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遗址公园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曲江遗址公园

曲江遗址公园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与曲江池遗址公园东西相连,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部,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是城市文化公园。

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担纲规划设计,公园因循山水格局,规划建设历史之园,文化之园,生态之园,艺术之园,以秦,汉,隋,唐曲江池遗址为基础,恢复曲江池历史水系,建设现代人文景观。

琼楼玉宇,桥廊轩榭,凡三十六处,如璀璨群星辉映曲江,整个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分为八大景区。

唐城墙遗址公园西区平面图该景区的设计是在完全遵循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挖掘和设计,和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毗邻,构成一个全新的曲江。

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关注历史,走进当代。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思潮,要尊重和吸取自身历史与文化经验和情感的基础上,立足现代,以开放的视野和姿态广泛接触当代艺术思潮和人文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清醒头脑,有选择的创造性的将之融入公共艺术的创作和作品中来,也就是做要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一个成功的艺术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能够触动观赏者的心灵,同样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也是一样。

现今的公共艺术与艺术观念紧密联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同样公共艺术也具有很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建筑,环境雕塑,壁画,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和艺术装置等。

这是一个浮雕,猛的看上去像是道出来的,因为它雕刻的精细程度让每一个观赏者都驻足。

细小的颗粒或许就是注成这一艺术品雕刻成功的原因吧。

采用中国传统纹样对城墙墙面进行修饰,像是一个一个的门丁镶嵌其中。

这就是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效果的艺术品,也是一个与空间环境紧密联系的公共造型雕塑。

红色的“城墙”,不仅代表了文化,也同样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前面是白色的酒壶和两个酒杯,材质是铁,外面涂了一层类似于陶瓷的油漆,两个造型艺术如果分开单独放置的话,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言而喻,酒瓶的出现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雅士都嗜酒,在这个公园里亦有很多雕塑反映这一现象,诗词歌赋也是掩映其中。

曲江池概述

曲江池概述
编辑本段历史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洲 曲江池遗址公园
,秦始皇在此修建离宫“宜春院”。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隑洲,建有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之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大规模营建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公元2007年7月,西安市决定,由曲江新区投巨资,依照曲江池历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曲江池遗址公园。作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历时一年,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xi),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范。
阅江楼
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最高的建筑,总共有地上4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的建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楼台在烟梢,鸥鹭下沙中。”在阅江楼可凭眺曲江池之景,凭吊大唐昔日的繁华盛世;也可赞叹与民同乐的山水楼台,并挑战诗仙鲸吞千钟玉山将倾的豪放。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大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在楼上回首向南看,出了南门就是秦时的御花园宜春园遗址;远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墙遗址。一时间秦时名园唐时关,如诗如梦如画。每当夜色降临,金黄色灯光勾线的阅江人家更加迷人。背衬着黑夜里模糊的山色草木,亮起的阅江人家倒映在池水中,展现出朦胧一线的波光,好像金子撒进了池水,游人如痴如醉如梦回大唐曲江。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现曲江地区 “青林重复,绿
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 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建设无疑将
进一步完善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提升西安的城市品味,彰显
古都西安的人文魅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 共生。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
畅观茶院
在茶院里可以一览江面的秀丽景色,临江远眺,鸥鹭翔集,如临仙境。远 山近水,一览无余。在清闲幽静的时候,泡上几杯香茗,坐在古色古香的 茶院里,细细品味茶的清香与水的清新,把繁重的世事暂且搁置起来,给 自己一个悠闲自在的空间„„
荷廊:
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市的发展都是利弊并存的,遗址公园在给城市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 也存在很多问题。文化遗址公园只是针对文化遗迹的修复与保留,不可 能恢复原貌。修建后的曲江池也与往日大相径庭,某种程度上会有“造 假”的成分,这种“造假”是不利于文化遗址的因素之一,在文化产业 为主的城市,这也是极大的弊端。 这就要求应把握好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尺度,怎样使文化遗址能够在创新 的基础上得以生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坚决抵制那些根本不存在的, 徒有虚名的遗址。对于存在的遗址也应在深思熟虑之后,加以概括和创 新,使其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当代社会。再次,文化遗址公园势必会带来 经济效益,周边的环境应该以文化遗址公园为根本,适应其要求并合理 地与之呼应,不应借机发挥。破坏整个区域的文化氛围,更不可为达到 经济利益而利用文化来炒作。
建筑背景:
• • 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 曲江池遗址公园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担纲总规划设计, 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恢复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 黄渠桥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池地区在历史上“青林重复,绿水弥 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曲江池遗址公园PPT文档共30页

曲江池遗址公园PPT文档共30页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曲江池遗址公园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PPT课件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PPT课件
在水边,人们总喜欢在这里留念拍照,特别是在有着 巨石的地方,大片的水,似乎本身就在传递一种自然 之美,而坐在石头上,享受这一段时光,倒也是挺快 乐的。为此,人们总喜欢行走在这些靠近湖泊,自然 树林的小路走,不管这条路究竟是难走还是好走,而 同样的,总喜欢在这驻留,摄影留念,而导致道路拥 挤,并伴随着欢声笑语,而产生一定的噪音。
2019/11/8
优质
10
曲江亭平面尺寸
曲江亭
2019/11/8
优质
11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2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3
建筑相关的一些周边尺寸
2019/11/8
优质
14
视线分析
在南半湖,视线更加开阔,不同高低错落,平静的水面,曲折的廊道,使人能够从各个方向来观看这美丽的景色,达到视觉通达的效果。
2019/11/8
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徐大伟
曲江池遗址公园区域分析: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南郊曲江风景带,与 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 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共同构成人文 西安的新标志,成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 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 活动区。
优质
5
道路分析
区位十足的碎石 板路,带着游客 游览别具一格的 风景,这些本土 材料,既美观实 用,又符合陕西 民情,在幽静的 林子里的小路, 充满了韵律美。
2019/11/8
优质
6
道路分析
江滩跌水,这是这东西贯通的三 道跌水把整个曲江池分隔成上池 和下池,而其中的巨石路却是让 人们喜欢行走的一条迷人的路, 或许人们总有着探险的精神,喜 欢在这种与众不同的路上行走, 既害怕自己会掉下去,又乐在其 中,特别享受这种身处自然景物 中,仿佛因为这些石头没有那么 规整,反而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 觉,而且人们生来就喜欢水,特 别喜欢在水边玩耍,嬉戏,如沙 滩,即使不能够在水边玩耍,那 也更加的希望能够在水边,浏览 这水景。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创新发展:曲 江池遗址公园 积极探索文化 产业创新发展
模式
02
• 如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 进行宣传推广 • 提高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 产业竞争力
05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实践经验
保护与开发:曲江池遗址公园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文化体验:曲江池遗址公园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让游客深入了解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 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旅游设施:曲江池遗址公园完善旅游设施
• 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 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 如文创产品、特色餐饮等 • 增加游客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
曲江池遗址公园对类似遗址公园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保 护与开发实践 为其他遗址公 园提供了启示
01
• 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 的原则 • 实现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 良性循环
借鉴:曲江池 遗址公园的成 功经验值得其 他遗址公园借

02
•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可 持续发展
• 文创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 受到游客的喜爱和追捧
文创产品:曲江池遗址公园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 如纪念品、艺术品等 • 传播曲江池的历史文化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文化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合作: 曲江池遗址公 园与文化产业
企业合作
01
• 共同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文 化活动等 •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开放
曲江池遗址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

整个公园景点是围绕一个大的水体布局的,各个景区有一条主要的游览路线连接在一起。景区 的布置主要体现工业的遗址性,所以每个区域的布局都以文化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合理的将中国 深厚的文化和景观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园林景观环境。
微观尺度
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最高的建筑,总 共有地上4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的建 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在阅江楼可凭眺曲江池之景,凭吊大唐昔日的繁华盛世;也可赞叹与民同乐的山水楼台,并挑战 诗仙鲸吞千钟玉山将倾的豪放。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使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大 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
整体规划
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总设 计。占地471亩,在原曲江池基础上2008年7月1日建成,曲江池水面仅南北纵长就达1088米, 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
节点布局

曲江池遗址公园以曲江池水面为中心,曲江流饮的出口为边界,划分的八大景区,可以 看做是曲江遗址公园内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景点都起着承上启下的功能,在一条游览路线中, 用有意思的景观点作为重要节点,从而将整个公园串联起来
功能分区
曲江池在形态上分为上池下池,在功能上分为北段,中段,以及南段,其中大的功能分 区分为北段的生态观赏区,中段的综合休闲康体区,南段的多元空间休闲区。按景区划分 功能则如右图所示分为汉武泉景区,艺术人家景区,曲江亭景区,明皇栈桥景区,阅江楼 景区,云韶居景区,烟波岛景区,以及畅观楼景区。
流线组织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小组成员:张资涵(201341020125)阿依古丽?麦麦提(201341020130)指导教师:刘启波日期: 2015年12月11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摘要:本次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所选对象为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分析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曲江新区分区规划(曲江文化风景区)等上位规划后得知,曲江池遗址公园规划思想为从唐曲江池遗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迹的保护性开发、城市功能配套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来建设,体现了其所处区位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因而本文通过对其景观环境构造、唐文化展示手段、经济社会效益及其使用人群的舒适度的调研分析,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找出建设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环境文化展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一(调研对象概况: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东南部,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总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曲江池水域面积约500亩,水面南北纵长1088米,东西宽窄不等,最宽处达552米,分上池和下池两部分。

是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在原旧址地理位置,依据现状之地势与历史资料集唐诗所描述的自然地形、水态,对于历史变迁所造成的简陋地貌适当予以加工,以写意的手法再现了曲江池的自然风光,恢复性再造了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黄渠桥、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了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成曲江池遗址公园景观示意图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二(调研时间:2015年11月27日三(调研方法:实地踏勘、非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四(调研目的:运用已学到的设计方法知识对曲江池遗址公园进行调研,分析其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属性、类型化的特征,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着重分析其文化特征与环境质量,并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