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命名用心苦,隐喻显匠心

龙源期刊网 命名用心苦,隐喻显匠心作者:胡馨月来源:《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7年第04期姓名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
《红楼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更有着作者的隐喻在其中,所以清人周春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廋辞,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名著,研究作者命名的艺术。
一、命名方式1.利用谐音之义给人物命名。
所谓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研究《红楼梦》一书,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是利用这一修辞手法命制。
例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
英莲一生坎坷,三岁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后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为香菱。
后被夏金桂嫉妒,处处折磨她。
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应该是苦尽甘来,但香菱却因难产而死,可谓命运不济,考其一生,真是“应怜”。
再如娇杏,谐音“侥幸”。
本是甄家的丫鬟,有一天掐花儿,见窗内有陌生人感到奇怪,就回头看了一两次。
这个陌生人就是贾雨村,日后贾雨村做了县太爷,再见到娇杏,便讨来做了二房。
后来生了个儿子,贾雨村的嫡妻病故,娇杏又被扶作正室夫人。
“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实是“侥幸”。
类似的还有贾化即贾雨村,字时飞。
贾化即“假话”,时飞即“实非”,贾雨村即“假语存”;甄弗即甄士隐,甄弗即“真废”,甄士隐即“真事隐”;两者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从名字就能猜到“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意蕴,但又更巧妙。
2.借用诗词典故给人物命名。
古人取名字,好借用古诗词,这样既有诗意,又有文采。
《红楼梦》作者为人物命名,也具有这种特色。
例如,袭人本名花珍珠,是贾母身边的婢女,后成为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
因为姓花,宝玉便取陆游《村居书喜》中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之意赐此名。
类似的还有薛宝钗的名字取自李商隐的《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釵何日不生尘”;史湘云的名字见于张籍的《楚妃叹》“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探春取自郑谷《巴江》诗“一枝两枝梅探春”等。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作者:刘志宏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4期内容摘要:《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是中国人命名的艺术地再现。
它既遵守中国人命名的规范,同时又有作家曹雪芹的艺术创作上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取号,选姓定字,为小说人物涂上了艳丽夺目的色彩,成为全书艺术构思时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胞。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命名艺术《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还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优秀作家对姓名之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
我们通过本文对小说中人物姓名字号的研究,亦可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修养之深厚,艺术表现之纯熟。
第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人名。
在众多人物中,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很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
例如: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冷子兴、贾敷、贾珍、贾蓉、贾赦、贾政、贾代善、贾琏、王熙凤、花袭人、晴雯、麝月、警幻、秦可卿、茜雪、花自芳、碧痕、鸳鸯、琥珀、史湘云、紫鹃、雪雁、蒋玉菡、司棋、侍书、入画、邢岫烟、秋桐、甄宝玉等等。
第二,丫环命名折射主子性格。
丫环身份卑微,她们的名字往往是主人所取的,所以丫环的命名可以衬托出她们各自主人的文化修养,生活趣味等各个方面。
宝玉丫头名袭人、晴雯,潇湘馆的丫环雪雁、紫鹃。
她们富有诗意的名字衬托出贾宝玉和林黛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分侍元、迎、探、惜四小姐,名字脱俗,符合主人志趣。
甲戌本脂批曰:“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贾母和王夫人房里的丫环的命名却庸俗不堪。
鸳鸯、鹦鹉、彩云、彩霞,她们的名字所散发出来的华丽、富贵的气息反映了贾母这一类养尊处优的太太们精神生活的空虚。
第三,书中姓名与影射暗寓。
清人洪秋蕃曾指出:“《红楼梦》妙处,又莫如命名之切。
一姓一名皆具精意,惟囫囵读之,不觉耳。
《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

名字的作用
(1)提示内容情节:如霍启(祸起,提示英莲走失及甄家着火等情 节)。 (2)揭示创作主题: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村言)等 人名,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封肃(风俗 )、詹光(沾光)等。 (3)暗示人物命运:如“元迎探惜”四姊妹名字连读暗寓其命运“ 原应叹息”,甄英莲暗寓其命运“真应怜”,“娇杏”暗示“侥幸” 等。 (4)暗示人物特征:如贾芸舅舅卜世仁,贾政清客单聘仁、卜固修 ,谐音“不是人”“善骗人”“不顾羞”,用名字揭示这些势利眼、 帮闲们的嘴脸,入木三分。
名字的含义
以谐音的方式在向读者暗中传递艺术或思想信息。 (1)人名 示例:①甄费谐音“真废”;②甄士隐谐音“真事隐”;③贾化谐 音“假话”等。 (2)地名、器物名、歌曲名 示例:①十里街“十里”谐音“势利”;②葫芦庙“葫芦”谐音“ 糊涂”;③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 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一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二
分类整理《红楼梦》人物三
《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
贾府人物命名规律
同一家族人物的命名,讲究通过名字显示辈分 第一代,“水”字辈: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第二代,“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 第三代,“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第四代,“玉”字辈:贾珍、贾珠、贾琏、贾环、贾瑞、贾璜、贾 琮、贾宝玉(特例,为什么?)等。 第五代,“草”字辈:贾蓉、贾兰、贾蔷、贾芸、贾芹、贾菌。
论《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

论《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学水平以其深厚的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先,纵观全书,无论是四大家族还是所有其他人物,无一不是各具特点、性格鲜明。
在《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用字精妙,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这都是作者脍炙人口的重要芸芸之一。
为探索《红楼梦》人物的命名艺术,本文将从字形,古今比较,文化涵义等方面论述。
首先,《红楼梦》中每个角色的命名标准都是根据字形。
例如,女主角林黛玉的姓名字形清秀,因为“黛”是一种美丽的黑色颜料,而“玉”则突显她柔美的性格。
可见作者曹雪芹先生对女性黑而美丽的本质有着深切的洞察和表达。
而贾宝玉的名字中,则包含了一个“玉”的字形“宝”和一个“金”的字形“虚”,进一步凸显出其金玉之质的不可替代性。
另外,《红楼梦》人物命名的精妙之处在于有意隐晦,通过比喻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譬如贾母的名字,年岁有御马,丰姿更仪仗,她的名字中包含了‘御’字,恰好符合贾母威仪、说话有分量的性格。
智慧的王熙凤,名字中同样充满了智慧的寓意,其名中“熙”和“凤”两字如同熠熠生辉的凤凰,兼具聪明和美貌,凸显出她出众的才干和灵气。
这种充满比喻性的字形构词方式,使得《红楼梦》中人物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表达了作者醇厚的内涵。
再者,《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表现在文化内涵丰富,多姿多彩。
比如,晴雯的名字中的“楠”是传统文化中,代表高贵、美丽、柔美的象征。
“芸”表示才情,表面上很普通,但在这种独特的组合中,它们充分展现了晴雯高傲的气质和她才华横溢的个性。
“麝”是很贵重的香料,“霜”是代表寒冷的象征。
这个虚实相生的字面将晴雯温柔和坚定的性格、高傲和清高的气质以及晦涩和独立的文学风韵展现出来。
总之,个个角色的名字在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也就展现了她们深层次的特质。
通过命名形式的纷繁多变,作者将古老文化与现代时代相融合,用字精妙来探究人类的情感世界、异性之间的关系、人性善恶的探讨等哲学话题。
《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

《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然而,跟现实一样,人物的名字往往也会影响人物的形象和内涵,它们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作者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刻意的构思所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红楼梦》人物命名的艺术,以期对人物的内涵和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背景《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家庭,许多人物名字的命名也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的。
例如,薛宝钗的名字中的“宝”是为了突显她的身份和价值,而“钗”则是象征着她德高望重的品质。
而贾宝玉的名字也是牵强粉饰的,宝玉本应该是富贵奢华的象征,但在小说中,他的生活却充满了悲凉和悲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命名除了考虑到人物本身的个性特征外,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双关取名《红楼梦》中有不少双关取名的例子,这种艺术手法能使名字的含义更加深刻。
例如,史湘云的名字中“湘”字是指湖南地区而言,象征着湖南的景致,而“云”字则可以引申为天上的雾气,也是指人的情绪和心情起伏。
这样的取名方式使得史湘云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另外,《红楼梦》中还有很多男性人物名字中包含了女性的名字,如黛玉、凤姐、宝钗等等。
这种做法既能为人物增添神秘的气息,又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意象取名另外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是通过运用意象来抒发人物的情感和塑造性格。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中“林”字就象征着深邃的爱情世界和巨大的心理阴影;而“黛”则是指眉色深黑,这个形象强烈地表达了她阴郁的性格和不安的内心。
又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母认为他是如此的“宝贵”,不让他轻易去见客人,乃是为了“玉”,因为孝庄太后云:“大家都把儿女当作玉一样看待,又怎么能让人轻慢呢。
”对于贾宝玉而言,他的生命非常珍贵,他的家族也非常看重他,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柔软心肠、有思想的人。
字谜取名《红楼梦》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命名方式就是字谜取名。
这种取名方法最常见的例子是阮小二。
简述《红楼梦》人物取名的艺术特色

简述《红楼梦》人物取名的艺术特色作者:方前伦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04期摘要:“红学”博大精深,就其取名艺术,也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罕见的一大艺术特色。
一部巨著,就包含五六百个人物,这实为不易,更为不易的是,这五六百个人物的起名,大都经过曹雪芹独具匠心的推敲,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思想,往往使我们过目不忘,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是一部人物起名艺术的百科全书,亦庄亦谐,亦怜亦笑,亦喻亦鞭。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74-01《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一部作品就包含了五六百个人物形象。
纵观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取名,非常考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红楼梦》取名内容涉及的物象广“风云雨露”名:如晴雯、茜雪、麝月、檀云、绮霞、墨雨、碧月、素云。
“莺燕鸳鸯”名:如鹦鹉、鸳鸯、绣鸾、彩凤、春燕、莺儿、紫鹃、雪雁“珍珠翡翠”名:如贾链、贾珍、贾珠、宝玉、贾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宝珠、彩屏、银蝶、瑞珠。
“琴棋书画”名:如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翠墨。
涉猎无限广,“谁解其中味”。
单就取名,就是百科全书,就是人生百态,万象世间。
二、《红楼梦》中某些姓名连结出奇意《红楼梦》中的很多姓名,若把某些姓、字、名连结起来,会有出奇的艺术效果,或暗示伏笔,或揭示主题,如书中四大家族的故事,一开始是通过四个人去讲述的,这四个人是: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
这四个人的姓连结起来就是“甄贾冷刘——真假难留”,意味着四大家族必将被历史的车轮所碾覆,走向一败涂地的悲惨下场。
又如四大郡王: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
“东南西北,平安宁静”,东南西北,真能平安宁静?这只不过是作者有意给肉食者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反语罢了。
《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

《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艺术《红楼梦》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结局,成了断臂的维纳斯。
但是,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利用中国汉语表达含蓄的优势,把一些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字眼很模糊的表达,来传达他的思想,就以人物命名为例,应该说曹雪芹为人物命名费尽了心思,他既要考虑人物的性格、身份,又要涉及人物的命运。
他让登场人物的名字和名字蕴涵的意味运用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一.人物命名寄寓作者的情感。
“林黛玉”这个名字,自有一种孤高、忧郁、清秀的格调。
而“颦颦”和“黛玉”则连格调也是一致的,其中表现的忧郁更形象更浓重,并倾注着作者曹雪芹的无限爱怜。
“宝钗”是个闪耀着珠光宝气的名字。
贾雨村那首充满封建功名心的联句“钗于奁内待时飞”,可以看作是这个名字的注解,从这里读者便会联想起他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人生理想。
晴雯是贾宝玉最喜爱的丫环,是《红楼梦》众多奴婢中最富有反抗精神,所受压迫颇深的一个女子。
用“晴雯”二字命名是赞赏她的高洁品格,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
云呈彩色叫“雯”。
再如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孙”字繁体拆开便是“子系”二字。
要读者注意他是一个行为不轨之徒,好色、好赌、酗酒、无所不为的“中山狼”。
曹雪芹对此人的憎恨之意跃然纸上。
贾政门下有一清客相公,名叫“詹光”“盖沾光之意”平时陪贾政下棋聊天,见到宝玉百般奉承。
虽然作者没有正面点到他们如何充当清客,帮闲骗钱混饭吃,但是名字却正概括了他们的生活内容。
曹雪芹用“詹光”为其名完全是对这类人的憎恨和鄙视。
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围绕在贾政(与贾敬谐音“假正经”)身边的还有单聘人(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等流,从中我们似乎也体会到贾政此人的生活情趣和真实才学。
这也是作者的“不写之写”。
诸如此类的人名在《红楼梦》中举不胜举----太监戴权(代权)、管库房的总领吴新登(无星戥)、买办钱华(花钱)、四春(原应叹息)、贾史王薛(假史妄写)、贾琏(假廉)、甄英莲(真应怜)等。
曹雪芹为贾府五代男人取名的良苦用心

曹雪芹为贾府五代男人取名的良苦用心文:屏山熟读《红楼梦》朋友们都知道里面每一个人物的名字作者都不随便取的,要么隐含其性格、影射其人品、暗示其命运、透露其结局,比如贾府四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为“原应叹息”,她们的丫鬟也均有照映:抱琴对照元春判词之弓弦,司棋对照迎春善弈, 侍书对照探春房内各名人法贴、数十方宝视、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般、更有颜真卿真迹,入画对照惜春长于丹青;比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比如紫鹃为“啼血悲鸣的杜鹃”;晴雯“雨霁、易散”;再如赖大“大赖”;焦大“大焦”等等。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贾家五代男性名字的奥妙,和隐藏在名字背后的深意。
贾家五代人名分别为:水、人、文、玉、草。
贾府第一代贾源、贾演,就是宁公和荣公,是第一代创业者。
兄弟二人跟着当年的皇帝南征北战,九死一生打江山,才俱卓著,立下赫赫军功,也挣下了贾家的基业,当时共封八公,贾家就占有两位,可见功劳之大,地位之显赫荣耀。
源、演从水字,意为贾府开创基业的源头,也是福泽后代的源流,应该还有明亡清兴之意,大清寓意是水,作者在书内也有对此寓意的描写:“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贾府第二代,原著中出现四人: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贾代修。
他们名字是人字边,意为立世为人,尤其是袭了宁国公爵位的贾代化,袭了荣国公爵位的贾代善,是守成的一代。
二公均己过世,只有贾代善夫人还健在,就是史太君贾母。
贾府第三代,从文字,贾敕、贾效、贾敦,这三人只在秦可卿葬礼上出现了一次,贾敷早夭。
贾敬、贾赦、贾政为第三代的代表。
贾家是以武功崛起,到第三代从文了,实际上,贾家的衰落是从第三代开始的,所谓“三世而衰”,这三个代表怎么样呢?可否守成或担起家族重担呢,答案很明显,是不行的,贾敬早年其实中了进士的,证明贾敬早期曾经是进取的,还袭了爵位,但不知何故,贾敬却一味好道起来,专心练丹修炼,一心成仙,爵位让给儿子贾珍,对幼女贾惜春彻底不问,一概红尘之事不管了,这是宁国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为人名用心苦——《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
”的确,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在任何一“科”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仅在人物的命名艺术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
据统计,《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有六百人左右,其中有姓名的逾三百。
“字字句句都是血”的曹雪芹在给定人名时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脂砚斋在批注中多次赞赏,“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
”探讨交流内容一、字形:贾府第一代为“水”旁,如贾源;第二代为”单人”旁,如贾代善;第三代为“反文”旁,如贾政,第四代为”王”旁,如贾琏;第五代为“草头”如贾蓉。
“贾”“甄”之事另表,《红楼梦》中贾家的名字有些意思,从三点水,到两个单人旁,再到反文旁,再到王字旁,再到草字头。
贾演、贾源;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
;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救,贾效,贾敏;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琮,贾瑞,贾琛;贾蓉,贾芸,贾蔷,贾芹,贾芬,贾芳,贾藻,贾蘅。
第一代人物,即贾府的宗祖,分别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场,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
他们都以“水”命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的源流,他们更希望贾府能够像悠悠流水永世流淌,贾氏宗族的尊贵显赫长盛不衰。
第二代人物,即承上启下的贾代化和贾代善,他们都以“人”(仁)命名。
贾代化似乎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什么实际的威权。
贾代善虽亦复是,但其化身贾母则确确实实是贾府的太上皇。
她执掌生杀予夺的权柄,肆无忌惮地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贾家的“风流富贵”,顺者昌,逆者亡,就连外孙女林黛玉也成了她棒下的冤魂。
而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贾府的冷面慈禧居然面罩温情脉脉的面纱,其实眼睛闪烁着刺人心骨的寒冷光芒,毒恶的人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现,一星唾沫即可毙人却口吐莲花以“仁”加身,借“仁”义之名而行罪恶之实,那就更令人惊惧万分、防不胜防了。
贾府的多少奴仆猝然蒸发,死于非命,他们或许至死也不明白个中原委。
第三代人物,即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之属。
他们都以“文”命名,文质彬彬,貌似儒雅善厚。
贾敷、贾敬述之文字较淡较少,差不多是过眼烟云。
贾敏为女流,又远嫁异乡,贾府的重要事务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和一般的事务亦几无相干。
而贾赦、贾政倒是名副其实的掌门人、双煞星。
不过,贾赦袭了官,为人也“中正”,那只是一种假相,是典型的披着羊皮的狼。
他在府上一手遮天,呼风唤雨,就连邢夫人也惟命是从。
他穷凶极恶,痛骂儿子贾琏,“没天理的囚攘的”,肮脏言语,不堪入耳,哪有半点斯文?更有甚者,他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管上了年纪,不管“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子”,“官儿也不好生做”,硬是看上贾母屋里的鸳鸯,意欲逼娶,并放狂言,“我要他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
只把贾母气得浑身打战,七窍生烟。
若论这一代的顶梁柱当推贾政。
贾政官至员外郎,“不惯于俗务”,沉溺官场,玩弄权术,全力支撑贾府豪华的金玉殿堂。
其儒雅之态悉数外露,骨子里却注满恶毒之水。
听说金钏是受宝玉羞辱而跳井,不管三七二十一,叫小厮们一通乱打,意犹未尽,自己操起大板又痛下杀手,并称“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
狰狞凶暴,文雅尽丧,父子之情荡然无存。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他有意让宝玉在诸儒面前一展才情,但无论宝玉怎样搜索枯肠,尽力应对,都横遭贬斥,“不过以一知充十用”,“也竟有不能之时了”。
如此博雅公,如此虚伪之极,外强中干之至,贾府的繁华自此已初显颓势。
第四代人物,可谓黄金一代。
而真正能够承传家业,在场面上有表现的还是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诸人,他们都以“玉”命名。
贾珠20岁香销玉殒,只空留名姓。
贾珍不干正事,“只一味享乐不了”,也没有人敢来管他,俨然小霸王,亦不足道。
贾琏捐了个同知的官职,却不喜正务,整日里游手好闲,甚至拈花惹草,离五毒近不了哪里,断不是贾家的希翼所在。
只有衔玉而诞,祖母爱如珍宝的贾宝玉,才被公认为担当中兴大任的最佳人选。
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贾宝玉见秦钟时曾自思道:“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
可见他根本没把如山的重托放于心上,他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扮演典型的封建叛逆形象,和“正统”世界格格不入,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子承父业,什么万世盛昌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于是“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游戏闺闱,风月宝鉴。
不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就是满怀希望的贾政叹息“家道该衰”,多次流露的无奈之情也是十足的佐证。
最后“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更选择了令贾家绝望的了却尘缘之路,这致命的黑色风暴使贾府的巍巍大厦已然倾斜。
金玉变木石,哀莫大焉。
第五代也是最末一代人物,贾蓉、贾兰、贾芹、贾芸、贾蔷之徒,他们都以“草”命名。
却不是“绛珠仙草”,能使其得以久延岁月。
贾芹、贾芸、贾蔷俱不在话下。
贾蓉不堪天降大任于斯人,除和贾琏狼狈为奸,卑猥无赖,只在王熙凤指使下,收拾焦大时算是风光了一回。
贾兰虽中了乡魁,但整日里想到书上,实足一个书呆子,文治武功俱无,安能挽大厦于将倾?自此,曾经茂盛的贾府森林,可怜变成了颤巍巍的枯叶败草,这也正应了前面冷子兴的话:“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凋零如斯,空空道人,使人顿生黍离之悲。
这名字起的可有学问了,特别是两个单人旁,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儒;看上去齐整,一种大家的感觉。
一辈人都起一个偏旁的字,既不落俗,又显雅致。
二、内容:有的以风云雨露名,如晴雯、茜雪、麝月、檀云、绮霞、墨雨、碧月、素云;有的以莺燕鸳鸯名,如鹦鹉、鸳鸯、绣鸾、彩凤、春燕、莺儿、紫鹃、雪雁、伴鹤;有的以动物名,如薛蟠、薛蝌、薛蟾、小蝉儿、小螺儿、多浑虫;有的以珍珠翡翠名,如贾链、贾珍、贾珠、宝玉、贾环、琥珀、珍珠、翡翠、玻璃、宝珠、彩屏、银蝶、瑞珠;有的以琴棋书画名,如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翠墨;有的以福禄寿喜名,如寿儿、喜儿、余禄、吴贵、刑忠、赖升、来旺、丰儿、隆儿、昭儿、双瑞、同喜、玉荣、小吉祥儿。
有直接以花命名的,草字辈中的贾芹、贾藻、贾蘅、贾芝、贾菖、贾蓉、贾菱、贾萍、贾菌、贾芸、贾蔷、贾蓁、贾芷;十二钗中的元春、迎春、探春;丫鬟、戏子中的葵官、藕官、钱槐、文杏、绣橘、佳蕙、香菱、莲花儿、夏金桂;有以花的品性命名,如贾芬、贾芳、翠缕、沁香、袭人、李纨;有以花相应的事物,如扫红、锄药、扫花、春纤;有人物名暗含花名,如蘅芜君、阆苑仙葩、刺玫瑰、芙蓉花;当然其中有些人名,可能是作者顺手拈来,难寻觅其微言大义,但主要人物命名,作者决不轻漫,而是寄寓着作者的憎爱之情,特别是对女子的起名,更是内涵丰富。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瑞兽珍禽、奇花异草更觉希罕尊贵呢!”因此,雪芹对自己所爱怜的书中的女子皆以极清、极洁、极鲜、极美的鲜花命名,比喻自己的爱憎,而且特地为宝玉起的号为“绛洞花主”、“神瑛侍者”,所居室为“绛芸轩”,这就写出了他泛爱天下女子,钟情黛玉一人的特殊身份。
三、谐音:贾化即贾雨村,字时飞。
贾化即“假话”,时飞即“实非”,贾雨村即“假语存”;甄弗即甄士隐,甄弗即“真废”,甄士隐即“真事隐”;类似“本故事纯属虚构”等话语,但又更巧妙。
由“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梦”之篇,以“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收“梦”之尾,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人物姓名照应全书.“甄士隐”即“真事隐”, “贾雨村”即“假语存”.贾雨村,名化,即“假话”.作者欲将“真事隐”去,借以“假话”留存,用“满纸荒唐言”来倾诉“一把辛酸泪”,可谓用心良苦.霍启即“祸起”:冯渊即”逢冤”;秦可卿即“情可亲”;秦钟即”情种”;四大家族的故事是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讲出,这四个人合起来讲的故事是“真假难留”。
贾政是“假正经”,贾宝玉是“假宝玉”,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注:⑴《广韵》:冷,难,音相近,可相通。
“真”“假”是两个相悖对的意向,贯穿全书,是作者特意强调的.真不真,假非假,真即假,假即真,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有贾宝玉,便有甄宝玉.明处有贾家,暗处有甄家,构成了全书的整体暗示.贾源,荣府之始祖,源头也;贾赦,罪人邀恩得释日赦,暗指罪人也;贾珍,玉乃演人心,珍失人心而行歹事,去玉加歹则殄,当殄灭之也;贾蓉,蓉同容,阴指无所容于天地之间也.宁府之贾蔷,蔷,刺也,音同“假墙”,靠不住.贾环,玩也.谐音取名,意在暗示,大都比较浅近.如甄费即真废,张如珪即张如鬼,封肃即风俗,娇杏即侥幸,王仁即忘仁,詹光即沾光,单聘仁即善骗人,卜世仁即不是人,卜固修即不顾羞等等,这些主要是书中的次要人物.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荒淫之徒。
另外,有人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理解成“原应叹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有人将这四个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
秦可卿则是“情可钦(亲)”,冯渊是“逢冤”,袭人是“戏”子(蒋玉函)的“人”。
平儿是“瓶儿(摆设)”,秦钟也是个“情种”,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地名“青埂峰”则是“情根峰”等等贾母,娘家姓史,在贾家是个塔尖上的人物。
作者为什么要她姓史,别的姓为何不可?因为作者看到封建社会发展到清代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之时了,贾家这座大厦也将倾覆,以史姓之,谐音“死”也,再形象不过了。
贾政,“假正经”之意。
他说话做事,一副道学家的口气。
比如林黛玉初到贾府去拜见他时,他却偏去“斋戒”;教子无方,只好用打骂解决问题;外放作地方官,以清官自居,反而被属下胥吏玩于股掌之间,任其贪墨枉法,弄得声名狼藉。
贾政是贾府的“家长”,是贾家的形象,他那伪道学的言行正是封建没落贵族家庭的真实写照。
贾赦者,“假色”也,就是凭借女色过日子的腐朽官僚。
全书中写他没有正经作过官,只在家中与一群姨娘小妾们厮混。
比如林黛玉千里投亲,拜见这个大舅,他却推说“连日里身上不好”,就是他正在沉湎于女色中,连远道而来的外甥女也不见。
后来儿孙满堂了,老态龙钟了,还想娶贾母的侍女鸳鸯作姨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色鬼,是贾府没落势力的典型代表。
四、寓意:四春的”丫环分别名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即琴、棋、书、画。
寓意更深者由书中判词而出,如“玉带林中桂”,指林黛玉,前三字“玉带林”倒读即谐其名;“金簪雪里埋”说的是薛宝钗,雪谐薛,金簪比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