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产旅游的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遗产旅游的分析报告

近年来遗产旅游增长很快。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旅游产品。我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组织后逐渐展开了对遗产的研究。遗产的开发利用最初就是与旅游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当时还没有引入“遗产旅游”的概念。直到1999年王大悟才首次使用了“遗产旅游”的概念。他在辨析生态旅游概念时认为“生态旅游”这一表述强调的是自然环境,而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包含生态旅游在内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遗产旅游定义,但是大部分人所研究的遗产旅游基本上等同于“以遗产为吸引物所进行的旅游活动”。2000年国家旅游局把当时中国的27项世界遗产地作为主打产品向游客推出,这些遗产地很快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现今是我国遗产旅游的大发展阶段,不管专家,游客还是旅游地社区都对遗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意识到了遗产地的价值,“遗产旅游”成为了普遍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现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相关各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内需求,增加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旅游业在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更新思想理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而遗产旅游是中国旅游也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我国遗产旅游项目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遗产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我国遗产旅游产品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日益加大。以民俗旅游为例,民俗旅游从形态结构而言,将其开发为“民俗物质旅游”、“民俗行为旅游”、“民俗精神旅游”和“民俗语言旅游”等;就民俗分布的空间方位而言,民俗旅游又可以分为“西北民俗游”、“西南民俗游”、“华北民俗游”、“东北民俗游”等。就民族种类而言。又推出了“藏族民俗游”、“壮族民俗游”、“苗族民俗游”等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日益加深。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遗产旅游中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比例不平衡,以文化遗产居多。遗产旅游的分布也不均衡,呈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现状。但是我国遗产旅游的后备资源充裕,各地后备候选的遗产类项目众多。但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着如超载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遗产旅游,必须对遗产地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对旅游接待人数控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众多,遗产的申报成功可以给城市提高知名度和地位,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非常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收益。但是各地政府往往过度关注遗产申报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对于遗产的维护工作。随着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旅游开始市场化炒作,商业化经营,超容量开发,甚至建设性破坏,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历史文化景观变质,损害了遗产的原真和完整性,违背了遗产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原则,进而失去遗产本身的价值。遗产旅游的发展开始重旅游设施建设,轻科学文化研究。重景区发展,轻社区参与。这样的行为给遗产旅游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对于遗产旅游的专项规划的制定与执行能力有待提高,专项规划与遗产所在地城乡总规划,控制性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不够。中国对于遗产实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纵向的专业管理部门和横向的地方政府部门相结合是我国遗产旅游管理的基本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实际

管理效率却相对较低。对于遗产旅游的制度仍然不足,要素保障制度不够,监督评估制度也不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更不完善。我国遗产旅游品牌意识不高,目前。我国遗产旅游产品档次较低,重复和单调的旅游产品,既缺乏独特性,又令游客感到乏味,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效益也将普遍较低。

中国遗产旅游需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进一步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世界遗产保护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科学编制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规划;进一步提高世界遗产保护监督能力;加大对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大对遗产的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研究力度。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的推进须尽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布状况,绘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2)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开发效果的评价体系;(3)确立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本运作理论、战略模式选择理论市场开发理论;(4)负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进行形象设计以及宣传组织策划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学科,人才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动力资源,为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应尽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学科。学科项目建立设想:(1)课程类别:国家普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2)课程级别:本科生、研究生;(3)课程目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型的文化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认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能够运用所学旅游开发理论,进行科学开发,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工作。

旅游的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最大的利益一致者。旅游的基础是环境,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好的旅游的发展。作为政府部门,最大的任务就是在旅游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的时候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行为,使其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有了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推动旅游的发展,这是一个互补互进的关系。我国遗产旅游的发展证明遗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经济发展环境代价最小的一种现实选择。只讲保护不讲发展,资源保护的经费无从来源,因此,大力发展遗产旅游是实现经济良性增长,与环境资源冲突最小环境代价最小的途径。只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尊重中国国情,遗产旅游的发展就会走向一条光明的大道。

【案例分析】

工业旅游是近几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辽宁工业旅游正在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景。工业旅游,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念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概念和新的产品形式。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蕴涵了丰富历史的价值,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工业遗产是指:“凡是为了工业活动所造建筑和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都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现状:在文化与自然遗产备受关注的同时,记录人类文明的遗产往往也被忽视,那就是工业文明的遗迹。在我国,由于中华五千年文化有着数不尽文明史,在许多国内人的眼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