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的环境及组成要素共70页
合集下载
2.3.5 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 1

2.3.5 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
一、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2)分类
按空间分布
按循环周期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2)冰川有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其他陆地水的功能。
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明显。
(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潜水互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链接注意
分析某一条河流时不但要用联系思维的方法考虑补给方式,还要考虑某一国家、大洲(含分区)的河流湖泊水文变化特征,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来说,可以找出世界主要的大江大河进行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高中地理课件第3课7陆地环境的组成

A
B
C
D
【解题思路】这两道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能否按其性质 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的能力,以及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 可再生资源的能力和对各项资源分析、归类的能力。
首先,应知道矿产资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 定地质条件才能形成,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资源;气候、 生物、土地、水资源能循环再现和不断地使用,属可再 生资源。其次,要知道题中各选项分属于哪类资源。(1) 小题中有前提条件——“地下”,因而选B。第(2)小题 应考虑到A中包含海底矿产,C中包含水能,D中包含地 下水等均不正确,因而选B。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1820 20年11 月18日 星期三 6时7分 15秒20 .11.18
谢谢大家!
按属性分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
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陆地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
与人类活动关系
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 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能源资源
常规能 源
矿物能源一非可再生
水能 生物能
可再生
新能源 太阳能 地热能
可再生
核能一非可再生
2、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的区别 和联系
各部分组成可以用下图表示
能力·思维·方法
【例1】(1)下列资源中,可列为地下可再生资源 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002 年上海)( )
据此变化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陆地环境 陆地环境组成

作用也很明显。例如,我国的黄土 高原,流水的侵蚀作用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 貌形态。流水对岩石还有化学溶蚀作用。喀斯特地 貌就是可溶性岩石 (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 的水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图 4-26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图 4-27 云南石林
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会被风、流 水、冰川、海浪等携带离开原来位置,称为搬运 作用。 沉积作用 : 岩石风化和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 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称为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 生物化学的变化,经过很漫长的地质时期变成坚 硬的岩石(沉积岩)。
1.岩浆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 壳冷凝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冷 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和玄武 岩等。
玄武岩
花岗岩
三叶虫化石
树叶化石 岩浆岩的生成示意图 沉积岩层理和化石形成示意
2.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会在风吹日晒 等作用下风化侵蚀成碎屑物质,后被风力、流水等 搬运到地表比较 3.变质岩 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运动和岩 浆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导致 岩石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的岩石,称 为变质岩。如花岗岩可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可 变质形成大理岩、砂岩可变质形成石英岩,而页岩 可变质形成板岩。
四、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矿 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按照自 我再生的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一)、陆地自然资源特点
1、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 3、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一个地域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图 4-26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图 4-27 云南石林
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会被风、流 水、冰川、海浪等携带离开原来位置,称为搬运 作用。 沉积作用 : 岩石风化和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 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称为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 生物化学的变化,经过很漫长的地质时期变成坚 硬的岩石(沉积岩)。
1.岩浆岩 地下深处的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 壳冷凝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冷 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和玄武 岩等。
玄武岩
花岗岩
三叶虫化石
树叶化石 岩浆岩的生成示意图 沉积岩层理和化石形成示意
2.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会在风吹日晒 等作用下风化侵蚀成碎屑物质,后被风力、流水等 搬运到地表比较 3.变质岩 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运动和岩 浆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变化,导致 岩石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的岩石,称 为变质岩。如花岗岩可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可 变质形成大理岩、砂岩可变质形成石英岩,而页岩 可变质形成板岩。
四、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矿 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按照自 我再生的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一)、陆地自然资源特点
1、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 3、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一个地域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高中地理课件第3课8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质灾 害的防 御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 系统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 策法规体系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高中地理课件第3课8陆地环境的组成
•2、若对比“世界地震分布图”和“板块构造图”就不难知 道,世界两大地震带都分布于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其中, 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印度洋、美洲、南 极洲板块相缝合的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亚欧块 板与非洲、印度洋板块相缝合的地带。在这些板块构造的边 缘地带,断层多,岩层容易变形断裂、错位而释放出大量的 能量,形成地震。
高中地理课件第3课8陆地环境的组成
•(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地震活动强烈、地震频 发断层发展→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滑坡泥石流 ←暴 雨集中
•(2)灾害发生的群发性例:地震→引起火灾—海啸—滑坡
•(3)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①人类是自然灾害的受害者②人 类是灾害的的制造者,例如: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 可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A 震级相同,烈度相同
•B 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C 震级不同,烈度不同
•D 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高一关是识读出图中所示的地 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 台湾岛。回答各个问题时,需要利用相关的地理背景资料 加以分析。(1)台湾多地震,人们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在城 市中兴建高大建筑物时,对其抗震能力有较高要求。D处地 震波及A城,致使某幢高大建筑物倒塌,暴露出该建筑物抗 震性能差,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2)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 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 壳不稳,多断裂构造带,地球内能极易从这个薄弱地带释 放出来,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的多发区之一;(3)多 山、多地震、多雨等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该地的地质灾害 系统属“地震——滑坡——泥石流”型,地质因子、气象 因子都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原因;(4)C处等高线密 集,坡度较陡,且位于岛屿东部,更接近板块的消亡边界, 又地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降水频率高。
陆地环境

注意:我国东北的松花江等河流,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3、4月份),夏季有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形成夏汛(7、8月份),一年中有两个汛期。
(4)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谁的水位高就补给低水位的。(书上图)
注意:我国黄河下游,由于是“地上河”,湖床比地面高,因此,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单一方向)
地下水中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很少。
(4)动态地下水:河流水
(5)根据水体更新循环的周期分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6)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4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环境
陆地环境: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壳(岩石、地貌)、大气(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在机整体。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岩石圈——全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它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岩石的重要性:一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对于人类来说,它可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5)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水库可人工调节)
如: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洪水期,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径流。
5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2)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最重的循,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认识: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我们亚洲只与南极洲板块不相邻)
(4)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谁的水位高就补给低水位的。(书上图)
注意:我国黄河下游,由于是“地上河”,湖床比地面高,因此,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单一方向)
地下水中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很少。
(4)动态地下水:河流水
(5)根据水体更新循环的周期分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6)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4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环境
陆地环境: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壳(岩石、地貌)、大气(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在机整体。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岩石圈——全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它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岩石的重要性:一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对于人类来说,它可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5)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水库可人工调节)
如: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洪水期,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径流。
5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2)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最重的循,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认识: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我们亚洲只与南极洲板块不相邻)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312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循 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产物会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 又会被微生物分解,以 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 境中去——这种有机质 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 生物循环。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循
生物
•动物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
•原始大气:
•生 物
参 与
•现代大气: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生物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1.我国华北民间有“枣发芽、种棉 花” ••的2.谚亚语热带树种青冈栎对天气的变化 很敏感,当树叶变红时,一两天内 会下雨,雨过天晴后,树叶又会变 成深绿色。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对水源的指示作用
•人们可以根据水生植物、旱 生植物的生长特性寻找地下水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对大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矮牵牛受二氧化硫污染后
•花仍然完好
•叶片受到伤 害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对矿产的指示作用
•1、海洲香薷生长的地方地下 一般有含铜矿床,被称为“铜草”
•2、戟叶堇菜生长的地方地下一般 有铀矿。 •3、古书有云:“山上有葱,其下 有银;山上有薤,其下有金。”
•净化空 气调节气 候涵养水 源 •吸烟滞 尘降低噪 声美化环 境
高中地理课件陆地环境的组成——生 物312
陆地环境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8:40:5218:40: 5218:4011/18/2020 6:40:52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818:40:5218:40Nov-2018-Nov-2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18:40:5218: 40:5218:40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1月下 午6时40分20.11.1818: 40Nove mber 18, 2020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8日星 期三6时 40分52秒18:40:5218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6时40分 52秒下 午6时40分18: 40:5220.11.18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1820.11.1818: 40:5218:40:52Novem ber 18,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8日 下午6时 40分20.11.1820.11.18
•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6时 40分52秒18:40:5220.11.18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820.11.1818: 4018:40:5218: 40:52Nov-20
•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020年11月18日星期 三6时40分52秒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20
陆地环境及组成要素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温带荒漠景观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1.比较莲和骆驼刺在 形态上有何差异?
2.莲和骆驼刺在生长 环境上有何差异?
水分对植物的影响
水 生 植 物 旱 生 植 物
水生植物有硕大、 鲜嫩的叶子,但根系 并不发达。
旱生植物的叶子已 变成细刺,以减少水分 的蒸腾;但根系很发达, 能从很深的地下 吸取水分。
有机质的积累 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 集过程
Al Fe
土壤 肥力 不断 提高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
气候
相互联系、制约、 渗透
水文 土壤 生物 直接的关系与 间接的关系 地貌 形成统一协调 的总体特征
季节性积 气温 随气温和 雪融水补 和积 积雪量而 给 雪量 春季 变化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补给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气温 随气温而 西部 变化 和冰 内陆 川量 夏季 区 水位 全年 较稳定 普遍 普遍
较稳定、 水位 全年 可靠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人们利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 原理在西双版纳地区模拟雨林结构, 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 4 )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 5 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 8 、 9 月 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 是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冰期,水位 差较小。如图 。
( 5 )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较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
对矿产的指示作用
海洲香薷生长的地方地下一般有含铜 矿床,被称为“铜草”
戟叶堇菜生长的地方地下一般有铀矿。 古书有云:“山上有葱,其下有银;山上 有薤,其下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