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_本科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民营企业社保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社保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社保问题及对策浅谈民营企业社保问题及对策近日,对民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近10家民营企业,并与劳资双方座谈,本文试从民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一、民营企业参保面临的问题一是参保意识淡薄。

一方面,民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往往被忽视,有的甚至认为,职工的“生、老、病、死、残”完全是社会责任、个人责任,认识不到企业责任,把参保增加成本看成了额外负担;另一方面,随着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就业岗位的紧张,部分职工着重于眼前利益,只顾当前挣钱,不管将来有无社会保险,即使明知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因怕失岗位、丢饭碗,敢想而不敢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不参保行为。

二是参保能力有限。

许多民营企业的特点往往是起点低、规模小,并且常常是处于创业阶段,正处于一个投资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时期,而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合计占企业工资支出额总额的40%左右,如有的民营企业所说“五项社会保险,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五座大山”,要解决好,的确是压力巨大。

同时还有部分民营企业,效益不佳,只能勉强甚至无法按时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问题更显得有心无力。

三是用工性质复杂。

在许多民营企业,用工的随意性和复杂性极大地影响了参保。

用工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和职工不签订劳动合同,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约束。

用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即使在同一企业内部,既有相对固定的长期工如会计等管理岗位及技术骨干,又有不固定的临时工,甚至受生产经营的影响,还有大量的季节工。

由于用工的随意性和复杂性,社保经办机构很难确定民营企业的参保对象。

往往是由企业选择人员参保,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变成自由选择性。

二、解决民营企业社保问题的对策一是加强协调,建立联动机制。

审计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参保仅靠人社部门及其经办机构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协调配合和分工负责制。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现状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现状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旨在使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伤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中断劳动,使本人和家属失去生活来源时,能够从社会(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的最初萌芽出现在古埃及,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险体系比较全面,覆盖的范围也很广泛。

而我国社会保险发展成体系的时间不是很长,相对而言体系的完整性不高,因此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前几年国务院会同五大部委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的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书中论述了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个与当前经济水平相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到养老、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建立工作中,积极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要保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险问题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现状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作为我国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极为迅速,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然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险水平却还相当落后,以参保率为主要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现状■宋一军中国集体经济・2009/11期 5960 中国集体经济・2009/11期集体经济中国ZHONGGUOJITIJINGJI参考指标,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不够重视。

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重效益,轻社保,重眼前,轻长远”。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认为,在自己的经营期间,只要将眼前的效益搞上去,让员工拿到更多的现钱,就可以了,而不必管员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高低以及员工退休后的情况如何。

民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困境现实出路论文

民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困境现实出路论文

论民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的困境与现实出路【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民营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保险一、民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面临的困境1.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和员工不懂或不知关于社会保险的相关法规规定,也不知道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规定首先,没有一个系统的社会保险的立法规范的存在,各种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无法建立统一协调的实施机制,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不知道缴纳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规定。

其次,民营企业员工缺乏法律知识。

民营企业员工特别是普通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在劳动权益方面的要求也不强烈,不知社会保险是自己应得的保障权益,不知有哪些关于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更不知道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2.即使知道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但是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及其员工不想参加社会保险据调查:首先,查民营企业主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缺乏精细化或集约化经营战略,没有认识到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增强企业团队凝聚力,促进企业效益,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其次,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使企业员工对社会保险不敢奢望;再次,社会保险立法层次普遍偏低,权威性不够,法律效力低下,除工伤保险外,多数社会保险立法大部分没有将乡镇和村办民营企业包括在社会保险的范围之内,这也是造成我国乡镇或村办民营企业逃避参与社会保险的极好的理由和可乘之机。

3.知道又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民营企业和员工又苦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不能参加或不能全部参加五种社会保险在客观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发展时间短暂,经济实力薄弱,客观承受能力有限,融资难度大,缺乏支付比率较高的社会保险金的能力。

我国社会保险缴费比例高,使民营企业难以承受。

目前,五种保险企业缴费率累计超过了28%,个别地区的缴费率已经接近目前世界上社会保险综合费率最高的瑞典再次,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员工而言,因为本身工资很低,只能维持目前基本的生活,让其留出部分资金缴纳社会保险,也影响其当前生活的正常维持。

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刘浩浙江财经大学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不仅如此,在劳动力市场极为丰富的我国,民营企业也是吸收社会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又因为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经笔者调查研究,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社会保障工作不到位的企业占有不低的比重。

在本文中笔者就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及策略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愈加深入,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的契机。

更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近年来积极运用“抓大放小”的措施,导致我国原有的国有中小企业很大一部分也以改组、兼并、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方式,转变为民营企业。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己经超过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实质总产值、利税和商品劳务出口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40%和60%。

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己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生力军,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推动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能否健康运行的问题,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保体系的完善,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高效科学分配的重要对策。

由于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仍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总是偏向于公有经济,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同样围绕着公有经济。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设计之初就将其实施范围限定在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

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了解社会保障体系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工作不够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权利意识不够敏感,因此不知道什么叫社保,什么叫维权。

关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民营单位对国家经济作出了非常显著的贡献,不过与之相关的社保情况却不是很好。

文章具体的阐述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中小民营单位的特征以及这个组织常见的一些诉求等,并且着重的论述了其社保体系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并且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法。

标签:中小民营企业;社会保险;问题1 当前中小民营单位社保制度发展不先进的缘由1.1 体现在政府方面的要素就像是前面讲到的那样,由于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此时很多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了,国家面临着支出超过收入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中,国家机构为了维持发展,带动经济进步,并不想对民营机构的工作者进行太多的社保扶持,或是在社保体系的运作中出现了条理性的偏移,此时都无法有效的确保这些单位的权益。

除此之外,假如政府强制这些单位给工作者入保的话,就会影响到这些单位的利益。

因此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就容易忽视了工作者的权益。

在当前时期这种现象是无法尽快的改变。

1.2 体现在单位方面的原因身为经济组织,所有的单位追逐的目的均是利益最多,成本最少。

站在这个层次上来看,因为参保会使得他们的财务负担加重,所以单位很显然的不愿意参保。

除此之外,这些单位由于受到本身的规模等要素的影响,这种经济利益驱动与社会责任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用人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不高。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单位的上述举动必然会导致工作者和社会形成一定的矛盾,此时就要借助于法规条例来管控。

1.3 体现在工作者方面的原因在分析了上述的两项要素之后,我们发现此类单位的工作者本身的素养状态也是使得其无法享受社保的一个关键要素。

比如工作者的法律思想淡漠,没有维权意识,同时由于工种的干扰导致他们的收入非常低,而且工作不固定。

通过上述的这些论点我们得知,干扰此类单位社保发展的要素是非常多样化的,其关系到多方的权益。

通过比对得知,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根本的缘由是当前的制度不当导致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论文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论文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考籍号:姓名:电话:专业:公共事业管理通讯地址:湖南省益阳市益阳职业技术学院邮编:邮箱: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2)1、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存在的问题 (4)2.2原因的分析 (6)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7)3.1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7)3.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8)3.3 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 (9)3.4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 (10)4、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思考 (12)4.1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2)4.2 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 (15)4.3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15)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6)参考文献 (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经基本形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处在远未成熟的改革过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在今后的改革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问题,对策,完善,制度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义务。

作为“安全网”和“减震器”,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

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

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与对策民营企业参加全部社会保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保险费率计算,需要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约30%(包括约20%的养老,6%的医疗,2%的失业,1%的工伤与1%的生育)的社会保险费,民营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即使企业仅仅参加养老、医疗及工伤三个主要险种的社会保险,费率民营企业参加全部社会保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保险费率计算,需要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约30%(包括约20%的养老,6%的医疗,2%的失业,1%的工伤与1%的生育)的社会保险费,民营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即使企业仅仅参加养老、医疗及工伤三个主要险种的社会保险,费率也达到了27%,仍然偏高。

以盈利为目标的广大民营企业在面对如此之大的社保负担时,存在着强烈的逃费驱动。

社会保险制度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而目前我国还主要依靠行政法规来调节社会保险,已经很不适应。

因此,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具体操作中适当调低民营企业在社会保险中的参保费率也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水平。

公元前4000多年,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时,石匠们就组织了互助会,共同缴纳会费,用来支付会员死亡的善后费用,这大概是社会保险的最早雏形。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规避风险的内在需求,对于我国广大民营企业的员工也不例外。

从政府层面上讲,2004年9月7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保障的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论述了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保险为主体的中国社会保险现状及政策规定,提出要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社会保险问题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成因与对策黎民,乔庆梅(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内容摘要: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社会保障现状却良莠不齐、不容乐观,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因而,采取的措施,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状况,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国有企业“抓大放小”改革政策的实施,我国原有的国有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也以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转变为民营企业。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近几年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商品劳务出口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40%和60%,城镇就业机会75%1。

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生力军,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推动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不容忽视。

一、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配套的。

但在总体上,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与企业的发展并不同步。

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相似,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也滞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根据我们在武汉等地的调查,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保险参保率普遍较低,该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纵有参保,也多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

民营中小企业是私有制性质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高度统一是这类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于民营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具有劳资对立的一面,劳动关系的确立和变更缺乏规范化、法制化的制约,这使得企业在招工时手续不正规、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常常是以劳资之间权益的严重不对等为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摘要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趋势,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力量。

而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应该跟随着民营企业经济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地完善,这样才能够让民营企业为其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提高员工积极性,以致于维持民营企业发展良好的态势。

但现今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仍处于滞后状态,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出发,多方位地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问题和做出对应措施,而且结合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会保障实例,针对性地分析该民营企业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研究分析RESEARCH ON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CHINA—— TO QINQOU PROPERTY SERVICES CO. LTD AS AN EXAMPLEABSTRACT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in a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 of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follow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mprove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so that it can let the private enterprise to provide a good treatment for their employees, improve employee enthusiasm, so as to maintain the good momentum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ut are still lagging behind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hinder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 of private enterprise of our country, multi-faceted analysis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common problem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Qinqou property services limited social secur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and puts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 Social security analysis approach目录1.绪论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1.3 写作方法及思路 (3)2.概念及相关理论 (5)2.1 民营企业及特点 (5)2.2 社会保障制度 (7)3.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概况 (9)4.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发展现状 (11)4.1 社会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4.2 企业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4.3 员工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5.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办法 (15)5.1 完善社会保障 (16)5.2 改正民营企业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态度 (17)5.3 培养员工参保意识 (17)6.对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18)6.1 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背景 (18)6.2 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会保障现状 (20)6.3 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出现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 (24)6.4 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社会保障的解决办法 (25)7.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32)附录 (33)1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是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在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展开的。

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占重要地位,民营企业发展良好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而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重点强调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本文是以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实例的基础上,探究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的社会保障问题,针对性地解决这个企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达到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因此通过实例来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能够进一步论证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结论和方法,维护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文献综述对社会保障问题深入分析的研究著作并不多,很多的研究只针对部分的社会保障问题,比如受关注较多的养老保险。

而且对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

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黄小娟在《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问题初探》(2008)中提到,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的快。

杨晶在《大陆与台湾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8)中提到全国工商联发布《2007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研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空前发展,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占全国非农就业总数的80%左右。

据统计,2006年全国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总数约4.3亿人,除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劳务工9000多万人外,其余均在民营经济就业。

到2007年9月,全国注册私营企业538万家,雇工5696万人,个体户2678万家,从业人员5429万人,私营个体就业共1.1亿多人。

如果考虑私营企业普遍低报人数,大量个体户并未注册(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921万,从业人数9422万,比注册数高近一倍)等情况,私营个体实际从业人员可能达2亿。

毋庸置疑,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武晨光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体征及提升路径思考》(2011)中提及到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面对2011年的金融危机中,以积极的态度,通过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途径中突围而出,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吴菲在《简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2011)说到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较高,导致企业有逃避缴费现象。

赵家鑫在《社会保障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2011)中认为民营企业对于员工社会保障问题承担直接重大责任。

赵建勋在《中国社会保障的主体及其责任研究》(2006)说到“治理理论”即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国家强调授权,主张将个人及市民社会视为政府的合作伙伴,以个人的权利和共同的社会管理来治理国家。

国外民营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国外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关注程度较高,由于制度的完善、政府的重视、人民的意识强等原因,社会保障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日本:艾昕在《由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引发的社会学思考》(2009)就提到了年金制度已经覆盖到全体日本国民,得到了很好的成效。

美国:张楠在《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2009)中提到美国社会保障的特征,而且政府仍然是社会福利支出中最大的资金渠道。

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受惠。

英国:杨思斌在《英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08)中提到英国社会保障的特点,立法先行、国家责任是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强调社会保障的普遍性。

欧洲:丁建定,孙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整合》(2006)中提到欧盟各国遵循着普遍享有原则或公民资格原则,通过政府的干预,以税收或其他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保障,不管他们是暂时因疾病、失业或生育,还是因为退休、残疾而陷入困境。

澳大利亚:王华丽在《澳大利亚养老保险体制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009)中说到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险体制设计遵循了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模式,并被公认为世界上运作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其养老保险体制由政府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三部分组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已逐步得到重视。

而且主要的保障领域都大致相同,主要的关注领域为社会保险方面。

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承担责任,为了达到更好的保障效果,各政府都想方设法协调好民营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和责任。

本文全面研究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各方面的问题,用实例来解释社会保障问题,而且具体地得出该企业在社会保障中的改正方案。

1.3 写作方法及思路1.3.1写作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关于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方法。

通过查阅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内外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资料,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了解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突出问题、得出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的对策。

调查问卷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通过向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发出简明扼要的咨询单,请示填写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资料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1.3.2写作思路首先是理论基础,了解民营企业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然后提出现今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做出对策。

再次结合千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社会保障问题,针对性地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