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

合集下载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全图文稿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全图文稿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第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贞。

(译)《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译)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象辞》说:龙象征阳。

'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译)《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译)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译)《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译)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

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序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显易,因时而变也。

【文言文翻译】易经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的哲学思想。

太极即阴阳两极相对而生,阴阳又生出两仪,即天地、阴阳的对立和统一。

两仪又生出四象,即太阳、太阴和少阳、少阴,形成了宇宙万物的组合。

四象又演变为八卦,即乾、坤、震、巽、离、坎、艮、兑。

八卦可以推测人事物的吉凶祸福,从而决定着人们的大业。

因此,易经的解读要根据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来理解和运用。

【卦辞】【乾卦】乾元,亨,利,贞。

【乾卦文言解读】乾卦象征着创造和进取,预示着成功和吉祥。

如果行动符合时机和正确道路,将带来顺利和利益,并能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品德。

【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邦宁家,女子无敌,悔亡吉。

【坤卦文言解读】坤卦象征着顺从和柔顺,预示着顺利和成功。

如果以女子为中心,牵引四方资源,可获得成功的机会。

相反,如果只考虑短期利益,则会失去长远的益友。

安定国家,和谐家庭,女子具有无敌的力量,不会后悔而获得吉祥。

【屯卦】屯元亨,利,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卦文言解读】屯卦象征着困境和障碍,预示着行动的开始和艰难。

然而,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不要急于行动,可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将获得建立自己地位和功业的机会。

【蒙卦】蒙元亨,利,贞。

以其邻有言,无咎。

持则。

有孚,终吉。

【蒙卦文言解读】蒙卦象征着启蒙和获取知识,预示着成长和进步。

通过倾听和接收他人的意见和言论,自己也不会犯错误。

持之以恒,真诚待人,最终将获得吉祥。

……(略去其他60个卦辞)【各卦爻辞】【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六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坤卦】初六,履霜冰,至于穴,凶。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二册):大壮、晋、明夷大壮干下震上宣圣讲义大壮卦上震下干。

干为父。

震为子。

应为干内震外。

言震代干主外也。

震二阴在上。

阳在阴下。

阴降阳升。

阳得时位。

故卦德为动。

卦象为雷。

雷动之时。

天下同春。

万物同生。

今以合于干。

干本纯阳。

接震之一阳。

四阳连居于内。

秉持于中。

是为阳盛之象。

而二阴在上。

以与相交。

其德不胜。

其志难谐。

虽不与阳争。

而阳难与之协。

为阳独往独来之象。

在卦用以阴阳二者均匀和协为善。

为吉。

为中和之道。

若违此例。

非有过。

即不及。

大壮则阳太过也。

与大过有类似处而不同。

大过亦四阳连亘于中。

是相类也。

而其初上为阴。

两阴包纳四阳。

与大壮之两阴被摈于外者不同。

是其异也。

故大壮称壮。

明其阳得势。

非如大过之无本为栋桡也。

大壮虽两阴蔽其外。

而阴不得时。

遂自避。

如云翳中天。

不久自散。

不敌日之光热也。

然以其翳也。

有一时蔽明之害。

虽终复退散。

而阳德不免有过。

为其摧扫云烟。

必迅奋而自损其精。

是进之过进则易濒于衰老。

若忍耐不求速进。

而暂安于蔽障。

必晦昧而自隐其明。

是守之过。

守则易败于安佚。

此大壮以二阳所生之过。

虽不如大小过之无本。

而其害则为易始而难终。

有本而略末。

盛于内。

而忘其表。

明于近。

而不及于远。

盖干刚自囿于震。

而震动乃牵拘于干阳。

两卦虽若同心。

而强弱异势。

上下殊情。

故在天道无可是非。

若论人事。

则有宜否。

阳甚则易燥。

刚甚则易折。

四阳连而无阴与协。

则长而忘自慎。

群刚进而不得柔以谐。

则盛而莫自克。

故在人道。

必先利贞而不务于亨大。

先克己。

而毋求于胜物。

以大壮已壮矣。

太壮矣。

壮之不已。

衰老继之。

事极必变。

物极必败。

敉极必改。

道极必害。

大者极也。

极壮则无可再壮。

欲其不衰。

不得也。

故圣人名以大壮有数义焉。

一言阳之盛大。

指阳如临为大。

以阳长也。

故卦名大壮。

为四阳胜两阴。

而得位乘时也。

一言阳与阴。

消息往来。

遯为阴长。

大壮为阳壮。

阳壮以时。

时用见于春二月。

雷鸣天上。

万物皆生。

是阳盛即物繁庶之原。

故卦名大壮。

以震动得时。

遂干大生之德也。

易经证释(下经第五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五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五册):夬、姤、萃夬卦。

干下兑上宣圣讲义夬上兑下干。

为五阳一阴卦。

与天泽履同体。

而上下异。

柔为刚所决。

故名夬。

而夬字有数义。

一则决也。

如水之决流。

一则抉也。

如力之抉物。

皆有推而去之之意。

为其势甚盛。

其行甚速也。

故又为快。

一快速也。

以其行疾。

速不复停留也。

一快畅也。

以其行无阻。

如水顺流也。

故夬有决快诸义。

而不用决快者。

则非限于一义耳。

三月之阳。

切近于夏。

其势至快。

其志至决。

而一阳被推。

如水被决。

不可复止。

故名夬。

若履则与夬反。

以兑在下。

能留止阳气。

而变刚为柔。

柔在中孚。

安贞之德也。

夬则一阴在巅。

欲降不能。

兑悦而干健。

柔不能胜刚。

终为所决而退。

传曰夬决也。

刚决柔也。

即此义耳。

卦五阳一阴。

阳道日升。

上位至高。

阳之所望。

故阴不得留。

且由益之求进不已。

进者阳之志。

阳日以长。

势必抉去其阴。

此三阴三阳。

变而为五阳一阴也。

夬之为义。

固如上述。

而于字亦有取象。

则近似大与天。

或夫字。

皆以阳之盛为象也。

加水则决。

遇力则抉。

藏于心则快。

见于行则决且快。

此由夬字所合。

可以推见卦之用矣。

兑泽也。

而上于天。

水在天上。

势必下流。

以性润下故也。

水在天上。

之卦有需。

而为云雨之象。

兑虽与坎异。

而泽所以潴水。

天上安可久。

潴此事势之不能久留。

而其行之必快。

志之必决也。

夬之中互。

因五阳爻连接。

遂成干卦之象。

而外仅一阴爻。

不足与五阳协。

阳盛易扬。

刚盛易折。

此夬之用。

本阳亢之势。

有飞扬之情。

而兑泽不足以润之。

两阳之和乃成太过。

以兑干皆太阳也。

和则和矣。

而反助其威。

此夬以健胜。

而其道失中。

中失则用不全。

惟上卦正位。

九五得中。

故有孚。

然下应九二。

中九三九四。

皆重刚不中。

与干爻同。

故其行多戒。

若忽于干惕之戒。

自尊自大。

逞威用武。

则比如火不戢。

必自焚。

阳德之光。

必以戒惧为本。

故干以朝干夕惕为训。

观干之辞。

则知夬之所贵矣。

盖夬之与干。

惟差上爻。

而属崇高无位之地。

所幸上爻为阴。

阴道降。

虽不得降。

其用未改。

兑以悦泽为用。

如云雨之润物。

今虽阻于五阳。

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下)

周易传文白话解(系辞下)

乘驾牛马,负载重物致于远方,以便利天下。大概取象于《随》卦,设置重门打梆巡夜,以防盗寇,大概取象于《豫》卦。断削木头作为杵,控掘地面作臼,臼杵的好处,万民受益,这大概取象于《小过》卦。弯曲木材加弦而为弓,削木以为箭,弓箭的好处,可以威服天下,这大概取象于《睽》卦。上古时候的人在洞穴中居住而生活于野外,后世的圣人改用宫室,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雪,这大概取象于《大壮》卦。古时丧葬,只用薪草厚厚裹覆(死尸),埋葬于荒野之中,不聚土做坟墓,不植树为标记,丧期也没有定数,后世圣人改用棺橔下葬,这大概取象于《大过》卦。上古用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以契刻文字,百有所治理,万民有所稽察,这大概取象于《夬》卦。
⒃结绳:结绳记事。书:文字。契:在木竹上刻字。夬:有决断之义。先儒认为:《夬》$是由《大壮》$阳进而成,乾为金,《大壮》震为竹木,以金决竹木象故为书契。笔者认为《夬》下乾上兑,乾为金,兑为口、为折毁,有以刀契刻之象。
今译:
古包牺氏称王于天下,仰首以观察天象,俯身以取法地形,观察鸟兽的花纹与大地相适宜,近取象于自身,远取象于万物,于是开始创制八卦,藉以通达神明的德性,以类比万物的情状,(包牺氏)结绳索而制作网罗,用来猎兽捕鱼,这大概取象于《离》卦。包牺氏死后,神农氏开始,砍削木头做成了耜,弯曲木头制成了耒,用耒耜耕种的便利,以教天下(百姓),这大概取象于《益》卦。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而归,为自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这大概取象于《噬嗑》卦。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氏开始,通达其变革,使百姓不怠倦,神奇而化育。使民众相适应。易道穷尽则变化,变化则(又重新)通达,能通达才可以长久,所以“有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黄帝、尧、舜垂示衣裳(之用)而天下大治。大概取象于《乾》《坤》二卦。凿空木头以成舟船,剡削木才以成桨楫,舟楫的便利在于渡涉不通(的江河),直致远方,以便利于天下,这大概取象于《涣》卦。

易经证释(下经第一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一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一册):咸、恒、遯咸卦艮下兑上宣圣讲义咸卦上兑下艮。

山泽通气。

乃阴阳和协之始。

生化之初见。

荣繁之本源。

其象合为三阴三阳。

相抱相谐。

阳爻升而阴爻降。

两端皆阴。

中则三阳连贯。

此自爻言。

为刚柔调匀。

交而不乱。

合而可辨。

故为生化之德所征也。

以上下卦言。

上兑阴也。

下艮阳也。

阳下就阴。

柔上协刚。

刚柔同德。

以孚天地絪缊之道。

故在卦用为阳下而阴上。

在爻用为阴降而阳升。

二者主客自殊。

性情则一。

盖本于男女相悦。

而情性有定也。

兑为悦泽。

艮为止定。

上悦下止。

而不乖于情。

不悖于性。

故名咸。

咸感也。

皆也。

感主分言。

皆主合言。

分则相慕而发于至情。

合则相和而归于至性。

至情者生之机。

至性者道之锲。

天地一阴阳也。

其絪缊必因于春。

男女亦一阴阳也。

其交合必缘于情。

春者万物生化之期。

情者人类生殖之源。

有生则有动。

有动则情见。

故发育必因所遇。

忧乐必因所受。

缘于两者之相感。

感而善。

则为和谐而成佳偶。

感而不善。

则为仇敌而成怨偶。

此咸卦用在感。

明其为情之动也。

然感有同异。

今咸所感者同也。

何谓之同。

和而不私。

交而不杂。

发于性而正于命。

行于礼而成于乐。

故天下同化。

如春之好生也。

上悦下止。

悦则情。

止则性。

上动下定。

动则善感定则有礼。

故天下同化。

而不为害。

人也。

物也。

有生之类。

必爱其族。

有情之伦。

必求永其似续。

此天道也。

花为实而华。

莫为荄而芽。

鸟为卵而求侣。

兽为雏而冀成家。

人也为万物之灵。

尤善感而相慕。

男女之间。

无过无差。

夫妇之道。

不偏不邪。

卦象少女在上。

少男就之。

兑悦以启其爱。

艮止以达其家室之乐。

生育之无涯。

故人道自此始焉。

为智为愚。

为贤为不肖。

皆莫之外也。

为妍为媸。

为强为弱。

皆有其匹配也。

正如花之荣。

鸟之呜。

各求其异类。

而待为同心。

各悦其情侣。

而乐其共生共存。

何哉。

为延其种族。

而育其子孙也。

体天道好生之德。

本世道永存之功。

必始于少年。

发于爱情。

故名咸。

明其为同而无不相感也。

在无生之物。

如电如磁。

亦因异类而相引。

如数也。

亦以奇偶而相合。

易经证释(下经第四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四册)

易经证释(下经第四册):解、损、益解卦坎下震上宣圣讲义解以震合坎。

坎为险。

而震为动。

动而险。

何以解。

为坎之在下也。

卦以下为初。

上为终。

初险者不险。

以其能出也。

入而出则险不害。

若终于险。

是陷其中。

而不克拔。

则竟险矣。

此蹇之所以为蹇也。

蹇以坎在艮外。

艮止于内。

坎险于外。

止则难动。

险则难终。

终且险。

不蹇何待。

解则异是。

坎反在内而震长于动。

动则异于止。

动以进。

则去险而就坦途。

此解之所以为解也。

然既曰解。

且险在内。

非全安徐之谓。

故名解。

言险而终得解耳。

解缓也。

缓与急对。

急者易危。

缓则易安。

如人之悬。

缓则苏矣。

如祸之迫。

缓则免矣。

缓虽非安和。

而有安和之望。

缓虽无福利。

而有福利之期。

以其愈缓愈舒。

愈缓愈泰。

舒则行止自若。

泰则举措咸宜。

如自隘狭之地。

而达广平之场。

举目光明。

心身均泰。

又如从迫胁之阱。

登于坦适之途。

举步轻徐。

意志乃纡。

此解缓之义。

恰在蹇之后也。

解以雷雨合而成用。

如春夏之时。

万物方茁。

春雷一振。

生意勃然。

又如夏月。

旱燥之时。

万物枯焦。

大雨一沛。

神为之畅。

此解之以雷雨取象。

俾物获脱于难。

而遂其生也。

蛰虫之育。

必待雷鸣。

禾稼之荣。

必因雨泽。

物生如是。

人事亦然。

方幽闷之时。

必有为之拔擢。

而后快其志。

方郁怫之际。

必有为之宣泄。

而后免于灾。

气之动有如雷。

德之行。

有如雨。

天地之和也。

以雷雨成其大生之功。

阴阳之媾也。

以雷雨竟其润泽之用。

人之恩威亦似之。

教刑相成。

宽猛相济。

乱极则治。

危极则安。

亦如天之雷雨。

或以儆凶顽。

或以安良善。

或以免罪罚。

或以雪寃囚。

皆赖此雷雨之功。

使遂其生。

达其德。

此解之大用也。

而必依震坎之。

合见其象焉。

解卦亦四阴二阳。

而二五正位相失。

内则九二外则六五。

与蹇之得正位者相反。

而中爻三四。

为柔为刚。

又与未济同。

亦与蹇异。

此卦爻之用仍多阻也。

所以名解者。

实以震在外。

震二阴在上。

坎一阳在中。

因而互成既济之象。

阴多在上。

阳居于下。

与泰相似。

故阻而无害。

坎险不妨震动之用。

故得名解。

言以险得解脱。

非蹇之终于险者可比。

周易古经白话解

周易古经白话解

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咸(三^一)恒(三十二)遯(三十三)大壮(三十四)晋(三十五)明夷(三十六)家人(三十七)睽(三十八)蹇(三十九)解(四十)损(四十一)益(四十二)夬(四十三)姤(四十四)萃(四十五)升(四十六)困(四十七)井(四十八)革(四十九)鼎(五十)震(五十一)艮(五十二)渐(五十三)归妹(五十四)丰(五十五)旅(五十六)巽(五十七)兑(五十八)涣(五十九)节(六十)中孚(六^一)小过(六十二)既济(六十三)未济(六十四)咸(三^一)经文:$咸(1):亨,利贞。

取女,吉⑵初六:咸其拇③。

六二:咸其腓④,凶。

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⑤,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⑥。

九五:咸其脢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⑧。

注释:①咸:卦名。

有感应,交感之意,引申为夫妇之道。

②取女,吉:娶此女,则吉利。

取,娶。

③咸其拇:脚拇趾感应而动。

拇,即脚大指。

④咸其腓;腿肚子感应而动。

腓(f e i ),腿肚子。

⑤咸其股,执其随:大腿感应而动,操执(身体)随之而动。

执, 操执。

股,大腿。

⑥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往来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相法。

憧憧,心意不定、往来不绝。

尔,你。

⑦咸其脢:脊背感应则动。

脢(m e i ),背。

⑧咸其辅颊舌:(此喻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

辅,牙床。

颊,面颊。

今译:咸:亨通顺利,宜于守正。

娶女,吉。

初六:脚大指感应而动。

六二:腿肚子感应而动,凶。

居家不出,吉。

九三:大腿感应而动,(身体)随之而动,前往则困难。

九四:占问吉,悔事消亡。

来往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

九五:脊背感应而动,无悔。

上六:(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

恒(三十二)经文:$恒①:亨,无咎。

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②,无攸利。

九二:悔亡③。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④。

九四:田无禽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⑥。

上六:振恒⑦,凶。

注释:①恒:卦名,长久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九:有孚威如⑨,终吉。
注释:
①家人:卦名。一家之人。此卦乃反映家庭关系的最古文献资料。
②利女贞:利于女守正。贞,正。
③闲有家:家中有防备,闲:防。亦有作“习”者。
④无攸遂,在中馈:(女人)无所抱负,只在家中做饭。遂,目的、愿望。馈,做饮食以侍候人。中馈,内馈、家中馈。
⑤家人嗃嗃:家人经常受到嗃嗃严叱。嗃嗃(hè),严厉叱责声,喻治家严厉。
周易古经白话解(下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咸(三十一)
经文:
咸(1):亨,利贞。取女,吉(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⑤,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⑥。
九五:咸其脢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⑧。
⑦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此爻古人多解,估计也是日食时人们驱灾的一种仪式,认为明夷神鸟进入左腹,这样在左腹处获明夷神鸟的心,又象征性地将此心送至门庭之外。
⑧箕子之明夷:箕子在发生日蚀时。箕子,商纣贤臣,一说“箕”作“荄”。
⑨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发生日食时)天空变的晦暗不明,开始日升上天,后来又进入地中。晦,不明。登,升。
④晋如摧如,贞吉:前进受阻,守正则吉。晋,进。摧,挫折、受阻、毁坏,又说为忧愁。
⑤罔孚,裕无咎:无诚信,宽容处之方能无咎。罔,无。裕,宽容。
⑥晋如愁如,贞吉:前进、忧愁,守正则吉。
⑦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从祖母那里受此大福。兹,此。介,大。王母,祖母。
⑧众允,悔亡:众人信任,悔事消亡。允,信。亡,无。
⑨晋如鼫鼠:进如大鼠。高亨先生以为此“如”应作“似”解,甚妥。鼫(shí)鼠:硕鼠,即大鼠。
上六:振恒⑦,凶。
注释:
①恒:卦名,长久的意思。
②浚(jùn)恒,贞凶:求之太久,占问则有凶。汉帛《易》之“浚恒”与上六爻“振恒”皆作“夐恒”。夐,古人解作“求”。此正与《象传》:“‘浚恒’之凶。始求深也”相符,由此而考之,“浚”、“振”、“夐”皆以音近通假,故皆可作“求”解。即求之太久,占之则凶。
六五:场中丧失羊,无悔。
上六:公羊觝藩篱(角被挂住)既不能退,也不能进,无所利,(预示经历)艰难才能得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三十五)
经文:
晋①:康侯用锡马蕃庶②,昼日三接③。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④。罔孚,裕无咎⑤。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⑥。受兹介福于其王母⑦。
③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君子外行,三日吃不到饭。
④主人有言:遭主人责备。言,即责备。
⑤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日食时伤了左腿,要用强壮的马拯救。夷,伤。股,腿,亦有解“股”为般,指旋者。拯,拯救。帛《易》作“撜”另有古本作“抍”。“拯”、“撜”、“抍”三字古皆通。
⑥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日食时,到正南方放火烧草狩猎。南面为“离”位,放火烧草狩猎于离位——此恐当时日食时一种驱灾的仪式。结果得到一匹踏雪马。不可急于训正使用。于,往。狩,放火烧草而猎。首,古人称四蹄皆白的马曰“首”,俗称“踏雪马”。疾,急。
⑦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公羊以角触藩篱,(角被挂住)既不能退,又不能进。遂,进。
今译:
大壮:利于守正。
初九:伤着脚趾,出征有凶;但有诚信。
九二:守正吉。
九三:小人以盛壮骄人,君子用无为处世。占之危厉。公羊觝藩篱,被绳索缠住了角。
九四:守正则吉,悔事消亡。藩篱(被公羊触)裂,不再受绳索綑缚,并触坏大车之福。
②亨小,利贞:少有亨通,宜于占问。
③遯尾,厉:猪尾有被割断之险。
④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用黄牛皮捆缚它,不能挣脱。执,缚。革,皮。说,脱。
⑤系遯,有疾厉:捆绑小猪,使(小猪)有疾病而危厉。
⑥畜臣妾:畜养奴隶。古者称男奴隶为臣,女奴隶为妾。
⑦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小猪惹人喜爱,君子吉利,小人不吉利。好,喜爱。
六五:丧羊于易⑥,无悔。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⑦,无攸利。艰则吉。
注释:
①大壮:卦名,有盛大,上进之意,又有伤之意,《彖传》曰:“‘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显然解“贞”为正。
②壮于趾,征凶,有孚:伤着脚趾,出征有凶。(但是)有诚信。壮,伤。趾,脚趾,帛《易》作“止”。古趾、止通假。
③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小人以盛大骄人君子用无为处世。壮,盛。罔,即“无”。无所作为,又有解作“纲”者。
⑥妇子嘻嘻:妇人和孩子整天骄佚喜笑。喻家道不严。嘻嘻:骄佚喜笑之貌。
⑦富家,大吉:使家庭富裕是最大的吉利。
⑧王假有家,勿恤:王到其家,勿忧愁。假(gé),至。帛《易》作“叚”。“假”、“叚”古通用。
⑨有孚威如:有诚信而又威严。威,威严。
今译:
家人:宜于女人守正。
初九:家中有备,悔事可消亡。
六二:无所抱负,在家中做饭,占问则吉。
九二:遇主于巷③,无咎。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④,其人天且劓⑤。无初,有终⑥。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⑦,厉,无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⑧。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⑨。先张之弧,后说之弧⑩,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注释:
①睽(kuí):卦名。原义为目不相视,引申为违背、乘异、隔膜。帛《易》作“乖”。
上六:(日食时)天空晦暗不明,开始日升于天,后入于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人(三十七)
经文:
家人①:利女贞②。
初九:闲有家③,悔亡。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④,贞吉。
九三:家人嗃嗃⑤,悔厉,吉。妇子嘻嘻⑥,终吝。
六四:富家,大吉⑦。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⑧,吉。
④羝羊触藩,赢其角:公羊去触藩篱,(结果)被绳索缠住了角。羝(dī)羊,牡羊。藩,篱。赢(léi),大绳索,又解为困。
⑤藩决不赢,壮于大舆之輹:藩篱(被公羊触)裂,不再受绳索束缚。并触坏大车之辐。壮,伤。舆,车。輹(fù),辐。
⑥丧羊于易:羊丧失在场园。“易”字本意,按《说文》为蜥易蝘蜓守宫。卜辞中“易日”即今日、变日。“周易”之“易”也是此意,此爻中“易”通埸,即场,今天农村中的场园。用以晒粮,扬场,即此俗之沿袭。
九三:家人经常受到严厉斥责。(使人)悔而危厉,(最终)吉。妇女孩子嘻嘻笑笑,最终导致羞吝。
六四:使家庭富裕,大吉利。
九五:王到其家,勿忧愁。有吉。
上九:有诚信而又威严,最终得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睽(三十八)
经文:
睽①:小事吉。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②。
九三:系遯,有疾厉⑤;畜臣妾⑥,吉。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⑦。
九五:嘉遯,贞吉⑧。
上九:肥遯⑨,无不利。
注释:
①遯(dùn):卦名。又作“遁”。帛《易》作“掾”。古人多解作逃避、隐退。然初六爻曰“遯尾”,六二爻称“执之”,九三爻有“系遯”,九四、九五、上九爻又有“好遯”、“嘉遯”、“肥遯”之辞,由此而考之,卦中“遯”字之义,恐如高亨先生所解,“遯”乃“豚”,谓小猪。
上九:小猪被养肥,(利于作祭品),没有什么不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壮(三十四)
经文:
$大壮:利贞①。
初九:壮于趾,惩凶,有孚②。
九二:贞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③,贞厉。羝羊触藩,赢其角④。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赢,壮于大舆之輹⑤。
九五:脊背感应而动,无悔。
上六:(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三十二)
经文:
恒①: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贞凶②,无攸利。
九二:悔亡③。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④。
九四:田无禽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⑥。
六三:众允,悔亡⑧。
九四:晋如鼫鼠⑨,贞厉。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⑩,往吉,无不利。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⑾,厉吉,无咎,贞吝。
注释:
①晋:卦名,有进意。
②康侯用锡马蕃庶:康侯得到王赏赐的马很多。康侯:一说泛指安康的侯爵;一说为周武王的弟弟卫康叔。似以前者为是。锡,赐。蕃庶,繁育,在此有众多之义。
③昼日三接:一日之内三次接见。
⑩悔亡,失得勿恤:悔事消亡,誓必有得,勿虑。失,帛《易》作“矢”有誓之意。恤,忧虑。
⑾晋其角,维用伐邑:进其锐角,用为计代城邑。邑,城邑。
今译:
晋:康侯享用(王)赏赐的马很多,一日之内三次接见。
初六:前进受阻,守正吉。(此人)无诚信,宽容处之方能无咎。
六二:前进忧愁,守正吉。从祖母那里受此大福。
六三:众人信任,悔事消亡。
⑦咸其脢:脊背感应则动。脢(méi),背。
⑧咸其辅颊舌:(此喻说话时)因感而牙床、面颊、舌头齐动。辅,牙床。颊,面颊。
今译:
咸:亨通顺利,宜于守正。娶女,吉。
初六:脚大指感应而动。
六二:腿肚子感应而动,凶。居家不出,吉。
九三:大腿感应而动,(身体)随之而动,前往则困难。
九四:占问吉,悔事消亡。来往心意不定,朋友们顺从你的想法。
今译:
明夷:宜于艰难中守正。
初九:明夷神鸟飞时垂下了左翼。君子路上行时,三日吃不到饭,(虽)有所往,但受到主人责备。
六二:日食伤了左腿,用强壮的马才能救之而有吉。
九三:日食时到南郊放火烧草狩猎,得到一匹踏雪马,不可急于训正(使用)。
六四:在左腹获明夷(神鸟)之心。并送出门庭。
六五:箕子在发生日蚀时,宜于守正。
⑧嘉遯,贞吉:小猪受到赞美,占问则吉利。嘉,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