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酉”相关的几个汉字看中国酒文化(上)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酒 文化 的概 况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酉部 ; 《 ; 酒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 6 H1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东汉 许慎 的 《 文解 字 》( 说 以下 简 称 《 说文 》 是 也 。 麦部 : 欺 , 欺也 。 不 同的 曲 , 含酵母 及微 生 ) ” “ 饼 ” 所 酒 说 我 国第 一 部完 备 的权 威 的字典 , 我 们 提供 了详 尽 物 的种类 不 尽相 同 , 的质 量与 品种 也不 尽相 同 , 给 的 文字 和 文化 数 据 。本 文 拟 以 “ ” 酉 部所 收 6 7个 字 明早 在 先秦 时 期 ,人们 在酒 的品种 的 多样化 探求 方 为 主要 材 料 , 例探 讨 中 国历史 上 有 关酒 文 化 的几 面 已取 得 了许 多经验 。 举 2 .酿制过 程 。《 文》 酝 、 ” 字形象 地说 明 说 “ 酿 二 个 问题 。 《 于 酝 下 酒 : 《 说文 》 部 、 酉 酋部 、 米部 和麦 部共 收 8 字 , O余 大 了酒 的制作 过程 。义 证》 “ ” 引曹 植《 赋 》或 秋 藏冬 发 , 或春 酝夏 成 。《 古本 考 》 “ ” 下引 《 于 酿 字 一 致归 纳起来 , 有这 样几 个方 面 的 内容 : 切 经音 义》 酝作 酒 日酿也 。这 就 十分形 象地 表 现 出 : 酒 的定 义 至于 “ 、 、 ” 这些 动词 , 酾 酮 酾 等 则 《 说文 》 “ , 也 。 以就 人性 之善 恶 。 水 酉 了制 酒 的发 酵环 节 。 :酒 就 所 从 声 。 日造也 , 凶所造起 也 。 者仪 狄作 酒醪 , 一 吉 古 禹尝 形象 描绘 出人 们 滤去 汁 滓 , 出清酒 的方法 。 提 之而美 , 疏仪狄 。 遂 杜康作 秫 酒 。 “ 、 、 ” ” 酒 就 造 的上 古 三、 的品 性 酒 一 《 文 ・ 说 酉部 》 中所 收 的字 大 多都是 表现 酒本 身 音 同属 幽 部 ,许 慎 利用声 训 从人 们对 酒 的态度 的角 大体 来看 可 以分 为 以下 几类 : ・ 度, 说它 “ 人性 之善 恶 ” 是 一种 既 能与人 为善 , 就 , 又 品性 的 , 能使人 造恶 的东 西 , 直接触 到 了“ ” 酒 的文化根 基 。 1 酒味。 . 酒味的浓淡, 古人以 厚薄来表示。 说 _ 《 另一个 表示 酒 的字 为酉 。 甲骨文 写成 像酒 器 的 文》“ 不浇酒也。 : 醇, ” 不浇酒即不浇水的 纯酒。通训 一 《 形体 。酉字 与酒 字本 无 区别 , 前者 用酒 器标 示酒 , 后 定声》 广雅 ・ 引《 释诂》“ 厚也。” : 醇, 又如:酎, _ “ 三重 者加水 点再 增加 一些 表意 信息 。 酉作 为 干支字 后 , 酒 醇酒也。” 《 段注》 广韵》“ 引《 : 谓用酒为水酿之, 一 再重 才专用 作 “ 饮 ” “ ” 。 酒 的 酒 字 之酒也 ; 次又用再重之酒为水酿之 , 是三重之酒也。 爨 ” 这是 古人 为 了 提 高 酒 的 浓 ( ) 所 采 用 的方 法 。 厚 度 0 二、 的酿造 酒 说 :醴 酒 1 .造酒 原料 。早 在 原始社 会末 期 ,随着农 业 生 醴 是 一 种 发 酵 度 很 低 的 甜水 。 《 文 》 “ , 一 “ 的酒 当然 要 比 “ 重 醇酒 ” 三 味 产 的发 展 , 粮食 和果 品有 了积余 。在一 定气 温下 , 这 宿 孰 也 。 ” 一 宿 孰 ” 些 含糖 物 品经过 较长期 堆 积贮存 , 自然发 酵成 为酒 , 淡 得 多 了 。 这 种单 发酵酒 , 最原 始 的酒 。 说 文 ・ 是 《 酉部 》 酴 ” “ 字 除 了厚薄 之外 , 说 文》 《 还提 到 了其他 几种 味道 , “ 酒 ②;酸 酢也 , 酉爱 声 , 东谓 从 关 的说解 为 :酴 , “ 酒母 也 。 酉余声 , 若庐 。① 声旁 如 :醉 , 味 苦也 。” “ , 从 读 ”其 为 “ ”说 明当时农 业生 产发 展 , 余 , 粮食 等有 了剩 余才 酢 日酸 。” 为酒 的产生提 供 了契机 。又如 :酏 , “ 黍酒 也 。 ” 所谓 2 .酒 色。古 代酒 色 的辨识 以清浊 为主 ,清酒 多 “ 酒 ” 即用 黍米 酿成 的酒 。粮 食造 酒 , 黍 , 是人 工 酿酒 为纯 度较 高 的醇酒 , “ ,说文 》 “ 如 酾” 《 :下酒 也 。一 日 的主要特 征 , 与天然 酒不 同 , 中 国酿造 文化 的一 醇也 。” 谓下 酒 , 这 是 所 即滤 去汁 滓 , 留下 清酒 。醇酒 指酒 个 升华 。酒 曲是周 代 在酿 酒 中的重 大发 明 。有 了酒 味厚 重 的酒 , 酒则 正好 相反 , 般都 比较 甜淡 。说 浊 一 《 :醪 汁滓酒 也 。” :糟 , 滓也 。” 们 现在经 又 “ 酒 我 曲 , 可把糖 化和 发酵 这两 个过 程相 结合 , 酒 的质 文 》 “ , 就 使 量产 生一 个飞跃 。《 说文 》 在酉部 、 部 、 米 麦部 都 收有 常把 “ 醪糟 ” 为 一个 词使 用 , 作 即汁 滓混 合 的酒 , 叫 又 酒 曲字 , 如 酉部 : 醚 , 籍也 。” 部 : , 母 江米酒 , 一种 为人 们所 喜爱 的饮 品。 例 “ 孰 米 “ 酒 是 《 文 》 中 还提 到 一 些 其 他关 于酒 色 的字 ,如 说 收稿 日期 :0 9—1 20 0—1 4 “ 、 、 ” 。新 附字 “ ” 释 为 “ 酒 ” 但有 “ 醉 配 等 醍 虽 清 , 红 作 者 简介 : 秭 (9 0一) 女 , 北 唐 山人 , 都 师 范 韩 18 , 河 首 色” 的含义 。 玉篇 》 “ , 红 色也 。 可见 , 时的人 《 :醍 酒 ” 当 大学文 学院汉语 言文字 学专业在 读博 士 ,研 究方 向为音 们 已学 会酿 制颜 色鲜 艳 的酒 。

由《说文解字》中“酉”部字看中华酒文化

由《说文解字》中“酉”部字看中华酒文化

2021.0671文化传播·新纪实《说文解字》在我国语文工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堪称开山鼻祖。

其是由我国古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许慎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之间独立著成,称得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考究研判汉字字体及来源,并且对汉字字形进行详细分析的书籍。

《说文解字》既是一部字书,也可称之为一部史学书籍、一部民俗书籍、一部文化书籍、一部经济书籍……书中大量记载了有关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风俗习惯等。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以“酉”为部首、与酒有关的字有69个。

从许慎对这69个字的分析、注释与剖析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关于酒的起源等各方面内容。

这些各种各样互相关联的字帮助现如今的人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窥探古代中国的酿酒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向我们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这些内容对我们学习和研究汉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自“酉”述酒的起源文化1.传说起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漫长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诞生了诸多璀璨文化。

酒文化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一直追溯至太初作者简介:陈翰昭,黄淮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年代。

可以说自其被发明之日起,便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东汉时期,许慎任太尉南阁祭酒,从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于“酉”部字的记载解说来看,“仪狄”以及“杜康”可能是酒的创造者。

书中提道:“酉,就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这便是仪狄和杜康作酒一说。

哪怕是当今,在很多的地方,仪狄都依然被敬为酒神或酒祖。

而在曹操所作的《短歌行》中,甚至直接以“杜康”来代指美酒。

2.实际起源的推断对于“酒”的产生与发明这一问题,从当下条件来看已无从考证。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酒应该是由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自然发酵而成的,并不是某一个人去刻意发明制造出来的。

有学者及专家认为,酒的起源可能是原始人类采集到的含有发酵性糖分的野果因储存不当或者放置时间过长产生发酵从而成酒,这便是果酒。

从“酉”部字看中国酒文化

从“酉”部字看中国酒文化

从“酉”部字看中国酒文化【摘要】《说文解字》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百科全书。

我们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窥探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同样,通过对“酉”部字的研究,我们也就可以窥探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酉酒文化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从最初产生之后,酒就逐渐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参与在人类种种的生产生活活动之中,横贯上下五千年历史,弥久越纯,弥久越香。

通过对《说文解字》酉部字的分析,可管窥我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

我们将主要从酒之源、酒之名、酒之造、酒之色、酒之味、酒之功、酒之仪和酒之禁来看中国酒文化。

一、酒之源(醴):关于酒的起源,众说纷纭。

在这里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和“梨园造酒说”。

仪狄造酒说:夏禹时代的仪狄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始作酒醪”的第一人,其事迹见于秦汉时代的《世本》、《战国策》、《说文解字》,还有三国蜀汉学者谯周著作的《古史考》等多部著作。

据史书记载:“仪狄,夏禹之臣。

”“帝令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由此可见,仪狄不仅是华夏第一酿酒人,而且技术精湛、高超,所酿的酒汁甘甜醇香无与伦比,连圣明的君王夏禹饮了之后也说甘美。

杜康造酒说:杜康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的第一造酒人,后世尊他为酒神。

《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少康作秫酒。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巾部》中记述:“古者,少康作箕帚、秫酒。

少康箕杜康,卒葬长垣”。

晋朝人江统在《酒诰》中亦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

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发现“杜康”已成为酒的代名词—在曹操所作的一首乐府诗《短歌行》中便出现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梨园造酒说:相传在仲宾家有个梨园,园中的梨获得大丰收,卖不出去,主人觉得可惜,就将梨用泥密封放在缸里藏起来。

过了半年多,主人已将此事忘记。

《说文》酉部字与中国酒文化

《说文》酉部字与中国酒文化
一、酒 的种类 我国酒的品种非常多,可根据酒的做法,酒的品质,酒的 色 泽及 酿酒 原料 分类 。 ( 一) 以作法分类:醴、酤 醴- 酒一宿熟也。从酉.壹声。 <康熙字典>中有:“<玉篇:}:‘甜酒也。’<释名’:‘醴,礼 也。酿之一宿丽成,醒有酒味而已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其意为:甜酒:甘甜的泉水。 酤·一 宿熟也。 一日:卖 酒也。从 酉.古声 。 <康熙字典>对其解释有:“<集韵>:‘一宿酒。’‘传>:‘酤, 一宿酒也。 ’<笺>:‘酤,卖也。 ”在<现代 汉语词典>中 其意为: 薄酒;清酒;买( 酒) ;卖( 酒) 。 ( 二) 以酒的品质分类:醒、醪、醇、磕、酎、醯、馥、醴 礁·下酒也。一日: 醇也。从百.晨声。 意思 是:滤 下的清酒 。另一 意说, 醇厚的 酒。从酉 ,魔声 。 <康熙字典 )中有 :“<广韵>:‘分也 。”在‘ 现代汉语词 典> 中。 醴” 已简 化为 “酾 ”。 意思 是: 滤酒 :斟 酒。 醪,汁滓 酒也。 这里 是指 汁和 渣相 混合 的酒 。<康熙 字典 ) 中 :“ ‘广 韵>: ‘浊 酒。”在 <现 代汉语 词典>中其意 为:浊 酒;醇酒 。 醇,不浇酒也。从酉.享声。 这里是指不浇水的纯酒。<康熙字典) 中:“( 玉篇>:‘专 也,又粹清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醇”是含酒精多的酒 的意 思。 酿。厚酒也。从酉.需声。 这里是指醇厚的 酒。<康熙字典>中:“<传):‘ 酹,厚也。” 酎,三 重醇洒也。 从酉,从时省 。‘明堂月 令)日 :。盂秋, 天子饮酎。 ”除柳切。 这里 是指多次 反复酿成 的醇厚的 酒。( 康 熙字典>中 : 。<玉篇 >:‘醇 也; 酿也。 一在<现 代汉语 词典 >中 其意为 :重 酿 的醇 酒. 醴,浊酒也。从酉。盎声。 这里 是指浊酒 。 醒,厚 酒也。从酉, 晨声。

以《说文解字·酉部》谈古代中国酒文化

以《说文解字·酉部》谈古代中国酒文化

主要 遗 产 ”[ 2 ] P 2 2 。从 人类 文 明 的 发 展 历程 来看 ,
酒堪称 人类进 入文 明时代 的标 志之 一 。
2酒 的 政 治 功 用 2 . 1 酒的禁与驰——以酒、酷为例
《 说文 ・酉部 ・ 酒 》所 讲 的仪狄 的故 事见 于 《 战 国策 ・ 魏 二 》: “ 昔 者帝 女令仪 狄作 酒而美 ,
广 泛 使 用 ,城 市 的兴 起 等相 提 并 论 ,无怪 乎恩 格 斯会在 《 家 庭 、私 有 制 , 国家 的起 源 》 中将 这 一 切作为 “ 野 蛮 时代 高 级 阶段 全 盛 时 期 的标 志 ” , 并将 这称 为 “ 希腊 人 由野 蛮 时 代 带入 文 明 时代 的
水 从 酉 ,酉 亦 声 。一 日造 也 ,吉 凶所 以造 也 。古
而根 据 现代 人 的考证 ,酒 的起源 当追 溯 到原 始 人 类 以采 集 野 果 为生 的 时代 ,含 有 发 酵 性糖 分 的野 果 经过 一 段 时 间 的存 放 ,接 触 空气 中的霉 菌
进 之 禹 ,禹饮 而 甘 之 ,遂 疏 仪 狄 ,绝 旨酒 。 日:
收稿 日期:2 0 1 3年 1月 1 1日。 作者简介:周鹏 ( 1 9 8 8 一 )、男 、汉族,湖 北武汉人 、广西大学文学院 2 0 1 1 级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 向为先秦 汉魏六朝文学 。 赵法坤 ( 1 9 8 8 一 )、男、汉族 ,山东潍 坊人、广西大学文学院 2 0 1 1 级 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 向为 先秦汉魏六朝文献。
以《 说文解字 ・ 酉部 》谈古代中国酒文化
周 鹏 赵法坤
( 广西 大 学,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4)

_说文解字_酉_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_说文解字_酉_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 说文解字 》 《 说文 》 " 以下简称 ’是 东汉许慎的 我国第一部完备的权威的字典, 给我们提供了详尽 “酉” 的文字和文化数据。本文拟以 部所收 )! 个字 为主要材料, 举例探讨中国历史上有关酒文化的几 个问题。 《说文》 酉部、 酋部、 米部和麦部共收 &$ 余字, 大 致归纳起来, 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酒的定义 《说文》 “酒, : 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酉 声。 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起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 禹尝 ” “ ” 之而美, 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酒、 就、 造 的上古 音同属幽部,许慎利用声训从人们对酒的态度的角 “就人性之善恶” 度, 说它 , 是一种既能与人为善, 又 “酒 ” 能使人造恶的东西, 直接触到了 的文化根基。 另一个表示酒的字为酉。甲骨文写成像酒器的 形体。酉字与酒字本无区别, 前者用酒器标示酒, 后 者加水点再增加一些表意信息。 酉作为干支字后, 酒 “酒饮” “酒 ” 的 字。 才专用作 二、 酒的酿造 #+ 造酒原料。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生 产的发展, 粮食和果品有了积余。在一定气温下, 这 些含糖物品经过较长期堆积贮存, 自然发酵成为酒, 《说文・酉部》 “酴 ” 这种单发酵酒, 是最原始的酒。 字 ! “酴, ” 其声旁 的说解为: 酒母也。 从酉余声, 读若庐。 “余 ” 为 , 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 粮食等有了剩余才 “酏, 为酒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又如: 黍酒也。” 所谓 “黍酒” , 即用黍米酿成的酒。粮食造酒, 是人工酿酒 的主要特征, 这与天然酒不同, 是中国酿造文化的一 个升华。酒曲是周代在酿酒中的重大发明。有了酒 曲, 就可把糖化和发酵这两个过程相结合, 使酒的质 《 》 量产生一个飞跃。 说文 在酉部、 米部、 麦部都收有 “ 酉甚, “鸗, 酒曲字, 例如酉部: 孰鸗也。” 米部: 酒母

_说文解字_酉部字的中国古代酒文化内涵

_说文解字_酉部字的中国古代酒文化内涵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收稿日期:2005-04-18 作者简介:韩祎(1980-),女,河北唐山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03级硕士研究生。

《说文解字》酉部字的中国古代酒文化内涵韩 祎(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以《说文解字》酉部字为研究对象,将该部所收字按意义分为酒之名、酒之源、酒之造、酒之味、酒之色、酒之功、酒之礼、酒之饮、酒之食、酒之器十大类,试图通过对文字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概况。

关键词:《说文解字》;酉部字;酒文化中图分类号:H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30-03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权威的字典,在我国的学术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其内容包罗万象,给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文字和文化资料。

本文拟以酉部所收字为主要材料,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关酒文化的几个问题。

一、酒之名(酉、酒)何为酒?《说文》:“酒,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从水酉声。

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1]许慎解释酒,不说酒为何物,而说它“就人性之善恶”,把它说成是一种用来迁就(助长)人性的善良和丑恶的饮料。

[2]其中所讲的仪狄的故事见于《战国策·魏二》,原文:“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禹可谓有先见之明,《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残暴荒淫,“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最后被周武王所灭。

这就是因酒丧国的例子。

“酉”与“酒”本无区别,“酉”作为干支字后,“酒”才专用作“酒饮”的“酒”字。

从酉字部看中国古代酒文化

从酉字部看中国古代酒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的酒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在现存的先秦古书中很多都提到酒,中国最早的甲骨文,金文都出现了“酒”字。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古时代,在至今四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遗址的发掘中已有大量的尊,豆,杯等盛酒的陶罐,说明那时的酒已相当普遍和讲究了,酒文化的发展已有相当的水平,酒与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都息息相关。

关键字:酒酒文化酉字旁的字关于酒的起源,科学性较强的是晋人江统的《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一曰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成芳,本出于此,不由其方。

”仪狄造酒见于《战国策魏》原文:“昔者帝女令仪狄做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以有酒亡国者。

”杜康造酒见于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具有两面性,酒可以助兴,可以消愁解闷,可以治病,可以延年益寿,但同时也有不善的一面,过量饮酒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古代酒关系人们的吉凶,殷人嗜酒成性,纣王荒淫无度,终于导致国家覆亡。

古人说;“酒之祸烈秋。

”因此历代都实行过酒政,在酒的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制度。

如周朝设“酒正”,掌管酒的政令。

,还颁布过禁酒的文告《酒诰》,汉代《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者,罚四金。

“酒”字古为“酉”,酉,《说文解字》曰:“酉,酒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像古文酉之形。

”酒,《说文解字》曰:“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声。

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做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做秫酒。

”许慎解释酒和人性的善恶联系起来,可见饮酒要慎重。

《说文》中酉字部共收了67个字,包括古代酒的种类,造酒方法,酒的味道,酒的厚薄,酒的颜色,酒的礼仪,酒用于祭祀等都有专门的用字。

一、关于酒的种类的酉字旁字相传夏禹时,《孟子离娄》记载:“禹恶旨酒而善言。

”这里的旨酒是一种非常香甜的酒,类似于今天的干酿及其汁液。

《世本》记:“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与“酉”相关的几个汉字看中国酒文化(上)【摘要】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已渗透于汉字符号中。

“酒”与“酉”从古至今关系密切。

通过对“醉”“酣”等汉字的字形分析来探究酒与人类生活的文化关系。

【关键词】醉;酣;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已渗透于汉字符号中。

人们把与酒有关的文化事项统称酒文化。

“酒”与“酉”从古至今关系密切。

“酉”字,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用酉。

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

“酒”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

一日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做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

”“酉”,本义是酒,甲骨文像一个酒坛子,下部二横,表示坛中有酒。

又有在酒器旁边带三点水的字形。

关于这两组字形,大约有两种意见,无论哪一种,其实都表示“酉”就是“酒”,“酒”就是“酉”。

由于酒与人类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很早人们便开始注意了饮酒生理问题。

1.酒量与酒兴
1.1酒量
每个人的体质对酒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就有酒量之说。

说到酒量,就不得不提到孔子。

孔子长寿秘诀在《论语·乡党》中,有很详细的描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唯酒无量,不及乱。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粗粮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酒,没有具体说喝多少好,只是提倡不醉即可,否则,就要及乱了,及乱就要伤身。

1.2酒兴
另外,不仅每个人对酒的接受能力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变化下酒量也有变化,因此,又有“酒兴”之说。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该故事的大体意思是这样:齐威王赐酒给淳于髡并问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

”威王说他为什么,他说当大王赏给我酒时,我心惊胆战,喝不了一斗就醉了。

假如父母客人在,为了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

假如朋友间交游,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

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天黑了,酒也快完了,当大家促膝而坐,杯盘狼藉,心情很高兴的时候,能喝下一石酒。

但是,《论语》在“唯酒无量”之后还有半句很重要的话,叫作“不及乱”。

“无量”是对整个社会饮酒人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个饮酒的人,则是有量的,这个量,应限制在“不及乱”上。

“不及乱”的限度就是“醉”。

《说文解字·酉部》:“醉,卒也。

卒其度量不至
于乱也。

”“卒”就是“终了”、“终结”,醉就是每个人所适应的酒量的终极。

2.酒与美境——醉、酣
2.1醉
中国古代爱饮酒的人追求的是一个“醉”字,“有饮辄醉”,“一醉方休”,醉是一种诗境、美境。

《醉仙图记》说:“凡醉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

”这实在是于身于心绝美的境界。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大都在此美境中吟诗作赋从而流传千古。

2.2酣
饮酒恰到好处,尽兴而不乱,是谓“酣”。

《说文解字》:“酣,酒乐也。

”段玉裁注引张晏说:“中酒为酣。

”《文选·吴都赋》:“酣湑半刘”,注:“酣,酒洽也。

”《史记·高帝纪》更为确切的解释是:“不醒不醉曰酣”——酒带给饮者的朦胧感已经袭来,而意识尚存,思维尚清。

陆游《石洞酒戏作》所说的“酣酣霞晕力通神”,正谓此境。

为此,我们便可以明白“酣”字从“甘”的原因。

“甘”是味觉中感觉舒适而无特殊刺激的境界。

“酣”正是饮酒后达到与“甘”同一境界的写照。

“酣”是“甘”的孳乳字。

对于“酣”的使用,有直接抒发为饮酒后的美境,也有借用酣来做事的。

2.2.1酣与酒后美境
饮酒至酣,醉意朦胧,暂消人间之烦恼,暂忘世态之炎凉,平日劳碌奔波之躯在这时才得到解放与解脱,才真正感受到一种解放后的美妙境界,有例为证: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烈酒,浇心中之块垒,胸胆开张;是烈酒,激脑中之忧愤,挽弓如月;也是烈酒,让苏轼这一介文人——一个世俗所不容的文人,有了心灵的栖息地,有了征战沙场的迷梦。

又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如若有人能写一部如司马迁《史记》一般的《酒史》,那么在《酒史》上,李白是最大书特书的。

李白爱酒如爱美人,《对月独酌》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若不是酒之功效,作者断不会将自己的影子臆想成一同赏月的佳人。

《将进酒》中有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见李白不只是将饮酒看成一种玩乐,更将醉酒的境界看成一种人生的追求。

返观这首诗,诗人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形象并非如苏轼一般壮志难酬的落寞老者,而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超然之士。

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欧阳修晚年曾自号“六一居士”,曰:吾家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其实,在文坛中,欧阳修既没有苏轼的坎坷多磨、思虑精深,也没有李白的清新飘逸、放荡不羁,而是以一个古代中国标准的、充满文墨气息、中庸气度的儒雅文人出现在中国文学史册当中的。

《醉翁亭记》中的酒,不是烈酒,也不是美酒,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酒,饮酒只是一种形式,真正醉的不是酒,而是人心。

“酒未到,心已醉”,然而,如若没有酒这样一种象征性的催化剂的作用,也不会达到那种“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

2.2.2酣与助兴做事
酒酣之人,其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全身的劳累得到舒缓,而此时也正是消除戒备,放松警惕之时,历史上就有不少人利用劝酒助兴来使对手放松警醒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现亦举例如下:如《吕氏春秋·长攻》:“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故事说赵襄子与代君宴饮,等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猛击代君,一下就砸烂了代君的脑袋,脑浆流了一地。

由此可见,赵襄子利用代君酒酣之际杀掉了代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秦王借酒酣之际来羞辱赵王,借自己喝到恰到好处时再让自己高兴一番。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形体构造和变化往往反映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上篇主要从酒影响人的生理状态的角度展开,下篇将从酒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角度阐释。

总之我们从这些酉部字中看出历久弥香的沉积在我国悠久的传统中的酒文化。

作者简介:杨优美(199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