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工业遗产保护与规划

工业遗产保护与规划

工业遗产保护方法初探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大多数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正急速地从城市中消失。

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利用工业遗产;如何既妥善地保护工业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本文以工业遗产保护为重点研究内容,研究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以及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措施、开发模式、改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探讨, 为解决工业遗产如何在现代化中实现有机的延续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一、概述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这些工厂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

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留下了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

这些旧工业区一般具有良好的土地区位,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使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区逐渐演变成为城市中心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地段,由于土地价值的潜力巨大,土地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往往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首要选择。

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而又并未作为指定文物的工业建筑、工业旧址正急速地从城市空间中消失,面临不可逆的拆毁。

然而,正是这些古老厚重的厂房、高大的烟囱、锈迹斑斑的机器设备见证了一段城市历史,承载着工业文明。

二、研究的原因和目的我国从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的兴衰,到建国后辉煌的工业史,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拆毁。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巨大变化,城市的发展建筑,城区内的旧工业区日渐废置。

如何对待这些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之下,合理地安排工业遗产的存废,既妥善地保护遗产又有利于城市更新,正确解决新区域的开发与工业遗产利用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应当尤其重视并加以重点研究。

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作者:李睿方焓张倩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10期摘要:十堰是一座因汽车发展起来的城市,存在着大量的汽车工业遗产。

这些汽车工业遗产蕴含了艰苦奋斗的“二汽精神”和十堰人民的“城市记忆”,不仅见证了中国自主制造汽车的发展历史,也是十堰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基因和灵魂。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工业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

通过汽车工业遗产保护传承二汽精神、唤醒城市记忆、提升城市文化,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汽车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文化;融合發展十堰市地处湖北省的西北部,南邻大巴山东段,北邻秦玲余脉,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

随着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因城市工业布局的调整规划,十堰市诸多汽车工业遗产面临保护或开发利用的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在遭到破坏和损毁。

十堰的汽车工业遗产是中国自主制造汽车发展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十堰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如何通过工业遗产保护建设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我国其他工业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参照意义。

一、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基本情况(一)汽车城的“兴”与“衰”十堰是一个千人小镇,因70年代最大的三线建设项目第二汽车制造厂,成为中国著名的汽车城,是中国的“卡车之都”,被誉为“东方底特律”。

十堰因汽车得以发展,其城市的发展史也就是东风汽车的发展史,即二汽的入驻使十堰从一开始的镇级建制逐步发展为市级,最终成为因汽车产业闻名的车城。

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仅有十堰是这样的建城经历。

在市场化竞争的压力下,由于交通和发展原因,东风汽车公司于2003年将总部搬迁到了武汉。

随之,公司财务、技术中心以及相关配套企业也相继从十堰搬离。

总部的搬迁使十堰市税收锐减,对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汽车城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此外,因搬迁导致十堰城市闲置大量废弃的汽车厂房和生产设备,现存丰富的汽车工业遗产。

十堰汽车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堰汽车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堰汽车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文璟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5期[摘要] “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大旅游名片。

目前,作为仙山的武当山和称为秀水的丹江口水库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比之下,汽车城这张名片就逊色得多。

十堰汽车文化存在汽车文化的氛围不浓郁、汽车文化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度不够、汽车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足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营造浓郁的汽车文化氛围、开发汽车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和扩大汽车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汽车文化;文化旅游;对策[中图分类号] F590-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080-03[作者简介]李文璟(1980-),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财经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营销。

十堰市是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大旅游名片。

目前,作为仙山的武当山和称为秀水的丹江口水库旅游方面都发展得比较迅速,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比之下,汽车城这张名片就逊色得多。

十堰城区的汽车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也没有被充分体现,与汽车城的称谓是不相称的。

一、十堰市汽车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十堰市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一座城市,也是驰名中外的“东风车”故乡。

可以说整个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东风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要进行汽车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要有繁荣的汽车产业为基础,要有丰富的素材可利用。

十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也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

[1]2009年,十堰经济开发区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汽车产业示范开发区”。

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建设汽车整车、汽车总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汽车汽配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十堰已建成东风小康工业园、龙门工业园、港澳台工业园、神鹰工业园、温州汽配工业园、十堰电子工业园、湖北三环专用汽车工业园。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工业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遗弃,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底蕴。

因此,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利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报告通过调研分析了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可行性问题,主要包括工业遗产资源的特点和现状、改造利用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改造利用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等方面。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对工业遗产改造利用进行市场调查和项目设计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项目设计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

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遗弃,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底蕴。

因此,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利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形象,助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业遗产资源的特点和现状1. 工业遗产资源的特点工业遗产资源包括工业建筑、机械设备、生产工艺、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记忆,反映了工业发展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工艺性:工业遗产展现了过去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传统的工艺技术。

(3)艺术性:工业遗产的建筑设计和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美学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4)功能性:部分工业遗产仍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可以继续发挥生产、服务等功能。

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十堰市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作者:詹苗,刘明辉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01期摘要: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政府基于战备考虑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堰是三线建设成功的案例之一。

十堰三线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三线建设文化遗产。

但在保护和开发这份遗产方面却存在着缺乏系统规划和相应措施,缺乏专业机构和人员,宣传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等问题。

这就要求十堰在文化遗产普查、组建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推进三线建设文化产业园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十堰市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45-04随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的关注力度。

这不仅有利于三线建设史的研究,而且有利于三线地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更有利于以此为契机推动三线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十堰市三线建设的成就三线建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它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

初步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

得益于三线建设,十堰地区从人烟稀少的荒山僻野成长为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新兴工业城市。

十堰市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襄渝铁路、二汽及其相关专业厂、丹江口和黄龙电站。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全长895.3公里。

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

襄渝铁路途径十堰地区的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十堰城区、郧县(今郧阳区),贯穿十堰市东西。

襄渝铁路增强了我国铁路东西方向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华中及西南经济的发展。

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研究

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研究

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研究田运科,胡鑫,马莉娟(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442000)摘要:东风(二汽)“马灯精神”已成为新中国70年中国企业“艰苦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国进山、全国一盘棋、两次开工、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科技东风、英雄东风、质量东风、大师东风、百年东风等十个方面。

可以把东风工业遗产旅游与重轨轻用结合起来。

关键词:十堰;二汽;艰苦创业;马灯精神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20)05-0032-04收稿日期:2020-10-06作者简介:田运科(1973-),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思政教育;胡鑫(1990-),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思政教育;马莉娟(1988-),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思政教育。

东风(二汽)“马灯精神”是在振兴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历史时期产生、老一辈东风人在艰苦创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精神品质的升华。

“马灯精神”诞生在十堰,“十堰是东风的‘延安’”已成为东风公司上下的共识。

2019年9月26日,为纪念东风公司建设50周年,东风公司在其发源地湖北十堰大炉子沟举行“马灯精神”传承活动,老中青三代东风建设者齐聚发源地,讲述老一辈东风人艰苦创业的故事,激励新一代东风人不断奋进。

一、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的研究现状在2019年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中外企业文化合肥峰会”上,马灯精神同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鞍钢宪法精神,一同成为新中国70年企业精神的典范代表,被授予新中国70年中国企业精神之“艰苦创业精神”[1]。

目前国内关于“大庆精神”的研究论文有近800篇,关于“载人航天精神”的研究论文有近50篇,关于“鞍钢宪法精神”有数篇,但非常遗憾的是,还没有专门研究东风(二汽)“马灯精神”的论文发表。

十堰市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十堰市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十堰市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一、引言十堰市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实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有必要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

二、十堰市开发区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目前,十堰市开发区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汽车产业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本设施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和运营需求。

然而,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等。

(三)创新能力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等因素制约了开发区的创新发展。

(四)政策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税收优惠、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

但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的政策,为十堰市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2、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升级,对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开发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3、技术进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发区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挑战1、区域竞争加剧周边城市的开发区发展迅速,在招商引资、产业配套等方面形成了激烈竞争,对十堰市开发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构成挑战。

2、环境约束加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开发区内的企业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发展。

3、人才竞争激烈高端人才向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明显,十堰市开发区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从“汽车之城”到“一生之城”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走读

从“汽车之城”到“一生之城”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城市建设规划走读

从“汽车之城”到“一生之城”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
五”城市建设规划走读
李丽
【期刊名称】《中华建设》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十堰因车而兴,是湖北省乃至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骄傲。

长期以来,汽车工业一直是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但经开区以工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商业、旅游、文化、娱乐等配套功能的缺失。

偌大的工业园内少有生活娱乐设施,年轻人留不住,几万人的工业园,购物不方便,公共服务配套没进来,甚至没有一家正规超市。

工人日常起居在工业园的宿舍里,休息日才能回家。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李丽
【作者单位】《中华建设》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1
【相关文献】
1.南宁:绿色之城·枢纽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 [J],
2.杭州建设“鲜花之城、森林之城、雕塑之城、音乐之城”的构思——打造杭州特色的“东方休闲之都” [J], 方起东
3.十堰高新区:从汽车之城到一生之城——十堰高新区创新发展纪实 [J], 折然君;张
兴和;刘爱理
4.黄陂迈向现代新城市兴旺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J], 董纯福;徐文婷;王力军;邱舒;
5.黄陂迈向现代新城市:兴旺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J], 董纯福;徐文婷;王力军;邱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等 8 个厂区列为第一批保护名录,进行重点规划。同时,十 堰市启动了储备保护工作,对纳入东风装备公司“退二进三” 规划的通用铸锻厂( 20 厂) 、设备制造厂( 22 厂) 、刃量具厂 ( 23 厂) 、动力设备厂( 24 厂) 、模具分公司( 25 厂) 等老厂区 土地及资产予以储备保护,为规划统筹片区汽车工业文化遗 产保护和利用提供充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汕 头 市 金 平 区 政 府. 小 公 园 开 埠 区 业 态 规 划 指 引 [Z]. 2018 [2]刘敏,刘爱利. 基于业态视角的城市建筑遗产再利用——— 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4,5: 115 ~ 126 [3]潘运伟,杨明,郑憩等. 北京南锣鼓巷商业业态演变及其 影响机制研究[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014 年会论文集( 上 册) [C].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90 ~ 94 [4]萧清碧,林岚,谢婉莹,苏秋红.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业 态分类及开发实证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2017,4: 81 ~ 90 [5]杨钊,陆林,王莉.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安徽屯 溪老街实例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32( 5) : 525 ~ 530 [6]徐小波,吴必虎.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环境发展 研究———以扬州“双东”历史街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13, 28( 6) : 133 ~ 141 [7]肖鑫豪,林岚,苏秋红等. 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商 业业态开发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 33 ~ 42 [8]戴湘毅,王晓文,王晶. 历史街区居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 素分析————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J]. 亚热带 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2( 2) : 74 ~ 78 [9]汕头市城乡规划局. 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 划[Z]. 2017 [10]Friedman J 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 Cambridge: MIT Press,1966 [11]萧清碧.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开发与旅游商业意象研 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6
任主体、保护范围、保 护 与 利 用 方 法、奖 惩 处 罚 等 方 面,规 范 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为全市汽车工业 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 二) 强化汽车工业遗产的信息化建设。十堰市政府于 2017 年制定出台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 案》。通过普查,全 面 掌 握 东 风 公 司 已 移 交 和 计 划 移 交 专 业 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情况、本体特征、基本数据 及其保存情况,遗产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情况; 初步建立和 完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初步建立十堰 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 三) 加强规划工作,强化保护机制。为做好工业遗产的 规划工作,十堰市颁布了《十堰市工业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利用规划》。以历 史 价 值、艺 术 价 值、科 学 价 值、社 会 价 值 及 文化价值作为工业遗产评估准则,确定了汽车工业遗产的认 定标准。将符合标准的 23 个厂区列入备选名录,并将通用 铸锻厂( 20 厂) 、东风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大岭路老厂区( 46 厂)
一、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一) 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加大工业遗产的政策保护。为 加强十堰汽 车 工 业 遗 产 的 保 护,十 堰 地 方 政 府 加 快 推 动 立 法,确保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护身符”。2016 年,十 堰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2017 年,《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 遗产保护和利用办法》纳入十堰市 2017 年立法工作目标。 该《办法》共十六条,从法律渊源、汽车工业文化遗产定义、责
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谭 健 李建忠 梁 浩 李 鑫 项世洪 崔鼎辉
【内容摘要】十堰市作为“二汽”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汽车工业遗产,为实施汽车工业旅游提供了便利。开发汽车工业遗产旅 游,不仅有利于十堰汽车工业遗产的保护,也有利于丰富工业旅游产品的内涵,促进十堰汽车工业旅游的全面发 展。本文结合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现状,运用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价因素,综合评价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的保 护现状与旅游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堰实施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汽车工业遗产的旅游开 发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十堰的工 业 遗 产 保 护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成 绩,但 仍 然 存在诸多不足。一是重视不够,认为工业遗迹是工业活动中 落后的东西,应 退 出 历 史 舞 台。 二 是 不 够 了 解,不 清 楚 工 业 遗产的数量、分 布 和 保 存 状 况,保 护 理 念 有 待 提 高。 三 是 保 护力度不够,不少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干打 垒”墙体 被 拆 毁、老 设 备 老 机 器 被 当 做 废 铁 卖 掉 等 情 况 很 寻常。
【关键词】汽车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作者简介】谭健,梁浩,李鑫,项世洪,崔鼎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李建忠( 1974. 9 ~ ) ,男,山西运城,对现存汽车工业文 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既是落实“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 方略的重要 举 措,也 是 拓 展 十 堰 市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的 有 益 探 索。《十堰 2049 远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堰旅游需要结 合汽车和装备制 造 等 产 业 优 势,发 展 汽 车 主 题 旅 游,提 升 汽 车城的形象与知名度,发展会展和商贸旅游。汽车工业文化 是十堰的基因和 灵 魂,对 汽 车 工 业 文 化 遗 产 的 有 效 保 护,一 定能够为车城十堰留下更多美丽的“工业乡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