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团扇gdkj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团扇》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团扇》 | 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九课《团扇》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来设计并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团扇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欣赏团扇的艺术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进行团扇创作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团扇的制作技巧,如绘画、剪纸、拼贴等。
2. 团扇的整体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团扇样品、制作材料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团扇样品,引发学生对团扇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团扇的用途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团扇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团扇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扇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1. 团扇的起源和发展2. 团扇的艺术特点3. 团扇的制作方法4. 团扇的制作实践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团扇作品,要求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
2. 写一篇关于团扇的短文,包括团扇的起源、艺术特点以及自己的创作体会。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团扇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技巧进行团扇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难点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团扇》这一课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团扇的制作技巧,如绘画、剪纸、拼贴等,以及团扇的整体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9. 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特点,掌握团扇的基本绘制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团扇的起源、发展、种类及绘画方法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团扇的文化内涵及绘画技巧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特点,掌握团扇的基本绘制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团扇的基本绘制技巧。
2.难点:如何将团扇的文化内涵与个人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及绘画技巧。
2.示范法:演示团扇的绘制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团扇作品。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团扇样品、绘画材料、投影仪、幻灯片等。
2.学具:学生绘画材料、参考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团扇样品,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外观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团扇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团扇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讲解团扇的绘画技巧,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
通过幻灯片展示团扇绘画的优秀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灵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开始动手绘制团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展示、交流,评价彼此的团扇作品。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团扇与文化、生活相结合,思考团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第九课 团扇 ︳湘美版 (共36张PPT)

作品展示
谜语
有风不动无风动,
不动无风动有风。
第9课
团扇
什么是团扇?
是一种圆形,或 近似于圆形有柄 的扇子。
柄
长圆
扁圆
方圆
Hale Waihona Puke 梅花形腰 形团 扇 的 造 型
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早期的团扇材质大多以绢、 纱、丝为主又称绢宫扇、合欢扇、纨扇和罗扇。后来还 有蒲、纸、羽毛、藤以及现代使用的塑料等材质。
《红楼梦》里的绢宫扇
花 鸟 虫 草
山 水 风 景
亭 台 楼 阁
人 物
书 法
刺绣
粘贴
编织
镂空
团扇的制作步骤
(1)设计并剪出扇面
(2)扇面题材选择: 花鸟、山水、人物、楼阁、书法.....
扇面常见的构图形式是?
A
居
B
中
满
构
构
图
图
(3)制作扇面: 剪贴、编织、绘画、书法......
练习:
根据所学内容, 自己设计一把扇子。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扇面。
《西游记》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芭蕉扇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白羽扇
《水浒传》
宋清,梁 山好汉之 一,绰号 “铁扇子”。 使用的是 用蒲葵树 做的蒲扇。
瑶宫秋扇图
清 任熊
此图工笔写一姿容秀丽的仕女, 手执花鸟为题材的鹦鹉纨扇。
团扇的扇面 题材广泛,包括: 花鸟虫草、山水 风景、庭院楼阁、 人物、书法等~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团扇》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
团扇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以及团扇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团扇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技巧,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
但团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团扇,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学习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2.原因:团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对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程度有一定要求。
同时,装饰技巧的运用需要学生发挥创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较高要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2.示范法:教师演示团扇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制作方法。
3.练习法: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团扇的艺术特点,示范团扇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
3.学生练习: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互相学习。
5.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团扇的制作水平和创意程度。
6.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基本知识,掌握团扇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团扇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团扇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还提供了多种团扇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的绘画基础和制作技巧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此外,学生对团扇的了解可能局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对于团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能知之甚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团扇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团扇制作技巧的掌握。
2.团扇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示范法:展示团扇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制作技巧。
4.小组合作法:分组制作团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团扇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团扇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扇面、颜料、画笔等。
3.准备展示用的道具和展示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精美的团扇,引导学生关注团扇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团扇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展示团扇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团扇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处理,强调制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团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九课 团扇 ︳湘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九课团扇 | 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团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背景。
2.学习团扇的制作技法和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团扇的技法和表现。
2.表现自然题材的团扇创作。
三、教学难点1.团扇技法的细节操作。
2.团扇的整体调和和审美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团扇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团扇的美感和技法。
2.学习团扇的历史和文化(10分钟)教师介绍团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流传的地位。
3.学习团扇的技法(15分钟)教师讲解团扇的技法,包括切法、画法、定轮法、洗笔法等,让学生对团扇的制作和表现有初步的了解。
4.观看示范(10分钟)老师示范团扇的制作过程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团扇的制作和表现。
5.学生练习制作(4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教学,进行团扇的制作练习。
学生可以选择自然题材进行表现,加强对团扇的笔触和技法的了解。
6.展览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制作完成的团扇进行展览和评价。
教师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制作完成的团扇可以作为作业提交。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团扇的制作技法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团扇的技法和表现| |教学难点|团扇技法的细节操作| |评价标准|团扇的整体调和和审美感受|七、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体验团扇的美,通过介绍团扇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团扇的背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团扇的制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团扇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充分体验团扇的魅力,学习笔触技法,绘制了各自的团扇。
学生们坚强地挑战着并调整自己的一遍遍实践,在成就感和耐心中理解、体验了美丽和技德的过程。
湘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团扇》PPT课件

(要求从造型,装饰构图上去评价)
2、全班评,每组选出来最好的团扇
参加评选,所有同学都可以当评委,
要求公正公平。
3、老师评价总结。26
.
27
.
28
.
谢谢!
29
.
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又称
绢宫扇、合欢扇、纨扇和罗扇。
团扇的特点是对称、轻盈、
工艺性强。
团扇的造型除圆形以外,还
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
葵花形、腰形、马蹄形等。
团扇的扇面题材广泛,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草、
庭院楼阁、才子佳人、民间风俗等,都进入到幅不盈尺
的扇面之中。
11
.
团 扇 的 造 型 圆形 六边形 瓜棱形 腰形
7
.
瑶宫秋扇图
清 任熊
此图工笔写一仕女 手执鹦鹉纨扇,人物着 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 夸张。图中的纨扇扇面 描绘了一景——树梢上, 鸟儿鸣,扇中的诗情画 意犹如一股清泉流入观 者的心田。
8
.
二、说扇知扇
9
.
欣 赏
1、团扇的起源
感 2、团扇的造型
受
团
3、团扇的材质
扇 美
4、扇面的装饰
10
.
团扇的起源
扁圆形 长圆形
方圆12 形 瓜棱形
腰形 .
团 扇 的 材
麦 草 稻 草
质
羽
毛
塑 料
麻 线绢 布ຫໍສະໝຸດ 丝13绸.
扇面的装饰
14
.
花 鸟 画
15
.
人 物 画
16
.
山 水 画
17
.
书 法
18
.
三、赏扇评扇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团扇》说课稿4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9. 团扇》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团扇》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方法设计创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团扇的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美术学科有较高的兴趣。
但团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学会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一把具有个性的团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团扇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一把具有个性的团扇。
2.难点:团扇的艺术特点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问题,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扇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制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演示团扇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团扇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团扇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团扇的制作步骤。
3.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团扇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