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荟萃材料]
室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异位心律 <30秒:非持续性室速(短阵室速) >30秒:持续性室速 形态单一:单形性室速 形态多种:多形性室速
室速的ECG分类
非阵发性VT 反复性(非持续性)单行性VT 并行心律性VT 持续性单行性VT 束支折返性VT 双向性VT 尖端扭转性VT 特发性VT
室速ECG诊断要点
电压≤1: 室速;否则室上速。
3、AVR四步诊断法
aVR导联有初始R波: 室速;否则 r波或q波>40ms : 室速;否则 负向起始波降支有顿挫: 室速; 否则 同一双向或多向QRS波起始40ms
AVR 四步法对于诊断的敏感率达 96.5%,特异性为 75%
室速的鉴别诊断
*束支传导阻滞 室 *室内差异传导 上 *预激旁道前传 速 *高血钾
*药物影响
室速的鉴别诊断方法
1、Brugada四步诊断法
所有胸导均无RS波形(包括rS Rs)
VT
R-S间期>100ms
VT 房室分离
VT Vl /V6呈室速图形
VT SVT伴差传
Brugada第四步室速图形
Vl 、V2、V6呈室速图形特点
室速的概念及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 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 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①连续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搏动, QRS波宽大畸形( 时间≥0.12s)
②频率150~200次/分, 心室律相对规整,可略不齐 ③突然发作、突然中止
Brugada 四步法只适用于室速与室上速伴差传或束支阻滞的鉴别诊断
SVT伴差传的ECG特点
心室率整齐 应用Burgada法排除VT V1-6导联的R波呈正常演变过程
(完整)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常用心内电生理程序刺激方法

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常用心内电生理程序刺激方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性心动过速(AT)的鉴别诊断是电生理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如间隔部旁路、希氏束(His)旁旁路和房室结双径路的鉴别,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附近房速的鉴别等等,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本文简要介绍3种实用的鉴别诊断方法。
1 希氏束旁起搏希氏束旁起搏是通过改变心室与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的激动顺序,观察SA(刺激信号至A波)间期、HA间期或心房激动顺序是否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用于明确是否存在旁道逆传,尤其是间隔部旁道的鉴别诊断。
电极放置及起搏输出设置:将4极心室标测电极(极间距为10mm或更短)置于右室流出道后,回撤至近端电极记录到清晰的A—H—V图形,此时远端电极位于希氏束前上方1-2cm处用于起搏。
若难以夺获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可在起搏状态下轻撤导管至间断夺获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
起搏输出:5-10mA,脉宽2ms;起搏时通过呼吸变化引起的导管位置轻微变化或起搏输出的调整(逐渐增高或减低),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SH间期,确定心室与希氏束的激动关系,判断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起搏脉宽勿设置过宽,因过宽时刺激脉冲信号的方波将影响其后局部电位的判断和测量。
Nakagawa和Jackman教授将希氏束旁起搏分为9种类型。
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为心室起搏伴间歇性希氏束夺获,本文仅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
首先应明确,不存在旁路(逆传)的情况下,①无论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逆传的HA间期将不发生改变或仅有细微变化(可能为测量误差或房室结逆传时间不等引起);②发生希氏束夺获前后,希氏束电极上S A间期改变与SH间期改变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条仅是排除旁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应结合心房逆传激动顺序等共同分析诊断。
(1)与夺获时相对照,希氏束未夺获时,逆传A波激动顺序和SA间期无变化,若HA间期缩短,则提示旁路逆传存在(图1),无论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逆传均经由旁路激动心房。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我们临床工作经常面对的心律失常,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但合并出现束支传导阻滞也会表现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它主要指房速(A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以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射频消融能根治这类心律失常,但在消融之前,明确诊断是必须的。
鉴别室上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并没有一个实用性与准确性很好方法,往往需联合多种手段进行,抽丝拔茧,做出最终诊断。
下面就如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与诊断做一简要介绍。
一、理解正常心脏激动顺序以及SVT心动过速激动顺序及心动过速所涉及心脏范围。
正常窦性冲动及心房刺激是传导至房室结,然后经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至心室肌,而逆行心室刺激经左或右束支传导至希氏束、房室结然后至心房肌,呈现向心性传导。
AT多数为局灶激动,然后经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至心室肌,其心律失常发作不依赖于房室结及心室肌;AVNRT为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动过速局限于房室结,常表现为经慢径前传、快径逆传,也可表现快径前传、慢径逆传等,其逆向心房激动顺序表现为从下至上,心律失常发作不依赖于心室肌;AVRT为大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表现为经房室结前传,旁道逆传,心律失常发作依赖于心房、房室结、心室肌。
二、回顾临床资料,将窦性心律的心电图与发作时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得出初步的印象。
年龄、性格以及临床表现对SVT判断有点帮助。
一般来说,性格比较敏感的女性AVNRT可能性大一点,而发病很年轻AVRT可能性大一点,而老年人AT可能性大一点,但通过这些资料判断准确性差。
突发突止是AVNRT与AVRT的特点,但必须强调的是很多AVNRT与AVRT病患描述为突然发作,慢慢终止。
心电图是我们诊断SVT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要将发作时的心电图与窦性心律心电图进行对照。
心电图如果出现AV分离,即P波多于QRS波,基本上就排除了AVRT,AT可能性较大;如有明显的预激波,则考虑AVRT;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尽可能明确心动过速发作时的逆行P波(必要时可改变心电图走纸速度与增益)。
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鉴别诊断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一般型(慢快型) 发生率 9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8. 房室结双径路心电图诊断
A 窦性心律时,一过性一度房室阻滞; B 心动过速时,RP’间期< 70ms ,
有三种表现: a. 体表心电图无P’波,发生率48%; b. 体表心电图假S波,发生率46%; c. 体表心电图假q波,发生率4%。
一、诊断流程
V1
一、诊断流程
4、后50%有4种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的定义 指起源于心房组织,与房室结
传导无关的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1)自律性: a. 电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 b.偶可因超速抑制停止1~2跳再次发生
室上速的诊断思路
一、诊断流程
1、QRS波群的时限与形态 3、应用对比的方法寻找P波
2、心动过速的频率 4、RP’间期的关系
1、根据P
波在RR间期 的位置判断 室上速的可 能类型
一、诊断流程
一、诊断流程
2、前50%有2种心动过速,再根据RP间期 详细分为:
* PR间期<70ms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3. 房室结双径路的定义
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在相近的条件下,出 现了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这时就
可以认为该部分出现了功能性的纵向分离,即传导系 统双径路。
在房室结发生的双径路为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4. 房室结双径路快慢通道的电生理特性 快通道: 通道 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 慢通道: 通道 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最常见为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其次是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其他病因包括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长QT综合征等。
室速偶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室速的临床症状轻重视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和心功能状况不同而异。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短于30秒,能自行终止)的患者通常无症状(图3-3-24)。
持续性室速(发作时间超过30秒,需药物或电复律始能终止)常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缺血。
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少尿、晕厥、气促、心绞痛等。
【诊断要点】1.听诊心律轻度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期血压可随心搏变化。
如发生完全性室房分离,第一心音强度经常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
当心室搏动逆传并持续夺获心房,心房与心室几乎同时发生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律而巨大的a波。
2.室速的心电图特征为: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但亦可略不规则;④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室房分离;偶尔个别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⑤通常发作突然开始;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
室性融合波的QRS波群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的存在对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按室速发作时QRS波群的形态,可将室速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
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图3-3-25)。
3.下列心电图表现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①室性融合波;②心室夺获;③室房分离;④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呈同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
【治疗要点】1.首先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郑强荪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我们临床工作经常面对的心律失常,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但合并出现束支传导阻滞也会表现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它主要指房速(A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以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射频消融能根治这类心律失常,但在消融之前,明确诊断是必须的。
鉴别室上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并没有一个实用性与准确性很好方法,往往需联合多种手段进行,抽丝拔茧,作出最终诊断。
下面就如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与诊断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步:理解正常心脏激动顺序以及SVT心动过速激动顺序及心动过速所涉及心脏范围。
正常窦性冲动及心房刺激是传导至房室结,然后经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至心室肌,而逆行心室刺激经左或右束支传导至希氏束、房室结然后至心房肌,呈现向心性传导。
AT多数为局灶激动,然后经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传导至心室肌,其心律失常发作不依赖于房室结及心室肌;AVNRT为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动过速局限于房室结,常表现为经慢径前传、快径逆传,也可表现快径前传、慢径逆传等,其逆向心房激动顺序表现为从下至上,心律失常发作不依赖于心室肌;AVRT为大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表现为经房室结前传,旁道逆传,心律失常发作依赖于心房、房室结、心室肌。
第二步:回顾临床资料,将窦性心律的心电图与发作时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得出初步的印象。
年龄、性格以及临床表现对SVT判断有点帮助。
一般来说,性格比较敏感的女性AVNRT可能性大一点,而发病很年轻AVRT可能性大一点,而老年人AT可能性大一点,但通过这些资料判断准确性差。
突发突止是AVNRT与AVRT的特点,但必须强调的是很多AVNRT与AVRT 病患描述为突然发作,慢慢终止。
心电图是我们诊断SVT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要将发作时的心电图与窦性心律心电图进行对照。
心电图如果出现AV分离,即P波多于QRS波,基本上就排除了AVRT,AT可能性较大;如有明显的预激波,则考虑AVRT;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尽可能明确心动过速发作时的逆行P波(必要时可改变心电图走纸速度与增益)。
室速和室上速的鉴别要点

室速和室上速的鉴别要点在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室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和室上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由于两者在心电图上表现相似,因此需要通过鉴别要点来正确地区分室速和室上速。
本文将介绍室速和室上速的鉴别要点。
一、心电图波形特点1. P波形态在心电图中,P波是判断室速和室上速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SVT中,P波通常正常且形态规则,可以与QRS波相分离。
而在VT中,P波可能无法辨识,或者与QRS波融合在一起,使形态不规则。
2. R波宽度在室速中,QRS波宽度通常较宽(>0.12s),象限图呈现典型的宽QRS波;而在室上速中,QRS波通常较窄(<0.12s),象限图显示典型的窄QRS波。
3. 心室逆行传导当QRS波呈宽大畸形时,室速可以通过辨别心室逆传激动的存在来鉴别。
如果在QRS波以前出现逆行P波,且该P波与窦性P波相一致,则可能为室上速。
而在室速中,逆行P波通常无法辨认或形态不一致。
二、心电图节律特征1. 心室率在鉴别室速和室上速时,观察心室率是很重要的一点。
室速通常具有较为显著的心动过速特征,例如心室率>100 bpm,甚至>200 bpm。
而室上速的心室率通常不超过180 bpm。
2. 心室起搏点观察心室起搏点也有助于鉴别室速和室上速。
在室速中,心室起搏点通常位于心室下部,QRS波宽度增宽,在V1导联呈现典型的R波倒置图形。
而在室上速中,心室起搏点通常位于心室上部,QRS波形态正常。
三、心电图其他特征1. 晕厥病史观察患者的病史,尤其是晕厥病史有助于鉴别室速和室上速。
室速通常伴随心室功能异常,且尤其在临床上引起晕厥的机会较多。
而室上速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明显晕厥症状。
2.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对室速和室上速的治疗作用不同,因此观察患者是否对药物有反应也是鉴别二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对室速的治疗效果明显,而对室上速的治疗效果有限。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02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临床诊断
01
02
03
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 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休克等。
病史
了解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 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使 用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 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听诊 心音,注意是否有心律不 齐、心音分裂等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与治疗 演示文稿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 室性心动过速分类
定义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的特殊传导系统或者心室肌的连续 3个或3个以上的异位心搏,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
分类
根据持续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持续性室性心动 过速;根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可分为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特发性室性心动 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01
02
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
。
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 药物等。
03
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连 续3个或以上宽大畸形的QRS波, 频率通常为160-250次/分。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 早搏等心律失常进行鉴别,通过 心电图波形、节律等特征进行判 断。
如低钾、低镁等。
04
导管消融术后
部分患者在进行导管消融术后 可能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内容
19
三. 特殊类型室速
特发性室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Brugada综合征 双向性室速
专业内容
20
特发性室速
专业内容
21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1)
特特
●●
发发
理诊 解断
性性 室室
更是 重基 要础
速速
专业内容
22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2)
●心律平 ●维拉帕米 ●ATP ●β-阻滞剂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s)
先天性: 特发性长QT综合征
专业内容
28
多形性室速(PMVT)/扭转型室速?
根据QT间期鉴别: 形态上和Tdp相似, 但不伴QT间期
延长的VT, 归类于PMVT 基础心律有QT或QTu间期延长或
LQTS者,则为Tdp Tdp是一种特殊的PMVT
专业内容
5
QRS波宽度
①呈RBBB型者QRS波>140ms, 呈LBBB型者QRS波>160ms, 高度提示室速。
②起源点接近室间隔可低于上述标准
专业内容
6
心电轴
①电轴–90º~±180º(“无人区”): 室速
②RBBB型时电轴在– 90º~–60º, LBBB型时电轴在+120º~±1846岁, 冠心病陈旧前壁心梗, CABG术后 3d, IABP辅助循环。反复晕厥, 心电示波多形 性室速, 需反复电除颤。非发作期, HR 90100次/分, BP 100/60mmHg。血钾>4.0 mmol/L。心电图未见急性缺血。静脉胺 碘酮900mg/24h, 同时静脉艾司洛尔、补钾、 补镁。室速不能控制, 仍反复发作。因胺碘酮
③电轴正常, 室上速可能性大
专业内容
7
房室分离
房室分离(包括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 波),诊断室速特异性100%,但不常见
专业内容
8
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
① Vl ~V6 QRS均负向: 室速 ② 均正向: 不排除室上速伴旁路前传
应结合平时ECG判断
专业内容
9
VT ?
•---
Vl ~V6的QRS主波均为负向,提示室速
室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振文
专业内容
1
一. 室速诊断要点
心电图基本特征
①连续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搏动, QRS波 宽大畸形(时间≥0.12s)
②频率150~200次/min, 心室律可略不齐 ③突然发作、突然中止
专业内容
2
节律(R-R间期)
①室速R-R略不齐, 但相差常<40ms ②而室上速R-R绝对规整,相差<10ms ③如R-R绝对不规则, 可能为房颤伴旁
路前传、房颤伴差传或多形性室速
专业内容
3
QRS初始向量
①QRS波起始20ms向量与平时心电图 室上性QRS波不同,则提示室速;
②若相同,则可能室上速伴差传。
专业内容
4
QRS波形态
①QRS呈RBBB型, 若起始20ms向 量与室上性不同: 室速
②Q大R(>S3波0m呈sL)B, VB6B呈型q,R若或VQl中R:R室波速宽 ③ aVR出现起始R波: 室速
上 *预激旁道前传
速 *高血钾
速
*药物影响
专业内容
16
预激旁道前传
QRS形态符合旁道(B型)附着位置; R-R绝对整齐,200次/min
专业内容
17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室颤
房颤经旁路前传
转为心室扑动-颤动
QRS宽窄不等,R-R绝
转为心室扑动-颤动
对不齐,频率210/min
专业内容
18
预激(A型)合并房颤
专业内容
13
Andras四步诊断法
有房室分离: 室速;否则, aVR有初始R波: 室速;否则 QRS不像束支或分支阻滞: 室速; 否则 同一双向或多向QRS波起始40ms电
压/终末40ms电压≤1: 室速;否则 室上速。
专业内容
14
专业内容
15
二. 室速的鉴别诊断
*束支传导阻滞
室 *室内差异传导 室
多形室速得到控制
专业内容
32
病例2
女, 43岁, 风心病, 二尖瓣置换术后1月, 心 功能Ⅱ级。10d前发热输注克林霉素7d, 反 复晕厥3d。血钾3.9mmol/L, LVEF47%. 心电监测如下:
专业内容
33
获得性长QT综合征
心源性 心律失常(完全心脏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低体温
专业内容
10
室速? 均为正向波不排除室上速伴旁道前传,平时A型预激
专业内容
11
Brugada四步诊断法
所有胸导均无RS波形: 室速;否则 胸导RS型, RS>100ms, 确诊VT, 否则 有房室分离: 室速;否则 Vl /V6呈室速图形: 室速; 否则室上速伴差传
专业内容
12
任意一胸导联R波起始到S波最低点>100ms,提示室速;
专业内容
23
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3)
●心律平 ●维拉帕米 ●ATP ●β-阻滞剂
专业内容
24
起源于左室间隔面的特发性室速(4)
●维拉帕米 ○心律平
专业内容
25
尖端扭转型室速
专业内容
26
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s)
获得性QT间期延长: 继发低血钾
专业内容
27
无效, 疑为Tdp, 拟停胺碘酮。
专业内容
30
病例1
发作前后没有QT延长 没有短——长——短特征 发作前心率偏快 往往是一个早搏后直接诱发多形性室速
诊断: 多形性室速
专业内容
31
病例1
处理: 增加胺碘酮剂量, 最大3600mg/24h,
静脉维持用药达 6d 静脉加口服β受体阻滞剂 补钾补镁, 保持血钾>4.5mmol/L
代谢性 酗酒,可卡因或有机磷中毒,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 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液体蛋白饮食
神经源性 脑血管意外,脑炎,蜘蛛膜下腔出血,创伤脑损伤,自主神经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疾病
药源性 心脏用药: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 双异丙吡胺 索他洛尔 伊布利特 胺碘酮 苯胺 苄普地尔 多 菲菜德 氟卡尼 寿必山 依拉地平 莫昔普利 尼卡地平 非心脏用药: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左氟沙星 斯帕沙星 喷他脒 金刚烷胺 氯喹 酚噻嗪 氟哌 啶醇 特非那定 阿司咪唑 酮康唑 伊曲康唑 丙丁酚 酮色林 西沙比得 地昔帕明 冬眠灵 多 拉司琼 氟哌利多 苯丙氨酯 氟西汀 膦甲酸 磷苯妥英 卤泛群 米怕明 左醋美沙朵 美 索达嗪 那拉曲坦 奥曲肽 帕罗西汀 匹莫齐特 归他品 利培酮 沙美特罗 舍曲林 舒 马曲坦 他莫昔芬 硫利达嗪 替托尼定 顽发克星 佐帕司通 佐米曲坦 三环抗抑郁药 罂 粟碱 免疫抑制剂 蒽环类化疗药 三氧化二砷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