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分数除法易错题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分数除法易错题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分数除法易错题全国通用例1:停车场里有小汽车的辆数是大汽车的43,大汽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A 、43 B 、34 C 、不会变形:小汽车比大汽车少41,大汽车比小汽车多()()?A 、41 B 、34 C 、43 D 、31举例:你胖了,你是不是在跟客岁的体重在比,所以客岁的体重便是单位1。
单位“1”便是“的”的前“是、占、比、即是、相当于”的后面。
练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男生是 份,女生是 份。
(2)男生比女生少 。
A 、41 B 、51(3)女生比男生多 。
A 、41 B 、51举例:比如说我体重的十分之一跟你体重的十分之一相比较,虽然表面上都是十分之一但是我是不是便是比你重。
比如我比你重100斤,反过来你就比我轻100斤。
100斤是一个量不管我比你重还是你比我轻都是100斤。
敷衍一个平庸的分数来说,我跟你比都是十分之一一减便是0,这种谋略便是错误的。
因为单位1在变分数所代表的具体数量也在变化,所以我们每一次填具体的分数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找单位一,万万不能随便的一多一少。
带了单位的数加减就可以,比多比少就要找准单位一。
例2: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41,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53,还剩90吨没有运。
这批货物有几多吨?90吨41 53 1-41-53=203“1”剖析:这批货物的203是90吨! 这批货物×203=90吨单位“1”×分率 = 具体量? = 90÷203 单位“1” =具体量÷分率 (未知)= 600(吨)练习2: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41,第二天运41×53=203(分化)90吨没有运。
这批货物有几多吨?○1 ○2 90吨 412031-41-203=53“1”具体量÷分率=单位“1”90 ÷ 53 = 90×35=150(吨)例3:某小学低年级原有少先队员是非少先队员的31,后来又有39名同砚到场少先对组织。
六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分数除法易错题 全国通用

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通关(易错题)例1:停车场里有小汽车的辆数是大汽车的,大汽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A、 B、 C、不会变形:小汽车比大汽车少,大汽车比小汽车多?A、 B、 C、 D、举例:你胖了,你是不是在跟去年的体重在比,所以去年的体重就是单位1。
单位“1”就是“的”的前“是、占、比、等于、相当于”的后面。
练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1)男生是份,女生是份。
(2)男生比女生少。
A、 B、(3)女生比男生多。
A、 B、举例:比如说我体重的十分之一跟你体重的十分之一相比较,虽然表面上都是十分之一但是我是不是就是比你重。
比如我比你重100斤,反过来你就比我轻100斤。
100斤是一个量不管我比你重还是你比我轻都是100斤。
对于一个普通的分数来说,我跟你比都是十分之一一减就是0,这种计算就是错误的。
因为单位1在变分数所代表的具体数量也在变化,所以我们每一次填具体的分数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找单位一,千万不能随便的一多一少。
带了单位的数加减就可以,比多比少就要找准单位一。
例2: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还剩90吨没有运。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90吨1--=“1”分析:这批货物的是90吨!这批货物×=90吨单位“1”×分率 = 具体量?= 90÷单位“1” =具体量÷分率(未知)= 600(吨)练习2: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第二天运×=(分解)90吨没有运。
这批货物有多少吨?○1○290吨1--=“1”具体量÷分率=单位“1”90 ÷ = 90×=150(吨)例3:某小学低年级原有少先队员是非少先队员的,后来又有39名同学加入少先对组织。
这样,少先队员的人数是非少先队员的。
低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单位“1”不同转化单位“1”不变:总数少先○1原来:总数:1+3=4份非少先非少先少先少先是总数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常考易错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常考易错题1、0.6∶1.6=3∶8。
2、男生比女生多14,则女生比男生少14。
(×)3、(3)∶(4)=0.75=9∶(12)=( 21)284、甲数÷25=乙数÷27,那么甲数一定大于乙数。
(×)5、如果a∶b=2∶7,那么a=2,b=7。
(×)6、如果比的前项扩大4倍,比的后项扩大2倍(比的前后项都不为0),则比值(扩大2倍)。
7、一堆煤用去了25,正好用了6吨,这堆煤还剩(9)吨。
8、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3∶4,底的比为2∶3,则高的比为(9∶4)。
9、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①35吨∶800千克=3∶4比值为34②8∶0.5=16∶1 比值为1610、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2∶3,则表面积之比为(4∶9),体积之比为(8∶27)。
11、a的13等于b的14(a,b都不为0),则a<b。
(填>、=、<)12、100克盐水中含盐10克,则盐与水的比为(1∶9)。
①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12×底的比×高的比②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底的比×高的比③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之比=底的比×高的比④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之比=2×底的比×高的比1.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4∶5,底的比为3∶5,则高的比为(8∶3)。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2∶3,高的比为6∶5,则为底的比(10∶9)。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比为4∶3,底的比为3∶2,则面积之比为(1∶1)。
4.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3∶1,底的比为2∶1,则高的比为(3∶2)。
5.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3,高的比为3∶2,则底的比为(8∶9)。
6.两个三角形的高的比为2∶5,底的比为1∶3,则面积之比为(2∶15)。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4,底的比为2∶1,则高的比为(1∶8)。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检测(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检测(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段铁丝长12米,第一次截去全长的,第二次截去米,最后剩下()米。
A. 0B. 11C.D.2.李大叔步行上班,小时走了千米,那么平均一小时走()A. 千米B. 千米C. 千米D. 千米3.合唱队女生人数原来占,后来有6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人数就占总人数的。
现在合唱队有女生()人。
A. 10B. 16C. 20D. 364.在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时,如“小明小时走了2千米,求每小时走几千米?”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如图)探究出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探究的过程是2÷ ==2× =3(km),方框中的“2× ”表示的意思是()A. 小明小时走的千米数B. 小明小时走的千米数C. 小明1小时走的千米数5.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的列式是()。
A. (25-20)÷20B. (25-20)÷25C. 25÷206.马山粮库要往外地调运一批粮食,第一次运走了这批粮食的,第二次运走了这批粮食的,还剩下42t。
这批粮食一共有()t。
A. 50B. 64C. 1207.a为非零自然数,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小的是()。
A. a×B. a÷C. a×(1- )D. a÷(1- )8.30km比()少。
A. 25kmB. 35kmC. 36kmD. 37.5km 9.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A. ÷B. ×C. ÷10.与7÷ 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7÷5×2B. 7÷2×5C. 7×0.4D. 7÷2÷5 11.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这个数。
六年级分数除法易错题

六年级分数除法易错题一、填空题。
1. 一个数的(3)/(4)是18,这个数是()。
- 解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这个数 =18÷(3)/(4)=18×(4)/(3)=24。
2. (2)/(3)里面有()个(1)/(9)。
- 解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2)/(3)÷(1)/(9)=(2)/(3)×9 = 6。
3. 把(5)/(8)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 解析:每段长为(5)/(8)÷5=(5)/(8)×(1)/(5)=(1)/(8)(米);把铁丝全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1)/(5)。
4. ()的(2)/(5)是10。
- 解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这个数 =10÷(2)/(5)=10×(5)/(2)=25。
5. 一个数除以(3)/(5)等于(5)/(8),这个数是()。
- 解析:根据被除数 = 商×除数,这个数 = (5)/(8)×(3)/(5)=(3)/(8)。
6. (1)/(2)是(2)/(3)的()。
- 解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1)/(2)÷(2)/(3)=(1)/(2)×(3)/(2)=(3)/(4)。
7. 3÷()=(())/(24)= 75% =()(填小数)- 解析:因为75% = 0.75,3÷0.75 = 4;24×0.75 = 18。
8. 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4),甲数是乙数的()。
- 解析: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1)/(3)a=(1)/(4)b,a=(1)/(4)b÷(1)/(3)=(1)/(4)b×(3)/(1)=(3)/(4)b,所以甲数是乙数的(3)/(4)。
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专题(拔高卷)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高频易错拔高卷特训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高频易错拔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89kg的12是kg;m的1314是12m。
2.(2分)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18,徒弟单独完成需要16小时,师徒合作小时完成。
3.(2分)为了迎接假期购物高峰,超市要分装25千克糖果,若每袋装15千克,可以装袋;若每袋装15,可以装袋。
4.(2分)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这一天某地的黑夜时间是白昼的35,这一天该地的白昼有小时,黑夜有小时。
5.(2分)一根长方体钢管,已经用了它的13,如果再用20厘米,那么用了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同样长。
这根钢管原来有厘米。
6.(2分)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六(1)班交了60件作品,比六(2)班少交了27。
六年级(1)班与(2)班一共交了件作品。
7.(2分)我国民间常用生姜、红糖和水煎制姜汤以驱除寒气防止感冒。
某社区服务店买来2千克生姜。
如果每天煎制14千克,可以煎天;如果每天用去这批生姜的14,那么可以煎天。
8.(2分)果园里有荔枝树和杨桃树共300棵,荔枝树的棵数是杨桃树的23。
果园里有荔枝树棵,杨桃树棵。
9.(2分)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物流自动化已是大势所趋。
一种智能物流自动分拣系统116小时可以分拣920万件货物。
照这样计算,该系统分拣80万件货物需要小时。
10.(2分)某汽车厂生产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行驶10千米约耗电32千瓦⋅时,这种汽车耗电1千瓦⋅时大约能行驶千米;明明爸爸去离家35千米远的公司上班,开这种新能源车约耗电千瓦⋅时。
二.判断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2分)一台拖拉机35时耕地13顷,照这样计算,这台拖拉机一小时耕59公顷。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小凡的邮票张数是小雨的,如果小雨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小雨原来有()张.A. 120B. 360C. 180D.2.甲数比乙数多3,乙数缩小到它的为0.7,甲数扩大10倍后是()A. 70B. 100C. 130D. 1503.把一根5m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A. B. 1m C. m D. 14.一段铁丝长12米,第一次截去全长的,第二次截去米,最后剩下()米。
A. 0B. 11C.D.5.有两筐苹果,共重42千克,从第一筐中拿出千克放入第二筐,则两筐苹果同样重,原来第一筐有苹果多少千克?下面列式中正确的是()。
A. 42÷2+B. (42+ )+2C. 42÷2+ ×26.李大叔步行上班,小时走了千米,那么平均一小时走()A. 千米B. 千米C. 千米D. 千米7.若a是非零自然数,则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 a×B. a÷C. a+D. a-8.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的列式是()。
A. (25-20)÷20B. (25-20)÷25C. 25÷209.下面的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8B. 8÷C. 8×D. ×810.30km比()少。
A. 25kmB. 35kmC. 36kmD. 37.5km11.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A. ÷B. ×C. ÷12.一个数的是35 ,求这个数的算式是。
()A. ×35B. 35÷C. ÷35二、填空题13.计算. ÷(﹣)﹣=________14.一堆煤重5吨,如果每天用去,那么________天可以用完;如果每天用去吨,那么________天可以用完。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测试(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测试(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一段铁丝长12米,第一次截去全长的,第二次截去米,最后剩下()米。
A. 0B. 11C.D.2.一块三角形菜地,一条边长10米,这条边上的高是12米,现在要用这块菜地的种西红柿,种植面积是多少?列式解答正确的是()。
A. 10×12× =30(平方米)B. 10×12× =60(平方米)C. 10×12× × =15(平方米)3.李大叔步行上班,小时走了千米,那么平均一小时走()A. 千米B. 千米C. 千米D. 千米4.根据线段图所示关系,求喜欢滑冰学生人数的正确列式是()A. 140×(1﹣)B. 140×(1+ )C. 140÷(1﹣)D. 140÷(1+ )5.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吨,平均每小时榨油多少吨?列式正确的是()。
A. B. C.6.水结成冰后,体积要增加,1.08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 1.08÷(1- )B. 1.08÷(1+ )C. 1.08×(1+ )D. 1.08×(1- )7.一辆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列式正确的是()A. ÷B. ×C. ÷8.吃了一包糖的后,剩下的是吃了的()。
A. B. C. 3倍 D. 2倍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倒数是B. 一桶油用去千克,还剩下C.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10.有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千克的()。
A. B. C.1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就是把这个数()。
A. 缩小到原来的B. 扩大到原来的5倍C. 缩小D. 除以5 12.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 B. C.二、填空题13.超市运来5吨大米,每天卖出,________天卖完;若每天卖出吨,________天卖完.14.一瓶果汁有升,刚好平均分成4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除法易错题
(六年级最新易错题2018.10.23)
一.填空
1.将一根长8m 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_________ ,每段长 _________ 米。
2.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 _________ 。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1
6米. _________ 。
(判断对错) 4.18里有 _________ 个,0.7里有 _________ 个0.01。
5.明明小时走5千米,他每小时走 _________ 千米,他走1千米平均用 _________ 小时。
6.把9千克盐平均分装在12个袋子里,每袋是这些盐的 _________ ,每袋重 _________ 千克。
7.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得到的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_________ .
8.把一根9米长的木棍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共锯了3次,每段占全长的 _________ ,两段长 _________ 米。
9.丽丽把一根长1
6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沿着所有折痕剪开,每根绳子长 _________ 米,每根绳子是总长度的 _________ 。
10.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商一定大于原数。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1.甲比乙多18,那乙比甲少1
8. _________ 。
(判断对错) 12.有6千克果冻,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_________ 千克,每份占6千克的 _________ 。
13.一个数除以1
20,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20倍。
_________ .(判断对错) 14.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原来的十一分之一,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原来的 _________ 。
15.5dm是1m的_________;2吨的是_________千克。
16.30比20多_____。
17.甲数是40,比乙数少,乙数是_________。
18.一个数除以1
9
,就是把这个数扩大9倍._________。
19.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_________。
(判断对错)
20.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_________。
(判断对错)
21.六(1)班有男生18人,女生12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8
30
._________。
(判断对错)
22.用3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_________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_________千克黄豆。
二、选择题
1.40米比35米多()
A.1
8B.1
7
C.
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的长是()
A.6
7B.6
7
米C.1
7
米D.1
6
3.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是糖水的()
A.B.1
5C.1
6
4.真分数除以真分数,商()
A.>1 B.<1 C.不能确定
5.一本书已看了全书的3
10
,则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少()
A . 410
B . 37
C .
D .
6.千克的花生可榨千克油,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正确列式是( )
A . ÷
B . ÷
C . ×
7.一个数的一半是29,这个数是( )
A . 29
B . 49
C . 19
8.一个数的27是27,求这个数,应列式为( )
A . 27÷27
B . 27⨯27
C . 27+27
D . 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