在文中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
(2分)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山东跨境人民币收支合计超过3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2.6%。
B.这座集交通、美食、景观为一体的城市花园项目,正在开展最后的幕墙及造型收尾,预计将于本月底完工。
C.经过多年的使用,弘诚体育场外观陈旧,场地设施破损严重,无法进行群众公共体育需求。
D.黄河流域不仅拥有壮丽的山河景观,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卿”是古代的一种爱称,仅限于君对臣使用。
B.《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根据原文默写。
(6分)(1)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3)阅读古诗词,可以带给我们人生启迪。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quán shì()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乙】艰难方显勇毅,mó lì()始得玉成。
我们克服疫情影响,___________(统筹,统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丙】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___________(驱赶,驱散)疫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quán shì( )mó lì( )(2)给【丙】【丁】两段文字中加的词语注音。
阴霾..( )..( )承载(3)从【乙】【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两文字的空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 。
(韩愈《晚春》)(4)人生难免经历挫折和失败,千万不要灰心,因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到的“_______ ,______”告诉我们困境中常常蕴含希望的哲理。
(5)《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轻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春季七年级期末限时检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1道小题;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修葺.(qì)瞬.息(xùn)妥帖千钧重负B.商酌.(zháo)矜.持(jīn)猥琐荒草凄凄C.迸.溅(bèng)俯瞰.(kān)驿路悔人不倦D.怆.然(chuàng)炽.热(chì)羸弱惊心动魄2.小郡在端午节欣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赛龙舟表演,回家后,他以“趣话端午”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以下节选段落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端午节,我和好朋友相约观看赛龙舟表演。
我提前到达,但迟迟未见好友的身影。
比赛即将开始,龙舟手们不期而至....,都在为争夺第一做最后的准备。
比赛开始了,每一艘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儿地向前冲,只见“青龙”队队员们心有灵犀....,生怕错....,配合默契,遥遥领先。
河两岸的乡亲们都屏息凝神过每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比赛结束,好朋友才姗姗来迟....。
A.不期而至B.心有灵犀C.屏息凝神D.姗姗来迟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
(“贡献者”“参与者”互换位置)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
(把“遭受”改为“赢得”)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 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 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 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感慨奥秘轻捷花枝招展B. 鉴赏憔悴一霎波光鳞鳞C. 烂漫骄媚睫毛咄咄逼人D. 高邈嘹亮郎润混为一谈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 廉洁奉公, 以身作则, 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 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 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 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 同学会上, 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 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 部分药品价格上调, 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下列句子中, 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 洗濯你的自私心。
B. 秋风阵阵, 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 我们拍手叫到: “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 冬天要是不刮大风, 便觉得是奇迹。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陇中定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方温热的厚土。
其间流淌着蓝雾般的洮河,也流淌着黄金般的渭河。
天山的地理风貌有着众水辐辏的水文河流,也有着梦幻般的野生植物资源。
níng wàng着这片黄土地,不由得心生感动。
勤劳的定西人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生不息,谱写出了一曲曲赞歌。
他们凿井修渠( )平整梯田,挥动着铁锨和馒头,紧握着锄头和镰刀,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描绘出了如诗如歌的绚丽图画。
定西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简朴,善于默默经营自己的稼穑岁月。
他们种植林草花卉与药材,牧养六畜,书写着大地上麦田与胡麻地的丰收。
家住陇原,定西人jīng yìqiújīng的品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结构雄伟的古代建筑、宁静致远的古镇村落、诗意栖居的民居民宅,定西的民间手工艺及民俗文化都是丰富而灿烂的。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níng wàng jīng yìqiújīng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序号)【精神】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面貌。
②宗旨;主要的意义:领会文件的~。
③英俊;相貌、身材好:瞧这小伙儿长得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甲】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描绘出了如诗如歌的绚丽图画。
【乙】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中的“定西”“灿烂”“——”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词。
B.“地理风貌”“植物资源”“热爱自然”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中“悠久”的同义词是“久远”。
D.语段括号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
2.(2分)笔墨生辉。
从如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晋中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在本学年即将结束之际,学校拟开展“初一语又生活Jk.锦”汇编项目活动,妥求同学们把一年的语文学习成采编撰成册,作为自己下一步学习的经验依据。
请你快快加入吧!诗文集粹一山-7)<皆画卷,一草一木皆Jxl惰。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在集册的第一版块收集了经典的古诗文作品。
(25分〉E 任务一拟一个诗意隽永的主题词】I.同学们为作品集设讨了一个封丽,并将封丽上的主题词确定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飞请按照字体一致、平日语美观的原则,为封闭中的“口”处选择合适的“华”字。
你的选项是() (2分〉翩翩W山茧,AA PA八静静费口’非幸B 季等…态7【任务二写一段精深意长的开篇词】2.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开篇词,请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8分)大美中华,美在山水:“iii 化钟祠1秀,一___fil__'’,泰山巍峨高大,神奇秀丽:“一一豆L一-,夜泊秦淮近1回家”,秦淮河水上夜景,R蒙胧凌清。
山水怡惰,滋养志趣:“一一豆L一-,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捎写了木兰不远万翌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传达出木兰保家卫国的壮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一一豆L一-’鱼一一”以类比的方式,号|出文望在主旨,表现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趣。
山水蕴理,启迪心智:“山重水复疑无路,一一豆L一-”洋溢着困境中坚持,定会豁然开朗的意趣;“不畏浮云遮望眼,一一ζ主一一”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思:“一一豆L_,一山放出一山拦”道出了放眼长远,便会履险如夷的现趣。
E 任务三选几篇诗情“花”意的古诗文】同学们ji_l;编了几篇与“花”有关的古诗文,并就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究.【甲】爱莲说【宋】周教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落。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学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子独爱莲之出淤况而不染,混i青涟而不妖,中通外血,不变不杖,香远益清,亭亭;争植,可i在1见而不可亵玩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D.门框.(kuāng) 愧怍.(zuò) 惶.恐(huá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
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忏.悔(chàn)迸.溅(bìng) 孱头(càn)久久伫.立(zhù)B.枯槐.(huái)颤.抖(chàn)矜.持(jīn)忍俊不禁.(jīn)C.遗憾.(hàn)猥.琐(wěi)恍.然(huǎng)一摞.一摞.(luó)D.凝.望(níng)服侍.(shì)萋.萋(qī)仙露琼.浆(qíng)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朗润凛洌人迹罕至拙拙逼人B.分歧默契翻来复去骇人听闻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D.颓唐决别随声附合畏罪潜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政府认真解决研究污染问题,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B.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交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去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
D.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的淋漓尽致。
B.2012年11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记者调查、曝光了资溪县非法捕猎、收购、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当地村民猎杀野生动物的镜头令人触目惊心。
C.近年来,进贤县大力推进低碳农业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县绿色经济风生水起,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D.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锲而不舍地宣布“购买”钓鱼岛,这不但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
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走进二月的早春,梅花凋谢了,妖(ráo)灼灼的桃花在不经意间落满一地,留下一树嫩绿在(méng)芽。
走进二月,杜鹃花与玉兰花开得灿烂,金黄的油菜花开成一片花海,季节的流转将岁月描绘成七彩的色调。
喜欢在初春的大地灵听新绿抽枝的声音,那里花团锦(cù),万紫千红。
那里有久别重逢的温婉,那里充满了梦想与希冀。
慢步在初春的大地,让春天的暖渗入心(fēi),拥抱春天的阳光让岁月安暖。
原来人生真的可以活得洒脱惬意,因为美丽的风景就在心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妖____(ráo)②____(méng)芽③花团锦____(cù)④渗入心____(fēi)(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说与做》(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4 .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5 . 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6 . 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7 . 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邓中翰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
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
”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硏工作者要在创新辶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
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能成为快乐的源泉呢?(甲)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
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
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硏的热爱。
(乙)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虽然充满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无限乐趣。
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
(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了无数的险峰。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丁)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桯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魅力,带给科硏工作者无限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
(选文有删改)(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
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③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8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谷先生的话启示我们必须要有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创新的快乐,才能在创新之路上保持前行的动力。
B.科学家们虽然在研究过程中无比艰辛,但他们也享受着其中的种种乐趣。
C.科研工作者们的最大快乐,是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D.科研工作者们因有对科研的热爱,才会对艰深、枯燥、乏味的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
9 . 根据文意,“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这句话能填入文中其中一处的是A.(甲)B.(乙)C.(丙)D.(丁)10 .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四、句子默写11 .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3)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4)杜牧在《赤壁》中逆向大胆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假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阅读《狼》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B.又数刀毙之/亦毙之C.一狼得骨止/止露尻尾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将复何及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4 .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B.《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异”是记的意思,“志”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C.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15 . 本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___、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_______”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________。
六、课外阅读道旁苦李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取之信然然:___________(2)诸儿竞走取之之:___________17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18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七、语言表达19 . 仿照原句,再写两个。
原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八、名著阅读20 . 文学名著阅读(4分)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
这么着,他自己觉得倒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成为白毛儿的。
在鼓楼前,他在灯下抢着个座儿,往东城拉。
连大棉袍也没脱,就那么稀里胡芦的小跑着。
他知道这不象样儿,可是,不象样就不象样吧;象样儿谁又多给几个子儿呢?这不是拉车,是混;头上见了汗,他还不肯脱长衣裳,能凑合就凑合。
进了小胡同,一条狗大概看穿长衣拉车的不甚顺眼,跟着他咬。
他停住了车,倒攥着布子,拼命的追着狗打。
一直把狗赶没了影,他还又等了会儿,看它敢回来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