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跨国金融机构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重点梳理pdf

中级经济师重点梳理pdf

中级经济师重点梳理一、经济学基础概念1.经济学定义: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用途上的配置的科学。

2.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3.市场失灵:指市场不能有效、公正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4.政府干预: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失灵。

二、宏观经济学理论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经济增长:长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增大和生产能力提高。

3.通货膨胀: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

4.失业:劳动力市场中,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的比例。

三、微观经济学理论1.需求与供给:研究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2.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

3.生产者行为:短期生产决策、长期生产决策。

4.消费者行为:边际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

四、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金融市场定义: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2.金融机构种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金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4.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税收、公债。

2.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货币供应量。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4.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

5.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或减少货币供应,以抑制总需求。

六、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2.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配额、技术壁垒等。

3.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促进区内贸易自由化。

七、产业发展与规划1.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

2.产业政策:针对特定产业的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有哪些?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CentralBank)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

中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2、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

4、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5、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华外资金融机构即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具体有如下两类: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代表处。

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的工作范围是:进行工作洽谈、联络、咨询、服务等非赢利性活动,不得开展任何之际赢利的业务。

在华设立代表处,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必须走的一个步骤。

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背景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的代表处。

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

这包括外国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合资银行、独资财务公司、合资财务公司等。

国际三大金融机构有哪些国际三大金融机构是指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它们分别是美国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英国的伦敦金融市场(LFMM)和日本的东京证券交易所(TSE)。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学习要求】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了解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一)金融机构的含义金融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机构是指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包括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和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经纪人,即代理买卖证券,有时本身也参加证券交易,如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

(二)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机构的种类众多,各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构成整体的金融机构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和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金融机构以接受存款,从事转账结算业务为基础,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负债可以发挥交换中介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作用,其资产业务主要是承做短期贷放,所以是以存款负债为前提的资产运作机制。

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又可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银行的地位和职能不同来划分,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专业银行等;按照出资形式不同来划分,有独资银行、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合作银行;按照资本所有权归属不同来划分,有国有银行、私营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按照业务范围的区域不同来划分,有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和跨国银行。

(2)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又可划分为契约型储蓄机构、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和服务类金融机构。

①契约型储蓄机构主要是依据契约定期取得资金(如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并据约提供保险理赔或提供年金的金融机构,例如人寿保险公司、财产和意外灾害保险公司、个人养老保险基金以及政府退休基金等。

②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则包括投资银行、投资基金、金融公司、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商业票据或从银行借款等途径获得资金,然后把这些资金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的各种股票和债务工具,或对个人和小企业进行小额贷款。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三章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三章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知识点

第三章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第一节金融机构【知识点1】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一)金融机构的性质:1.狭义:指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主要指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

作为资金余缺双方进行货币借贷交易的媒介。

2.广义:指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包括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经纪人)、间接融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二)金融机构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1.促进资金融通间接金融机构:借助信用,通过负债业务集中资金,通过资产业务把资金投向有关经济部门直接金融机构:为投融资提供各种服务。

2.便利支付结算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流程实现资金转移。

具有较高信誉和众多分支机构。

减少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

3.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具有各类专业技术来管理风险。

4.减少信息成本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

(重要考点)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

5.反映和调节经济活动可以通过信贷、结算以及有价证券的买卖等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情况。

通过信贷、利率、汇率和结算等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

【例题·单选题】在金融交易中时常会发生逆向选择,其原因是()。

A.金融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B.金融交易之后的信息不对称C.金融交易之前的交易成本D.金融交易之前的交易成本『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逆向选择。

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

【例题·多选题】金融机构的职能有()。

A.促进资金融通B.便利支付结算C.消灭风险D.降低交易成本E.减少信息成本『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机构的职能。

金融机构的职能有:促进资金融通;便利支付结算;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减少信息成本;反映和调节经济活动。

【知识点2】金融机构的类型(一)按照融资方式分类2.按照业务特征:国际通行的分类方式银行:以存款、放款、汇兑、结算为核心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和投资等3.按照是否承担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保障宏观经济协调发展设立、可以获得政府资金或税收优惠。

国际投资学教学大纲

国际投资学教学大纲

《国际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442023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Investment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金融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国际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国际投资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熟悉掌握国际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相关基础知识及国际投资管理的相关内容。

2.能力及技能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的国际投资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施说明大纲在使用时,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部分内容在课程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和内在的逻辑性。

要注意把握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并把国际投资理论与中国的经济开放、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讲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已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先修课。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根据各章的重点内容来安排习题,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确定习题类型。

在保证基础练习的同时,可适当安排一些实践问题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包括出勤、作业、提问、讨论等)的总和。

(七)参考书目《国际投资学(第五版)》,杨晔杨大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国际投资学》,刘志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国际投资学教程(第四版)》,綦建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二、中文摘要国际投资学是研究国际投资主体、国际投资客体和主体对客体的营运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的影响,探索其内在规律的学科。

中央银行学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中央银行学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等,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2.准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指由若干国家联合建立一家中央银行,由这家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指由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并使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5.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不专门设立专司中央银行的职能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1. 发行的银行: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 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3. 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4. 最终贷款人:指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资金时,中央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承担起“最终贷款人”的角色,这可避免发生金融恐。

5.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1.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2.特种存款: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营运情况,以及银行银根松紧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存款的方式向这些金融机构集中一定数量的资金而形成的存款。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

4.货币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正常的信用渠道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5.发行基金: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保存的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

Unit 4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Unit 4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从规模上而言,相对于东道国的国内企业,大 多数跨国公司在影响地方政府政策、获取好处 方面处于更有 MNCs can buy up promising local firms to avoid future competition and are in a much better position than purely domestic firms to engage in other practices that restrict local trade and increase their profits. MNCs, through greater diversification, also face lower risks and generally earn higher profits than purely national firms.


They can also concentrate R&D in one or a few advanced nations best suited for these purposes because of the greater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他们也可以把研发集中在的一个或几个先进国 家,因为这些国家拥有更多的技术人员和设施 。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one is that it draws on a common pool of resources, including assets, trademarks, information, patents,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money and credit and human resources.

国开金融基础知识

国开金融基础知识

国开金融基础知识一、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2.金融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投资者、投机者、经纪人等。

4.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和流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

二、货币供求与均衡1.货币的定义和分类:现金、存款、电子货币等。

2.货币供应和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3.货币均衡的条件和实现方式。

4.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货币现象及其影响。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手段。

2.货币政策的定义、工具和目标。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4.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四、投资与资产管理1.投资的概念、目的和风险。

2.股票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价值投资、技术分析等。

3.债券投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国债、企业债等。

4.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等。

五、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2.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测量方法。

3.风险分散和规避策略的应用。

4.内部控制和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六、金融监管与稳定1.金融监管的定义和目标。

2.金融监管的体系和制度:分业监管、综合监管等。

3.金融稳定的定义和实现路径。

4.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关系。

七、国际金融与全球化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特点和运作规则。

2.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3.全球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挑战。

4.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金融机构的作用。

5.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

6.八、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金融科技(FinTech)、互联网银行、区块链技术等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带来的挑战;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平衡问题;金融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角色与机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工程 •资产证券化 •衍生工具业务
其他业务 •基金管理 •风险资本 •信息服务 •顾问咨询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比较
投资银行 本源业务 融资功能 利润来源 业务概貌 经营方针 保险制度 证券承销 直接融资,长期融资 佣金 无法用资产负债表反映 注重创新与开拓 投资银行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 存贷款 间接融资,短期融资 存贷利差 表内业务,表外业务 稳健经营,注重“三性” 存款保险制度
• 经理处:母行的隶属机构,主要为母行作代理,
注:目前我国境内的各跨国银行的代表处、经理处都不 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
(二)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形式
• 分行:母行根据东道国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
的境外机构,是母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具备 独立的法人地位,资产和负债要合并到母行的 资产负债表上,母行为其承担无限责任。
并购案例:花旗集团的诞生
• 合并过程
整个购并谈判过程十分保密,以致合并公开之前,两家公司 的股票十分稳定 1998年4月6日公布双方战略合并意向书 4月7日,两家公司宣布并购意向。花旗银行的股票以1:2.5的 比例兑换成未来花旗集团的股票,旅行者以1:1比例兑换。 5月4日,向美联储纽约部提出正式并购申请 6月13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预备报告 6月25-26日,美联储举行会议,讨论并购议题 7月22日,两家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700亿美元并购方案。 9月底,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讨论银行及改革事宜 10月8日,美联储附条件同意申请,花旗集团正式成立并在华尔 街挂牌。附条件是花旗集团在两年内出售或转让其保险承销 业务。
本章内容
• 第一节跨国银行
一、跨国银行的定义 二、跨国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三、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 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 五、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
• 第二节非银行跨国金融机构
一、投资银行 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 司
第一节 跨国银行
一、跨国银行的定义 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 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 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 实现其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超级银 行。 跨国银行具有派生性 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 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性 战略的制定具有全球性
案例:中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业务的管理
• 人民币对公业务(人民币批发业务和外汇业 务)。 人民币对私业务(如存款、信用卡等)。 • 2006年圣诞节前夕,下列9家外资银行将其 在中国境内的分行转制为法人银行(注册地 都在上海):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 行、恆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 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 行、荷兰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 • 2010年超40家
• 跨国母行的国内银行业发展状态 • 东道国及母国的政策和法规限制
几个数据:
• 至2007年底,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 193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42家代表处。 有外商独资银行24家(下设分行119家)、 合资银行2家(下设分行5家,附属机构 1家)和外商独资财务公司3家;另有 23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 设立了117家分行。
构形式,代表处则为最简单的分支机构形式;②代 表处通常由少数人员组成,不经营银行业务,只为 总行在东道国开展当地业务起到“穿针引线”的作 用,而分行几乎能全面经营银行业务;③各国对代 表处进入的法律管制较轻松,因为代表处不能从事 银行业务,但可以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对东道国 有利而无弊。而对分行的进入实行较严格的管制, 甚至不予准入。因为分行是跨国银行建立全球业务 网络的重要形式,其本身又受总行控制可能会对东 道国造成不利影响。
二、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80年代)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世界 跨国公司迅猛向海外扩张,带动了跨国银行 的迅速发展
• 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
表现(1)90年代初,欧美各国经济进入 萧条期;(2)金融自由化是银行也面临风 险增加;(3)银行间兼并浪潮风起云涌; (4)银行加强自身内控机制建设,提高竞 争力。
并购案例:工行完成首次跨 国并购
• 概况:印尼哈林Halim银行总资产 4885亿印尼盾(约5000万美元), 资本充足率57.88%,资产收益率 2.53%,不良贷款率1.32%,拥有12 家网点。从2000年开始至今,Halim 银行连续七年被印尼业界权威杂志评 为印尼业绩优异银行。 • 2006年12月30日,工商银行收购哈 林(Halim)银行90%股份,完成的 首次跨国银行收购。
二、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萌芽阶段(15世纪至20世纪初)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银行出现萌芽, 仅仅为国际贸易服务。
• 逐步形成阶段(20世纪20~60年代)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西方国家跨国 公司的对外扩张,跨过银行发展迅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的破坏,跨过银 行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二、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金融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银行面临更 激烈的竞争,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强竞争优势
(1)国际银行并购重组愈演愈烈 (2)跨国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 分业 混业 (3)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
案例:银行并购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 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 司——花旗集团。 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当时达 到7000亿美元,集银行、证券、保险 等金融服务于一身,成为世界上价值 最大的金融公司。新集团拥有分布全 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客户以 及16200名职工。至此,成为名副其 实的金融“巨无霸”。
一、跨国投资银行
(一)投资银行 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 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 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
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
一级市场业务 二级市场业务 •为企业融资 •充当做市场 •为市政机关融资 •充当经济商 •为财政部融资 •充当交易商
企业重组 •兼并与收购 •企业扩张 •企业收缩
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
• 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跨国银行母 行与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关系 及这些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 (一)母行与分支机构关系:
分支行制 控股公司制 国际财团银行制
(二)分支机构具体形式:
代表处 经理处 分行 附属行 爱法治公司 财团银行
(一)母行与分支机构关系:分支行制
跨国银行母行
并购案例:花旗集团的诞生
• 并购结果 (1)合并后称花旗集团公司(City Group Inc.),标 志为红雨伞 (2)高管: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 瑞德和旅行者公司 董事长桑福德· 威尔共同出任花旗集团的联合董事 长兼联合总经理 (3)问题:联合管理层导致意见不统一,引起股东 不满,结果约翰· 瑞德告老还乡。 (4)后续:2000年并购美国最大的财务公司,总资 产扩张到8400多亿美元 (5)现状:合并壮大了花旗集团的实力,收入来源 增多,但面临风险也增大。不同的经济规模、经营 方式、企业文化,都是花旗集团面临的新挑战
监管机构
证监会
银监会,央行
(二)跨国投资银行
• 定义(掌握) • 发展历程与原因(了解) • 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掌握)
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 共同基金
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公开发行基 金证券(例如,“受益凭证”、“基金单位”、“基金 股份”等)将众多的、零散的社会闲置资金募集起来, 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由专业人员进行投资操作, 并按出资比例分担损益的投资机构。 在美国被称为“共同基金”、“互惠基金” 在英国被称为“单位信托基金” 在日本被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基金”。 共同基金的种类众多,其中,根据投资战略不同,大 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股票、债券 或者实业资产的基金;另一类是主要投资于短期资产, 如可转让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的基金。 20世纪80年代,共同基金的发展十分迅速,被引进 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它已进入到全球发展阶 段。
三、跨国银行发展的原因
• 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 优势的跨国银行主体 • 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银行跟随到 海外继续提供服务 • 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银行开展跨 国经营 •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跨国银行的业 务拓展开辟了新天地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重组 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
反思:
• 2010 40家 2011 50家 • 狼来了…….狼真的来了 •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五、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 的作用
• 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 • 跨国界支付的中介 • 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 介
第二节 非银行跨国金融机构
• 一、跨国投资银行 • 二、其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 对冲基金 养老基金 保险公司
(二)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形式
• 爱法治公司:美国跨国银行设立的经营国际
银行业务的海外分支机构。
• 财团银行:由两家以上银行共同出资组成的、
在特定地区开展特定业务活动的银行,是在东 道国注册和纳税的独立法人实体。主要业务: 安排巨额贷款、证券发行、欧洲货币市场业务、 企业兼并等。
(三)跨国银行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非银行 机构
(一)母行与分支机构关系:国际财团 银行制 • 由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以参股 合资或合作的方式组成一个机构或团 体来从事特定国际银行业务的组织形 式。
(二)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形式
• 代表处: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业
务特点:不直接经营银行业务,代表母行与东道国客 户联系,与东道国政府、企业进行接触,为母行招徕 业务,收集当地经济政治情报等。例如,国外许多银 行、保险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代表处。瑞士友邦保险。 如进出口融资、代客买卖外汇等。不能从事东到国货 币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