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手机拍照讲义

合集下载

手机摄影技巧ppt完整版

手机摄影技巧ppt完整版
流等场景
创意构图思路拓展
打破常规
尝试不同的角度、视角和构图 方式,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捕捉瞬间
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手 机记录下来,展现真实、自然 的情感
运用后期处理
通过裁剪、调色、滤镜等后期 处理手段,优化照片效果,提 升艺术感
创意组合
将多张照片通过拼接、叠加等 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趣、
富有想象力的画面
围和视觉效果。
局部影调调整
利用手机摄影软件中的局部调整 工具,对画面中的特定区域进行 影调调整,以突出主体或营造特
定的光影效果。
光线与影调在作品中表现
塑造形象
光线和影调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和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轮廓 、质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营造氛围
不同的光线和影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温馨、浪 漫的氛围,而强烈的光线对比则可以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作品呈现雨后地面上的积水与周围景 物的倒影,构图独特,色彩清新,展 现了摄影师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特 视角。
手机摄影评价标准探讨
01
主题明确
好的手机摄影作品应具有鲜明的 主题,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
考。
03
技术精湛
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应具备良好 的曝光、对焦、色彩等技术指标 ,能够准确还原现场光影效果。
表达主题
光线和影调还可以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利用柔和的侧 光来表现人物的柔美和细腻;在拍摄风景时,可以利用清晨或黄昏时的暖色调来表现大自 然的宁静和美丽。
04
色彩搭配与后期处理
色彩基础知识回顾
01
02
03
三原色

手机摄影技巧优质PPT

手机摄影技巧优质PPT

THANKS
感谢观看
构图
构图是指照片中元素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在手机上摄影时,需要注意运用构图规则 来优化照片的视觉效果。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相机镜头打开的时间长短,用 于控制曝光时间。在手机上,可以通过软 件调整快门速度来捕捉动态或减少模糊。
白平衡
白平衡是相机用来纠正色偏的一种技术。 在手机上,可以通过软件调整白平衡来确 保照片的颜色准确。
鼓励大家持续学习和实践
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技巧
鼓励大家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技巧和风格 ,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建议大家关注手机摄影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技术和 应用。
参加摄影比赛和展览
参加摄影比赛和展览是提升自己摄影水平的好途径,可以通过与其 他摄影师的交流和学习,不断进步。
ISO
ISO是衡量相机感光度的标准。在手机上 ,可以通过软件调整ISO来控制照片的亮 度和噪点。
02
拍摄技巧与构图
拍摄角度与高度选择
正面拍摄
使用手机正面对准被摄物体,保持与被摄物体平行, 可营造出庄重、正式的感觉。
斜侧拍摄
将手机从被摄物体的斜侧方进行拍摄,能展现出被摄 物体的立体感和轮廓。
俯仰拍摄
适合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拍摄者, 可以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大 小、ISO等参数,以获得更准确的 曝光和创意效果。
人像模式与夜景模式应用
人像模式
通过算法优化,使人像更加清晰,背 景虚化,突出主体。
夜景模式
在低光环境下拍摄时,手机会通过延 长快门时间、提高ISO等手段,提高照 片的亮度和清晰度。
HDR模式与全景模式使用
手机摄影技巧发展趋势预测

手机摄影培训PPT课件

手机摄影培训PPT课件
华为手机(M8为例)
1. 照片、视频、动态、美肤、闪光灯 2. 右设置:分辨率(选大)、、长按快门、音量键功能 3. 左设置:HDR、超级夜景、全景、有声照片 4. 权限管理的设置:地图
手机拍摄基础设置
1. 分辨率:选择最高/大 2. 地理位置:选择 3. 参考线:九宫格 4. 静音拍照: 5. 长按快门关闭 8. HDR:自动(苹果)
手机拍摄构图——对角线
活泼 丨 纵深感强
把被摄主体安放在对角线上,打破横线构图时画面的均衡
构图
示例
手机拍摄构图——黄金分割点
符合视觉习惯 丨 突出被摄主体
背景简单大量留白的时候,把被摄物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
构图
示例
手机拍摄构图——水平垂直
画面平衡 丨 拍摄主题风景
照片是否水平垂直是衡量照片是好是坏的重要标准
俯角度:扩大视野、增强立体感
Part 04
手机后期处理内容
1. 调整水平 2. 裁减:依照各类构图原则 3. 调整亮度(曝光) 4. 调整对比度; 5. 调整清晰度/锐度; 6. 调整色彩饱和度 7. 调整色温 8. 调整色调(也可使用滤镜)
手机后期调整方法
(华为为例)
1. 点击编辑; 2. 旋转:调整水平线; 3. 修剪:依据构图原则裁减; 4. 调节:亮度(曝光)、暗部、色温 5. 保存,保留原片。
娱乐必备辅助工具
三维稳定仪(移动录像用): 约1000元左右
手机夹 + 轻便三脚架: 长时间曝光,100元以内
耳机线: 防抖、快速、连拍,原配最佳
手机拍摄构图——九宫格
动感 丨 活力
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四条直线相交处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被摄主体是最佳的位置。

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

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

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第一章:手机摄影基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手机摄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利用手中的手机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

1.2 教学目标了解手机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手机摄影的基本构图原则熟悉手机摄影的基本技巧1.3 教学内容手机摄影的概念与术语手机摄影的构图原则手机摄影的拍摄技巧1.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学生实操1.5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实操拍摄的照片质量第二章:手机摄影构图技巧2.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机进行构图,让学生拍摄出更有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2.2 教学目标了解手机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掌握手机摄影构图的技巧和方法2.3 教学内容手机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手机摄影构图的技巧和方法2.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学生实操2.5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实操拍摄的照片质量第三章:手机摄影光线运用3.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机拍摄出光线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拍摄时机和光线条件。

3.2 教学目标了解手机摄影光线的种类和特点掌握手机摄影光线运用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内容手机摄影光线的种类和特点手机摄影光线运用的技巧和方法3.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学生实操3.5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实操拍摄的照片质量第四章:手机摄影拍摄技巧4.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机进行拍摄,让学生能够掌握手机摄影的拍摄技巧和方法。

4.2 教学目标了解手机摄影拍摄的基本技巧掌握手机摄影拍摄的方法和技巧4.3 教学内容手机摄影拍摄的基本技巧手机摄影拍摄的方法和技巧4.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学生实操4.5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实操拍摄的照片质量第五章:手机摄影后期处理5.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机进行后期处理,让学生能够对拍摄的照片进行调整和优化。

5.2 教学目标了解手机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手机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和方法5.3 教学内容手机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手机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和方法5.4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演示学生实操5.5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实操拍摄的照片质量第六章:手机摄影的人像拍摄6.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利用手机拍摄人像照片,让学生掌握人像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最新手机摄影技巧(共24张PPT)精品课件

最新手机摄影技巧(共24张PPT)精品课件
杂乱无章。
后期处理
利用手机APP进行彩、 明暗等调整,强化细节
表现力。
04
CATALOGUE
创意手机摄影技巧分享
慢门摄影:记录时间流转之美
慢门摄影原理
应用场景
通过延长快门速度,捕捉流动元素如 水流、车流、人流的动感效果,表达 时间流逝的美感。
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光、人像等, 为画面增添动感和艺术感。
调整滤镜强度 通过调整滤镜强度,使照片达到最佳表现效果。
3
多滤镜叠加 尝试叠加使用多个滤镜,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文字添加和水印设置:个性化展示作品
添加文字说明
为照片添加简短的文字说明,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设置水印
添加个人或团队水印,保护作品版权并展示个性。
文字排版与美化
注意文字的排版、字体和颜色选择,提升作品整体美感。
老师解答
手机摄影中实现背景虚化效果的方法有多种。一种是通过使用手机的人像模式或专业模 式,调整焦距和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从而达到背景虚化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后 期处理软件,如Snapseed、Lightroom等,对照片进行局部模糊或背景虚化处理。需
要注意的是,背景虚化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和主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这幅作品以花丛和少女为主题,色彩鲜 艳明快。但画面略显杂乱,建议摄影师 在构图时精简背景元素,突出主体形象。
这幅作品展现了建筑在逆光下的轮廓和 质感,但曝光不足导致细节缺失。建议 摄影师在拍摄时增加曝光补偿或使用 HDR模式,以呈现更多细节和层次感。
互动环节:学员提问,老师解答
学员提问
如何在手机摄影中实现背景虚化效果?
《夜幕下的城市》
这幅作品以城市夜景为背景,通过长时间曝光和后期处理,呈现出璀璨 夺目的灯光和星轨。摄影师利用灯光和星轨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而 浪漫的氛围。

手机摄影入门教程

手机摄影入门教程

手机摄影入门教程1. 引言手机摄影作为一种流行的摄影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无论是在旅行、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手机摄影都能为我们提供便捷、快速的记录方式。

本教程将为您介绍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帮助您快速上手手机摄影。

2. 手机摄影设备选择如今,大多数手机都配备了高像素的摄像头,足以满足日常摄影的需求。

在选择手机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摄像头像素:越高拍出的照片越清晰。

- 光圈大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低光环境下拍摄效果更好。

- 光学防抖功能:有效减少因手抖导致的画面模糊。

- 手机屏幕:屏幕素质越高,色彩显示越准确。

3. 摄影基本技巧3.1 构图技巧- 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重要元素放在交点或线上。

- 对称法:利用水平或垂直对称,营造平衡美感。

- 引导线: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引导观者视线。

3.2 光线运用- 自然光: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避免逆光拍摄。

- 夜景模式:在低光环境下,手机会自动提高ISO,增加亮度。

- 补光:如需,可用手机自带的补光功能或外部光源。

3.3 曝光与对焦- 自动曝光:手机会根据场景自动调整曝光。

- 手动对焦:点击屏幕选择对焦点,保证画面清晰。

3.4 色彩搭配- 注意画面色彩的搭配,尽量保证色彩平衡。

- 利用冷暖色调对比,增强画面情感表达。

4. 摄影主题与实践4.1 人物摄影- 注意抓取人物表情、动作,体现个性。

- 利用环境背景,丰富画面故事性。

4.2 风景摄影-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如日出、日落时分。

- 利用前景、中景、背景的层次感,增加画面深度。

4.3 微距摄影- 选择微距模式,近距离捕捉细节。

- 保持稳定,避免抖动影响画质。

5. 后期处理- 裁剪与构图调整:优化画面构图。

- 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调整:使画面色彩更均衡。

- 滤镜应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镜风格。

6. 总结手机摄影作为一种便捷的摄影方式,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和实践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024版手机摄影技巧分享PPT课件

2024版手机摄影技巧分享PPT课件
夜景拍摄
使用夜景模式或手动调整ISO和快门速度, 以获得清晰的夜景照片。
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与常用工具
基本流程
导入照片、裁剪与旋转、调整色彩与 曝光、添加滤镜与特效、保存与分享。
常用工具
手机相册自带的编辑功能、 Snapseed、Adobe Lightroom等专 业的手机后期处理软件。
色彩调整
通过调整照片的色温、色调、饱和度 等参数,使照片色彩更加鲜艳或符合 个人风格。
熟悉手机摄影功能
了解并熟悉手机相机的各种功能 和设置,以便在拍摄时快速调整。
不同场景的拍摄技巧与方法
风景拍摄
运用三分法构图,注意前景、中景和背景的 结合,以及光线的运用。
微距拍摄
利用手机相机的微距功能,捕捉细节之美, 如花卉、昆虫等。
人像拍摄
选择合适的光源,确保人物面部光线充足, 同时注意背景的选择和虚化。
现场互动问答环节,解答学员在拍摄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巩固学习 内容。
THANKS
感谢观看
稳定性。
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 疏密等变化,引导观众 视线,增强画面的动感
和层次感。
用光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光线的方向
根据光线照射方向的不同, 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 等,不同方向的光线会产 生不同的效果。
光线的强度与质感
光线的强弱会影响画面的 明暗对比和色彩表现,而 光线的质感则会影响画面 的细节表现和氛围营造。
案例三
纪实摄影中的色彩与影调处理。 根据纪实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 色彩和影调调整技巧,增强照片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04
拍摄技巧与后期处理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清洁镜头

手机摄影技巧实用ppt课件

手机摄影技巧实用ppt课件

短视频与直播的兴起 ,手机摄影成为重要 内容创作工具
2024/1/26
手机摄影作品的分享 与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27
手机摄影的艺术性与商业化探讨
手机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被认可
手机摄影的商业应摄影比赛的涌现,为摄影师提供 更多展示平台
28
THANKS
智能手机(如iPhone、华 为、小米等)、手机外置 镜头、三脚架、自拍杆等 。
2024/1/26
配件
手机保护壳、防抖云台、 补光灯、偏振镜等。
1. 精选内容
确保课件内容准确、简洁 、有条理,突出重点,避 免冗余和重复。
6
手机摄影的常用设备与配件
01
02
03
04
2. 美观设计
注重课件的视觉效果,选择合 适的配色、字体和排版,使课 件看起来更加美观和专业。
2024/1/26
23
创作思路分享
观察与思考
在拍摄前,仔细观察周 围环境,思考如何运用 光线、构图等元素来表 达主题和情感。
2024/1/26
实践与尝试
多拍多练是提高摄影水 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不 断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 和技巧,拓展创作思路 。
后期处理
合理运用手机摄影APP 进行后期处理,可以增 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 现力。
24
06
手机摄影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2024/1/26
25
手机摄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光学技术的突破
更大光圈、更高像素、更先进的防抖技术
计算摄影的崛起
AI算法优化、HDR合成、夜景模式
2024/1/26
摄像头数量的增加与功能的细分
超广角、微距、人像等
26
手机摄影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执行365计划:要培养摄影眼,多拍绝对是不二法门, 而现今手机何其方便,不妨就规范自己每天至少要认真 拍摄一张照片吧!当一年过后再回头检视,你会发现原 来摄影眼在持续不间断的拍摄中被培育出来。
虽然我们常教导标准的构图法 则(例如三分、井字、对角…… 等),但并不是要你就此墨守 成规,永远都用这样的构图方 式取景,其实有些时候凭直觉 拍摄反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
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 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 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 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 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 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 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 越小,光圈越大)。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1:从光影之美着手 2:设法将背景简单化 3:培养摄影师之眼 4:寻找趣味的构图 5:惊喜就在生活中 6:为影像注入想像 7:拍黑白更有魅力 8:倒映中的真实世界 9:打破常规的视角 10:用几何线条指引画面
要找寻美丽光影,时间绝对是不可乎略的重 要因素,通常只要避开日正当中与其前后各 约4个小时,在有阳光露脸的日子里,都会 遇见迷人的斜射自然光线,因为这个时候的 太阳照射角度较低,容易将物体的影子拉长 而形成即美丽又有趣的光影对话。
浅景深--是用专业相机拍摄时常见的手法之一, 无论是使用大光圈或是长焦段镜头拍摄的影像, 都能借由焦外散景特性来使观者聚焦于被摄物 体,轻易达到突显主题之目的。换而言之,只 要设法让背景简单化,就愈能使目光聚焦于主 体上,让你就算没有大光圈或长焦段镜头,也 能拍出重有「重点」的影像,像是清空桌面、 找一面干净的墙、绿茵的草地,甚至是以天空 为背景……等,都是我们推荐的方法,唯一要 注意的是,主题与背景尽量为互补色,才能避 免因两者颜色相近而失去突显主体的效果。
色温(Color temperature):各 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 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 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 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 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 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 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 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 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 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 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 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专业摄影必须要专业器材 先行?
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器。事实却未必,专业摄 影的核心是专业知识、态 度和执行力,当然不能没 有器材;只要适当和可靠 就足够了。
谢谢大家!
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 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 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 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 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 距越短,景深越长;(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现今我们看到的影像大都以彩色呈现居多,那 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就习惯彩色的世界,但在 摄影里除了彩色之外,「黑白」也是常见的呈 现手法,甚至有些人喜爱黑白影像更甚于前者。 追根究柢其实会发现,黑白影像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为当褪去色彩后,画面中关于颜色的复杂 讯息将被去除,而留下的光影表现、明暗过渡、 物体形状,甚至是画面的情感都会被放大,使 它就像是黑洞般,吞噬观者的视觉和思绪,让 人仿佛随着影像走入时光回廊,超越时空重回 拍摄者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永恒。
在摄影的世界中,几何线条一直都不曾缺席, 它是除了光影与色彩之外,另一个能在画面 上带给观者视觉冲击的重要元素,透过几何 线条各自不同的形状和方向,都能对观者产 生情绪和心理层面的影响,同时,它们也具 有引导视线的特性,因此在拍摄前若能寻找 或安排几何线条于画面中,对影像的构成绝 对有加分作用。
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 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 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 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 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 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认真说来,这点也算是摄影眼的范畴。或许 你经常为寻找可拍的题材在烦恼,但有没有 想过原来它们就存在于你我生活周遭。像是 每天上班的路途、搭乘的捷运、走过的巷弄、 待过的餐厅、墙上的野猫,甚至是已经懒得 再抬头仰望的天空,这些是否都因为太熟悉 而选择无视呢?
是否记得小时候还在懵懂时期特别喜欢幻想 的那种感觉?树木可以是巨人、尺笔可以组 成飞机、落叶可以当作小船,就连路边不起 眼的石头群,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塑胶小兵 的基地阵营,长大后,虽然得面对家庭、工 作、感情……等诸多压力,但不代表我们就 该丧失做梦的权利,而若能在拍照时将想像 设法注入画面中,将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影 像魔力。
老实说,这点也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们 都知道要拍出一张引人入胜的照片,除了从构 图、色彩、光影下去着手之外,视角的安排是 否得当,对照片的成功与否也占了相当大的比 重,面对同一个场景,从高处俯拍、站着平拍 和趴着向上仰拍都会到不同的视觉感受,因为 这和我们的视觉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 俯拍和仰拍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会让人感受 到眼前人事物的渺小,而后者则刚好相反,会 产生高大、庄严的存在感,因此我们可以视拍 摄主题来加以灵活掌握取景视角,好让所摄得 的画面能更符合心中预期。
相信任谁都有照过镜子的经验,镜中的所有一切都 与镜前相同,但却又都左右相反,就好似另一个真 实中的虚拟世界,十分有趣!而拍摄倒影也是同样 的感觉,透过地面积水、玻璃橱窗或是镜面的反射, 我们捕捉到的是同一片天空,不过却既熟悉又陌生。 运用镜射拍摄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将真实主体和 被映射的主体一起囊括入镜是较常见的构图手法, 最大亮点就是画面中出现两个同样的主体,无论是 上下颠倒或是左右相反,都能达到吸引目光的效果; 至于另一种则是只拍摄倒映的主体,这种刻意舍弃 真实主体的取景方式,其实是带有刻意以及反问 (省)的隐喻,借由具反射性质的媒介来框住影像, 用有限的画面来诉说故事。
● 三多不可少:指得是「多观察」、「多阅读」、「多 思考」。多观察能帮助思考,进而成为下次拍摄的养份; 阅读能扩增见闻,甚至从文字中得到启发,然后试着转 换到所拍摄的影像中;而思考则能让你不会仓促按下快 门,多点思考,影像就多点灵魂。
● 永保好奇心:我们之所以在陌生的地方总有拍不完的 题材,就是因为对其抱持着新鲜感和好奇心,迫不急待 想要挖到宝物,让记忆卡满载而归。若我们也能对已熟 悉的地方重拾好奇心,相信你会发现以往不曾留意到的 新样貌。
一张好作品不一定是刚好被 摄影眼所看见而拍下,但拥 有一双摄影眼绝对能拍出好 作品,这句话很玄吗?其实 一点也不!只要你拥有“看 见他人所不能见”的观察能 力,就是有一双摄影师之眼。 它有多重要?从可以跨越器 材的限制,让许多人就算用 手机也可以拍出好作品就能 知晓。不过摄影眼是需要时 间养成,至于如何培养?以 下有几点可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