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三首
十首经典《沁园春》

经典《沁园春》十首经典《沁园春》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首经典《沁园春》,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孤馆灯青》【宋代】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体现了卓绝的才情。
《沁园春·情若连环》【宋代】苏轼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
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囗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
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
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的妙境。
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
因此,这首词,婉转言情,另有一副面目,非关西大汉所宜歌也。
这是苏轼学柳七作词的一个明证。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宋代】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试望阴山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
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
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
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
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翻译遥望塞外的阴山,不禁让人无限伤怀,徘徊不语。
只见几座青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尺的距离,眼前黄沙遍地,不见一丝尘埃。
碎叶城早已荒芜,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只看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凝聚着寒冷的雾气。
我正在这里徘徊不前,忽然听到山崖上巨石撞击的声音,就像是万丈深壑里发出的隆隆雷声。
边塞的荒凉叫人看了愁苦满怀,更何况我平生的惆怅已经很多了。
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为迎接天下贤达而筑的黄金台的遗迹、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横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经未老先衰,两鬓已生出星星白发在秋风中回首往事,愁苦满怀。
注释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簇:簇拥,聚集。
几簇:丛集的样子。
匝地:满地,遍地。
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并建有拂云祠。
雕:雕鹰。
惨不开:聚成一片愁惨、凄凉的景象。
踟蹰:徘徊不前。
绝塞:极远的边塞。
蛾眉遗冢: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
骏骨:骏马之骨。
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容若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觇梭龙”,即侦察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入侵情况,途中思家心切,写下这首《沁园春》。
赏析上片描绘塞外风光惊心动魄的场面。
起句“试望阴山”,先廓定视野,继后写“试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沁园春最佳十首

沁园春最佳十首1、《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沁园春·孤馆灯青》【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4、《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宋·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
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5、《沁园春·有感》[南宋]陆游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沁园春苏轼

沁园春苏轼沁园春苏轼沁园春苏轼词两首一:沁园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
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囗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沁园春苏轼词两首二: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释:⑴练──生丝煮熟的白绢,比喻月光的皎洁。
⑵耿耿──微光。
⑶ 摛(chī)──铺开,舒展。
⑷劳生──辛苦的人生。
⑸区区──自称的谦词。
⑹鲜──少。
⑺凭──靠着、扶着。
⑻长安──此指京城汴梁。
⑼二陆──晋朝陆云、陆机兄弟,俱有文才,此处喻指苏轼、苏辙。
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意思是:任用我就干,不用我就藏。
时,时机、机缘。
行藏,入世行道或出世隐居。
⑾优游──优闲自得。
⑿斗──斗酒。
⒀尊──同“樽”,酒具。
沁园春最好的三首诗

沁园春最好的三首诗
沁园春录在中华文学史上极具重要意义。
它把清末民初被压迫的人民的痛苦和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是正大民主斗争反抗清虚君主专政、觉醒民意的晴雨表。
它不仅地传唱祖国的热土,敦促把祖国比作眼泪,而且青春的神采乐融文字,灵巧的意味和韵脚,歌唱的情魂。
下面是沁园春录里最优秀的三首诗:
一:《春望》
倚楼望春来,目觉花开依依。
山风魔舞里,岁月曲径稀。
翠柳青烟里,衣衫香飘远。
枝头花果香,夜夜叮咛萤。
百花含余色,时时把芳心。
彩华苒生处,何人知此音?
二:《登览》
久处倦绝境,久无心事情。
平地分明去,流动思潮生。
岩梯立悬崖,满山复盈空。
天子万马踏,野外一禽风。
一室晴峰外,几度风景红。
宫车凌苍梧,使者登天宫。
三:《望海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沁园春长沙 》《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沁园春长沙》、《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沁园春长沙》、《登高》、《梦游天姥吟留别》三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沁园春长沙》:分析诗歌的意境、形象、情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登高》: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登高远望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探讨诗歌中的梦幻境界,感受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三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 难点:理解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古典诗词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生平等基本知识。
2. 分析法: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展开讨论,提高鉴赏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诗人的创作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五、教学课时:1. 《沁园春长沙》:2课时2. 《登高》:2课时3. 《梦游天姥吟留别》:2课时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时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通过讨论、实践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毛泽东、杜甫和李白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诗歌。
2. 学习《沁园春长沙》:a.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b. 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橘子洲头”、“百舸争流”等,理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c.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学习《登高》:a.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豪情壮志。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沁园春是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下面将介绍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一、《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是毛泽东在长沙写的,他深情地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描述了大雪纷飞的冬日景象,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纯洁,以及对冬天的向往之情。
三、《沁园春·春晓》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用饱满的文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四、《沁园春·夜》这首诗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表达了对夜晚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五、《沁园春·夜雨》这首诗歌描绘了夜雨的情景,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雨的美丽和对自然的敬畏。
六、《沁园春·横塘》这首诗歌描述了横塘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七、《沁园春·清明》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用凄美的文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八、《沁园春·秋霜》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九、《沁园春·故乡》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眷恋。
十、《沁园春·临江仙》这首诗歌描绘了临江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这十首沁园春诗歌中,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但无一不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人民的关怀和眷恋。
沁园春诗歌的美妙在于它的真挚和情感,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时代和人民的真实记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欣赏这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沁园春10首

《沁园春》诗词10首1. 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沁园春·斗酒彘肩【宋】刘过寄辛承旨。
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3.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弃疾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於知已,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於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4.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元】王恽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甚多。
税君巽甫以命士来淮幕三年矣,略不能挽之以寸。
巽甫虽安之,如某歉何!临别,赋《沁园春》以饯。
水北洛南,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赖交情兰臭,绸缪相好;宦情云薄,得失何知?夜观论兵,春原吊古,慷慨事功千载期。
萧如也,料行囊如水,只有新诗。
归兮,归去来兮,我亦办征帆非晚归。
正姑苏台畔,米廉酒好;吴松江上,莼嫩鱼肥。
我住孤村,相连一水,载月不妨时过之。
长亭路,又何须回首,折柳依依。
5.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弃疾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