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合集下载

国开形成性考核《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形考任务(1-7)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形考任务(1-7)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1、摩尔(Moore)定律提示:在 1970 至 2000 年的30 年间,微处理器芯片大约每个月集成度翻番,处理能力提高一倍,体积和价格减半。

【A】:30【B】:18【C】:12【D】:362、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 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采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

而与半导体材料密切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的基础。

【A】:仿真技术【B】:控制技术【C】:计算机技术【D】:传感技术【E】:通信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等特点或者趋势。

【A】:系统化【B】:小型化【C】:网络化【D】:智能化【E】:数字化4、广义信息资源包括等。

【A】:信息技术或者工具【B】:信息生产者【C】:信息法规【D】:信息系统【E】:信息5、信息管理是一个从产生信息需求到信息和利用的过程。

【A】:加工【B】:检索【C】:传递【D】:存储【E】:采集6、普通的,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等环节。

【A】:信息化指挥【B】:信息化组织【C】:信息化规划【D】:信息化实施【E】:信息化评价7、互联网+成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它的基础就是。

【A】:大数据【B】:智慧地球【C】:云计算【D】:挪移互联网【E】:物联网8、“信息化”一词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辟和利用效率的。

答:【A】:过程【B】:历史阶段【C】:战略【D】:活动形考任务二1、最高层面的信息化规划是。

【A】:信息系统规划【B】:信息化战略规划【C】:信息化项目计划【D】:组织战略规划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2、典型的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书普通包括以下几个部份。

【黄梯云版《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黄梯云版《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网络的拓朴结构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网络的拓朴结构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的选择
考虑的因素: (1)数据库的性能;(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系统平台;(3)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4)数据的类型 流行的有Oracle、Sybase、SQL Server、Informix、 FoxPro等。 Oracle、Sybase、SQL Server均是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运行于客户/服务器等模式,是开发大型MIS的首选, FoxBase在小型MIS中最为流行。Microsoft推出的 Visual FoxPro在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也获得了大量 应用,而Informix则适用于中型MIS的开发
符 合 XX 的 含 义
代号 意义 1 2 表示同类文件之一 表示同类文件之二。对主文件、主处理或报告文件,2表示复制文件
P
H
表示已排好序的文件
表示已合并好的文件
举例:GZZU—工资主文件 GZKKP1—已排好序的第一扣款文件
GZZU2—?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四、编码结构 鉴别键格式: ABCDE 格式:ABCD—工作证号前四位 E—工作证号的校验位,计算方法如下
设计人员签名
扣房费
FF N 7 2
DM C 4
XM C 8
FJGZ N 7 2
设计日期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厍设计是在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数 据库的过程。 –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与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相对应,详 见下图。
数 据 库 设 计 步 骤 用户要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 详细调查 逻辑设计 系 统 开 发 步 骤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概述1.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和抽象的概念。

所谓信息安全就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而不管是否应用了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手段。

信息安全的任务是保护信息财产,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漏、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

2.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的几类威胁(主要分为:物理安全威胁、通信链路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安全威胁、应用系统安全威胁、管理系统安全威胁。

)(1)信息泄漏(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3)拒绝服务(4)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5)窃听(6)业务流分析(7)假冒(8)旁路控制(9)授权侵犯(10)特洛伊木马(11)陷阱门(12)抵赖(13)重做(14)计算机病毒(15)人员不慎(16)媒体废弃(17)物理侵入(18)窃取(19)业务欺骗3.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应对措施:(1)信息加密(2)数字签名(3)数据完整性(4)身份鉴别(5)访问控制(6)安全数据库(7)网络控制技术(8)反病毒技术(9)安全审计(10)业务填充(11)路由控制机制(12)公正机制相关法律法规:法律是保护信息安全的最终手段,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二、信息保密技术4.古典密码-代换密码-加密解密P20代换密码:y=x+k(mod26) y为密文,x为明文仿射密码:e(x)=ax+b(mod26)D(y)=a-1(y-b)(mod26) a,b属于Z26. Gcd(a,26)=1. a-1和a互为26的模逆,即a-1a==1mod26。

满足条件的a的值有12个,故可能的密钥有12x26=312个。

例假设k1=9和k2=2,明文字母为q, 则对其用仿射密码加密如下:先把文字母为q转化为数字13。

由加密算法得c=9⨯13+2=119 (mod 26)=15再把c=15转化为字母得到密文P。

解密时,先计算k1-1。

因为9⨯3≡1(mod 26),因此k1-1=3。

信息系统技术

信息系统技术
据IDC在1999年的调查显示,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增加利润 收入67%,改善满意度54%,开发新产品与服务35%。知 识与知识员工成为组织管理的新内容,组织的信息管理不 可避免的需要将知识纳入管理范畴,形成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KM),信息管理的内容也就 从数据、信息提高到知识层次。
现代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 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 是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1.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 输入功能;(2) 存储功能;(3) 处理功能;(4) 输出 功能;(5) 控制功能。
2. 信息系统的层次
在不同的组织里,甚至同一个组织的不同群体里,由 于人们的利益、专业和需求层次不相,因此存在着为 满足人们不同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这 些信息系统相互交叉和集成,共同支持整个组织的完 全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按组织层次和功能可划分为以 下几种:
(3) 自动完成和方 便的查错、调 试功能
(4) 大量的组件
(1) 系统功能模型设 计模块
(2) 系统数据模型设 计模块
(3) 应用原型快速生 成模块
(4) 团队开发模块
7.4 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到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
信息管理学思想和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共同促 进了组织信息系统的进步。它们不但改变了信 息系统的功能和目标,还改变着组织的业务模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现代信息系统使用了数据库和数 据仓库来存储信息系统的数据,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 的到来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出现,知识库和知识仓库也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1.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 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它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 重要基础。数据库,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但严格地讲,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 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专业资料第一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述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有哪些?(1)人为无意失误(2)人为恶意攻击(3)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后门2、从技术角度分析引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3、信息安全的CIA 指的是什么 ?Confidenciality隐私性 , 也可称为机密性, 是指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获取信息 Integrity 完整性 , 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 , 不被非法授权和破坏 ,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 , 是指信息的可靠度4、简述 PPDR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方式PPDR由安全策略 , 防护 , 检测和响应构成运作方式 :PPDR 模型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 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 利用检测工具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 , 通过适当的安全响应将系统调整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防护 , 检测和响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5、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6、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计算机信息安全是研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 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 , 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防护, 检测和恢复的科学7、信息安全系统中, 人、制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信息安全系统中, 人是核心。

任何安全系统的核心都是人。

而技术是信息安全系统发展的动力,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信息安全系统的不断完善。

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要靠人和技术, 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起到规范的作用。

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 , 才有安全的信息安全系统第二章密码技术一、选择题1.下列( RSA算法)算法属于公开密钥算法。

2. 下列(天书密码)算法属于置换密码。

3.DES 加密过程中,需要进行(16 )轮交换。

二、填空题1. 给定密钥K=10010011,若明文为P=11001100,则采用异或加密的方法得到的密文为01011111。

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

osi七层模型各层功能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也是OSI模型的第一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层并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而是要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

“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当然,物理层并不需要知道哪几个比特代表什么意思。

为了实现物理层的功能,该层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连接端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和电气特性λ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器的现状、尺寸、针脚的数量,以及排列状况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规定使用25根引脚的DB-25插头座,其两个固定螺丝之间的距离为47.04±0.17mm等。

λ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信道上传输比特流时的信号电平、数据编码方式、阻抗及其匹配、传输速率和连接电缆最大距离的限制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采用负逻辑,即逻辑0(相当于数据“0”)或控制线处于接通状态时,相对信号的地线有+5~+15V 的电压;当其连接电缆不超过15米时,允许的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s。

λ功能特性:规定了物理接口各个信号线的确切功能和含义,如数据线和控制线等。

例如EIA-RS-232-D标准规定的DB-25插头座的引脚2和引脚3均为数据线。

λ规程特性:利用信号线进行比特流传输时的操作过程,例如信号线的工作规则和时序等。

(2)比特数据的同步和传输方式物理层指定收发双方在传输时使用的传输方式,以及为保持双方步调一致而采用的同步技术。

07交通工程学第七讲交通流理论-排队论模型、跟弛模型与交通波模型

07交通工程学第七讲交通流理论-排队论模型、跟弛模型与交通波模型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6
5.3 排队论及其应用
4.应用
收费站
单通道排队服务系统(M/M/1系统):由于排队等待接 受服务的通道只有单独一条,也叫单通道服务系统。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7
5.3 排队论及其应用
4.应用
收 费 站
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每一个通道各排一队每个通
道只为其相对应的一队车辆服务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客 客客

到达
排队
服务 窗口
离去
排队论模型的应用
高速公路收费站
机动车
空港的起降跑道
飞机
船舶停靠码头

停车场
机动车
交叉口
机动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收费 起飞、降落 货物装卸 驻车 通行
9
例题
例 有一停车场,到达车辆是60辆/h,服从泊松分布,停车 场的服务能力是100辆/h,服从负指数分布,其单一的 出入道可存6辆车,试问该数量是否合适?
2.说明:排队等待的车辆从一开始起动,就产生了起 动波,该波以接近 的v f 速度向后传播。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30
交通流中观测的加速度
把速度简单地看成密度的函数v(k),使得求解连续方程变得简单。 现实中交通流的平均速度v不可能瞬时地随密度发生变化,驾驶
员总是根据前方密度来调整车速
该式表明:观测车随交通流的加速度是密度梯度()的函数, 它从理论上证明了车流的加速减速与车流前方密度的关系
OB 事故发生堵塞部分车道 BC 因排障而完全封闭道路 CD 疏通部分车道 DE 障碍完全排除
排队车辆数 排队时间 总延误 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 密度波的波阵面(集散波)

第7章信息系统项目的运行与维护

第7章信息系统项目的运行与维护
国际IT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加特纳(Gartner)认为,ITSM是一套通过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来保证IT服务质量的协同流程,它融合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等管理活动和变更管理、资产管理、问题管理等许多流程的理论和实践。
十一五规划教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讲义
十一五规划教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讲义
7.1.3 信息系统服务水平协议
十一五规划教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讲义
7.1.4 IT服务管理主要软件介绍
十一五规划教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讲义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数据被增删、修改 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拒绝服务:停止服务,阻止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 (4)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5)授权侵犯:利用授权将权限用于其他非法目的,也称为 “内部攻击”
第7讲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课前检查
1. 信息安全通常强调所谓CIA三元组的目标, 即( 保密性 )、(完整性)和可用性。
2.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 Criteria,即 ITSEC )
3.信息的一般特征主要有时效性、( 价值性 )、 共享性、( 载体依附性)
(8)物理侵入:侵入者绕过物理控制而获得对系统的访问。如绕过防线 守卫者侵入系统内部。
(9)恶意代码: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等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窃取计算 机中敏感数据的代码。
(10)假冒和欺诈:通过欺骗通信系统使得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或 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特权大的用户
(11)抵赖: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消息,伪造对方来信等 (12)重放攻击:又称重播攻击、回放攻击,是基于非法的目的,攻击 者发生一个目的主机已接受过的包,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重放攻击主 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破坏认证的正确性。 (13)陷阱门:编程人员在设计系统时有意建立的进入手段,当程序运 行时,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键,或提供正确的参数,就能绕过程序 提供的正常安全检查和错误跟踪检查 (14)媒体废弃:从废弃的磁碟或打印过的存储介质中获得敏感信息 (15)人员不慎:授权的人为了各种利益或由于粗心,将信息泄露给非 授权的人
(6)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如通 信频度、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 信息的规律
(7)窃听:借助于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 息。如对通信线路中的传输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 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
P2DR 模 型 包 括 四 个 主 要 部 分 : Policy( 安 全 策 略 ) 、 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 Response (响应)。
(1)策略:根据风险分析产生的安全策略描述了系统中哪些资源要 得到保护,以及如何实现对它们的保护等。策略是模型的核心,所有 的防护、检测和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实施的。网络安全策略一般包 括总体安全策略和具体安全策略2个部分。
信息系统安全威胁 是指对于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造成某
种损害的潜在可能。
课堂实践
查找“巴林银行倒闭”的实例,并说明存在哪 些方面的问题?
P2DR模型
美国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 司(ISS)提出了一个可适应 网络安全模型 ANSM(Adaptive Network Security Model)即P2DR安 全模型。
(3)检测:是动态响应和加强防护的依据,通过不断地 检测和监控网络系统,来发现新的威胁和弱点,通过循环 反馈来及时做出有效的响应。当攻击者穿透防护系统时, 检测功能就发挥作用,与防护系统形成互补。
(4)响应:系统一旦检测到入侵,响应系统就开始工作 ,进行事件处理。响应包括紧急响应和恢复处理,恢复处 理又包括系统恢复和信息恢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2DR模型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信息安全相关的所有活动,不管是攻击行为、防护行 为、检测行为和响应行为等等都要消耗时间。因此可以用时间来 衡量一个体系的安全性和安全能力。 防护时间Pt:作为一个防护体系,当入侵者要发起攻击时,每一 步都 需要花费时间。攻击成功花费的时间就是安全体系提供的防 护时间Pt 检测时间Dt:在入侵发生的同时,检测系统也在发挥作用,检测 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Rt:在检测到入侵后,系统会做出应有的响应动作
P2DR模型的数学表达
公式 1:Pt > Dt + Rt 针对于需要保护的安全目标,如果上述数学公式满足防 护时间大于检测时间加上响应时间,也就是在入侵者危害安 全目标之前就能被检测到并及时处理。 ?目标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
P2DR模型的数学表达
公式 2:Et = Dt + Rt,如果 Pt = 0。 如:对Web Server被破坏的页面进行恢复。那么,Dt与Rt的和就是该 安全目标系统的暴露时间Et。 ?针对于需要保护的安全目标,Et越小是系统越安全还是越不安全
第7讲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1.信息系统 (1)什么是信息系统? (2)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2.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1)主要组成 (2)公式表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系统的含义 2.熟悉信息系统安全模型 3.知道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判断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2.正确理解信息系统安全模型各个部分,并能依照 该安全策略知道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
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 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 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信息系统
2.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主要的安全 威胁有(按照手段的安全威胁)
(2)防护:通过修复系统漏洞、正确设计开发和安装系统来预防安 全事件的发生;通过定期检查来发现可能存在的系统脆弱性;通过教 育等手段,使用户和操作员正确使用系统,防止意外威胁;通过访问 控制、监视等手段来防止恶意威胁。采用的防护技术通常包括数据加 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授权和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防火墙 、安全扫描和数据备份等。
通过上面两个公式的描述,实际上给出了安全一个全新的定义: “及时的检测和响应就是安全”,“及时的检测和恢复就是安全”。
而且,这样的定义为安全问题的解决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提高系 统的防护时间 Pt,降低检测时间 Dt和响应时间 Rt。
P2DR模型的弱点
请根据前面的模型组成和基本原理分析该模型所 存在的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