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芩五草汤治疗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30例疗效观察论文

合集下载

银屑病中医药治疗论文

银屑病中医药治疗论文

银屑病中医药治疗论文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增生性、反复发作的红斑鳞屑炎症性皮肤病,其皮损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属于中医"白疕"的范畴。

本病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是我们临床常见且比较难治的一种皮肤病。

按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型四种,临床上又以寻常型最多见。

而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为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相当于本病的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

近年来针对本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整体辨证,分型分期论治,应用中药内服及外治,并结合针灸等其他综合疗法,在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伴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银屑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对于临床指导治疗将进一步地提高。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药疗法;综述银屑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等。

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

按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关节型四种,临床上又以寻常型最多见。

本病病因不明,病程缠绵反复,是目前临床比较棘手的一种皮肤病。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内治法1.1寻常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一般分为3型:即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相当于银屑病的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

1.1.1血热型血热证相当于本病的初发阶段,毒热偏盛,燔灼营血,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且发展迅速,新皮疹不断出现,原皮疹不断扩大,皮疹颜色鲜红,鳞屑较多,刮去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筛状出血点。

治疗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用药多选用牡丹皮、赤芍、生地、紫草、水牛角粉等清热凉血药。

刘长发等[1]用丹槐银屑浓缩丸(由紫草、白藓皮、大青叶、黄连、槐花、生地黄、赤芍、丹参、鸡血藤、白茅根、泽泻等共11味中药组成)治疗本病患者2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

二十位中医名家治疗银屑病经验总结

二十位中医名家治疗银屑病经验总结

二十位中医名家治疗银屑病经验总结一、张佩芳论治银屑病张佩芳认为银屑病有风、火、湿、热之别,虚实之分,并常相兼为病,如风火相煽、风湿相并、湿热互结、热毒相搏等,临床分为5型论治。

1.血热型为心肝火盛,血热怫郁,复受风邪,风火相煽,外走肌腠所致。

患者发病急,皮损发展迅速,多呈点滴状或片状,基底潮红,奇痒难忍,入夜加重,常伴有心烦易怒、口渴、便秘,舌红绛,苔黄,脉弦数。

治宜凉血泻火、祛风润燥,药用自拟凉血泻火消风汤。

方药组成:生地黄30g,生石膏30g,白蒺藜15g,赤芍12g,丹皮12g,玄参12g,天花粉12g,知母9g,板蓝根9g,蝉衣5g,生大黄5g。

2.湿热型为肝郁脾困,湿热内蕴所致。

症见皮损常融合成片或呈混合状,基底潮红,鳞屑厚,伴口苦急躁、溲赤便结,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宜疏肝运脾,除湿清热,药用自拟土茯苓汤。

方药组成:土茯苓30g,白鲜皮30g,八月札30g,冬藤30g,白花蛇舌草30g,地肤子15g,凤尾草15g,炒黄柏12g,苦参9g,黄芩9g,炒栀子9g,炒枳壳5g,厚朴花5g。

3.血瘀型为湿热久羁,营卫失调,气血失和,久病成瘀所致。

症见皮损融合成斑块状,有明显浸润,基底色黯,鳞屑附着较紧,时有瘙痒,舌质偏黯或有瘀斑或瘀点,苔黄腻,脉细涩。

治宜活血散瘀、行气通络。

药用自拟逐瘀除湿汤。

土茯苓30g,白鲜皮30g,八月札30g,石见穿15g,石打穿15g,寻骨风15g,丹皮12g,茜草12g,三棱9g,莪术9g,鬼箭羽9g,凌霄花9g,小青皮5g。

4.血虚型为病程日久,气血耗伤,血虚风盛所致。

症见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点状或斑块状,色黯淡,干燥脱屑,基底淡红,瘙痒较甚,或见有稀疏新皮损出现,常伴有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萎黄,关节酸痛,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腻,脉细。

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止痒,药剂用自拟养血祛风汤。

炙黄芪30g,鸡血藤30g,夜交藤30g,熟地黄15g,白鲜皮15g,党参12g,当归12g,麦冬12g,天花粉12g,威灵仙9g,白芷5g,防风5g,陈皮5g。

荆芩五草汤治疗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30例疗效观察

荆芩五草汤治疗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30例疗效观察

荆芩 五 草 汤 点 滴 状 银 屑 病
水煎早晚分 2次服, 两组均连续用药 1 1 0~ 5 天为 l 疗程。l 疗程后观察结果。
疗效判定标 准 : ①痊 愈 : 为无新 发皮 疹 , 皮 疹 炎症 浸 润 逐渐 消褪 , 屑 减 少 , 原 鳞 皮 疹 缩 小 变 平 , 后 遗 留暂 时 性 色 素 减 退 最
明显 其 他 不 适 , 般 无 需 特 殊 处 理 , 患 一 让 者适 当减 少 服 药 量 即 可 。点 滴 状 银 屑 病 进 行 期 皮 疹 颜 色 鲜 红 , 痒 明 显 , 屑 不 瘙 鳞 多 。辨证多为热人 营血 、 血凝滞 发斑 , 气
染或者扁 桃体 炎等症状 。近年来 有报道 在银 屑 病 患 者 中 存 在 着 多 种 免 疫 学 紊 乱 … 。现代医学研 究证 明黄芩 、 银花 、 大 青 叶具 有抗 细 菌及 病 毒感 染 的作 用 , 紫 草、 仙鹤草、 旱莲草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 掉 毛草药理显示 具有 免疫抑 制 、 炎作 用 , 抗 采用荆芩五草 汤 中西 医结合治 疗点滴 状 银屑病取得 良好疗 效 , 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 学. 京: 南 江苏科 学技 术
出 版社 。0 17 2 20 :6 .
所有 病例病 程均 1 月 一1 , 个 O年 皮疹 面
积约 占全身体表面积 1 % ~ 0 。 5 5% 治疗 方 法 : 照 组 给 丹 参 注 射 液 对
2 m 及维生素 C注射液 3 、0 葡萄糖 0l g 1% 酸钙注射液 lm O L静 脉 滴 注 , 有 上 呼 吸 如 道感染加 阿 奇 霉素 注 射 液 05 . g静 滴 , 1 次/日; 治疗 组 除 给与 上 述 治 疗 外 , 同时 给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摘要】银屑病是一种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的皮肤病,目前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长期疗效不佳,且有药物副作用,我院近几年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银屑病;内治;外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03-01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可能与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失调等免疫机制有关,皮损特点均有各种类型的红斑和较显著鳞屑的慢性皮肤病,病因研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2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他,如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外伤手术或药物等都与本病发病有关。

1银屑病病理特点银屑病病理生理有以下特点:表皮动力学提示表皮更替加速,成熟干扰,换核苷酸缺陷,表皮及血中多氨类增多,,血管异常,动脉壁变薄,内皮细胞间隙加大。

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疮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

临床特点:皮肤粗糙有鳞屑,损害处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舌质紫,有淤斑,皮损呈多形态,头皮为好发部位,,脓疱型起病急多伴有高热,关节痛,等全身不适,关节型还有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红皮病型多为治疗不当引起。

治疗主要有:外用药疗法:包括角质促成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维甲酸软膏;全身疗法:包块免疫抑制剂,维甲酸,抗生素。

激素,物理疗法,透析疗法等。

但是,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疗法,以上各种疗法只有近期有效,不能防止复发。

中医学无“银屑病”病名,其大致属于中医“白?H”“风癣”“干癣”“松皮癣”等范畴。

中医认为银屑病发病机制多因素体肌肤燥热,久而血热,血燥,阴耗而发本病,风热之邪壅积于皮肤,气血瘀滞,肌肤气血运行失调,气血不畅,肌肤失于营养,不断产生皮疹,此外,营血亏虚,生风化燥,这些都能导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产生本病。

“血虚”“血热”“风盛”均可致本病,但“血热”之病机贯穿疾病整个过程,所以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润燥为法。

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

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

第七章银屑病的中医辨病论治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1.孙瑞珍等(上海解放军第41l医院)报道用“抗银冲剂”。

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苦参、紫草、草河车、丹参、黄芩、生甘草等。

将上药提制成颗粒剂,每袋36g(相当于生药115g)。

服用方法:每次18g(半袋),每日2次,冲服,儿童减半。

采用抗银冲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04例,其中有家族史者12例。

部分患者外用10%尿素霜涂于手及上肢暴露部位皮损。

1~3个月后评定疗效。

结果:基本痊愈39例、显效14例、有效4 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

其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5例为消化道症状、l例头痛,1周后消失。

停药后未见反跳,复发时再用该药仍有效。

2.贾中华等(寿光市皮防站)报道对寻常型银屑病用中药冲剂治疗。

生地黄30g,丹参30g,生槐米15g,板蓝根15g,土茯苓15g,雷公藤15g,紫草10g,赤芍10g,丹皮10g,鸡血藤10g,乌梢蛇10g。

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每包15g,成人每次2包,每日2次。

用上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49例,结果,痊愈75例、基本痊愈181例、显效35例、有效4 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达96%。

3.崔栓效报道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内服药物:生地黄30g,白茅根:30g,土茯苓30g,板蓝根30g,丹参30g,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贝母15g,皂刺15g,青黛10g,甘草10g。

外用洗药:芒硝60g,生大黄30g,土槿皮30g,透骨草30g,白矾30g。

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46例。

结果,痊愈35例、显效76例、好转2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8%。

4.陈苏(江苏徐州市中医院)报道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生地黄30g,生槐花30g,白鲜皮30g,白花蛇舌草.30g,金银花20g,土茯苓15g,丹参15 g,菝葜15g,丹皮12g,赤芍10g,栀子10g,黄芩10g,连翘10g。

加减:血热风燥型加水牛角(冲服)15g,紫草12g。

中医治疗银屑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银屑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银屑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中医在银屑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

结论:在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疗法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能好、价格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50-02银屑病在临床上非常的常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该病的发病与患者的阳气闭郁、阻于肌表、气血失和、风邪外束、禀赋不足有关,在银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辨证理论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25例开展中医治疗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处于20岁到70岁,患者的病程为半年到两年;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处于22岁到71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半年到两年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开展西药的抗感染治疗,其中21金维他为每次两片,每天两次;以一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同时患者口服红霉素开展抗感染治疗,每次3片,每天三次,每四周为一个治疗疗程[2]。

中医治疗银屑病275例体会

中医治疗银屑病275例体会

中医治疗银屑病275例体会作者:王海良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115-01银屑病又称牛皮癣。

目前西医一般以免疫制剂类药物和抗代谢类药物治疗为主,但此类药物时效较短,易复发,且有些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近几年来本人采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患者27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7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1 52例,女性123例;年龄20~68岁,平均39岁;风盛血热型86例,风盛干燥型78例,血瘀风燥型52例,血虚风燥型59例。

1.2 诊断标准:临床典型的散在性或成片状皮肤局限增生性红色斑点、丘疹,斑丘疹的基底上覆盖灰白色、银白色干燥的鳞屑,较厚,发亮,刮之易脱,Auspitz呈阳性,双侧大多对称分布,并出现Koebner氏现象,冬季较夏季发病较多。

同时排除其他相似皮肤疾患。

2 治疗方法2.1 内服治疗:屑银汤加减:黄柏12g,生地20g,当归15g,丹参20g,桃仁10g,银花20g,青黛(包)20g,土鳖虫10g,全蝎6g,白花蛇10g, 秦艽10g。

风盛血热型加大黄10g、大青叶20 g、防风15g、白鲜皮15g、赤芍20g;风热血燥型加威灵仙15 g、蒲公英15g、苦参15g、三棱10g、莪术10g、赤芍12g、白术10g;血瘀风燥型加苦参15g、防风15g、大青叶20g、三棱10g、莪术10g、红花lOg;血虚风燥型加苦参15 g、防风15g、大青叶20g、白鲜皮15g、女贞子15g、鸡血藤15g。

每天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口服。

2.2 药膏外治:黄连6g,黄柏4g,青黛3g,野菊花5g,苦参6g,土槿皮6g,白鲜皮6g,水杨酸粉5g,苯甲酸粉10g,稀酸10g,冰片2g,樟脑1g,羊毛脂和凡士林适量。

制成软膏,外涂创面,20天为1个疗程。

荆防克银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荆防克银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上午的生物节律呈上升趋势 , 而午后则下 降 , 利用人体 的
生物节律进行治疗 , 符合 中药对睡眠的促进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医 学会精 神科 分会 . 国精神 障碍 分 类与 诊断 标准 1 中 [ . M] 3版 .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0 1 10 20 ;8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 . 2 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 1 第
病程 日久 , 多虚实 夹杂 , 缠绵 难愈 , 法用之 , 治少 效 。 常 经 研究表明 , 眠患 者 血液 呈 于 黏 、 、 失 浓 聚状 态 , 黏 度增 血
高 , 血流相对缓慢 ; 则 红细胞沉 降率 、 血小板聚集 率增高 ,
维普资讯
78 0
L  ̄


20 E 08 月第 3 第 7期 o
H bi C Jl20 ,o 3 , o7 ee J M,u 0 8V l 0 N . T y
荆 防克 银 汤 治疗 银 屑病 的疗 效 观察
单 友 琴
( 北省秦 皇 岛市 中医医 院 , 北 秦皇 岛 河 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川芎活血祛瘀 ; 桃仁 、 花 、 红 当归 、 白芍药 养血 活血 , 祛瘀 生新 ; 丹参活血 化瘀 , 养血 安神 , 清心 除烦 ; 胡 、 壳疏 柴 枳 肝行气解郁 , 行则 血行 ; 气 郁金 、 合欢 花 、 酸枣仁 、 志 炒 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芩五草汤治疗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30例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98-01
点滴状银屑病以栗状至绿豆大小的丘疹,呈点滴状散布全身为主要表现,进行期皮疹颜色鲜红,周围有炎性红晕,痒感明显,不断右新发皮疹出现,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治疗不当,可迅速泛发全身,病情迁延不愈。

采用荆芩五草汤(荆芥15g,黄芩10g,生地15g,丹皮10g,赤芍30g,紫草30g,白藓皮30g,地肤子30g,茜草30g,仙鹤草30g,旱莲草30g,掉毛草15g)治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点滴状银屑病30例患者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40岁,平均32岁。

对照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17——45岁,平均35岁,所有病例病程均1个月——10年,皮疹面积约占全身体表面积15%——50%。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丹参注射液20ml及维生素c注射液3g、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滴注,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加阿奇霉素注射液0.5g静滴,1次/日;治疗组除给与上诉治疗外,同时给与荆芩五草汤,如皮疹颜色较鲜红,瘙痒较剧烈可加银花30——60g,生石膏30——100g,大青叶10——15g口服,日一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0——15天为1疗程。

1疗程后观察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为无新发皮疹,原皮疹炎症浸润逐渐消
退,鳞屑减少,皮疹缩小变平,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而达临床治愈;②显效:为大部分红斑消退,鳞屑减少,瘙痒减轻,基本无新发皮疹:③无效:皮疹无明显消退,仍有新发皮疹。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8例(47%),显效9例(5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痊愈3例(23%),显效6例(46%),无效4例(31%),总有效率69%。

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3 讨论
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疾病进展快,瘙痒多较明显,治疗不及时,可迅速泛发全身,且有很多为除次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药治疗相比较,具有起效快,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等优点,除少数患者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外,无明显其他不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让患者适当减少服药量即可。

点滴状银屑病进行期皮疹颜色鲜红,瘙痒明显,银屑不多。

辨证多为热入营血、气血凝滞发斑,皮疹色鲜红;热极生风,多有瘙痒或瘙痒剧烈;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病情进展迅速。

近年来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的认识,各地都有很多研究,并认为血热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也有人认为从发病机制来说,虽有风、热、寒、燥等邪,但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是发病转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尤其在点滴状银屑病中血热血瘀又表现得尤为突出,故凉血活血在点滴状银屑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位置,荆芩五草汤中生地、丹皮、紫草、茜草、仙鹤草、旱莲草均
具有凉血活血散瘀消斑之功效,其中生地、旱莲草除凉血活血外尚具有养阴生津、滋阴益肾作用以减少血热风燥、肌肤失养之鳞屑及减少寒凉药物伤阴之弊端,黄芩、银花、生石膏、大青叶加强清热解毒消斑之力,荆芥、白鲜皮、地肤子以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正和该病的发病机制,且具有疗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现代医学研究虽然在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但其中感染因素及免疫因素占有主要位置,在感染因素中,以病毒及细菌感染为主,在临床实践中,点滴状银屑病常可伴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扁桃体炎等症状。

近年来有报道在银屑病患者中存在着多种免疫学紊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芩、银花、大青叶具有抗细菌及病毒感染的作用,紫草、仙鹤草、旱莲草具有抗菌抗炎作用,掉毛草药理显示具有免疫抑制、抗炎作用,采用荆芩五草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点滴状银屑病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