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3月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简况

2018年1-3月市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简况一、企业基本情况2018年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市属国有企业共计140户,其中:单独报送报表的一级企业35户,二级以下企业34户,未单独报送但已合并到集团报表中的二级以下控参股子企业71户,单独报送报表的企业与去年相比净增加12户。
其中新增一级企业4户,一级企业因改制和产权重组变为二级企业3户,新增二级以下企业11户。
一级企业中国有全资企业33户,国有控股企业2户。
69户企业共有职工6219人,其中在岗职工5289人。
2018年3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中,市城投集团、市工投集团、市交投集团等8户融资类公司的资产达965.7亿元,占统计范围内市属企业资产总额的97.9%。
在69户企业中,实现盈利企业25户,亏损企业39户,零利润企业5户,在不扣除客观因素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9.3%,国有权益净增加35.6亿元,增值9.3%。
二、基本财务状况1-3月份,69户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85.6亿元,同比增长16.1%;负债总额515.8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流动负债166.0亿元,带息负债334.7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4.9%;资产负债率52.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总额469.8亿元,同比增长11.6%。
1-3月份,69户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营业利润-5600万元,同比减亏34.8%;实现利润总额-220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亏41.4%;实现净利润-362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大幅下降;应上缴税费13263万元,同比增长24.9%;实际上缴税费6637万元,同比增长7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同比下降51.4%;发放职工薪酬6939万元,同比增长11.6%。
69户企业中,市属58户非融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195万元,净利润3773万元。
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5月统计月报本月止累计比去

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5月统计月报指 标 单 位 本 月 本月止累计累计比去年同期+-%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 季其中:第二产业 亿元 -其中:工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 报二、工业(一)工业总产值 亿元 - 1953.26 4.6(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 1795.65 8.01.新兴产业产值(制造业领域) 亿元 - 1077.17 9.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 59.99 -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 - 1276.14 10.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 71.1 -3.外资企业 亿元 - 1654.31 6.54.工业产销率 % - 99.8 -(三)规模以上工业效益 -1.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季2.利税总额 亿元-3.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报三、三产销售收入 亿元 - 2032.50 18.2四、对外经济(一)利用外资利用外资项目数 个 27 109 4.8 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 个 - 季 - 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 个 - - 其中:1亿美元以上 个 - 报 - 累计外资项目数 个 - 4414 - 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 个 - 季 - 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 个 - - 其中:1亿美元以上 个 - 报 - 新增注册外资 万美元15774 35935 -18.6 累计注册外资 万美元- 4218439 -指 标 单 位 本 月累计 同期+-%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8131 28550 21.5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3057992 - (二)服务业利用外资利用外资项目数 个26 92 1.1 累计外资项目数 个- 2846 - 新增注册外资 万美元4292 14589 148.1 累计注册外资 万美元- 1047815 -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8131 20644 371.6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893704 -(三)对外贸易1.进出口总额 亿元555.70 2601.90 18.1其中:进口 亿元301.60 1361.80 17.9 出口 亿元254.10 1240.10 18.3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88.20 406.50 26.9 其中:进口 亿美元47.90 212.90 26.8 出口 亿美元40.30 193.60 27.02.进出口按贸易方式分其中:一般贸易 亿美元- 季加工贸易 亿美元-3.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其中:出口 亿美元-4. 综保区实现监管货值 亿美元-5. 综保区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报五、国内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95.52 9.8 六、利用内资(一)利用内资注册登记内资企业 个1399 6082 3.4 其中:注册登记私营企业 个1306 5790 2.1 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 个- 71027 - 其中:累计注册登记私营企业 个- 67748 - 内资注册资本 万元14271316610126 42.7 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 万元13679825796503 102.1指 标 单 位 本 月累计 年同期+-%累计内资注册资本万元- 82530485 -其中:累计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万元- 66132741 -(二)服务业利用内资注册登记内资企业 个1267 5516 5.7 其中:注册登记私营企业 个1179 5246 4.1 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 个- 64530 -其中:累计注册登记私营企业 个- 58611 -内资注册资本 万元13147275559143 96.8 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 万元12707384941361 93.6 累计内资注册资本 万元- 75423218 -其中:累计私营企业注册资本 万元- 60473665 - 七、基本建设(一)出让土地 公顷9.43 51.98 -52.0其中:工业用地 公顷 6.97 33.78 -29.4 商住用地 公顷 1.11 4.92 -25.0其它 公顷 1.35 13.28 -75.4 累计出让土地 公顷- 11866.67 -其中:工业用地 公顷- 6045.25 - 商住用地 公顷- 3148.29 -其它 公顷- 2673.13 - (二)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1.36 -19.2 其中:外资投入 亿元- 40.60 -25.01.按行业分制造业 亿元- 25.45 -42.8 房地产 亿元- 65.94 41.3 动迁房 亿元- 0.55 5400.0 基础设施 亿元- 6.58 -57.1 其它三产项目 亿元- 42.83 -37.3 其中:CBD 亿元- 17.49 -38.02.按产业分第二产业 亿元 - 26.43 -52.4 其中:工业 亿元 - 26.43 -51.9 其中:技改 亿元 - 21.89 -36.6 第三产业 亿元 - 114.93 -3.7指 标 单 位 本 月 本月止累计累计比去年同期+-%八、城市建设(一)全社会用电量万千瓦时117487 557998 8.1其中:工业用电量万千瓦时88826 381848 5.0 (二)基础设施新建道路 公里0.64 0.64 - 累计新建道路 公里- 1045.56 - 新建管网(给水、污水、燃气) 公里0.90 3.82 3.2 累计新建管网(给水、污水、燃气)公里- 2509.02 - 新增填土 万方0.00 0.00 - 累计完成填土 万方- 12778.60 - 新增绿地面积 公顷10.20 68.25 303.8 累计新增绿地面积 公顷- 3863.28 -(三)房地产建设1.当年房地产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2.38 102.26 233.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2.38 64.95 318.2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0.00 37.31 146.62.当年房地产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7.68 60.78 -47.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58 21.30 -59.3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5.10 39.48 -37.83.当年房地产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0.23 28.85 -26.3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66 20.42 -21.8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3.57 8.43 -35.34.累计房地产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5115.40 -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518.82 -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1596.58 -5.累计房地产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4698.36 -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387.05 -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1311.31 -6.累计房地产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3433.79 -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3066.73 - 商用办公楼 万平方米- 367.04 -指 标 单 位 本 月 本月止累计累计比去年同期+-%九、财政收支(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万元278612 1552468 10.35其中:税收收入 万元258353 1462176 10.07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万元134392 794179 3.57 十、劳动保障(一)全区就业人口 人- 828151 - 其中:三产就业人口 人- 459797 - 其中:合作区就业人口 人- 498265 -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人- 515109 - (二)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社会保险参保企业数 个- 27437 - 其中:外资企业 个- 2039 - 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人- 798599 - 其中:外资企业 人- 263984 - 十一、人民生活、劳动工资(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 季报(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元- 半年报十二、科技进步(一)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个- 季累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个- -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数个- -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内企业数个- - 科技领军人才数个-累计科技领军人才数人- 报 -指 标 单 位 本 月 本月止累计累计比去年同期+-%各级分类的研发机构数量 个- 季累计设立各类研发机构数量个- - (二)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量 件其中:发明专利 件累计专利申请量 件- - 其中:发明专利 件- - 专利授权量 件其中:发明专利 件累计专利授权量 件- - 其中:发明专利 件- 报 - 十三、服务进出口 亿美元 4.08 17.58 -1.6 其中:服务进口 亿美元 2.20 7.96 9.2 服务出口 亿美元 1.88 9.62 -9.1 十四、生态环保新增ISO14001贯标企业数量 个- 半年 -累计ISO14001贯标企业数量 个- 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季报十五、当年各功能区主要指标 单位 高贸区 科教创新区旅游度假区中央商务区(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万元 526818 176546 114644 442693 累计比去年同期+-% % 10.7 19.1 17.9 2.5 (二)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298.2011.5011.80 77.20 累计比去年同期+-% % 35.5 -4.9 12.4 1.1 (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053.14101.65131.82 509.04 累计比去年同期+-% % 13.7 1.7 5.1 -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2.90 29.79 15.80 67.83 累计比去年同期+-% % -58.9 -8.2 -33.0 32.8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4.22 1.92 2.53 7.52 累计比去年同期+-% % -48.8 -32.7 63.0 -39.0 其中:工业技改投资 亿元 10.01 1.85 2.52 7.52 累计比去年同期+-% % -50.7 -25.8 276.8 -32.1区内工业企业排名:一、工业销售收入前三位企业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二、应交税金前三位企业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三、盈利前三位企业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5月苏州主要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单位 苏州市 园区 新区 张家港 昆山 常熟 吴江 太仓 吴中区 相城区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943.03 155.25 74.69 102.72 166.93 90.88 88.70 66.22 77.85 50.88比去年同期增减 % 14.4 10.3 10.6 22.3 10.1 15.6 17.4 13.6 10.2 24.4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16.5 7.9 10.9 17.7 9.6 9.4 7.0 8.3 5.4 (二)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365.20 406.50 164.00 143.20 333.90 99.50 94.30 60.20 34.00 20.80比去年同期增减 % 16.9 26.9 20.1 8.6 11.8 11.4 12.7 20.3 8.7 18.4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29.8 12.0 10.5 24.5 7.3 6.9 4.4 2.5 1.5 其中:出口 亿美元 782.40 193.60 102.20 66.30 215.50 66.40 65.00 27.10 23.20 15.50 比去年同期增减 % 15.8 27.0 18.5 10.0 9.4 11.5 15.8 14.0 11.4 21.8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24.7 13.1 8.5 27.5 8.5 8.3 3.5 3.0 2.0 (三)新增注册外资 亿美元 44.73 3.59 8.20 2.24 8.11 2.17 4.92 4.49 1.36 8.66比去年同期增减 % 64.6 -18.6 1421.8 -5.4 102.1 -56.4 142.1 16.4 -64.2 1431.6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8.0 18.3 5.0 18.1 4.9 11.0 10.0 3.0 19.49单位 苏州市 园区 新区 张家港 昆山 常熟 吴江 太仓 吴中区 相城区(四)实际使用外资 亿美元 21.30 2.85 2.34 2.12 5.00 2.50 1.51 2.43 1.85 0.68比去年同期增减 % 20.7 21.5 263.8 16.4 2.9 -17.3 15.6 9.7 102.2 33.7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13.4 11.0 10.0 23.5 11.7 7.1 11.4 8.7 3.2 (五)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810.16 141.36 168.51 152.06 275.28 183.10 233.84 164.06 219.09 154.93比去年同期增减 % -7.0 -19.2 -10.1 -36.3 -7.6 0.1 4.7 11.9 4.3 1.3 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7.8 9.3 8.4 15.2 10.1 12.9 9.1 12.1 8.6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353.08 195.52 123.76 243.66 414.41 339.47 222.80 141.90 182.16 92.71比去年同期增减 % 9.1 9.8 6.5 7.6 12.5 8.2 8.1 12.0 9.3 9.5占苏州市比重 % 100.0 8.3 5.3 10.4 17.6 14.4 9.5 6.0 7.7 3.9 注:该表中数据为市统计局返回数据。
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第一篇: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1-5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火电发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水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收窄;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快速增长;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减少,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同比增加。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5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18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6%;第三产业用电量4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0.1%。
图1 2017、2018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5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的省份有18个,依次为:广西(19.7%)、云南(15.4%)、内蒙古(15.1%)、福建(13.0%)、甘肃(12.9%)、重庆(12.7%)、安徽(12.6%)、四川(11.9%)、辽宁(11.7%)、湖南(11.5%)、广东(11.0%)、浙江(10.6%)、西藏(10.5%)、江西(10.4%)、陕西(10.4%)、湖北(10.1%)、海南(9.9%)和山西(9.8%)。
2018年前两季度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2018年前两季度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一、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一)营业总收入。
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23055.5亿元,同比增长10.2%。
(1)中央企业187918.9亿元,同比增长10.2%。
(2)地方国有企业135136.6亿元,同比增长10.2%。
(二)营业总成本。
1-7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310625.1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 9%、9.8%和12.6%。
(1)中央企业178302.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6.0%、9.1%和8.6%。
(2)地方国有企业132322.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8.1%、10.6%和16%。
(三)实现利润。
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0239.4亿元,同比增长21.4%。
(1)中央企业13134.4亿元,同比增长21.3%。
(2)地方国有企业7105.0亿元,同比增长21.7%。
(四)应交税金。
1-7月,国有企业应交税金26457.5亿元,同比增长10.3%。
(1)中央企业18777.3亿元,同比增长7.0%。
(2)地方国有企业7680.2亿元,同比增长19.2%。
(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2 8488.2亿元,同比增长9.4%;负债总额1122240.4亿元,同比增长8. 8%;所有者权益合计606247.8亿元,同比增长10.5%。
(1)中央企业资产总额787494.4亿元,同比增长7.7%;负债总额534456.4亿元,同比增长7.2%;所有者权益合计253038.0亿元,同比增长8.6%。
(2)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40993.8亿元,同比增长10.8%;负债总额5 87784.0亿元,同比增长10.2%;所有者权益合计353209.8亿元,同比增长11.9%。
2018年5月份全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2018年5月份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及简要原因
1-5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5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预算4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9.1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占预算42.4%,税收比重78.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非税收入受上年不可比基数较大和政策性减费降负影响增长相对较慢。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及简要原因
1-5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0.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预算40.7%。
支出进度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受制于项目进度和项目环节,支出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快。
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11.94亿元,增长1.6%,占预算42.1%,高于财政支出进度1.4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4%。
三、预判财政走势
虽然在多项不可比因素拉动下,收入实现稳定增长,但收入进度在全省相对较慢。
在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下,特别是铝电关停产能、铝价逐步趋稳、环保综合整治等因素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全市企业所得税下降4.7%,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50.0个百分点,反映了收入增长基础并不稳固。
县区收入增长、税收比重的区域间不均衡,也给全市财政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2018年5月份张家口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

2018年5月份张家口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开局良好,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落,累计增速虽在全省仍名列前茅,但本月排位由第一回落到第二。
从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看,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低于上月2.2个百分点,低于年初11.2个百分点,当月增加值同比下降1.1%,低于上月7.8个百分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运行情况(一)总体情况1、大型企业增速回落,中、小、微型企业均呈现下降5月份,大型企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5.1%,低于上月14.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当月增加值增速2.1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上月减弱5.3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当月增加值下降2.6%,影响全市当月增加值增速0.6个百分点,主要是华澳矿业产量减少、蒙牛乳业(察北)有限公司检修停产的影响,两家企业共影响全市当月增加值1.4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当月增加值下降6.4%,影响全市当月增加值增速2.2个百分点,主要是张家口市塞北化工有限公司1家企业就影响全市当月增加值1.2个百分点。
微型企业当月增加值下降12.3%,影响全市当月增加值增速0.5个百分点,主要是部分风电企业的影响。
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回落战略性新兴产业5月份增加值增速受风电行业下降的影响,当月增速同比下降7.2%。
装备制造业实现10.7%的增长,但增速低于上月14.4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3、部分主要产品产量下降5月份我市部分主要产品产量:乳制品同比下降22.9%,卷烟同比下降7.0%,生铁下降1.5%,水泥下降2.1%,铁矿石原矿下降34.7%。
4、出口交货值下降严重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当月增速下降25.7%,累计下降37.1%,主要是宣钢去年出口交货值占全市近一半比重,今年无出口的影响。
(二)两个主要行业拉动作用明显虽然我市总体当月增速回落,但两个行业依然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专用设备制造业受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拉动当月增长15.6%,拉动全市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家企业就拉动全市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0.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受张家口沃尔沃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拉动当月增加值依然保持35.9%的高速增长,该企业拉动全市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1.6个百分点。
2018年5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8年5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5月,汽车产销环比略有下降,同比保持增长。
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增速比1-4月小幅提升。
具体分析如下:1.汽车情况⑴.汽车产销同比较快增长5月,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继续呈现增长。
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4.4万辆和228.8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2.3%和1.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和9.6%。
受上年基数较低影响,本月产销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2.2和9.7个百分点。
1-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6.8万辆和1179.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5.7%,销量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增速比1-4月提高0.9个百分点,总体表现良好。
⑵.乘用车产销同比保持增长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4万辆和188.9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2.3%和1.3%,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8%和7.9%。
产销增速低于汽车总体1和1.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13.6和10.5个百分点。
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92.3万辆和990.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5.1%。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和4.8%;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11.7%;MP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5.5%和11.1%;交叉型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4%和30.1%。
⑶.商用车产销量保持增长5月,商用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当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万辆和39.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2.2%和1.7%,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3%和18.6%。
高于汽车总体5.4和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7和3.4个百分点。
1-5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4.5万辆和189.2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9%和9.1%。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18.7万辆和1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2%和7.5%;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65.8万辆和170.8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和9.3%,其中半挂牵引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和17.8%。
2018年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简述

2018年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简述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88.3亿元,同比增长5.3%;增加值同比增长3.1%。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税1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4.6%。
2、固定资产投资趋缓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增速比1-4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4%。
3、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亿元,同比增长8.0%。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4.77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8.57亿元,分别增长8.0%和8.1%。
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5.93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17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18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6亿元,分别增长8.1%、8.0%、7.8%、7%。
4、财政金融良好运行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0.4%。
其中税收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7.3%。
在税收中,增值税(50%部分)增长38.8%,营业税下降99.4%,企业所得税增长25.4%。
全县实现国地税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3.8%。
其中,国税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1.1%;地税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9.1%。
5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9.78亿元,比年初增加20.17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26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指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贸易外经情况财政收支情况国地税收入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6006824360052030548713333172分镇街主要经济指标(二)分镇街主要经济指标(四)分镇街主要经济指标(六)分县区主要经济指标(二)分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四)1-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解读2018年1-5月份投资数据2018年1-5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6043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5月市属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简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18年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市属国有企业共计140户,其中:单独报送报表的一级企业35户,二级以下企业34户,未单独报送但已合并到集团报表中的二级以下控参股子企业71户,单独报送报表的企业与去年相比净增加12户。
其中新增一级企业4户,一级企业因改制和产权重组变为二级企业3户,新增二级以下企业11户。
一级企业中国有全资企业33户,国有控股企业2户。
69户企业共有职工6166人,其中在岗职工5248人。
2018年5月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中,市城投集团、市工投集团、市交投集团等8户融资类公司的资产达980亿元,占统计范围内市属企业资产总额的98.1%。
在69户企业中,实现盈利企业29户,亏损企业38户,零利润企业2户,在不扣除客观因素的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0.4%,国有权益净增加40.1亿元,增值10.4%。
二、基本财务状况
1-5月份,69户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99.2亿元,同比增
长13.3%;负债总额521.4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流动负
债176.7亿元,带息负债41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79.6%;资产负
债率52.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4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总额477.8亿元,同比增长12.4%。
1-5月份,69户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营业利润-4041万元,同比减亏58.7%;实现利润总额59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53万元,与去年同
期相比亏损额大幅下降;应上缴税费14699万元,同比增长20.4%;实际上缴税费9570万元,同比增长6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同比下降66.2%;发放职工薪酬11537万元,同比增长10.3%。
69户企业中,市属58户非融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
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758万元,净利润6008万元。
融资类平台公司因土地转让和政府补助收入减少,债务利息
支出又较大(1-5月份利息支出合计50102万元),净利润亏损7161万元。
全市及市属主要国有企业重点经营数据见附表:
三、企业经营运行特点
(一)资产与负债同步增长。
市属企业资产总额999.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加117.7亿元,增长13.3%。
负债总额521.4亿元,同比净增加64.9亿元,增长14.2%,资产与负债同步增长。
在增加的资产和负债中,融资类公司的占比超过96%。
如:与去年同期
相比,9户融资类公司资产增加113.9亿元,占全市增加额的96.8%;负债增加68亿元,占全市增加额的105%。
新增加的资产主要是融资
类公司融资增加债务、新划入资产、财政补助、土地增值形成的资产增加,由经营利润积累增加的资产极少。
(二)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1%上下。
近年来始终稳定在51%上下,最高值为2017年10月的52.9%,目前为52.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4个百分点。
从企业的整体帐面资产情况看,负债在可控范围内,但因融资类公司资产结构单一,除房产出租收入外,能够产生经营利润的有效资产较少,加上债务利息支出较大,随着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的取消,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变弱。
(三)企业盈利能力弱。
1-5月市属企业经营利润为-404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虽大幅减亏,但亏损额仍然很大,根据415亿元的带息负债情况,平均每月利息支出都超过1亿元,融资类平台公司因无收入来源,进入持续亏损将不可避免;而非融资类的实体企业因老企业、困难企业较多,导致半数企业处于亏损、微利状态,只有市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测量队、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宿州中燃、安居臵业、房产测绘队6家公司取得较好收益,累计实现净利润7810万元。
(四)各行业经营情况参差不齐。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呈现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属各企业均受到较大影响,致各行业经济效益参差不齐。
火力发电、汽车客运行业利润大幅下滑。
自2016年下半年煤价大幅上涨以来,火力发电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市华源电力公司投资华电宿州、国电宿州等火电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为零;汽运集团公司因长途客运受高铁影响,营收大幅减少,集团净利润已由盈转亏。
燃气、测量行业平稳运行。
经过去年的快速增长,宿州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进入平稳运行阶段,1-5月实现营业收入13233万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润3801万元,同比增长219%;宿州市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测量队和宿州市房地产测绘队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5%,净利润754万元,同比下降7%。
建筑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因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建筑行业在手工程量减少,使市政工程公司、建筑安装总公司等企业的营业收入及经营利润出现下降。
融资类平台公司需加快转型发展。
1-5月,市城投集团、市经开区建投设立的小贷公司分
别实现1098万元和437万元的净利润,其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但因平台公司与政府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且各融资平台公司新增银行借款又大幅增加(2016年初至今新增银行借款188.3亿元,新增带息负债311.6亿元),因而整体利息支出数额较大(去年全年利息支出12.7亿元,今年已达5.1亿元),再加上企业自身缺乏造血功能,致使平台公司整体陷入亏损已不可避免。
为确保企业还款能力,需进一步推进融资类公司转型发展。
个别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
宿马中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88.1%,安徽省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资产负债率96.9%,建议相关集团公司或部门对此类公司实行风险警示,以防发生债务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