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到土地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污水土地处理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水土地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污水土地处理的原理污水土地处理是指通过将污水注入土壤中,利用土壤的吸附、分解、转化和生物作用等,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土壤的大孔隙结构和含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使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适宜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利用土壤进行污水处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污水土地处理的方法1. 滴灌法滴灌法是将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通过滴管,滴入土壤中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水分和养分的平衡性,可以较好地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稳定,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2. 潜水曝气法潜水曝气法是通过埋设曝气管,将污水注入土壤中,再通过曝气管向土壤中供氧,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降解的速度。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减少氨氮的含量,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3. 人工湿地处理法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植物根系和湿地介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湿地植物和湿地介质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吸附重金属,并通过植物的吸取和蒸腾作用,使水体得到净化。
三、污水土地处理的应用领域污水土地处理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城市园林绿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1. 农田灌溉使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减少对化肥和淡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肥力,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使用污水进行浇灌不仅可以解决市政污水处理的问题,还可以为城市增添绿化景观,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污水中的养分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有益,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绿化效果。
3. 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土地处理也可以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土地灌溉、农田水利、城市绿化等用途的过程。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土地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污水是指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水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污水处理,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污水土地处理的意义1. 资源化利用:经过适当的处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田灌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2. 水资源节约: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或城市绿化,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淡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经过科学处理的污水排放到土壤中,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4. 城市绿化: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城市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污水土地处理的技术和方法1. 生物处理技术: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采用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 植物处理技术:利用植物的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转化为植物生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4. 土壤过滤技术:将污水通过土壤层进行过滤,利用土壤的吸附、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污水土地处理的标准要求1. 污水处理效果: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2. 农田灌溉标准: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时,应满足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指标等。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对含有污染物的污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并将处理后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环境质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伤害,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一、污水土地处理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了土地和水资源。
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为了巨大威胁。
因此,开展污水土地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保护土地环境: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土壤,对土地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平衡。
通过污水土地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土地污染,保护土地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保护水资源: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会直接或者间接进入水体,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通过污水土地处理,可以将处理后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促进经济发展:污水土地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开展污水土地处理工作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二、污水土地处理的技术和方法污水土地处理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氧化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颜色、异味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3.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的生理、生态和生物化学特性,将污染物吸收、积累、转化或者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湿地植物修复、植物吸附等。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1.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者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污水土地处理的各个方面。
2.概述2.1 污水土地处理的定义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将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处理的污水,通过土壤滤池、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标准。
2.2 目的与意义污水土地处理的目的是减少对自然水环境的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利用土地和植物的自然功能,实现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和分解,促进土壤的肥力提高。
3.污水土地处理的工艺流程3.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沉淀池沉淀和油脂回收等步骤,旨在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减少后续处理环节的负荷。
3.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氨氮等。
3.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如膜分离、吸附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等,确保污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4.污水土地处理的技术方法4.1 土壤过滤法通过将污水通过土壤,利用土壤颗粒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其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吸附、分解、吸附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和处理。
4.2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是利用湿地植被、土壤及通入湿地的污水,通过气液、土壤和植物根系间的物质转化和传输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
4.3 农田灌溉法农田灌溉法是将经过中级和高级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通过土壤的吸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达到净化污水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目的。
5.管理与运维5.1 污水处理厂的设施管理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设施维护,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及保养,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洗。
5.2 运维管理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设立监管机构,进行运行监管和数据记录。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同时将处理后的污泥或废水用于农田灌溉或土壤改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土地修复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土地处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背景介绍污水排放和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土壤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因此,开展污水土地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2. 生化处理: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化池,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时通过曝气和搅拌等手段提供氧气和充分接触,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3. 深度处理: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过滤等技术,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微污染物和微生物。
4. 污泥处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厌氧消化等处理,以减少体积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三、处理效果1. 出水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排放标准,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NH3-N(氨氮)等指标要求。
2. 污泥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污泥利用标准,如含水率、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等要求。
四、土地利用1. 农田灌溉:处理后的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通过农田的渗滤和植物的吸收,实现废水中的养分和水分的循环利用,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
2. 土壤改良:处理后的污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通过添加有机物和养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质量。
五、环境保护1. 减少水资源消耗:污水土地处理将废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2. 减少土壤污染:通过污水土地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或吸附,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3. 促进生态平衡:通过废水的处理和土地的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其处理后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污水土地处理的概念、原理、技术、优势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1.1 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污水通过土壤介质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1.2 污水土地处理利用土壤的吸附、分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或吸附到土壤中,最终实现水的净化和土壤的修复。
1.3 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二、原理2.1 吸附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从而净化水质。
2.2 分解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2.3 转化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将污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有机物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技术3.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利用湿地植物和土壤介质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降解。
3.2 土壤过滤技术:通过将污水通过土壤层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3.3 土壤修复技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水进行处理和修复,实现土壤的再生。
四、优势4.1 低成本: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式成本更低,且不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能源。
4.2 高效率:土壤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分解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4.3 可持续:污水土地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五、应用5.1 农田灌溉:将经过土壤处理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既可以减少用水量,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5.2 城市绿化:利用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再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城市绿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3 工业园区治理:在工业园区中采用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业废水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环境。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式既能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又能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一、污水土地处理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能源消耗,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等副产物。
而污水土地处理则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污水土地处理的技术原理1. 植物吸收法:通过种植适宜的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植物有芦苇、菖蒲等。
2. 人工湿地法:利用湿地植物和湿地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降解和吸附,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土壤过滤法:通过将污水通过土壤层进行过滤,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颗粒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三、污水土地处理的步骤和流程1. 原水处理:将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 植物选择和种植: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
3. 污水输送和分配:将污水输送到处理区域,并通过管道或渠道将污水均匀分配到各个处理单元。
4. 污水处理和净化:通过植物吸收、湿地过滤或土壤过滤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5. 净化水的收集和利用:将处理后的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农田排水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6. 污泥处理和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
四、污水土地处理的优势和应用范围1. 资源利用:污水土地处理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环境友好: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污水土地处理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污水土地处理简介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将污水排放到土地上进行处理和净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恢复土地的可持续性使用。
污水土地处理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土地处理的原理、优势和实施步骤。
原理污水土地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来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吸附和降解。
在污水经过土壤层的流动过程中,土壤颗粒表面的微生物和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有机物。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将氮、磷等营养元素转化为无机形态并固定在土壤中。
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污水在经过土壤处理后可以变得清澈且无害,对地下水的污染也有一定的减少。
优势1. 环保净化:污水土地处理是一种自然的净化方式,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
,土壤层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2. 资源回收:通过土壤处理,一些有机物质可以被土壤颗粒吸附并降解,转化为有机质,再通过植物的吸收利用,实现了对有机物质的资源化。
3. 经济效益: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污水土地处理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和高能耗,节约了成本。
,土地可以得到有效的修复和利用,增加了土地资源的价值。
4. 适应性广泛:污水土地处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水等,适用范围广泛。
实施步骤污水土地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土壤选择: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
一般来说,土壤的孔隙度、质地和富含有机质的程度会影响污水的流动和处理效果。
2. 设计排污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污水的输送和分配系统。
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管道、处理设施和渗滤设施等。
3. 土地准备:将选定的土地进行整理和平整,以便后续操作。
,处理好土地的排水问题,确保土壤能够正常接收和处理污水。
4. 污水处理:将污水排放到土地上,通过土壤层的处理过程,去除污染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污水土地处理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成为目前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显示出了独特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笔者讨论了污水土地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类型。
[关键词]污水土地处理基本原理工艺类型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3-0307-01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也称土地灌溉系统和草地灌溉系统。
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及一些工业废水,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实现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的常年性生态系统工程。
污水土地处理是目前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笔者对污水土地处理进行了探讨。
一、污水土地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污水土地处理是在人工控制下将污水适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系统来自我调控机制和净化可降解有机污染污染物的综合污水净化方法。
可以说是一种利用土壤及生存于该环境中的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生态学方法,以同时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处理”与“利用”的两大个功能,达到污水的充分净化以及水、肥资源的循环再生和有效利用。
它主要用
来处理一些生活污水及食品加工类废水,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是一种实现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的常年性生态系统工程。
近年来,土地处理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的代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二、污水土地处理的常见工艺类型
1、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慢速渗滤处理系统是指将污水投配到植物的土坡表面,污水在流经地表土壤—植物系统时得到充分净化的处理工艺类型。
将污水投配到植物的土壤表面,污水在流经地表土壤—植物系统时得到充分净化的处理工艺类型。
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植被、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将污水处理与当地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技术要求低于常规的二级污水处理,处理效果达到三级处理水平。
该系统适用于轻质土坡,如砂土、砂壤土、壤土,一般是间歇性投配污水,以保持较高的渗透率,可达3.3-150米/年。
在干早地区,用污水代替清洁水进行灌溉,可以开发荒地,发展草地和林区。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对水质预处理的要求较高。
2、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快速渗滤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能
的土壤表面,污水通过重力作用在向下渗滤过程中经过过滤、沉淀、氧化、还原以及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作用而得到净化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
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水是周期地向渗滤
田灌水和休灌。
使表层土壤处淹水/干燥。
即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
在休灌期,表层土壤恢复好氧状态,在这里产生强力的好氧降解反应,被土壤层截留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分解。
休灌期土壤层脱水、干化有利下一个灌水周期水的下渗和排除。
在土壤层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作用便于氮、磷的去除。
快速渗滤系统因其对污染物较高的去除率和较高的水力负荷,在国内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该工艺投资省,处理费用低,系统耐冲击负荷大,渗透率可达152米/年。
出水水质好,回收率高,效果达三级处理水平。
该系统以处理污水和回用利用污水为目标。
适用于土层较厚(大于1.5m),渗透性能良好的粗质地土层,如亚砂土、砂质土等。
要求地下水深在2.5m以上,地面有一定的坡度,距离人口密集区有一定的距离。
3、污水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漫流工艺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在生长着茂密植物,具有和缓坡度且土壤渗透性较低的土地表面上,污水呈薄层缓慢而均匀地在土表上流经一段距离后得到净化地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土地漫流系统的净化机理是利用“土壤一植物一水”体系对污染物地巨大容纳、缓冲和降解能力。
其中土表的生物膜对污染物有吸附、降解和再生的作用;植物起了均匀步水的作用;阳光既可以提高系统活力,又可以杀灭病原体及促进污染物的分解;大气给了微生物良好的呼吸条件。
在以上各方面的良好条件下,土地漫流系统构成了一个“活”的生物反应器,是一个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系
统。
4、湿地土地处理系统
湿地生态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并使土坡经常处于饱和状态,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湿植物和土壤相互联合作用下得到充分净化的处理工艺类型。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
它利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化反应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
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立式流湿地。
表而流湿地与自然湿地相似,污水在填料表而漫流。
绝大部分有机物的降解由植物水下茎和其上的生物膜来完成。
这种类型未能充分发挥填料和丰富的植物根系的作用,且卫生条件不好:潜流湿地是水在填料表面向下潜流。
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卫生条件较好,片地小,处理效果较好;立式流湿地的水流情况综合了表而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的特点,但其建造要求高,易滋生蚊虫。
所以,潜流式湿地系统是日前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有十分复杂的净化机理,日前还处于研究中。
一般认为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二种作用。
湿地系统成熟以后,基质表面和植物根系吸附了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
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悬浮固体被基质和植物根系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被去除。
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依次呈现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
保证了污水中的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和
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最后通过湿地床基质的定期更换和栽培植物的收割使污染物最终从系统中去除。
5、地下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将经过腐化池(化粪池)或酸化水解池预处理后的污水投配到地下距地而约0.5m深处的渗滤田。
在土壤的渗滤作用和毛细管作用下,污水向四周扩散。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
在地下渗滤处理系统中,在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降解。
土壤中的微生物又为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所摄取。
污水中的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氮,伸入土层中的植物根系吸收部分有机污染物、硝酸氮以及磷等植物性营养物。
这样,通过生物、土壤系统的复杂又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作用,使污水得到挣化。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具有无损地而景观、不受外界气温影响、易于建设、便于维护、不堵塞、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出水可回用等优点。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的种类很多,日前应用较广的是污水土壤渗滤净化沟和土壤毛细管浸润渗滤沟。
本法适用于农村、乡镇等小型村落,由于污水直接引入土层深处,较少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结束语
总之,土地污水处理系统,这种自然生态的水处理法在生活污水、
微污染水以及污水回用处理上,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处理工艺具有污水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厂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持运行的技术要求低,还具有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等众多优点。
它弥补了传统的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处理工艺的缺点,在我国具有很大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雷乐成,杨岳平等.污水回用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李慧等.污水的土地处理特性分析闭,北方环境,2004.
[3] 孙铁布.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4(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