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上、下)
易经系辞下传原文及译文

易经系辞下传原文及译文传承自古的《易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其中的系辞下传是《易经》的重要篇章之一,它深刻解读了六十四卦的含义和象征,为人们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生的智慧。
下面是《易经》中系辞下传的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带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系辞下传】夫易者,天地之经纬,万物之定数也。
因时而移,故有变化。
君子所以观乎天文,采用日月,立法于四时,考察阴阳,而化育万物者也。
【原文译文】《易经》是探寻天地间万物运行规律的经典,万事万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也随之发生变化。
君子应当观察天文现象,运用日月的变化来稳定四季的律动,研究阴阳的变化,以期推动万物的成长。
人之所以欲立其身,欲达其家,欲昌其国,欲究天下之道者,亦何尝不愿窥阴阳而见其本末哉?【原文译文】人们之所以追求个人的成功,希望家庭幸福,渴望国家昌盛,追求探索世间万物的道理,岂非都想了解阴阳变化的根源吗?夫出乎天者云浮,入乎天者云销。
云布而不雨,云解而不止雨;男女之情,甚矣简矣。
天地之道,岂易知也哉?【原文译文】天空之中的云朵时而飘浮,时而消散。
有时云密布而不下雨,有时云散而雨势不停;男女之间的情感也是如此复杂且简单。
天地的道理,岂是易于理解的呢?故《易经》者,其言深而不深,观察久则明,功夫深则巧。
其中大半诸子所由生也。
【原文译文】因此,《易经》的言辞虽然深奥,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深入研究,也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因此,众多哲人洞悉了《易经》中的精髓。
观古人之所以贤者,盖因人多写其言,言多写其意,意多写其志,志多写其功。
由此来看,易学之术,实有其道可循。
【原文译文】通过观察古代的贤者,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多数情况下,首先表达自己的言论,然后言论中表达了自己的意向,接着意向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而志向又最终指引了他们的成就。
从而可以看出,易学的学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可循。
总而言之,易经系辞下传的原文及译文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深刻而又神奇的世界观。
《直方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

《直方周易》系辞上子曰:“圣人立...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原文】子曰:“圣人(1)立(2)象(3)以(4)尽(5)意(6),设(7)卦(8)以尽情(9)伪(10),系(11)辞焉以(1 2)尽其(13)言(14);变(15)而(16)通(17)之(18)以(19)尽利(20),鼓(21)之(22)舞(23)之以尽神(24)。
”【译文】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的事情去表达他的全部意思,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来体现全部事情的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认为都是他要表达的内容。
文辞中的事情合情合理并且可供众人共同实际施行因为这些事情对全天下人都有利,文辞中的典型事情能鼓动人设法觅取到这部书因为书里面都是治国经典。
注释:(1)“圣人”编纂《易经》的人。
《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2)“立”确定;决定。
《后汉书·郎顗传》:“恭陵火灾,主名未立。
”(3)“象”典型的事情。
《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形:通“型”。
模型;楷模;典型。
)(4)“以”连词。
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去”“用来”“目的在于”等。
《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5)“尽”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
《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6)“意”《百度百科》意思,文字、言行等所表达的内容。
《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楼梦》第二回:“子兴道:'依你说,“成则公侯败则賊”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7)“设”创立,建立,开创。
《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
”注:“设,施也。
”(8)“卦”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
《说文》卦,筮也。
按,所以筮也。
(9)“情”实情,情况,情态。
易经系辞上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上sh àn ɡ传zhu àn 》一Y ī天Ti ān 尊z ūn 地d ì卑b ēi,乾qi án 坤k ūn 定d ìn ɡ矣y ǐ。
卑B ēi 高ɡāo 以y ǐ陈ch én ,贵ɡu ì贱ji àn 位w èi 矣y ǐ。
动D òn ɡ静jin ɡ有y ǒu 常ch án ɡ,刚ɡān ɡ柔r óu 断du àn 矣y ǐ。
方F ān ɡ以y ǐ类l èi 聚j ù,物w ù以y ǐ群q ún 分f ēn ,吉j í凶xi ōn ɡ生sh ēn ɡ矣y ǐ。
在Z ài 天ti ān 成ch én ɡ象xi àn ɡ,在z ài 地d ì成ch én ɡ形x ín ɡ,变bi àn 化hu à见xi àn 矣y ǐ。
是Sh ì故ɡù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摩m ó,八b ā卦ɡu à相xi ān ɡ荡d àn ɡ。
鼓G ǔ之zh ī以y ǐ雷l éi 霆t ín ɡ,润r ùn 之zh ī以y ǐ风f ēn ɡ雨y ǔ,日r ì月yu è运y ùn 行x ín ɡ,一y ī寒h án 一y ī暑sh ǔ,乾qi án 道d ào 成ch én ɡ男n án ,坤k ūn 道d ào 成ch én ɡ女n ǚ。
乾Qi án 知zh ī大d à始sh ǐ,坤k ūn 作zu ò成ch én ɡ物w ù。
易经系辞上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上sh àn ɡ传zhu àn 》 一Y ī天Ti ān 尊z ūn 地d ì卑b ēi,乾qi án 坤k ūn 定d ìn ɡ矣y ǐ。
卑B ēi 高ɡāo 以y ǐ陈ch én ,贵ɡu ì贱ji àn 位w èi 矣y ǐ。
动D òn ɡ静jin ɡ有y ǒu 常ch án ɡ,刚ɡān ɡ柔r óu 断du àn 矣y ǐ。
方F ān ɡ以y ǐ类l èi 聚j ù,物w ù以y ǐ群q ún 分f ēn ,吉j í凶xi ōn ɡ生sh ēn ɡ矣y ǐ。
在Z ài 天ti ān 成ch én ɡ象xi àn ɡ,在z ài 地d ì成ch én ɡ形x ín ɡ,变bi àn 化hu à见xi àn 矣y ǐ。
是Sh ì故ɡù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摩m ó,八b ā卦ɡu à相xi ān ɡ荡d àn ɡ。
鼓G ǔ之zh ī以y ǐ雷l éi 霆t ín ɡ,润r ùn 之zh ī以y ǐ风f ēn ɡ雨y ǔ,日r ì月yu è运y ùn 行x ín ɡ,一y ī寒h án 一y ī暑sh ǔ,乾qi án 道d ào 成ch én ɡ男n án ,坤k ūn 道d ào 成ch én ɡ女n ǚ。
乾Qi án 知zh ī大d à始sh ǐ,坤k ūn 作zu ò成ch én ɡ物w ù。
易经里的经典中关于树的语句

易经里的经典中关于树的语句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经典”。
其中,关于树的语句在易经中也有不少,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经典的语句。
1. “大厦将倾,必先毁其基。
木已烂而不折,何以成其大?”——《易经·系辞上》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大厦如果要倒塌,必须先毁掉它的基础。
同样的,一个木头如果已经腐烂,就算不折断也无法成为大树。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重基础,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2. “大木栋梁之本,细枝叶之末。
”——《易经·系辞下》这句话意思是说,大树的栋梁是它的主干,而细枝叶则是它的末梢。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的作用和地位。
3. “木欲生而故其根,人欲达而故其道。
”——《易经·系辞下》这句话意思是说,树木要生长,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人要成功,也必须要有正确的道路。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才能取得成功。
4. “大人不失其厚德,必有天下之大利。
”——《易经·系辞上》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必定会获得天下的大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5.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易经·系辞上》这句话意思是说,不需要出门,也能了解天下大事;不需要看窗外,也能看到天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灵纯净,就能洞悉天下万物。
以上就是易经中关于树的经典语句,这些语句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们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注重基础,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同时,它们也告诉我们,只要心灵纯净,就能洞悉天下万物。
这些经典语句不仅是易经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领悟。
《易传》系辞(上下)(原文与译文)

《易传》系辞(上下)(原文与译文)易传·系辞上传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天尊贵在上,地卑微在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
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
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了。
天下人各以其道而以类相聚,物各以其群而以类相分,同于君子同于善的事物则吉,同于小人同于恶的事类,则凶就产生了。
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在地成就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的变化,由是可以明显的看到了。
所以宇宙间,阴阳二性不停地切摩变化,八卦所代表的八种天地间的八个基本物象,不停地相与鼓动变化,由是产生了宇宙万有。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比如说,以雷霆之气,鼓动万物的生机,以风雨疏散润泽万物的气机,日月的运行就构成了人间的昼夜寒暑,乾为天为父为阳,是构成男性的象征,坤为地为母为阴,是构成女性的象征。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为天,代表时间,故知天地之大始;坤为地代表空间,故能作成万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乾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为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
容易使人了解则有人亲附,容易遵从,则行之有功。
有人亲附则可以长久,有能成功则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
可以长久的,是贤人的德泽;可以成为伟大的,是贤人的事业。
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的道理即是如此简易,而能包含天下的道理,能了知天下的道理,则能与天地同参,而成就不朽的名位了。
易经系辞上下传原译文对照

易经系辞上下传原译文对照『易经系辞』原译文对照《易经系辞上下传》《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原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译文:天是尊贵的,地是低下的,乾是天,坤是地,那乾尊坤卑也定了。
天高地卑的位子已经排列,天贵地贱的位子也确定了。
天地动静有其常规,阳刚阴柔即可断定。
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这样吉凶便产生了。
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变化就显现了。
所以刚柔相互切摩,八卦互相冲击。
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暑交替。
乾道成就男性,坤道成就女性。
阳气成为大的开始创造,阴气配合着造成万物。
乾坤创造万物,用简单平易来显1/31页示它们的智慧与才能。
平易就容易知道,简单就容易遵从。
容易知道就有所依附,容易遵从就有功效。
有所依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
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
因此容易简单而天下之理得到了。
天下之理得到了,确定阴阳刚柔上下贵贱的位子就在它的中间了。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原文: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
所变而玩者,爻之辞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译文:圣人创立八卦及六十四卦,观察卦象爻象,把卦爻辞连系在卦爻后而说明吉凶。
阳刚阴柔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
所以卦爻辞中的吉凶,是人事得和失的象。
悔吝,是人心忧惊的象。
易经系辞上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上sh àn ɡ传zhu àn 》一Y ī 天Ti ān 尊z ūn 地d ì卑b ēi ,乾qi án 坤k ūn 定d ìn ɡ矣y ǐ。
卑B ēi 高ɡāo 以y ǐ陈ch én ,贵ɡu ì贱ji àn 位w èi 矣y ǐ。
动D òn ɡ静jin ɡ有y ǒu 常ch án ɡ,刚ɡān ɡ柔r óu 断du àn 矣y ǐ。
方F ān ɡ以y ǐ类l èi 聚j ù,物w ù以y ǐ群q ún 分f ēn ,吉j í凶xi ōn ɡ生sh ēn ɡ矣y ǐ。
在Z ài 天ti ān 成ch én ɡ象xi àn ɡ,在z ài 地d ì成ch én ɡ形x ín ɡ,变bi àn 化hu à见xi àn 矣y ǐ。
是Sh ì故ɡù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摩m ó,八b ā卦ɡu à相xi ān ɡ荡d àn ɡ。
鼓G ǔ之zh ī以y ǐ雷l éi 霆t ín ɡ,润r ùn 之zh ī以y ǐ风f ēn ɡ雨y ǔ,日r ì月yu è运y ùn 行x ín ɡ,一y ī寒h án 一y ī暑sh ǔ,乾qi án 道d ào 成ch én ɡ男n án ,坤k ūn 道d ào 成ch én ɡ女n ǚ。
乾Qi án 知zh ī大d à始sh ǐ,坤k ūn 作zu ò成ch én ɡ物w 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