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艺术
红楼梦谐音取义的艺术特点

红楼梦谐音取义的艺术特点
1、小说开卷第一回便有贾雨村(谐音:假语存)和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出场,随着情节的展开,甄士隐由一个富足的乡宦败落成一个穷光蛋,无奈之下,跟着一个跛[bo]脚道人飘然而去了,从此不再露面(真事隐去)。
而贾雨村则由一个穷儒步步高升,虽然戏份寥寥,却时不时露回面,其行踪贯穿全书始末(假语存了)。
这一回书独立成篇,似乎是全部书的一个缩影,意即借用两个人物名字的谐音,暗示全部书“假语存言,真事隐去”,在贾家荣衰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曹家的悲惨大事。
2、雨村本是别号,其大名为贾化(谐音:假话),系胡州(谐音:胡诌)人,意即这部小说是假话连篇,胡诌白咧。
士隐也是字号,其本名叫甄费(谐音:真废),原本家业兴旺,只因“不惯生理稼穑”落得一败涂地,真是够废物的呀。
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令人拍案叫绝。
3、甄士隐有个女儿名叫英莲(谐音:应怜),这个小丫头真是够可怜的,元宵佳节,家人霍启(谐音:祸起)抱着她去看花灯,结果就祸起了,就在霍启小解的空儿,一个拐子拐走了英莲,买到薛家当了丫环,挨打挨骂,受尽凌辱。
4、相比之下,甄家的丫头娇杏(谐音:侥幸)就很侥幸了,无意之中瞅了贾雨村一眼,竟引发出一段相思愁,日后做了贾雨村的阔太太。
趣谈红楼谐音人名

趣谈红楼谐音人名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8年第12期名著《红楼梦》是“一姓一名皆具精意”。
其中的谐音命名很有深意。
首先出场的人物甄士隐(真事隐),作者自云“将真事隐去”,故名。
再一位是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贾化即假话,喻其人之言多不可信,时飞,用名不用姓,而后谐音“是非”,喻其人为搬弄是非之徒,贾化(假话),贾雨村(假语存),意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即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霍启,是“火起”、“祸起”的谐音。
他一出场,果然甄家禍端选起,先是丢女儿,不久又遭大火,万贯家财就此付于一炬。
甄家丫环娇杏,“侥幸”作了贾雨村的夫人。
英莲自幼被拐,命运多厄,确实“应怜”;小乡宦之子冯渊,无端“逢冤”被活活打死。
贾府中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命运悲惨,把“元、迎、探、惜”四个字合起来,恰是“原应叹息”。
贾府的清客是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卜固修(不顾羞)之流,同时刻画了贾政的属性。
常受骗上当的非贾政莫属。
毫无疑问,贾政是个是非不分、赏罚不明的蠢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与卜固修这样的人清谈其人也就不知羞了。
粮房书办是詹会(沾惠),不知贪了贾府多少钱财。
贾芸之舅干脆就叫卜世仁(不是人),凤姆胞兄王仁(忘仁),都是些恶棍,连亲戚也要拐卖!秦钟(情种)沉溺于情中,最后为情而死。
贾赦(蛇),有着蛇蝎之心。
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硬要讨未成年的娃娃为妾,欠下一命;为几把扇子逼死了石呆子,又欠一命;为了五千两银子把亲生女儿迎春送进“狼嘴”。
这个贾赦,甚至连自己的生母都不放过。
贾母因自己需要,不肯放走鸳鸯,他便借中秋讲故事之机,讥讽贾母偏心。
刘(溜)姥姥,王成(望成),板(攀)儿,青(亲)儿。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故事,就可联合谐音,概括为“依靠刘姥姥的溜须拍马,攀亲戚,事成有望”。
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谐音,“青儿”就没有意义了,而系多余之笔。
甄应嘉,既可谐音甄应贾,也可谐音“真应假”。
浅谈《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艺术

浅谈《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艺术刘佳2010137126 理学院摘要曹雪芹编著的《红楼梦》无处不用巧思,一切描写从塑造人物出发,连给人物命名也不放过。
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应用到了谐音的命名艺术,都是大有深意的。
有的揭示主题,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有的是表达作者的爱憎等等。
关键词红楼梦谐音法命名《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的命名,采用了谐音法的命名方式。
这种命名法是按照人物性格本质拟出人名,有明暗两重意思,明的意思是名字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种伪装.不过遮人耳目罢了;暗的是名字谐音的意思,这才是作者的真意。
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来面目,或暗寓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指出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遭遇,这类名字像是给书中人物定做的一顶不太不小的帽子,合适得体,巧妙有趣,每每夸人拍案叫绝。
从贾府的二老爷到家奴下人,从贯穿全书的主人翁,到昙花一谢的龙套角色,大多是用这种方法命名的。
首先我们大致浏览一小部分《红楼梦》中用到了谐音的姓、名、姓名1:众所周知,《红楼梦》主要反映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兴衰成败、民生百态。
四大家族的命名寓意互通,共同揭示出作者对封建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建构体系的质疑和讽刺,作者正是借助谐音双关这一隐笔寓主题于无形,留给读者思考。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百家姓里独选“贾”,绝非偶然随性为之,其中暗含着作者精妙的艺术构思。
“甄”、“贾”分别是“真”和“假”的谐音,暗合作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创作主旨,1焦紫玉《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职业圈2007年第16期一方面表明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另一方面也整体上否认了贾府中的人和事,暗讽其隐藏在真人真事背后的虚假和罪恶。
“史”者屎也,史家之男子莫不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堪比狗屎,短短几代之间就把家业败光,香火熄灭。
红楼梦中的谐音及寓意

红楼梦中的谐音及寓意
1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又名《极乐世界》,是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曹雪芹,
是一部浪漫主义叙事小说,由明朝贾氏家族九代人的悲剧、史诗组成。
《红楼梦》围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的人物命运、
以及官宦的宰辅政变,与人世间的各种悲欢离合,其中蕴含着深厚的
文化内涵。
2 『红楼梦』中谐音与寓意
1. 红楼梦中开门见塔,谐音“开门卡嗒”,意为开门见识新天地,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认识、新的体验,从而发现新的机遇和恩赐;
2. 林黛玉的歌声"满江红",谐音“陌路宏”,指的是经历遗憾和
牵挂,看到自己所在的境遇,象征着一种对痛苦的深刻反思,也代表
着顽强的活力;
3. 贾宝玉&林黛玉拆双喜,谐音“小布死”,代表着心灵濒于死亡,但同时也表达出求偶者珍视另一半,不愿看到伤害对方、不愿看
到对方受到伤害;
4. 贾母把青翠照妆台,谐音“青翠辟苍”,暗指着对祝福的远极
致期待,表露出古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祈盼;
5. 林黛玉替贾宝玉把玉环扔入碧水,谐音“买江碧”,象征着故
事中的主人公放弃的渴望,也代表了因往事的缘分而痛苦的沉默与不舍。
3 红楼梦的人物及其背后的真谛
红楼梦一书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贾宝玉、林黛玉、元春、薛宝钗等,他们背后的境遇既折射了明清时期的浮沉,也体现出
哲思性的文化底蕴。
贾宝玉深受家庭教条束缚、抑制了他自身的で心;林黛玉爱上贾宝玉却痛苦地挣扎不舍;薛宝钗性情温婉有节,却受封
建制度的压迫而婚姻关系的破灭,社会的暗流却不断推动她们的人生
道路发生变化。
这些看似小小的人物,都像活生生的体现着大历史的
洪流。
红楼梦中人物谐音含义

红楼梦中人物谐音含义
红楼梦中人物谐音含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个个生动有趣,而其中一大亮点就是人物的谐音含义。
在这里,我将为你介绍一些《红楼梦》中人物的谐音含义。
首先是贾宝玉,他是《红楼梦》的男主角之一,也是贾府的继承人。
贾宝玉的谐音“宝玉”意为珍贵的宝石,正好与他的身份和家族财富相契合。
他的名字寓意着他的珍贵与尊贵。
接下来是林黛玉,她是宝玉的表妹,个性独立、聪明敏感。
林黛玉的谐音“黛玉”寓意着她的美丽和智慧。
黛玉一词中的“黛”与“代”谐音,所以她的名字也可以被解释为“有如远山脚下之冰”,意味着她的美丽冷傲。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薛宝钗,她是宝玉的表妹,被誉为“大观园第一位”。
薛宝钗的名字寓意着她的品貌端庄、贤良淑德。
宝钗谐音“宝财”,象征着她作为贾府的重要人物所代表的财富。
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是王熙凤,她是贾府的主要管理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机智聪明的女性。
王熙凤的名字谐音“兴风”,意味着她的能力和影响力能够带来一股新的风潮。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人物的名字也有着特殊的谐音含义,如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等。
这些谐音含义的人物名字,为《红楼梦》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总之,人物的谐音含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这种方式给人物命名,既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这些谐音含义的人物名字在作品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红楼梦里的谐音及其寓意解读

红楼梦里的谐音及其寓意解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长
篇小说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谐音的手法来赋予角色和事件更深层次的寓意。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红楼梦中一些重要角色的谐音及其寓意解读。
1.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男主角,他的谐音为“抱怨”。
这个谐音巧妙地揭
示了贾宝玉的人生遭遇和思维方式。
贾宝玉身世显赫,但他常常感到不满和抱怨,因为他内心渴望真正的爱情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2.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的谐音为“丢了”。
这个谐音暗示了
林黛玉的命运和心境。
林黛玉是一个敏感而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经历了许多困苦和丧失,常常感到失落和无助。
3. 薛宝钗: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位美丽聪明的女性角色,她的谐音为“削败”。
这个谐音映射了薛宝钗在情感和人生选择上的不幸和挫败。
尽管薛宝钗有着优秀的才华和品德,但她最终未能得到她真正爱的人。
4. 贾母: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她的谐音为“嘉母”。
这个谐音折射出贾母的慈
爱和关怀,她是一个善解人意且慈祥的母亲形象,为贾宝玉提供了温暖和支持。
5. 贾政: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他的谐音为“假正”。
这个谐音启示了贾政在家
族事务中不真诚的表现。
尽管他外表正直,但内心却有许多虚伪和欺骗。
以上是红楼梦中一些角色的谐音及其寓意解读。
这些谐音技巧的运用丰富了小
说的意义,赋予了每个角色更深刻的内涵。
通过这些谐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红楼梦》中的各种谐音隐义

《红楼梦》中的各种谐音隐义
《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
现将书中部分人名谐音隐意,罗列如下:
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类似现代小说或电视剧中出现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之类的免责声明。
贾姓,贾政,"假正经"整天一本正经,满口仁义道德;治家无能,导致贾家一败涂地。
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荒淫之徒。
王姓,王熙凤——即“枉”熙凤,表明作者对这个人的死表示冤枉:有才能,却偏生于末世;独自扶大厦于倾倒,最后功败垂成,“反误了卿卿性命”。
赖姓,赖家是贾府的老仆人,赖嬷嬷曾服侍过贾府的老主子,赖大、赖二分别是荣宁二府的大总管,赖大之子赖尚荣后来还捐了个知县,这一切都是依赖贾府而得的,故让其姓赖。
赖尚荣,赖上荣府也。
“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
秦可卿则是“情可钦(亲)”,冯渊是“逢冤”,一眼看上英莲,偏偏又遇上薛蟠,遭一顿痛打,一命呜呼,真真是“冤孽相逢”。
詹光就是“沾光”,单聘仁:善骗人。
此二人乃门下清客,沾沾光,擅长骗人罢了。
甄英莲者,真应怜也.霍启:祸起。
平儿是
“瓶儿(摆设)”,秦钟也是个“情种”,卜世人就是“不是人”等等.
再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可理解成“原应叹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可理解成“原因探析”,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
红楼梦中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探究

红楼梦中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探究(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中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探究【导语】:《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红楼文化人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深刻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艺术
刘佳
2010137126 理学院
摘要曹雪芹编著的《红楼梦》无处不用巧思,一切描写从塑造人物出发,连给人物命名也不放过。
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应用到了谐音的命名艺术,都是大有深意的。
有的揭示主题,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有的是表达作者的爱憎等等。
关键词红楼梦谐音法命名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的命名,采用了谐音法的命名方式。
这种命名法是按照人物性格本质拟出人名,有明暗两重意思,明的意思是名字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种伪装.不过遮人耳目罢了;暗的是名字谐音的意思,这才是作者的真意。
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来面目,或暗寓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指出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遭遇,这类名字像是给书中人物定做的一顶不太不小的帽子,合适得体,巧妙有趣,每每夸人拍案叫绝。
从贾府的二老爷到家奴下人,从贯穿全书的主人翁,到昙花一谢的龙套角色,大多是用这种方法命名的。
首先我们大致浏览一小部分《红楼梦》中用到了谐音的姓、名、姓名1:
众所周知,《红楼梦》主要反映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兴衰成败、民生百态。
四大家族的命名寓意互通,共同揭示出作者对封建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建构体系的质疑和讽刺,作者正是借助谐音双关这一隐笔寓主题于无形,留给读者思考。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百家姓里独选“贾”,绝非偶然随性为之,其中暗含着作者精妙的艺术构思。
“甄”、“贾”分别是“真”和“假”的谐音,暗合作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创作主旨,
1焦紫玉《红楼梦》人物取名艺术职业圈2007年第16期
一方面表明作品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另一方面也整体上否认了贾府中的人和事,暗讽其隐藏在真人真事背后的虚假和罪恶。
“史”者屎也,史家之男子莫不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堪比狗屎,短短几代之间就把家业败光,香火熄灭。
“薛”者雪也,“薛”氏家族只剩下冷酷和严寒。
再如“王”氏家族,“王”者亡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终也难逃休弃客死他乡的命运。
作者有意塑造了“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一虚一实的人物,这二人对《红楼梦》故事的情节推动具有重大作用,这种功能《话说<红楼梦>中人》2一书中称之为“建构艺术整体的功能,具体表现为线索功能、见证功能和阐释功能”。
甄士隐作为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开篇即经历家破人亡之悲隐,由江南富户变为疯癫和尚,他似乎与贾府毫无关联,却是整个红楼故事的全知全觉者,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太虚仙境来使这个人物的视角具备理念上的合理性,通过他的见证功能使读者能够在情节发展之外拥有更多自己的思考。
使读者在读到阐释性内容时,会对情节有自己的预期和猜测;而等到故事结束时,反过来再读,又会觉得回味无穷。
暗示人物性格命运。
秦钟,谐音为“情种”,养女则名秦可卿,谐音“情可亲”或“情可轻”。
秦钟和秦可卿都与第一男主人公贾宝玉交情甚笃。
关于秦钟,红楼梦中主要写了他与宝玉的同性之爱以及他与智能儿的异性之淫。
红楼第十五回记录秦钟在秦可卿的送殡途中、尚在守灵之期便与智能儿云雨,被贾宝玉当场捉住,他纵情淫逸,最终一病不起,命丧于斯令人愤叹情不可恕。
这种姓名谐音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鬼斧神工,匠心独运,令人解不尽其中味,仔细阅读,可以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觉得回味无穷。
这也是曹雪芹的匠心史笔之妙
2中国红楼梦学会《话说<红楼梦>中人》崇文书局20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