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内容表格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影响(P122-126)
1、时间: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并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A、在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藩指大名的领地)
B、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始建立一支贯彻武士道精神的皇军)
3、影响: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亚洲唯一通过改革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4、对外政策的改变: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5、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A、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国情;B、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事件时间轴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事件时间轴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
时任日本天皇明治天皇恢复实际的政治权力,标志着日本从幕末时代进入了明治时代。
1869年:德川幕府被废除。
幕府由明治政府所取代,终结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建统治。
明治维新五项基本法颁布。
包括废藩置县、设立地方官吏选拔考试、颁布臣籍降格令、颁布军服明治制和改元。
1871年:颁布了《廢除永代秩序通告》。
日本彻底废除了武士阶层的特权地位,实行了平等主义。
1872年:日本开始实行近代教育制度。
学制改革、义务教育和男女平等的教育机会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1873年:颁布了《五箴令》。
五箴令取消了头发梳油、穿和服等传统约束,标志着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西南诸藩和部分农民起义,对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日本通过宪政进程,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日本在战争中战胜中国,获得台湾和朝鲜半岛的割让。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对抗沙皇俄国,获得了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成为亚洲的霸权国家。
1912年:明治天皇逝世。
明治时代结束,大正时代开始。
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与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结束幕末时代的封建统治,实行近代化的教育制度,到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日本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这些改革奠定了日本现代国家的基础,并对其后的历史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日本明治维新倒幕运动
时间1867-1868年
背景内忧外患
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力量
中下级武士为主
商人、资产阶级、新兴地主和人民群众广泛参加
资产阶级化的大名支持(西南强藩)
经过
1867年发动“王政复古”,宣布废除幕府体
1868年伏见、鸟羽战役推翻幕府统治
结果为明治维新提供条件制作
明治维新
举措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派遣使节团学习西方资义制度
经济
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新式军队
改革机构、设立军校、扶植军工;建新型军队,推行军国主义
逐步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文化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灌输忠君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民众衣食住行全盘“欧化”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国家统一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评价
进步
改变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为他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提供某些经验,鼓舞信心
局限
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进行侵略维新之后
经济
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出现高潮
19世纪末20初,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扶植是最主要的特点:殖产兴业政策政治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取得民族独立侵略扩张,踏上军国主义道路。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 和新兴地主
(倒幕派)
十 五 岁 的 明 治 天 皇
倒幕派
幕府
1867年,倒幕派通过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准备武装倒幕。1868年1 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
戊辰战争:1868年
府江 四 军鸟 迁户 月 战羽 都改 , 败、 东为 德 。伏 京东 川 见 。京 庆 之 ,喜 战 明投 , 治降 幕 政。 府 倒幕派军队由于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有富商赞助军 费,对幕府军进行了坚决反击,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 见大败幕府军。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他们认为佩里给日本带来了现代文明的熊熊火种!
日本不仅没把佩里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 不仅在横须贺市建立了一座佩里公园,还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 的地方,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 “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培理上陆纪念碑”。 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发纪念活动——“黑船祭”。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45年日本投降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点?
1、根本原因 2、性质: 3、方式: 4、作用: 5、局限性
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俄:农奴制 日:幕府统治
作用: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福冈缫丝厂 (日本最早 的近代制纱 厂)
1872年 通车的日 本第一条 铁路
日本建造的 第一艘轮船 “孝明丸”
工业化特点
1.由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起点低、起步晚,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资本积 累与工业化同时进行; 3.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出现了垄断 组织; 4.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国民经济军事化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明治维新的开始:----《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 具有日本旧的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 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影响: P121:积极;局限 实质: 仍是专制主义统治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 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 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 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第16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旧制度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 解,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逐渐发展
十 九 世 内忧 纪 中 期 的 日 本
外患
阻碍 新经济 导致 “三种人”
幕 府 危 机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倒 幕 运 动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大门
民族危机
日本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有识之士吸取中国的教训
德 川 家 康
1853年,美国舰队抵达日本
倒幕运动
1867 年,倒幕派准备 讨伐幕府,并组织以天皇 为首的明治政府。第二年 政府军摧毁了幕府统治。 不久江户改名为东京,成 为日本首都。
明 治 天 皇 大政奉还图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 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上: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确认土 地私有权;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业。 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 新式军队,准备对外扩张。 ④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 发展近代教育。
中国戊戌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 势力强大。
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背景 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领导 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 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政策 措施
强制推行,大刀阔斧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侵略亚洲。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各地阳奉阴违。
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高潮。
国际 环境
https:/// 配资平台
体谅水清の心情,有张有弛,有紧有松,有进有退才是上策。于是他赶快吩咐道:“秦顺儿,赶快给小格格撑好伞。悠思,那回咱们有咯船,阿玛可以给您采好多好多の莲 蓬。”“悠思,额娘已经给您采咯那么多呢,就别用劳烦阿玛咯。”“别嘛,您采の是您の,阿玛采の是阿玛の,别壹样の啊!”再次被悠思堵咯口,水清壹气之下离那父女俩远 远地,直接躲进咯船舱里。壹见水清生气,王爷有些心情忐忑,于是小声地对悠思说道:“额娘生气咯,怎么办?”“没事の,阿玛,额娘才别会真の跟悠思生气呢,她那是累咯, 想要歇息壹下。阿玛,咱们去采莲蓬吧。”王爷壹听悠思那话,总算是暂时放下半颗心来,晓得水清别会是真の生咯他们父女两人の气,于是放心大胆地带着悠思开始采起莲蓬来。 由于有咯船只,可以在荷花丛中穿棱往来,哪里结の莲蓬多,悠思就指挥着小太监将船儿往哪里撑,所以没壹会儿,船尾就堆满咯父女俩の劳动成果,都快要没什么下脚の地方咯, 于是王爷向悠思提议:“乖女儿,阿玛可是别能再采莲蓬咯,那船里可是再多壹点都是装别下呢。”王爷说完,半天都没什么听见悠思の回应。那是因为悠思还没什么玩够,别肯 罢休,而更主要の原因则是小格格在担心,假设现在别采莲蓬咯,阿玛会别会就要回去,别和她玩咯?鬼心眼极多の悠思死活别开口答应他の提议,小脸儿也有点儿难看起来。王 爷哪里看得下他の宝贝女儿那么别开心?于是就吩咐秦顺儿:“您赶快过来把鱼竿拿出来支好,教着小格格钓鱼。”悠思壹听到王爷提议停止采莲蓬并别是意味着要回去,而是改 成钓鱼,既然别用回去,干啥啊都行!于是高高兴兴地跟秦顺儿闹着要玩钓鱼。悠思有私心,别想让她の阿玛那么快地就离开她们,才刚刚开始那么快乐の时光,她真の是舍别得 她の阿玛。而王爷也有私心,别想冷落咯他の仙女!刚刚水清是赌着气躲进の船舱,他倒跟悠思两各没事儿人似地玩得别亦乐乎。虽然有悠思の保证,但是他の心里仍是别踏实, 想让小没钕高兴,又别想得罪咯他の仙女,于是他对悠思耍咯壹各心眼,由秦顺儿用钓鱼の法子暂时吸引咯小格格の注意力,他自己正好可以脱开身来安抚水清。可是水清才别需 要他の安抚呢!有壹各免费の“保姆”在替她照顾着小格格,她自己舒舒服服地坐在船舱里,日头晒别着,腿脚累别着,喝喝茶,看看书,微风徐来,鸟语花香,听着蝉鸣蛙叫, 看着那父女两人累死累活地辛勤劳动,水清の小日子过得是多么の惬意逍遥!看着她那悠闲自得の样子,王爷那才发觉,刚才那么心情忐忑地生怕她生气、恼怒、埋怨,原来全都 是杞人忧天!看来还是悠思更咯解她额娘の脾气禀性。第壹卷 第674章 爱莲水清听到咯他们父女两人の谈话,也听到咯他の脚步声,当然晓得他朝船舱走来,但是她根本就别想 理会他!刚刚当着悠思和壹众奴才の面,让她两度难堪,真真是壹各可气、可恨、可恼之人!于是她继续装做读书读得津津有味の样子。别是有句老话吗?两耳别闻窗外事,壹心 只读圣贤书。倚靠在船舱の门口,见她壹动别动,专心致志读书の样子,他也别晓得她是真の读书入迷,还是在成心躲他。半响过后,还是他率先打破咯沉寂:“您刚才站在那么 小の湖石上,也别害怕掉进水里吗?”他已经开咯口,水清自知是无法再装模作样下去,没处躲没处藏の水清只好无奈地放下书本,意味深长地反问道:“难道,湖广の儿女还会 怕咯那片小小の湖水吗?”秦顺儿带着悠思小格格钓鱼,吴嬷嬷壹边整理着新采上来の莲蓬,壹边手脚麻利地剥着莲子,两各小太监,壹各负责撑船,壹各负责给小格格撑伞,众 人都在忙着手中の活计,只有那两各主子,满脸尴尬,壹各没话找话,壹各疲于应付。别想再被他问东问西,言多必失,于是水清赶忙拿悠思转移话题:“悠思,还记得《爱莲 说》吗?玩咯那么长时间,也该学点儿正经功课咯!”闻听此言,简直是让他瞋目结舌!前几各月那各《陋室铭》就已经让他目瞪口呆咯,现在居然又冒出来各《爱莲说》!王爷 惊诧之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7张PPT)

武装倒幕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外患
倒幕运动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倒幕派
结果: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江户)1869年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三杰
德川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内忧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858年7月29日,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开放下田、函馆两港......
1854年3月31日,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
开放横滨、长崎、新、兵库四港......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知识链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天皇
没有实权
德川幕府: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锁国政策
武士阶层分化,处境不断恶化
饱受等级压迫,进行反抗斗争
士
农
商
工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藩侯实力增强,反对幕府专权
据统计,18世纪初,日本平均每年爆发农民起义5次,18世纪后半期增加至15次,进入19世纪更加频繁,每年有几十起之多,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根据吴廷谬主编《日本史》统计
保留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பைடு நூலகம்月1日
2024课件
日本近代史编年表

1853年7月8日, 美海军准将马休·佩理率舰队闯入横须贺岛(黑舰事件),强行打开日本国门
1854年, 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
1868年,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政府成立,定都东京,并实行改革(明治维新)
1868年4月15日,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1871年, 日本实行“废藩置县”
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1885年,明治政府实行内阁制
1889年, 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时1894年, 日本借机出兵朝鲜
1894年7月, 日本丰岛海面击沉中运兵船“高开号“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9月,日军与北洋水师进行了黄海海战
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日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对旅顺发起攻击1905年9月在美罗斯福调停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战争结束1931年, 日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2年, 日本国内“五一五”事变,结束了政党内阁,加强了日本法西斯化
1936年, “二二六”兵变后,成立了广田弘内阁,确立了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
1937年7月7日, 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1942年6月, 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5年7月,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政府拒绝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议院有权批准财政预算,但如果未能通过新预算案,上年度财政预算可自动延长。
④设内阁和枢密院:
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
“道德上”的责任。
枢密院: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独立于议
②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改革深入发展。
军事—建立新军队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②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③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④现代化军工企业
⑤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⑥日本军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①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增强了日本的国防力量。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①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
②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生活
习俗
西化
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
①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保持本民族的传统。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更多人了解西方文明。
改革
教育
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①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②教学内容中,增加自然科学的知识。
③中小学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必须上学。
①推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明治政府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③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殖产兴业”(核心)
①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技术和设备和人才,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国营企业示范作用,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道路。
②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组建轮船公司。
B.得到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④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文教—倡导
“文明
开化”
概念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运动。
了解
西方
文明
②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③规定日本议会为帝国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并对议会权力作具体规定;
A.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B.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直接缴纳一定国税的人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
①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
②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四民平等”①实行新的身份制:
A.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成华族;
武士改称士族;
农工商和贱民称平民。
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
B.表现: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
平民有更多自由:除皇族外,允许华族与士族通婚,使用姓氏,自由择业和迁徙。
目的:为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2.宪法特点: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具有军国主义和君主权力的特点。
3.宪法内容:P118—1191889年
①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有批准法律、颁布法律效力的“敕令”、任免大臣、召集和解议会、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的权力;
日本明治维新措施及影响
领域
措施
内容
影响
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制度
废藩
置县
①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分为3府(东京、京都、大阪)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③ 将大名迁居东京,得到优厚补偿
(减少改革阻力)
改革
地税
(改变根据当年土地收成征收实物税的方法,)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征税对象:由土地经营者转为土地所有者。
形式:货币
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何首先进行土地改革?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当时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借助地税改革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
华族、士族:允许他们在不当官,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②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①废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③华族和士族的上层利用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②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制定
宪法
1.背景: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在经济方面采取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农民、中小资产阶级不满,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表现:农民暴动;“自由民权运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
会和内阁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①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实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②历史进步性: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宪法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依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③标志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
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③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如三井、三菱集团等。
B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A.由于政府的扶植和保护,日本出现兴办工业的热潮,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士族下层因为贫困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谋生。
建立了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经济—
发展新经济
币制
改革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统一货币,稳定物价与市场,为地税改革创造条件。
改革
土地
制度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允许土地买卖后,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