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精品教案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庞大的阵容——7000多名士兵,600多匹战马,20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儿闻名于世。

教材中出示了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全景。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这个坑以兵车为主体,车、步兵成为矩形联合编队。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尊、战场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铜戗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这支部队阵容整齐,装备精良,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圆雕和浮雕的区别,使学生对雕塑产生初步认识,还可以介绍秦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写实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形态逼真。

通过欣赏与评述,学生会对古代艺术大师高潮的雕刻技艺产生强雷的震撼,唤起自己真爱国宝、为祖国的伟大文化而骄傲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2.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珍贵艺术作品的重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视频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故事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纪录片。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看了视频你是否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些了解了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奴隶主死后用奴隶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为主题,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包括: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实践,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实践的能力;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2. 学生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艺术价值的认识和欣赏;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 纸、彩笔、剪刀等绘画工具;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模型或实物(如可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如绘画、制作模型等,进一步感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如何珍爱国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以及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2. 主体内容: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欣赏与分析、实践环节、小组讨论、总结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进行绘画创作;2. 小作文: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介绍,包括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3.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珍爱国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人教四下美术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人教四下美术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美术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为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到自豪;
技能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秦陵兵马俑的珍贵,唤起他们对兵马俑的珍爱之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对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美术书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宝藏,秦皇陵兵马俑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二、走进秦陵兵马俑的世界:
师:同学们在课下根据上节课的要求都对这节课进行了预习,并且搜集了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资料以及兵马俑的相。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4、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5、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学情分析《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是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美术课。

在这一课主要是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它毕竟离学生遥远,怎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认真欣赏呢?通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重点难点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2、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4教学过程4.1一、兴趣开课师:同学们,2015年的9月3日,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咱们国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播放录像【09年阅兵式】师:这样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威武,雄壮师:这充分展现了我们中国的强盛,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同学们请看!欣赏图片【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师:大家知道这张图片描述的什么吗?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板书:秦始皇陵兵马俑】4.1.1教学活动。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doc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其主要政绩:(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二、发展阶段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三、探索评价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简介、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以及相关的思考与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学生在美术课上接触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更加直观地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并从中感受到古代艺术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国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难点:深入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秦兵马俑艺术特点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秦兵马俑题材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2.课件: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画材:水彩、彩笔、素描纸等4.参考资料:关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研究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国宝级艺术品。

20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20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珍爱我国文物,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2. 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3. 如何珍爱和保护文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珍爱和保护文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关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

(2)引导学生分享对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来历。

(2)展示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价值,如雕塑技艺、造型特点等。

(3)讲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在考古、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其珍贵性。

3. 实践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图片进行观察、分析、讨论。

(2)引导学生从造型、技艺、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和保护文物,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写一篇关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短文。

2. 家长参与:让学生向家长介绍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珍爱和保护文物的认识和行动。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四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评述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2、会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能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具准备:教师用具: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用具:搜集有关秦始皇及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同学们,你们好!在今天的美术课开始之前,我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二、发展阶段1、师:看了这段视频,现在大家内心是不是很激动?我们当中有没有去过西安亲眼见秦兵马俑的同学?来为我们讲一讲,他去看了兵马俑后,对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没有见过但兵马俑有了解的同学,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学生举手发言:我见到过兵马俑,它们都……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啊,请同学将掌声送给他们。

(播放PPT)大家请看,秦兵马俑每一个个头很高达,平均身高1.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圆雕陶俑,说到圆雕,大家看一下(PPT)这张是兵马俑的照片,对比一下他和旁边的那张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兵马俑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欣赏,而旁边那张是在石头上直接雕刻的。

师:观察很到位,兵马俑属于圆雕的一种,它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欣赏。

而旁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这么多秦兵马俑,而且每一个外形都有所不同,考古学家将他们都做了一个分类,同学们知道他们都有哪几类?学生:将军俑,军吏俑,立射俑,骑兵俑,跪射俑……师:回答很仔细,为了方便人们研究,我们给他们分成3个种类:(1)位于军队最高层的为将军俑(2)军吏俑率领各个兵种,听从将军俑的指挥(2)有各种兵种的,我们成为士卒俑2、大家看,这个兵马俑叫什么名字啊?学生:……这个兵马俑就是将军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四年级下册第20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庞大的阵容——7000多名士兵,600多匹战马,20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儿闻名于世。

教材中出示了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全景。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这个坑以兵车为主体,车、步兵成为矩形联合编队。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尊、战场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铜戗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这支部队阵容整齐,装备精良,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圆雕和浮雕的区别,使学生对雕塑产生初步认识,还可以介绍秦俑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手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写实的艺术特征——形象生动,形态逼真。

通过欣赏与评述,学生会对古代艺术大师高潮的雕刻技艺产生强雷的震撼,唤起自己真爱国宝、为祖国的伟大文化而骄傲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

2.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珍贵艺术作品的重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视频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故事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纪录片。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看了视频你是否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些了解了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奴隶主死后用奴隶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二)讲授新课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提问:短片中提及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教师语言: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2.兵马俑以及一号坑介绍教师语言:秦始皇陵出土兵马俑的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最为雄伟。

它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

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这个大型军阵,有精锐的前锋,强大的主力,灵活的侧翼,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1979年开放,现发掘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

根据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

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

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您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你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教师语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历史文物更是艺术品,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雕塑艺术。

3.出示陶俑、陶马、兵器图片教师语言: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艺术珍品?雕塑分为哪几种?陶俑的塑造风格是怎样的?教师语言:(1)出土珍品有陶俑、陶马、兵器。

(2)通过图片我们能够看到两种雕塑艺术作品,一种是圆雕作品另一种是浮雕作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一些柱子上雕的一些花纹。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3)秦兵马俑属于圆雕雕塑,陶俑的塑造逼真形象,风格属于写实风格。

4.出示陶俑图片教师语言:请你观察陶俑,看一看陶俑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陶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教师语言:(1)陶俑有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3)神态以及服饰姿势雕刻注重细节刻画。

教师语言:(1)发式:帽子不同,发髻不同。

军队中的军官都戴着帽子,一般的士兵只是绾成圆形的发髻。

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2)表情:千人千面,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

喜怒哀乐,表情各异。

(3)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有的穿铠甲有的穿布衣;有将军俑、军吏俑、士卒俑。

5.赏析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问:如何赏析武士俑?教师语言:武士俑大致可分为:军吏俑、着甲步兵俑、轻装步兵俑、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骑兵俑、车士驭手俑等7类。

我们观察兵马俑的外貌、发式、表情、神情、手势、服装、姿势,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鉴赏。

例1:立射俑外貌:立射俑高1.8米左右,身材魁梧。

发式:头发大都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神情:它们神态庄重沉稳、坚毅勇敢。

服装:身着战袍,外披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

姿势:左腿前倾呈弓步,左手张弓,右手搭箭,侧着脸,似乎在瞄准目标,随时准备把箭射向敌人。

例2:军吏俑外貌:军吏俑高1.8米左右,身材魁梧。

发式:军官都戴着帽子。

神情:眉毛粗壮高起,胡须上翘,不似常人,沉着机智、威武刚健,但作用正如舞台上戏剧人物画眉、挂须一样,面部轮廓清晰,五官位置更加明朗。

服装:身着战袍,外披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

姿势:右臂自然下垂拳半握,左手挟剑,两指微屈或右手紧握左腕剑伫立,左臂曲肘手微伸,一上一下,十分清楚地表现了紧握弓、轻护弦的内在动劲。

表现出一定的力度感。

提问:同学们,你能像老师这样分析鉴赏这几种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吗?教师语言:请你观察、讨论、分析、尝试扩充描述以下几种人物性格特色。

①垂手将军俑:肃立注视状,表现了治军有方、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外貌:身材高大魁梧。

发式:头戴双卷尾冠,长髯飘洒。

神情:它们神态庄重沉稳、坚毅勇敢。

服装: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魚鳞甲或著长袍不披甲。

姿势:昂首挺胸,显得威武大度,雄风逼人,勃发出阳刚之气,气宇轩昂,表现出儒将之风。

②蹲式弩弓俑(跪射俑):格外机智勇敢。

外貌: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精神抖擞。

发式:头顶左侧挽一发髻。

神情:神情坚毅果断,眼睛炯炯有神。

服装: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姿势: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③着甲步兵俑:具有坚韧不拔的气质,蓄须。

外貌:该俑挺身直立,身材魁梧,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发式:头顶的右侧绾圆形发髻,上罩尖顶的圆形介帻。

神情:它们神态庄重沉稳、坚毅勇敢。

服装:身着战袍,穿右衽齐膝长襦,外披铠甲,铠甲前片长垂及腹,后片及腰,肩臂戴短披膊。

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小腿扎行滕,足穿履。

姿势:双臂下垂,右手半握拳作持兵器状。

此俑反映出秦人高超的铠甲编缀和制造技术。

铠甲的质地似为皮甲,是当时秦军装备的主流。

④御手俑: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外貌:御手俑的职责是驾驭车马,保护车马进退得宜,并兼当主帅受伤可以代替其执掌指挥工具金和鼓。

御手俑是秦代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式:头绾扁髻,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

神情:笃定、专注认真。

服装: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

姿势: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教师语言:由于匠师们技艺高低不齐,秦俑的塑造中也存在少量表情呆滞、愁眉苦脸的形象。

6.提问:兵马俑被秦朝的能工巧匠雕刻得这么出神入化,你能从构图、气势、造型、艺术、整体五方面,说说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吗?教师语言:秦陵兵马俑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得其具备了相当高的美学研究价值,秦俑的美不仅仅是其人物的美,更是整体的、人物衬托的美。

(1)构图美四坑一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俯视全坑,给人以“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动感和强大的压力。

若置身俑群之中,则有“人在画中”的感觉。

因此,傅天仇教授称作“平中幻变”的构图和“交响乐式的雕塑”,是很有道理的。

(2)气势美秦俑中各个方阵相互呼应,气势磅礴,是以俑、马、车的大和多而构成一个威严的大环境,塑佣同身,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形象,勾勒出了一派令人赞叹的宏大气势,同时,也表现出了秦军不畏强敌的决心和帝国的繁荣昌盛。

它是秦始皇一切崇“大”意识的具体反映。

使人感受到气势夺人的力量。

(3)造型美秦俑衣着装饰、形象表现都是当时民族文化的反应,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面部表情千差万别,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4)艺术美作为大型的立体造型,秦俑艺术是以现实主义手法较为成功地再现了秦军威仪的。

秦俑塑造之真切,所用武器、车马具之实用,有假有真。

匠心独运,忠实中蕴含着艺术之美。

雕塑艺术家能够遵守局限性(军队、静态),而又克服了局限性带来的抑制(行动自由和情绪的多变)。

在人物个性的创造上,使内心感情的变化通过成功的刻划神态和适当的动势而获得成功。

在整体安排上,使几个兵种的对称排列或依作战单位用方块式穿插,从而避免了无数静止的重复带来的单调、乏味,而使人生厌和困扰。

在这里从个体的“神具”到整体的气势,贯穿始终,正是秦俑艺术美的所在。

(5)整体美兵马俑的人物、车马,都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虽然每个人物造型各异,然而当身处于秦俑群中,可以感受到其整体带来的雄浑气势,他们的机构、布局、分配、站位,相互映衬,便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其整体的严谨,正是因为良好的整体布局,才给我们带来了之前所陈述到的气势之美。

气势,在探讨兵马俑的价值之时,并不能单纯的看单独每座兵甬的造型,其真正的美,就是大量的兵马俑所构成的磅礴画面。

(三)艺术实践教师语言:通过今天课程的学习,请你写一写你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有什么感受。

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