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分幅介绍
37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为了便于地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应当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并在图框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等。
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1、地形图分幅通常的分幅方式有两种: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是用矩形分割图幅,矩形的大小根据图纸规格、用户使用方便以及编图的需要而定。
它多应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经纬线分幅的用经线和纬线分割图幅,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为曲线的梯形。
小比例尺地形图多用经纬线分幅。
两种分幅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7-1-2所示。
2、地形图的编号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不重复性。
常见的编号方式如下: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下至下用自然序数进行编号;它常用于挂图、小区域的分幅地图。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列,也可以相反。
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1)经纬线分幅与编号我国的地形图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我国现行的分幅编号方法是1:100万地图用行列式编号方法,其它7种比例尺地形图均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形成。
7-1-3说明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范围大小。
各比例尺图幅间的编号关系如图所示7-2。
其中实线连接表示其编号的承接关系,而虚线则仅表示图幅间的包含关系,编号上则不直接发生联系。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如7-3、7-4所示。
根据1991年制订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规定,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方法如下:①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1:100万地图按“行列”编号。
行:从赤道算起,每4°纬度差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大写字母A-V表示,南半球加前缀S,北半球加前缀N,而我国由于全位于北半球,N字母省略。
列: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6°经差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
地形图分幅

地图分幅编号为了便于地形图的测绘、使用和保管,需要将大范围内的地形图进行分幅,并将分幅的地形图进行系统的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大类:一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另一种是按坐标格网划分的矩形分幅法。
常见的地图编号方法有自然系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行列-自然系数编号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方法地图的图廓由经纬格网线构成。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它们都是以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行列数和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如图6-1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现已不用。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是由国际统一规定的,作法是将整个地球表面用子午线分成60个6︒纵列,由经度180︒起,自西向东用阿拉伯数字1~60编列号数。
同时,由赤道起分别向南向北直至纬度88︒止,每隔4︒的纬圈分成许多横行,这些横行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V标明,以两极为中心,以纬度88︒为界的圈,则用Z标明。
也就是说,一张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是有为差4︒的纬圈和经差6︒的子午圈所形成的梯形。
其编号采用行列式编号法,由“横行-纵列”格式组成,图6-2为我国领域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
例如甲地位于北纬39︒54'30",东经122︒28'25",则该地所在1:100万图幅编号为J-51。
图6-1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系统图图6-2 我国领域的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编号图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划分存在层次关系。
例如1:10万比例尺地形图是将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2行12列,共144幅,代号分别用1,2,3,,144表示。
以上梯形分幅与编号的方法是我国70~80年代的分幅与编号系统。
为便于图幅编号的计算机处理,1991年我国制定订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的国家标准。
其主要特点是:分幅仍然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经纬差不变,但划分全部由1:100万地形图逐次加密划分而成;编号仍然以1:100万地图编号为基础,由下接相应比例尺的行、列代码所组成,并增加了比例尺代码(表6.2),所有地形图的图号均由五个元素10位编码组成,如图6-3所示。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旧)•定义:将某种比例尺地图所包含范围内的图幅按一定幅面大小划分成许多幅地图,并编注其序号的做法被称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测制地图的需要、印刷地图的需要、管理和发行的需要、用图的需要。
•地形图分幅方法:一是按坐标网格分幅(矩形分幅),一是按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纬线分幅。
1:10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分幅(经差6°纬差4°):由经度180°始按经差6°自西向东将全球分成60纵列,用1、2...60表示;由赤道始,按纬差4°将南北半球各分22横行,用字母A、B (V)表示。
•编号:每幅1:100万地形图编号由行号和列号组成,行号在前,列号在后,中间连一短线,如北京所在图幅,J-50 (北京116°05′15″E,39°50′10″N)1:50万:按经差3°纬差2°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4幅1:50万图;代号A,B,C,D;例J-50-A1:25万:经差1°30′纬差1°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16幅;代号[1]、[2]…[16];例:J-50-[1](编号1:100万幅后加上代号)1:10万:按经差30′纬差20′分幅;每幅1:100万图含144幅;代号1、2…144;例:J-50-5(编号在1:100万幅编号后加上自然序数代号)1:5万:(经差15′纬差10′),每幅1:10万图含4幅;编号是在1:10万幅后加上自己的序号A、B、C、D;例:J-50-5-B。
1:2.5万(经差7′30″,纬差5′):每幅1:5万图含4幅;代号为1、2、3、4;例:J-50-5-B-4。
1:1万:(经差3′45″,纬差2′30″),每幅1:10万图含64幅;代号为(1)、(2)、(3)…(64);编号:1:1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各自的代号,例:J-50-5-(24)。
第一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一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了便于测绘、查询、使用和保管地形图,不可能将广大区域缩绘在一张图纸上,而要分块测量,拼连使用,做到有分有合,这样就必须要按统一的规则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即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一定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称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工程上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一、梯形分幅法梯形分幅法,是以具有一定经纬差的梯形划分图幅,由经纬线构成每幅地形图图廓的分幅方法,故此法也可称为经纬线分幅或国际分幅法。
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形图和大区域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
1国际梯形分幅法按国际上规定,全球1:100万地形图的世界地界实行统一的分幅与编号。
1:100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6°、纬差4°分幅。
自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度4°为一横列,到南北纬88°止,将南北半球各分为22个横列,依次以拉丁字母A、B、C、……、V表示,以极点为圆心,纬度88°的圆用Z表示,88°以上单独为一幅;由经度180°起算,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表面用子午线分成60纵行,每一纵行经差为6°,依次以阿拉伯数字1、2、3、……、60表示(北半球在英文字母前加N,南半球加S。
我国国土在北半球,故省去字母“N”)。
如图7-1所示其每一梯形小格为一幅1:100万地形图,每1:100万图幅的编号是该图所在的横行字母和纵行阿拉伯数字组成。
若已知某地的经纬度,可以从图8-1中直接查取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幅编号,也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7-1 )式中:—某地经度;1:100万以下图幅是在1:100万图幅的基础上划分的,具体情况如图7-2所示。
地形图分幅说明概要

编定时,先行后列,如图10-5(b)所示,打斜线的图幅位置在第一 行第四列,其图幅编号为A-4。
10.4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经纬线分幅的国际分幅 法,另一种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10.4.1
1.
国际分幅与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均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并 采用行列式编号。 (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统一标准进行。从地球的赤 道起,向两极每纬差4º 为一行,依次以拉丁字母A、B、C、D……V表 示其相应行号;从180º 经线起算,自西向东每经差6º 为一列,依次 以阿拉伯数字1、2、3、4……60表示其相应列号。由经线和纬线所 围成每一个梯形小格为一副1:100万地形图,它们的编号由该图幅 所在的行号与列号组合而成,行号在前,列号在后。如图10-6所 示,北京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图幅编号为J50。
表10——2
表10——2
10.2.2 地貌符号━等高线
(1) 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如图10-2
(3)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 1)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距。常用的等高 距有1m、2m、5m、10m等几种。图10-2中的等高距为5m。从等高 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来看,等高距越小,等高线表示的地貌越详细。 2) 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从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来看,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如 果等高线平距等于零,则地面坡度等于90º 。
HJ=5nhd
10.2.3 注记符号: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地物、地貌,一种对地物、地貌起补充说明 作用的符号称为注记符号。如房屋的层数注记、道路的路名及材料 注记、水准点的点名及高程注记、河流的名称注记及说明水流方向 的箭头、计曲线的高程注记、山头的高程注记、山名注记等都属于 注记符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1)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一幅图。
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4°分别划作22个横列,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60表示。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列号——行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2)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码A、B、C、D 表示。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5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2]、……、[16]代码表示。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25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44幅1∶10万的图,分别用1、2、……、144代码表示。
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例1∶10万图幅的编号为J-50-1。
3)新标准:92年12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 89—92》新标准,1993年3月开始实施。
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如下。
A.分幅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标准仍按国际分幅法进行。
其余比例尺的分幅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照横行数纵列数的多少划分图幅。
国家地形图的分幅和编规则

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
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地形图的分幅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60°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76°-80°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纬差为4°,所以在纬度0°-60°之间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纬差4°分幅的。
?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
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纬差2°;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万地形图。
在1:10万图的基础上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一幅1:1万地形图又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见表1-1)。
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为了便于地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应当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并在图框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等。
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1、地形图分幅通常的分幅方式有两种: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是用矩形分割图幅,矩形的大小根据图纸规格、用户使用方便以及编图的需要而定。
它多应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经纬线分幅的用经线和纬线分割图幅,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为曲线的梯形。
小比例尺地形图多用经纬线分幅。
两种分幅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7-1-2所示。
2、地形图的编号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不重复性。
常见的编号方式如下: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下至下用自然序数进行编号;它常用于挂图、小区域的分幅地图。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列,也可以相反。
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1)经纬线分幅与编号我国的地形图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我国现行的分幅编号方法是1:100万地图用行列式编号方法,其它7种比例尺地形图均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形成。
7-1-3说明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范围大小。
各比例尺图幅间的编号关系如图所示7-2。
其中实线连接表示其编号的承接关系,而虚线则仅表示图幅间的包含关系,编号上则不直接发生联系。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如7-3、7-4所示。
根据1991年制订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规定,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方法如下:①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1:100万地图按“行列”编号。
行:从赤道算起,每4°纬度差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大写字母A-V表示,南半球加前缀S,北半球加前缀N,而我国由于全位于北半球,N字母省略。
列: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6°经差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万地形图
/base.php?col=119&file=285
1:10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1:100万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
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50万地形图,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
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是国家各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地形要素的平台,可以作为各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省域经济布局、生产布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和管理用图或工作底图,也可作为国防建设用图,也可作为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的基本资料和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1:5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70年代起用拉丁字母A、B、C、D表示。
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50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Г,10—50—丁,J—50—D。
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也可供国防建设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2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2]。
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
1:10万地形图
1:10万地形图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供工业、农业、林业、水利、铁路、公路、农垦、畜牧、石油、煤炭、地质、气象、地震、环保、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民航、医药、海关、税务、考古、土地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等使用;也是军队的战术用图,供军队现地勘察、训练、图上作业、编写兵要、国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军事活动使用;
同时也是编写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图的基础资料。
1:10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将每个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2行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用1~144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0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0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H—48—142、8—48—142。
每幅1:1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为30′,纬差20′。
1:5万地形图
1:5万地形图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用图。
这种比例尺
地形图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供工业、农业、林业、水利、铁路、公路、农垦、畜牧、石油、煤炭、地质、气象、地震、环保、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民航、医药、海关、税务、考古、土地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等使用;也是军队的战术用图,供军队现地勘察、训练、图上作业、编写兵要、国防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等军事活动使用;同时也是编写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图的基础资料。
1: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1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万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前用A、Б、В、Г或甲、乙、丙、丁表示,20世纪70—80年代用A、B、C、D表示,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H—48—142—Г,8—48—142—J,H—48—142—D。
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分幅、编号均以1:100万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4行24列,共576幅1:5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其内1: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图幅行列号,即为1: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E017016。
每幅1:5万地形图经差为15′,纬差10′。
1:2.5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普查,水电等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的特殊需要,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2.5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均以1:5万地图为基础,将每幅1:5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2.5万地形图,用a、б、в、г或1、2、3、4表示。
在1:5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144—A—б,10—50—144—甲—2,J—50—144—A—2。
每
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base.php?col=119&file=352
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普查,水电等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的特殊需要,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分幅、编号:20世纪70年代前以1:2.5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2.5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1万地形图,用1、2、3、4表示,在1:2.5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1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144—A—б—1。
20世纪70—80年代以1:1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万地形图划分成8行8列,共64幅1:1万地形图,用(1)、(2)…(64)表示,在1:1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表示1:1万地形图的代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144—(1)。
20世纪90年代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1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G093004。
每幅1:1万地形图经差3′45″,纬差2′30″。
1:5000地形图
1:5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可供各部门勘察、规划、设计,科研等使用,也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题地图的基础资料。
1:5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其分幅、编号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代
字、行列号,即为1:5000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H093093。
每幅1:5000地形图的范围是经差1′52.5″、纬差1′1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
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精确研究、评价地形,可供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使用。
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
当对控制网有特殊要求时,采用任意经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投影面亦为当地的高程参考面。
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