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

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而工业旅游则是以工业遗产、工艺制造和现代科技为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色小镇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传统的工业城市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遗产成为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也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产业转型的新路径。
二、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挖掘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开发传统手工艺品、推广特色美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打造工业旅游景区。
利用老厂房、机器设备等工业遗产,打造成为具有文化内涵和观赏性的景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通过挖掘和开发现代工业科技资源,打造工业科技体验中心。
结合当地的工业优势,打造现代科技展览馆、科技体验馆,为游客提供现代科技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打造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示范区,引领全国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的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既有着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优势方面,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提高旅游体验。
特色小镇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工业旅游则拥有独特的工业文化资源,两者结合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挑战方面,特色小镇与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面临着文化、历史、产业等多方面的整合难题。
特色小镇和工业旅游在文化内涵和发展模式上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
《工业遗产旅游地的游客凝视研究》范文

《工业遗产旅游地的游客凝视研究》篇一一、引言工业遗产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新兴产业。
在工业遗产旅游地,游客的凝视行为作为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能够揭示出他们对于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所抱有的不同认知与体验。
本文将围绕工业遗产旅游地的游客凝视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游客对于这一旅游形态的深度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日益提高,工业遗产旅游也应运而生。
这一新型旅游方式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通过对游客的凝视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游客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感受,进而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为旅游地的发展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收集游客在工业遗产旅游地的凝视行为数据。
其次,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手段,对游客的凝视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揭示游客凝视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四、游客凝视行为的特征通过对游客的凝视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1. 多样性:游客的凝视行为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游客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2. 情感性:游客在凝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情感体验,如怀旧、兴奋、好奇等。
这些情感体验影响着他们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和评价。
3. 互动性:游客在凝视过程中会与其他游客、导游或解说设备等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工业遗产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五、影响因素分析游客的凝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差异,这影响着他们的凝视行为。
2. 旅游动机:游客的旅游动机直接影响其凝视行为。
例如,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动机的游客会更加关注工业遗产的历史内涵。
3. 旅游环境: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导游的服务质量等也会对游客的凝视行为产生影响。
城市工业遗址的利用与更新研究综述

城市工业遗址的利用与更新研究综述摘要:“工业遗址不是城市的包袱,而是宝贵的财富”。
在与新兴的信息产业竞争中旧时的工业生产逐步衰退,一部分制造业的厂房、仓库和生产资料及用地随之被遗弃。
而工业遗产和遗址的历史、科技、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独特性和稀缺性是时代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人们把握近代历史,解释社会进程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保护和更新利用工业遗址,赋予其新生命,恢复其生机是现代景观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址;保护;利用更新Abstract :"An industrial site is not a burden of the city,but it is precious wealth". In the competition with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old industrial production gradually recede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workshop,warehouse ,production tools and land have been abandoned,but the uniqueness and scarci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the different sites,and the value of their history,science,technology,culture and society is precious wealth left by the industrial age. Also i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evidence for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history ,explaining the social evolution and knowing technology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it is carrying person's social identity and belonging of a generation or even several generation. Therefore it is an urgent challenge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use-with updated research-the urban industrial site and give it new life to help it regain its vitality.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Industrial site;Protection;Use and update引言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模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二战以后科技进步致使曾经一度火热的大工业生产逐渐衰退,用于大工业生产的场地也随之被另作他用或是遗弃摧毁甚至成为废墟。
工业遗产的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工业遗产的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工业遗产的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引言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着曾经的工业兴盛时期,也承载了许多人的劳动和奋斗。
然而,在工业遗产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工业遗产开发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工业遗产开发存在的问题2.1 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许多地方在工业遗产的开发中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
这导致了资源分散和重复开发的问题。
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不同的项目之间无法协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2.2 维护和保护难度大工业遗产往往面临着维护和保护的困难。
许多建筑物和设施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风吹雨打后,已经破损严重,需要进行修缮和保护。
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多工业遗产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维护。
2.3 缺乏对工业历史的深入研究在工业遗产的开发中,我们缺乏对工业历史的深入研究。
只有了解和熟悉工业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工业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由于历史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未能对工业历史进行深入挖掘,导致了工业遗产开发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3. 对策3.1 制定整体规划和策略为了解决工业遗产开发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整体规划和策略。
这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合作。
通过统一规划,我们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的问题,实现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3.2 加强保护和维护工作为了保护工业遗产,我们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拨款和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我们也需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维护队伍,定期对工业遗产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
3.3 加强工业历史研究工业遗产开发需要有一个扎实的历史基础。
我们应该加强对工业历史的研究和挖掘,为工业遗产的开发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工业历史研究,鼓励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4. 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工业遗产的开发应该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浅析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与开发利用模式

浅析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与开发利用模式引言工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指的是游客前往参观、体验和了解具有历史、技术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遗址、工厂或博物馆的旅游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程度提高,工业遗产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本文将从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独特价值和开发利用模式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 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工业遗产旅游是指以工业和技术为主题,以工业遗产为载体,通过旅游活动来重新发现、体验和传承工业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不仅包括具有历史、技术和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址、工厂等实体,还包括相关的博物馆和展览等文化设施。
二. 工业遗产旅游的独特价值工业遗产旅游有着独特的价值,对于旅游业、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旅游业价值工业遗产作为旅游景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工业遗产旅游能够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工业发展的历史、技术和文化,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此外,工业遗产旅游还能够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2. 文化传承价值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记忆,通过工业遗产旅游能够传承和弘扬这些工业文化。
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通过展览、讲解等方式,向游客传递工业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3. 经济发展价值工业遗产旅游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同时,工业遗产旅游还可以吸引外来游客,增加旅游消费,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三. 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模式在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地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
1. 保存性模式保存性模式是最基本的工业遗产旅游模式,主要是保护和保存工业遗产,供人们参观和学习。
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如古老的工厂、机器设备等。
通过修缮、整理和展示,使工业遗产得以保存,并向游客展示其历史和技术特点。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新思路——基于文化创意视角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新思路——基于文化创意视角作者:崇慧朱晓娜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2期崇慧朱晓娜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工业遗产旅游逐渐兴起,现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和传承历史文化,这已经成为工业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各国非常都注重本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
纵览全国,我国的工业遗产并没有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反而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改造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中,不断被损坏,拆除。
到现在,全国仅有11处工业遗产列入了“国保”名单,而相对于几乎遍布全国的工业遗迹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原本城市中现存的大量工业遗迹已经遭到严重破坏。
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工业遗产如何进行保护和开发?目前,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很多仅仅是停留在观光层面,很难适应现今旅游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
据联合国有关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占了全球GDP的7%,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增长。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工业遗产(Industrial heritages)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文化遗产又包括了历史纪念物、考古遗址和建筑群三大类。
而工业遗产常常兼具这三类,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在2003年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具有历史价值。
技术价值。
社会意义。
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车间、机械、磨坊、矿山、工厂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
除此之外,还有与其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的供给,宗教崇拜和教育等等。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工业遗产不仅包括了磨坊和工厂,而且还包括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与工程意义上的成就,比如工业市镇、运河、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和动力工程的其它物质载体。
文化创意视角下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与旅游开发探析

文化创意视角下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与旅游开发探析一、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现状宁波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
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宁波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目前,宁波市的工业遗产景观主要集中在江北区、宁海县、余姚市等地。
江北区的宁波旧金山机床厂是宁波市最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之一,该厂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机床行业的一个典型代表。
宁海县的龙盛电机厂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最早一批生产三相异步电机的企业之一,享誉国内外。
余姚市的升腾钩针厂则是中国最早的钩针生产厂之一,其成立于1958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以上工业遗产景观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有着独特的技术和工艺特色,是宁波市文化创意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但是,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与旅游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尽管宁波市的工业遗产景观资源丰富,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导致各个景点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不利于游客全面了解宁波市的工业遗产历史。
2、缺乏创新元素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的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元素的引入,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简单化和同质化,有可能也会减少游客的兴趣。
3、资金投入不足宁波市的工业遗产景观作为文化创意旅游的重要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景点修缮、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景点的保护和开发难以保证。
三、发展建议为了推动宁波市工业遗产景观与旅游开发更好地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宁波市应该针对工业遗产景观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以便更好地整合各个景点,建立起完整的工业遗产旅游体系。
同时,应该加强与其他文化景点和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升宁波文化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宁波市应该积极引入各种创新元素,包括数字化、互动化、多媒体、VR、AR等技术手段,丰富旅游体验。
同时,应该注重与传统工艺、文化、艺术的结合,推出更加符合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城市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2019年文档

城市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跨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
在此背景下,无锡进入“退二进三,退二优三”的发展阶段,城市重心由中心逐渐向外围转移,城内旧工业设施与工业用地面临着功能与区位的置换。
如何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已被提上日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工业遗产、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城市是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是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在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形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将城市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逐渐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商业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其中工业文化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工业文化是近现代城市的主导文化。
城市虽然早在农耕时代就已产生,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工业文化,是在机器大工业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意识和劳动创造的结晶,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充实其内涵的历史过程。
200多年来,它与城市的发展相伴相生、如影随形,不但成为了城市的灵魂,而且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工业文明留下的各具特色的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
它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承载着工业技术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工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代表,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因而又构成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二、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和分布特征(一)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无锡工业起步于清末,主要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并留存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城市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25T11:33:13.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卢美婷赵楠
[导读] 摘要:基于文化的创意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某城市陶瓷工业遗产的创意旅游为研究对象,提炼和总结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地方特色突出、社区营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情景化环境设计、创意景观建设、营销方式创新和官产学界协作等,以期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广东宜居城市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510030
摘要:基于文化的创意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某城市陶瓷工业遗产的创意旅游为研究对象,提炼和总结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地方特色突出、社区营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情景化环境设计、创意景观建设、营销方式创新和官产学界协作等,以期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特色文化视域;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界不断有借鉴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陆相关产业的研究。
《观光拔尖领航方案》特别强调深度挖掘文化创意产业与观光旅游的关联性,力求达到以文化创意充实旅游内涵的目的。
当前,某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的转型展现了新的途径,但对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旅游业的发展研究较少。
创意现代陶瓷业是某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最贴近民众生活的产业之一,陶瓷创意工业旅游被认为是工业旅游的典范,本文旨在以其为例,分析和探究某城市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二、某城市创意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2.1历史沿革
区位于某城市新北市,其陶瓷艺术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当时以生活生产类陶瓷为主,成为全某城市最大的陶瓷制品输出地。
近现代以来,不断引进新式窑炉和先进生产设备,以盛产日用、建筑、卫生、工业及艺术等各类陶器著名,陶瓷业已成为当地标志性品牌,有“某城市景德镇”“某城市陶都”“陶瓷之乡”之称。
近年来,竞争日益加剧,陶瓷产业逐渐衰微,但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从业者不断探索,逐渐将以使用为主的产品,转为以日用与艺术陶瓷并重的观光产业发展方向,开创了文化创新和旅游复兴的融合发展之路。
如今,陶瓷驰名中外,是某城市著名景点之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成为兼具体验性、教育性、休闲性的工业遗产旅游目的地。
2.2发展现状
方圆仅21平方公里的旅游区,有陶瓷博物馆、陶瓷艺术园区、陶瓷老街和观光工厂等互动性强的景点,并不断通过陶瓷嘉年华、主题展览等大型节庆活动带动陶瓷旅游业。
当地居民几乎都从事与陶瓷有关的工作,超过千家陶瓷相关的工厂、大小商店琳琅满目,形成开放式、参与性强的集生活、生产、生态为一体的社区生态博物馆。
三、某城市创意工业遗产旅游借鉴
3.1政府扶持,行业主导
陶瓷工业旅游发展初期,陶瓷工会举办小型节庆和展示活动,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但效果甚微。
此后,政府开始介入陶瓷嘉年华活动,使之发展成为长达一个月的综合性旅游资源,并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老街再造计划”,建成陶瓷博物馆,通过空间规划,优化旅游环境,扩大旅游的规模和影响力。
政府和当地组织相互配合,政府为地区发展提供政策、资源支持,当地从业者自发组成的陶瓷艺术发展协会、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整合政府资源平台,负责活动执行、营销宣传、环境改造等事宜,共同推动了陶瓷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3.2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非常注重陶瓷产品的创新,完成地方文史、资源的普查工作,对陶瓷产品进行分类,结合生活、时代审美的变化和游客需求,将传统的陶瓷制品转向艺术创作和陶瓷生活功能结合的精致艺术品。
从业者不断增加创意性陶瓷产品及陶瓷文化衍生品,使产品更加贴近生活和游客,构建陶瓷文化商品品牌,出现中国风创意陶瓷艺术品、创意陶瓷餐具、耳钉等类型多样的创意产品。
3.3丰富文化体验活动
注重通过长期的体验活动培养忠诚度高的游客,针对不同游客设计相应的陶艺研习课程,如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师研习教室、研习课程及教学信息;训练中小学生担任导览员课程等。
同时,通过持续的陶瓷技术研习班、国际研讨会等活动逐步成为陶艺爱好者、学者和从业者研究、创作交流的场地,促进陶瓷文化体验活动的不断创新。
3.4精致创意景观设计
人造景观以陶瓷创意文化为主题,主要表现在陶瓷产品、装饰品、景观小品和空间设计上。
作为商品、艺术品和旅游产品的陶瓷产品随处可见,陶瓷元素的装饰品和景观小品分布在区的各个角落,如博物馆寄存柜上的陶片装饰、老街休闲座椅上的陶瓷花纹装饰、桥体上的陶瓷构件、陶瓷制成的伞筒、大型陶瓷雕塑与陶瓷艺术品摆件等。
空间设计方面,民众也会借鉴老街不同风格店铺、“生活好美丽”商品店及其分店的摆设方式和空间设计。
四、经验与启示
4.1地方文化特色突出,社区营造贴近生活
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在与生活环境的彼此依存关系上,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创意与特色。
重视当地陶瓷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强烈历史感、文化认同感的特色文化空间。
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是创意工业旅游值得借鉴的地方。
形成了社区生态博物馆开发模式,社区居民、店主、厂商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人和参与者,使创意旅游融入更多民众的陶瓷故事、地方特色等生活元素,提高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及发展创意文化旅游的使命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文化与生活的传承中发展创意旅游,让整个充满人文情怀,长久地保持了吸引力。
4.2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打造遗产旅游廊道
旅游地资源独特性越突出、构成种类越多、综合性程度越高,开发后的游客生活越丰富多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从仅有的陶瓷工厂和商店,到当前的综合性工业旅游目的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同时不断挖掘和丰富主题文化内涵,围绕工业遗产主题,以文化创意
为基础,增加新的主题景点、节庆和体验活动、特色商品、文化衍生商品、旅游基础设施等创意旅游项目和看点,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廊道,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4.3开发独特文化景观
各大艺术馆、博物馆,许多大型节庆、展览等是典型的创意景观,除开发以上创意景观外,也打造了较多的精致创意人造景观和建筑景观,以创意景观吸引游客。
区内为游客提供了情景化的文化创意体验环境,旅游活动涵盖了陶瓷产业从制作、创作、展示、销售和增值整个过程,兼具陶瓷展销、陶艺教学、陶艺表演、节庆活动及陶艺交流于一体,持续不断地长期和短期参与活动贯穿在整个旅游体验中,营造了游客学习和探索的开放式、情景化、互动式体验环境,激发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4发挥市场协调作用
政府是工业旅游的主要推动者,但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需要更广泛的参与者,特别是相关的开发商、社区居民、从业者,他们才是保持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生命力。
政府应成为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制定、方向引导者,设立由参与主体、社区居民、开发商、从业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管理协会,作为第三方机构,负责具体事宜。
以市场为主导,官产学界协作管理,为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作为一个城市保护方式,还是一种文化旅游的设计模式,工业遗产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在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两个层面上的新课题。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区域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良好触媒,有助于显示历史与文化的保护,增强公众对于工业环境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王春利,窦群.旅游规划与开发[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