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方案

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方案引言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工业遗产正面临着被废弃、破坏甚至拆除的命运。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探讨如何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意义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智慧结晶。
保护工业遗产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保护历史记忆: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和社会变迁。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保持历史记忆的连续性。
2. 促进文化传承:工业遗产是一种文化资源,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促进文化传承,激发人们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兴趣。
3. 促进旅游经济:许多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第二部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重要的工业遗产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全面规划: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多为零散的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
这导致了一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效果不佳。
2. 资金短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资金来源有限。
这导致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遗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3. 缺乏专业人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但目前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这影响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部分:为了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们应该制定一套全面的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方案

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工业遗产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具有历史、科技、文化价值的遗产,包括工业遗址、工业建筑、工业设备、工业遗物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保护工业遗产,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调查与评估。
首先,应对工业遗产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了解其历史、文化、科技价值以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与评估,可以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修缮与保护。
针对工业遗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修缮与保护方案,对工业遗产进行必要的修缮和保护。
修缮工作应当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尊重历史原貌,保留原始风貌,确保修缮后的工业遗产能够长久保存。
三、利用与开发。
工业遗产保护并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使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可以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旅游景点、文化艺术中心等,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四、宣传与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举办工业遗产保护主题展览、讲座、文化活动等,提升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五、监测与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测与管理机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业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全面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促进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同时,也能够激发社会对工业遗产的热情,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浅议开发辽宁工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Q: !
Sc i e nc e a nd Tec hn ol ogy I nn ov at i on Her a l d
学 术 论 坛
浅 议 开发 辽 宁 工业 旅 游存 在 的 问题
文菁菁 ( 沈阳市旅游学校 辽宁沈 阳 1 1 0 0 3 2 )
摘 要: 随 着我 国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 工业旅游在我国各地逐步开展起 来,已成为旅游业产业链 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辽宁是 全国闻名退逮的老工业基地和工业强省, 拥有一批规模 大, 品住高的工业遗 产地 , 有历史悠久 , 技 术先进 、 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 关键 词: 辽宁 工业旅游 问题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0 9 8 X( 2 0 1 3 )0 3( a )- - 0 2 5 2 -0 1 构 和 功 能 需 求 的 巨大 变 化 , 新 型 工 业 建 设 路线, 城 内的 旧工业 区 1 3渐 废 置或 形 成 新 的 中图分类号 : F 5 9 2
基础 设 施 建 设 不 充分。为了工业 旅 游 的正 常
在 工业 旅 游 产 品开 发 上 , 3 1 8 9 3 家, 占全 国总数 的 1 0 %。 发 展 工业 旅游 的 规 划 。一方 面 ,
博 览 园、 大 连 珍奥 生 命 园、大 连 路 明发 光 科 旅 游 品牌 , 各企业相对独立 , 各 自为 政 、 实 拆 除 , 没有 得 到 有 效 保 护 , 大 量 具 有 重 要 历
技 股 份有 限 公司 、 大 连 明清家 具艺 术 品有 限 施 单 兵 作 战 , 缺 乏 系 统 运 作 和 整 体 品牌 的
玻璃 制 品厂为 例 , 该 厂凭 借其 独 特 的地 理 位
沈阳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探讨

sb t loteeao d sr ii zt n T i p p ra aye ec re t rtc o n tiainstaino e id s il e tg n u s r fi u ta cvl ai . hs a e n lzst urn oe t n a duiz t i t f n ut a r a eo a h n i l i o h p i l o u o h t r hi h ai frve iga u teb sso eiwn d smma zn ehsoia h rce s c f h n y n n u t a e tg , a de pan h u tia l t tge n i r igt itr l c aa tr t so e g a gid srl h r a e h c i i S i i n x l stes san es ae is i b r
Ab t a t h n a g i d sr e tg , ih i t e p e iu o r n wa l e o r e ,r f cs n t n y t e h so c h n e fS e g a g sr c :S e y n n u t a h r a e wh c s h r c o sn n e e b e rs u c s e e t o o l i r a c a g s o h n y n i l i l h ti l
产旅 游与工厂观光旅游结合 等基本对 策。 关键词 : 工业遗产 ; 旅游特 点 ; 开发对策 ; 阳 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ei v sia in o d t il e i g r tc o n o rs s h n a g h e t t fi u ra rt ep o e t n a d t u i u ei S e y n n g o n s h a i m n
黑龙江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探究

黑龙江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探究作者:都净毓张桂兰靳昕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12期摘要:工业遗产旅游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吸引物的主题旅游活动,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它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
本文对黑龙江省工业遗产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可定性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黑龙江省工业遗产旅游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吸引物的主题旅游活动,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
它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旅游新形式[1]。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黑龙江省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将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黑龙江省工业遗产基本情况工业遗产是指工业文明的遗存,它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2]。
2004年-2007年黑龙江省进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名录的企业有:黑龙江华安工业(集团)公司、齐齐哈尔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庆石油工业旅游中心、大庆华能新华电力有限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工业园、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这些工业遗产旅游示范点都集中在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三座城市,其所依托的都是正在运营并且经营情况良好的大型企业。
黑龙江省潜在的工业遗产资源有森林工业、石油工业、煤矿工业、金矿工业和制造业。
国内外早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国内外早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工业生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了人类发展的进步。
然而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留下大量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各国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
一、国内早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始比较晚,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重视,然而,其在这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国内,早期的工业遗产主要有铁路、工厂、码头等,这些遗产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郑州的解放军475医院、上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等。
以郑州的解放军475医院为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却体现了古典建筑的精髓,其中包括建筑美学、复合型建筑结构、注重细节等方面,被誉为工业遗产的经典作品。
中国的早期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保护、转制、开发和利用。
在保护方面,中国国家文物局已经将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古迹保护范围之内,同时,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转制方面,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工业遗产的所有权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工业遗产的转型。
在开发方面,中国一直秉承着以旅游为主的开发思路,将工业遗产与旅游融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利用方面,中国除了依靠旅游业的发展,还在利用工业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
二、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国际上,各国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
其中,欧洲和北美洲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先行者,他们的研究与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欧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
目前,在欧洲,保护工业遗产的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级的工程,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纪录和标准来规范工业遗产的保护。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利用的几点思考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利用的几点思考工业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基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工业文明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进步的见证者,是我国优秀的工业文化遗产,其具有广泛的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的科研和文化价值。
工业文化遗产是见证我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见证者,同时也承载着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工人阶级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
但是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原有的工业建筑在城市规划及布局中都处于搬迁或者是重建的窘境。
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是摆在政府工作中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工业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标签: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曾几何时,一个国家的发达与否与一个国家所建立的高耸的烟囱成正比,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原来密布的电线及机器轰鸣的工厂都逐渐被人们所抛弃,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建筑的搬迁及改造,这些工业文明的见证者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晶在逐渐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特别是近些年来,而那些被视作落后、污染的代名词的工业文化遗产在推土机下化为了废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的住宅及商品建筑的拔地而起,使得工业文化遗产成片的消失。
1 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工业文化遗产是指一些在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有着科研、教育等意义的工业建筑或建筑群,根据其形态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厂房、仓库、码头、矿山、运河等不可移动的物质工业遗产,以及一些习惯、文献、技术、工艺等非物质工业遗产。
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在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建筑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及文化价值。
从历史学上讲,工业文化遗产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条件下所建立起来的代表当时先进的工业水平的工厂,其是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是一个地区工业建设成就的丰碑,通过其能够真实的对当时工业生产状况进行展示,使后辈更容易理清城市工业发展的脉络。
从文化方面讲,工业文化遗产是一个载体,其承载着广大群众对于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深深的烙印,更是我国工业建设的智慧的结晶。
浅谈包头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包头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者:李烈来源:《收藏与投资》2020年第11期摘要:包头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丰富,有钢铁工业遗产、军事工业遗产、稀土工业遗产、铁路工业遗产、日伪时期工业遗产等。
为此,笔者针对包头地区工业遗产现状,提出一些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包头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包头市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实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建设包钢、开发包头的决策,从此拉开了包头国家重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
在发展工业的六十年里,包头市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珍贵的工业遗产,成为包头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一、包头工业遗产现状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工业等各领域的发展都位居自治区前列。
其中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有草原文化、蒙元文化、西口文化、工业文化等。
包头市工业文化遗产共7处,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可分为钢铁工业遗产、军事工业遗产、稀土工业遗产、铁路工业遗产、日伪时期工业遗产等。
(一)钢铁工业遗产包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1954年开始建设,1959年投产。
遗产代表有包钢一号高炉、钢铁大街三十二号街坊、原包头宾馆、青山宾馆一号楼、第一工人文化宫等。
(二)军事工业遗产包头的大型军工企业有内蒙古一机集团和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两个企业,为祖国的国防工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蒙古一机集团是我国唯一拥有主战坦克生产能力的国防单位,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至今,已生产出5个系列的39种坦克。
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的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保军企业。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生产的各型火炮装备,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性能和战斗力。
遗产代表有北方兵器城、中核宾馆等。
(三)稀土工业遗产1927年5月,西北科学考察团从北京出发,包头是考察团的第一考察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谈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闾平贵1,周章2,魏向东1 (1.苏州大学旅游系,苏州215123;2.江苏省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南京210003)
摘要:工业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度开发是城市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所谓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各地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形成了城市重组过程中的“灰色斑块”和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这些工业遗产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我们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2]。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寻求适度合理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繁荣和历史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
2 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可谓是一枝“晚开的花朵”[3]。19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并举办关于工业遗产的展览。1950年代以后,伴随工业考古学的兴起,对工业遗产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迅速增多,一些工业化国家如德国、美国、法国等都纷纷开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许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进工业遗产保护活动[4]。1986年,英国的铁桥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工业文明世界遗产。截止2OO6年底,已有23个国家的43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但我国只有一项——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从拥有工业遗产项目数与该国总遗产项目数的百分比看,我国排在第20位。 近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规模和范围都非常有限,但其中不乏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园、福建省对马尾造船厂的保护利用等。2001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和青海省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2006年4月,又有9处近现代工业遗产进入第六批“国保”单位名录,包括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石龙坝水电站、个旧鸡街火车站、钱塘江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和南通大生纱厂。这些表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已经拉开。 然而,我国各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还存在不少问题:①重视不够。工业遗产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比例明显偏低;②家底不清。对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心中无数,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闾平贵(1978-),男,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周章(1979-),男,湖南株洲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管理;魏向东(1963—),男,江苏海安人,复旦大学博士,苏州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 2
界定不明,对工业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保护理念和经验严重匮乏;③认识不足。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尽快退出历史舞台;④措施不力。“详远而略近”的观念偏差,使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5]。
3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创造就业门槛低、提供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工业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工业遗产旅游,既是工业旅游,又是遗产旅游,是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即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6]。以工业遗产为旅游资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对于延续城市文化脉理、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拉动工业遗产地经济繁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价值。城市的格局往往取决于工业的布局。工业遗产构成了城市特有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是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2)经济价值。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它由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组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在发挥旅游牵头的“媒介”作用下,发展相关的支持产业,促进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帮助老工业区在从“工业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中找到再生之路,缓解地区衰落,保持地区经济活力的延续性。 3)环境价值。保护现有工业遗产,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4)社会价值。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就业机会,帮助下岗工人及其后代实现“重新在公园中就业”的梦想,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进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5)创意价值。工业遗产的利用和开发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废弃的厂矿区遗址和建筑,相对而言创意和改造的余地较大,也不像一般工业旅游那样担心影响生产。对于大城市周边的厂区建筑,完全可以在其中注入旅游业、商业、休闲服务业、艺术、会展等概念,突出时尚、怀旧的元素,改造成迎合都市人群品味的游憩商业空间;对于那些规模宏大的工业遗址,可以改造为工业遗产主题公园,或打造工业旅游城,甚至可以作为独特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开发。 6)旅游价值。从旅游业自身发展来看,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不仅能拓展人们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更能够凸显旅游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良性作用,不失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4 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并不局限于静态保存,而是在保护的框架下,寻求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这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更高层次,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常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4.1博物馆旅游模式 将工业遗产更新为博物馆是工业遗产再利用中最常见的做法。一般利用建筑及设施的内部空间永久性展示工业生产过程、工业产品、工业文化、社会经济、工人生活与工作环境等;利用建筑或设施自身作为向游人展示并传递工业技术文化信息的展品;或者改造成为参观者 3
提供过程体验的动态博物馆,例如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波鸿—达赫豪森铁路博物馆”,游客可以乘坐老式的蒸汽机车做真实的旅行体验。 4.2商务旅游模式 通过建设工业博览馆或者工业博物馆,举办有主题的工业博览会,并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和交易、旅游等融合。工业遗产与商务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工业遗产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4.3购物旅游模式 在原来的工业中心区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如鲁尔盖尔森基兴的炼钢厂被改造成为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等。 4.4综合旅游模式 充分发掘场地上各种设施的空间潜力并赋予其新的功能,力求使厂区的群体建筑和设施发挥更高的效能,实现综合利用。鲁尔“关税同盟”煤矿VII号矿井建筑群就是综合利用模式的典型案例:厂区的配电站用作游客信息中心,生产车间转化为现代艺术展厅或各种小型公司的办公场所,锅炉房改造成设计中心,涡轮压缩机房设计成著名的Casino酒吧、餐厅,洗煤厂房改建为展厅等。 4.5区域旅游模式 工业遗产的区域旅游模式也称之为“工业遗产之路”,是指覆盖全区、贯穿全部工业旅游景点的区域性游览线路,一般适用于老工业区或老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之路”联结了15座工业城市和25个重要的工业景点,还有14个能鸟瞰全景的观景制高点、13处典型工人村以及完善的交通设施和导引服务设施,成为一条经久不衰的黄金旅游线路[7]。
5 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思路 借鉴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5.1对接城市功能 工业遗产的投资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的普遍认识,实际决定着购买力的未来动向。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造成级差地租的现象,将直接反映在建筑物的功能转变上[8]。我国的工业遗产地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或近郊,并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成为城市的“黄金地段”,优越的区位和工业遗产相结合,必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内涵。应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去关注这一类城市用地,而不应仅仅关注某一个旧厂房改造的意义。因此,工业遗产旅游功能的定位要摆正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纳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之中。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港口广场在荒废了的水际地区展开了以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为主的滨水区开发,在完成后的 10 年内共接待了约2亿来宾,其业绩甚至超过了迪斯尼乐园。 5.2提炼个性特色 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工业遗产资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宝贵财富。经过适当的合理的改造和包装,即可成为整个区域的亮点和标志物,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从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体现了北京作为大都市的活力。 5.3营造环境氛围 工业遗产地的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社区和城市经济文化娱乐中心,能否成为城市中的活力地带。而作为工业景观或非传统城市景观的工业遗产,并不天生具有旅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