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

答案-单元测试卷(2)

一、填空题(2×12=24分)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积的________倍。

2. 被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除数要________.

3. 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________.

4.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是8,余数是3,则原来算式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5. 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变成________.

6. 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________.

7. 甲数×乙数=800,如果甲数乘2,乙数不变,那么积是________.

8. 如果A÷B=60,那么(A×3)÷B=________;

如果A×B=300,那么(A×2)×(B×2)=________.

9. 如果A×B=600,那么(A×5)×(B÷5)=________;

如果A÷B=75,那么(A×10)÷(B×5)=________.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2×5=10分)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________.(判断对错)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________.(判断对错)

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________.(判断对错)

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________.(判断对错)

因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题(3×5=15分)

和180÷30不相等的算式是()

A.(180×10)÷(30÷10)

B.(180÷10)×(30÷10)

C.(180×10)÷(30×10)

570÷40=()

A.140...10 B.14...10 C.14 (1)

如果20×25=500,那么(20×5)×(25÷5)的结果()

A.比原来扩大了10倍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缩小了10倍

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0倍,积就()

A.扩大200倍

B.扩大10000倍

C.不变

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除以10,得到的积等于()

A.原来的积乘10

B.原来的积乘20

C.原来的积乘100

四、计算(12+12+12=36分)

直接写出得数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且并且验算:

580÷20;760÷60;1000÷90;800÷50.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10÷35;630÷42;810÷54;720÷48.

五、解决问题(5×3=15分).

新飞手机厂平均每月生产手机6210部,全年生产手机多少部?(用计算器计算)

欣欣农机厂要制造300台机器,原来每台用钢材1430千克,技术革新后,每台比原来节约钢材200千克,现在一共要用钢材多少千克?(用计算器计算)合多少吨?

一个文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3000支钢笔,技术革新后,一年的生产任务10个月就完成了,实际平均每月生产多少支钢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

答案-单元测试卷(2)

一、填空题(2×12=24分)

1.

【答案】

6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解答,即: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解答】

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积也乘6,即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积的6倍。

故答案为:6.

2.

【答案】

除以10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

解:被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除数要除以10;

故答案为:除以10.

3.

【答案】

不变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题意,假设一个因数是10,另一个因数是3,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判断即可。【解答】

解:根据题意,假设一个因数是10,另一个因数是3,那么它们的积是:10×3=30;一个因数除以5,即10÷5=2;另一个因数乘5,即3×5=15;这时它们的积是:

2×15=30;

以上可得出两个积都是30,说明,积不变。

因此,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乘5,其积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4.

【答案】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是8,余数是3,则原来算式的商是8,余数是

3÷100=0.03;

故答案为:8,0.03.

5.

【答案】

12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是60÷5=12;

故答案为:12.

6.

【答案】

2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商不变,由此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2

故答案为:2.

7.

【答案】

1600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甲数×乙数=800,如果甲数乘2,乙数不变,那么积是800×2=1600;

故答案为:1600.

8.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1)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扩大几倍(0除外),除数不变,商就扩大几倍;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n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扩大m(0除外),积就扩大nm倍。

【解答】

解:(1)A÷B=60,(A×3)÷B=60×3=180,

(2)A×B=300,那么(A×2)×(B×2)=300×2×2=1200,

故答案为:180,1200.

9.

【答案】

600,150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

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如果A×B=600,那么(A×5)×(B÷5)=A×5×B÷5=(A×B)×(5÷5)= 600×1=600;

如果A÷B=75,那么(A×10)÷(B×5)=A×10÷B÷5=(A÷B)×(10÷5)= 75×2=150.

故答案为:600,150.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2×5=10分)

【答案】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

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故答案为:√

【答案】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由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答案】

错误

【考点】

有余数的除法

【解析】

根据“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

解: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0;

故答案为:错误。

【答案】

正确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

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就会扩大9倍;解决此题可用举例验证说明的方法。【解答】

解:如:24÷12=2,

被除数24扩大3倍变为72,除数12缩小3倍变为4,

72÷4=18,

18÷2=9,

所以商由2变为18,是扩大了9倍。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答案】

错误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1)根据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几倍。所以3600÷15=240正确;(2)根据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多少倍,商随之扩大相同的倍数360÷5=24×3=72,所以360÷5=8错误。

【解答】

解:因为360÷15=24,

所以360→3600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24就扩大10倍,是240,所以3600÷15= 240正确;

被除数不变,15→5缩小3倍,商24就扩大3倍是72,所以360÷5=8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三、选择题(3×5=15分)

【答案】

A

【考点】

商的变化规律

【解析】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此题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解答】

解: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

和180÷30不相等的算式是(180×10)÷(30÷10).

故选:A.

【答案】

B

【考点】

有余数的除法

【解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570÷40=14...10;

故选:B.

【答案】

B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如果20×25=500,那么(20×5)×(25÷5)的结果和原来一样;

故选:B.

【答案】

B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乘法算式中,积扩大(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倍数的积(两因数

不为0),据此解答。

【解答】

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

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0倍,则积就扩大100×100=10000倍;

故选:B.

【答案】

A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解析】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扩大100÷10=10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除以10,得到的积扩大100÷10=10倍,即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

故选:A.

四、计算(12+12+12=36分)

【答案】

解: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

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

解:

【答案】

解:(1)580÷20

=(600−20)÷20

=600÷20−20÷20

=30−1

=29

验算:29×20

=(30−1)×20

=30×20−20

=600−20

=580

(2)760÷60

=(720+40)÷60

=720÷60+40÷60

=12 (40)

验算:60×12+40

=720+40

=760

(3)1000÷90

=(990+10)÷90

=990÷90+10÷90

=11 (10)

验算:90×11+10

=990+10

=1000

(4)800÷50

=(500+300)÷50

=500÷50+300÷50

=10+6

=16

验算:16×50

=(20−4)×50

=20×50−4×50

=1000−200

=800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

(1)首先把580分成600−20,然后简算即可;

(2)首先把760分成720+40,然后简算即可;

(3)首先把1000分成990+10,然后简算即可;

(4)首先把800分成500+300,然后简算即可。【解答】

解:(1)580÷20

=(600−20)÷20

=600÷20−20÷20

=30−1

=29

验算:29×20

=(30−1)×20

=30×20−20

=600−20

=580

(2)760÷60

=(720+40)÷60

=720÷60+40÷60

=12 (40)

验算:60×12+40

=720+40

=760

(3)1000÷90

=(990+10)÷90

=990÷90+10÷90

=11 (10)

验算:90×11+10

=990+10

=1000

(4)800÷50

=(500+300)÷50

=500÷50+300÷50

=10+6

=16

验算:16×50

=(20−4)×50

=20×50−4×50

=1000−200

=800

【答案】

解:210÷35

=210÷(7×5)

=210÷7÷5

=30÷5

=6

630÷42

=630÷(6×7)

=630÷7÷6

=90÷6

=15

810÷54

=810÷(9×6)

=810÷9÷6

=90÷6

=15

720÷48

=720÷(6×8)

=720÷8÷6

=90÷6

=15

【考点】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解析】

把算式210÷35中的35看作7×5;把算式630÷42中的42拆成6×7;把算式810÷54中的54拆成9×6;把算式720÷48中的48拆成6×8.根据除法的性质解答。

【解答】

解:210÷35

=210÷(7×5)

=210÷7÷5

=30÷5

=6

630÷42

=630÷(6×7)

=630÷7÷6

=90÷6

=15

810÷54

=810÷(9×6)

=810÷9÷6

=90÷6

=15

720÷48

=720÷(6×8)

=720÷8÷6

=90÷6

=15

五、解决问题(5×3=15分).

【答案】

6210×12=74520(部)

答:全年生产手机74520部

【考点】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解析】

全年有12个月,求全年生产手机多少部,就是求12个6210是多少,用6210乘12解答即可。

【解答】

6210×12=74520(部)

答:全年生产手机74520部

【答案】

(1430−200)×300

=1230×300

=369000(千克)

369000千克=369吨;

答:现在一共要用钢材369000千克,合369吨

【考点】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应用题

【解析】

现在一共要用钢材多少千克,需知道机器总台数(已知)与现在每台机器用钢材的千克数,由此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解答】

(1430−200)×300

=1230×300

=369000(千克)

369000千克=369吨;

答:现在一共要用钢材369000千克,合369吨

【答案】

解:3000×12÷10

=36000÷10

=3600(支)

答:实际实际平均每月生产3600支。

【考点】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解析】

根据题干,原计划每月生产3000支钢笔,则一年的生产任务就是3000×12=36000支,再除以10,就是实际平均每月生产的支数。

【解答】

解:3000×12÷10

=36000÷10

=3600(支)

答:实际实际平均每月生产3600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章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小学数学-有 答案-单元测试卷(2) 一、填空题(2×12=24分) 1.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6,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积的________倍。 2. 被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除数要________. 3. 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________. 4.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后,商是8,余数是3,则原来算式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5. 两个因数的积是6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变成________. 6. 甲数÷乙数=2,如果甲数乘4,乙数乘4,那么商是________. 7. 甲数×乙数=800,如果甲数乘2,乙数不变,那么积是________. 8. 如果A÷B=60,那么(A×3)÷B=________; 如果A×B=300,那么(A×2)×(B×2)=________. 9. 如果A×B=600,那么(A×5)×(B÷5)=________; 如果A÷B=75,那么(A×10)÷(B×5)=________.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2×5=10分)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________.(判断对错)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________.(判断对错) 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________.(判断对错) 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扩大9倍________.(判断对错) 因为360÷15=24,所以3600÷15=240,360÷5=8________.(判断对错)三、选择题(3×5=15分) 和180÷30不相等的算式是() A.(180×10)÷(30÷10) B.(180÷10)×(30÷10) C.(180×10)÷(30×1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一、单选题 1.计算器上的四则运算键有()。 A. +、-、×、÷ B. +、-、×、· C. +、-、×、= 2.小力在计算“287×36”时,发现计算器的按键“3"坏了,他想了想,还是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结果。他用的方法可能是( )。 A. 287×12×3 B. 287×(30+6) C. 287×6×6 D. 287×40-4 3.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000﹣2689时,把减数错输成2986,这时他要按()键清除2986,再输入2689. A. ON/C B. CE C. OFF 4.用计算器计算 少先队大队部用1720元买来一批钢笔和圆珠笔.每枝钢笔28元,买了40枝,剩下的钱买了12元一枝的圆珠笔,一共买了圆珠笔() A. 1120枝 B. 50枝 C. 600枝 D. 60枝 二、判断题 5.计算器上的一些功能键,例如:改错键“AC“,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解决问题.() 6.算盘上,用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7.小金在用计算器计算时不小心将819输错成818,这时,她说只要按一下改错键CE键就可以修改回来了,她说的对吗。 三、填空题 8.用计算器计算. 924+(432-146)=________ 9.160440是764的________倍.(用计算器计算)

10.括号里最大整数应该填几?(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________ ) 11.用计算器计算 34570-8840=________ 12.用计算器算一算: 12345679×9=________ 12345679×18=________ 12345679×27=________ 12345679×36=________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解答题 13.列式计算. 减数是879,被减数是6357,差是多少? 14.ON/C键和CE键的功能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五、综合题 15.请写出用计算器计算298+365的按键过程。 (1)先按________键开机; (2)按数字键________; (3)按运算符号键________; (4)按数字键________; (5)按________键得出结果; (6)按________键清除屏。 六、应用题 16.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某一道题时,把被除数的后两个数字按反了,结果除以3得332。请你想一想,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案

4.2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42页一45 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情感目标: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计算器图片 上节课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播放课件)出示图片。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这个想法对不对呢?这只是我们提出的猜想(板书:提出猜想)(打上?),还需要我们进行举例验证。(板书:举例验证)老师先来举一个例子。 1. 初步验证 出示36×30=,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36×30的积。积是多少? 出示例题表格(逐行出示)(学生猜想并用计算器验证,教师把表填完整。) 出示表格第二行: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一个因数30乘2,请你猜一猜,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可以来验证一下。请一二两组同学算出这个算式的积,三四两组同学算一下1080×2的积。怎么样?符合猜想吗? 出示表格第三行:如果另一个因数乘10呢?积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这次交换一下,请三四两组同学算这个算式的积,一二两组同学算一下1080×2的积。看来一个因数36不变,另个因数30乘几,得到的积确实是原来的积1080乘几,符合猜想,对吧?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考试卷.doc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 1 . 用计算器计算 4472-38×72=() A. 1204 B. 1736 C. 1584 D. 1636 2 . 用计算器计算 五年级有124人,共种蓖麻992棵,平均每人种() A. 7棵 B. 8棵 C. 9棵 D. 10棵 3 . 计算器的清除键是() A. CE B. ON/C C. M+ D. OFF 4 . 计算器的开机键是( ) A. CE B. ON/C C. M+ D. OFF 5 . 计算38192×84的结果是()。 A. 3208128 B. 3218128 C. 3208138 6 . 先观察,找出规律再接着往下应填()。 A. 99940005;9999400005 B. 9999400005;999994000005 C. 9999400005;99999400005 7 . 把225扩大418倍是94050.(_____) 8 . ON/C是开机键,也是清屏键,可以清除所有的输入的内容。(_____) 9 . 现在人们普遍用计算器和算盘进行计算。(_____) 10 . x÷360=173 解:x=360×173 评卷人得分

x=62280(____) 11 . 用计算器计算. 40×(729÷27)=________ 12 .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计算器验算. 75×43=________891÷9=_________ 13 . 最后一道题的结果是________ 14 . 用计算器计算 24653-17439=________ 15 . 用计算器计算. 86000+346000=________ 456+978-687=________ 16 . 用计算器计算(先估算). 38921-27645=________ 72050+2835=________ 17 . 先估一估,给积大于10000的苹果画上叶子,再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填在括号里. ________ ________ 18 . 列式计算. 两个加数都是7869,和是多少? 19 . ON/C键和CE键的功能一样吗?请举例说明 20 . 用计算器完成 (1) (2)995+996+997+998+99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37+41+45+49+53+57+61+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96+397+398+399+400+401+4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 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一、单选题 1.在计算器中,下面()键可以用来开机. A. CE B. OFF C. ON 2.下面结果是小马用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正确的是()。 A. 382×196=74876 B. 497+498+499=1594 C. 7523-485=8008 D. 168-56-56-56=0 3.用计算器计算 水果店有苹果865千克,卖出693千克后,又运来一批,现在水果店共有苹果1640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 A. 947千克 B. 172千克 C. 1468千克 D. 322千克 4.用计算器计算. 1794÷39×(254+346)=() A. 600 B. 27600 C. 11684 D. 15916 二、判断题 5.在计算器上输入89,再输入CE,显示屏上会显示0。() 6.M+是存储键,M-是提取键。() 7.257×62的积是四位数。() 8.在计算器上按出30×78,再按“=”键屏幕上显示的是计算出的积。() 三、填空题 9.用计算器计算 635的716倍是________ 10.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1)29×805=________ (2)605×36=________ 11.用计算器计算 6198-(13475-8607)=________ 四、解答题 12.你了解算盘的哪些知识?

13.在我国,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主要由乱砍滥伐导致,每年大约有876000000吨表土被冲刷到黄河里,平均每天大约有多少吨表土被冲到黄河里?(1年按365天计算) 五、应用题 14.王小山每天早晨骑车为12个居民小区送牛奶,一共要行7680米路程,在每个居民小区平均停留6分.如果王小山骑车的速度是每分480米,他每天早晨送牛奶一共需要多少分?(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找规律。 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_____。 2 . 用计算器计算 一个因数是162,另一个因数是435,积是________ 3 . 在计算器上,先按2再按4,显示器上是(______),接着按×,显示器上是(______),再接着按5,显示器上是(______). 4 . 75+76+77+78+…+97+98的和是(_____)。 二、计算题 5 . 用计算器算出下面所有算式的得数. ⑴632632÷7=⑵594594÷7= ⑶632632÷11=⑷594594÷11= ⑸632632÷13=⑹594594÷13= ⑺632632÷77=⑻594594÷77= ⑼632632÷91=⑽594594÷91= ⑾632632÷143=⑿594594÷143= ⒀632632÷1001=⒁594594÷1001= 从以上计算的过程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试一试. 6 . 用计算器计算

6198-(13475-8607)=________ 7 . 用计算器计算 30041-17685=________ 8 . 列竖式计算。 5.27÷3.1= 4÷11=(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表示) 0.755÷0.18≈(商保留一位小数) 三、解答题 9 .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准备给21个班配备单价为1470元的25寸彩色电视,30000元够吗? 10 . 下面是某公司采购部计划购买办公用品的清单,请用计算器算一算每个项目的金额及合计数,并填在清单中。 请问该公司财务部预拨款10000元,够不够? 11 . 一本词典有569页,每页有26行,每行有23个字。用计算器算一算,这本词典一共大约有多少个字? 12 . 在夏令营组织的爬山比赛中,小亮用15分走了630米的山路。 (1)小亮平均每分钟走________米山路。 (2)用这样的速度,剩下的210米山路,小亮还要走________时间。 四、连线题 13 . 将下面的按键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2020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试卷(I)卷

2020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测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个算式,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3333×4=____________ 3333×5=____________ 3333×6=____________ 3333×7=____________ 3333×8=____________ 2 . 小马虎用计算器计算一个数除以16时错按成乘16,结果得2048,正确的商是(_______)。 3 . 计算器上有许多功能键,如是(______),是(______). 4 . 在○里填上“>”“<”或“=”。 763×469○37500-3323 101×99○100×100 556×667○665×5573328×78○76×3380 二、计算题 5 . 计算:(1234679+2346791+3467912+4679123+6791234+7912346+9123467)÷8 6 . (1)856+4293 (2)5014-4293 (3)2405÷(85-48) 7 . 用计算器计算 7848÷(503-285)=________ 124×(1924÷52)=________

8 . 用计算器计算 55043+7216+857=________ 三、解答题 9 . 学校篮球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男生:156 154 150 153 150 159 152 157 161 158 女生:148 151 150 152 153 149 147 145 155 150 分别求出学校篮球队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 10 . 水果店运来14筐梨,共重840千克,又运来16筐苹果,共重640千克。每筐苹果比每筐梨轻多少千克?(用计算器计算) 11 . 有806吨货物,每节车厢装60吨,将货物全部装上火车,需要多少节车厢? 12 . 小明的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你能用小明的计算器算出下面算式的得数吗? 2695×24 四、连线题 13 . 将下面的按键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AC 关机键 OFF 开机键 =等号键 ON 清除键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测试 卷-苏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00千克的铁和1吨的棉花相比,()。 A.一样重 B.100千克的铁多 C.1吨的棉花重 2.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A.9900 B.9090 C.9000 D.9009 3.个数是由6个百亿,6个百万和6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A.60006000600 B.600600600 C.60000060600 4.下列各数中,()的千万位上是7,百位上是5。 A.17003500 B.175003050 C.13007500 D.670154500 5.8888000从右往左数,第()位上的“8”表示8个十万。 A.四 B.五 C.六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6973000000≈69亿。() 2.98000四舍五入到万位是9万。() 3.数位就是计数单位。() 4.一本书约有560000个字,这里的560000是个近似数。() 5.最接近一亿的数是九千万。() 三.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用这8张卡片,按要求摆一摆。(各摆两个数即可)

(1)所有的0都不读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读一个0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两个0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三个0的八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大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摆出一个数即可) 2.一部小说有二百三十九万五千字,这个数写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3.比一比,在横线上填上“>”“<”或“=”。 540608________546008 1亿________ 99999999 608000000________608亿 360000________36万 4.按要求填数。 (1)58□0580037≈58亿,□里最大填________。 (2)9□87586543≈98亿,□里只能填________。 (3)13□0068234≈14亿,□里可以填________。 (4)9968736000<□1000010001,□里可以填________。 5.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亿位,它是()位数。 四.计算题(共3题,共21分)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根据规律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分层训练】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基础卷)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基础卷)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满分12分) 1.在计算器上算完一道题,接着算第二道题时,只需按下()键就可以了。A.AC B.CE C.ON D.OFF 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键清除错误。A.B.C.D. 3.一个城镇人口数大约120万人,它是一个()。 A.近似数B.精确数C.都有可能D.无法确定 4.打卡计算器,先输入37,再输入“+”,接着输入3,然后再输入“×”,最后输入4,这样操作后得出的计算结果和下面()式子。 A.37+3×4 B.(37+3)×4 C.37×3+ 4 D.37×4+3 5.用计算器计算“456+289”时,不小心把“289”按成了“256”,用()键改错比较方便。 A.CE B.AC C.ON D.M+ 6.计算38192×84的结果是(). A.3208128 B.3218128 C.3208138 二、填空题(满分12分) 7.在计算器上按,则显示器上显示( )。 8.计算器上的ON键是( )键,OFF键是( )键。

9.用计算器计算42×25时,数字键“4”坏了,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案,用算式表示是( )。 10.在算盘上计数时,一颗上珠表示( ),一颗下珠表示( ),空档表示( )。 11.在计算器上依次按38+15×2=,最后在屏幕上显示的是( )。 12.在计算器上,先按再按,显示器上显示的是( ),接着按,显示器上显示的是( ),接着按,显示器上显示的是( )。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3.计算器上的键是开机键。( ) 14.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使用CE键清除错误。( ) 15.在计算器上,先按35,接着按“×”,再按“28”,最后按“=”,显示屏上显示的是“98”。( ) 16.计算器上的数字建只有9个.() 四、计算题(满分12分) 17.(12分)用计算器计算。 329+1548=5216×324=3500-2984= 12626÷214=55543÷67=80×275= 五、解答题(满分36分) 18.(6分)妙想在使用计算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被除数的前两位按反了,结果得到的商是87437,已知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分层训练】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培优卷)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培优卷)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满分12分) 1.一个普通的计算器上数字键“3”坏了,5688÷36,可以用下面算式()来代替。 A.5688÷20÷16 B.5688÷18÷18 C.5688÷18×2 D.5688÷18÷2 2.根据下面前三道算式,可以知道最后一道算式的得数是()。 ⨯= ⨯=、12345679 ⨯=、12391107 129108 ⨯=、1234911106 A.111105 B.11111105 C.1111113 D.11111103 3.贝贝在用计算器计算一道题时,把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按反了,结果除以25得到的商是650,那么正确的商应该是()。 A.2450 B.16250 C.26 4.计算器上的数字键“2”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1176÷24,下面方法正确的是 ()。 A.1176÷8×3 B.1176÷30-6 C.1176÷4÷6 D.1176÷(2×12)5.常用计算器按键中的“AC”键是()。 A.关机键B.清除键C.改错键 6.齐明用计算器计算146×24,在输入乘数24时,错把“24”输成了“4”,并算出了结果。他想得到正确结果,应该再()。 A.加20 B.乘20 C.乘6 二、填空题(满分12分) 7.在计算器上,先按“4”后按“2”,显示屏上是( ),接着按“÷”,显示屏上

是( ),再接着按“7”,显示屏上是( )。 8.在算盘上拨6颗算珠表示九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 9.小华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如果想用这台计算器计算45×32,你会怎么按键,请你用算式表示出来,算式为( )。 10.计算器的数字键“4”坏了,请你用算式表示出计算48×222的思考过程:( )。11.童童用计算器计算□□□×53时,错将“×”键按成“+”键,算出结果是257,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2.李叔叔把一车水果送到超市,用了3小时。去时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原路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 )。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3.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也要考虑运算的顺序.( ) 14.609765×2340用计算器算比较好. ( ) 15.计算器只能计算复杂的题目.( ) 16.一辆准载4吨的汽车装了22桶油,每桶油连桶重190千克,这辆车没有超载。 ( ) 四、计算题(满分12分) 17.(12分)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310-85)÷15 1752÷73+476 324+42×685 940×860÷47 (980+420)÷25 8980-23+2678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1) (2) 2.在计算器上按“7”后按“9”,显示屏上是( ),接着按“×”“8”,再按“=”,显示屏上是( )。 3.用计算器计算1424÷8的步骤:开机按( )键,依次按“1”“4”“2” “4”键,然后按( )键,接着按( )键,最后按( )键显示结果, 消除按( )键。 4.在简易计算器上进行下面的操作,显示屏上显示( )。 5.龙龙用计算器计算365×□□时,将“×”键按成了“+”键,算出的结果是423,正确的结果是( )。 6.据统计,100人的食堂一天要倒掉剩菜剩饭约30千克。 (1) 照这样计算,该食堂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 )千克食物。 (2) 一个五口之家,一天消耗食物约5千克。该食堂一年浪费的食物够 ( )个五口之家食用一天;这些食物够一个五口之家食用( )个 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 7.用计算器计算45×25时,数字键“4”坏了,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计算,用算式表示分别是( )、( )。 8.定义一种新运算:3△2=3+33=36,5△4=5+55+555+5555=6170,

那么7△6的结果是( )。 9.用5,4,0,9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用计算器计算出它们的积是(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4分) 1.在计算器上计算128÷4时,把“4”按成了“5”,如果只想清除“5”,按( )键。 A.OFF B.AC C.M+D.CE 2.用简易计算器计算69+13×7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按出数字和符号,那么最后的结果是( )。 A.160 B.574 C.504 D.150 3.鹏鹏想用计算器计算480÷4,但他错误地输成了4800÷4。下面的几种做法中,可以弥补他的错误的是( )。 A.除以10 B.乘10 C.加10 D.减10 4.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可制造3000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每人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1亿人大约可以挽救( )棵这样的大树。 A.333 B.3333 C.33333 D.333333 5.计算器的数字键“4”坏了,要计算1789×64,下面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是( )。 A.1789×8×8B.1789×2×32 C.1789×32+1789×32D.1789×63+63 6.在用计算器计算456÷6时,当按下第二个“6”以后,( )。

【单元AB卷】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B卷-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B 卷-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各题用计算器计算合适的是( ) A .9911÷ B .9876543999⨯ C .321123+ 2.计算器上的关闭键是( ) A .OFF B .ON C .CE 3.东东的计算器上数字键“5”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出35120⨯的得数,可以将原来的算式变成 ( ) A .301205120⨯+⨯ B .314120+⨯ C .321203120⨯+⨯ D .75120⨯⨯ 4.计算机的开机键是( ) A .O N B .CE C .AC 5.一道题计算完后,只需按(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计算了. A . B . C . D . 6.吉吉在用计算器计算“6.49⨯”时,发现计算器的键“6”坏了,吉吉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判断一下,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0.889⨯⨯ B .12.892⨯÷ C .790.49⨯-⨯ 7.用计算器计算34495271640++时,如果要清屏按( )键. A .AC B .ON C .OFF D .= 8.用计算器计算. 179439(254346)(÷⨯+= ) A .600 B .27600 C .11684 D .15916 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在计算器上,/ON OFF 是 键,AC 是 键,+、-、⨯、÷是 键. 10.用计算器在计算20156⨯时,发现键“1”不能用了,如果只能使用这个计算器,你打算怎么计算?列式为: . 11.根据按键顺序 这时屏上显示的数是 。 12.小强在利用计算器计算(10)5A +÷时,把加10按成了减10,得到了错误的答案336。请在→上填写按键过程,在括号里填写过程的答案,并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336→ → → → 。 13. 是开机键。按一下这个键,就接通计算器电源,还可清屏。

2021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A卷-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A卷-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一.选择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计算器的键盘上,()是开关及清除屏键。 A.AC B.MC C./ ON C D.OFF 2.小马虎在用计算器计算3457 +时,发现“+”输入成了“-”,接下来应该() A.按AC键再重新输入B.按ON键再重新输入 C.按OFF键再重新输入D.以上都可以 3.王红想用计算器计算2.0826 ÷,结果她错误地输入了20826 ÷。下面的方法中,可以弥补错误的是() A.乘100B.除以100C.乘1000D.除以1000 4.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已经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按()键清除。 A.B.C.D. 5.在计算器中,()键是开机键。 A.CE B.OFF C.GT D.AC或ON 6.在用计算器计算“44521689 +”时,不小心把“1689”按成了“1698“,只需要按下面的( )键后再输入“1689”就可以了. A.ON B.AC C.CE 7.计算器上的数字键“8”坏了,如果用计算器计算734198 -,不正确的是() A.7342002 -- -+B.735199 -C.733197 -D.7342002

8.使用计算器计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输入,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的是() A.7683598 ÷- +⨯B.8640(320277) C.3256456 ⨯+ 二.填空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小军用计算器计算,先后按了3、8、⨯、6、2、-、9、1、8、=,这时计算器上显示.10.用计算器计算:58956576 +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按开关键,接着按数字键,然后按键,再按数字键,最后按键记录结果. 11.用计算器计算1355 ÷时,要先按一下,先输入,然后输入,接着输入,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12.在计算器上先输入40,再按“⨯”号,显示屏上会显示,在计算器上输入完“2405⨯”后,再按“÷”,显示屏上会显示. 13.计算器上的C CE是键,是开机键. 14.在计算器上按出090,既可以按、、、的次序,也可以先按,再按. 15.请写出用计算器计算2175 ⨯的按键过程.. 16.用计算器计算13869 ⨯时,当按“⨯”时,屏幕上不会显示出结果. 三.判断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7.用计算器时,输错了可以按键清除。 18.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19.在使用计算器中,如果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CE键清除错误. 20.在用计算机计算31827 ⨯的结果时,依次按3、1、8、⨯、2、7、=就会出现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 5. 用计算器计算 一、认真填空。(每空3分,共27分) 1.小美在计算368+672时,先按( ),再按( ),接着按( ),最后按( ),结果是( )。 2.方方在用计算器计算265÷□时,把“÷”按错成了“-”,得到的结果是212,正确的结果是( )。 3.有调查表明,100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吃掉100000只田鼠,按一只田鼠一个夏天糟蹋1千克粮食计算,10000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保护 ( )千克粮食,合( )吨。 4.王军在用计算器计算743-198时,发现数字键“8”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 二、慎重选择。(每空3分,共12分) 1.下列各题中不需要用计算器计算的是( )。 ①11112222÷3334 ②80×30 ③154897621×0 ④(98765-5)÷12345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2.在计算器上按出“14×237”,再按“+”键,屏幕上显示的是( )。 A.237 B.+C.3318 D.空白3.某品牌打印机售价为5980元,20万元最多可以买( )台这样的打印机。 A.33 B.34 C.36 D.35 4.萌萌用计算器算出了三个算式的得数,分别是7×9=63,77×99=7623,777×999=776223。想一想:77777×99999=( )。 A.77762223 B.7777622223 C.7676732323 D.777776222223 三、细心计算。(共40分)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2+1758-965 88×(9050-490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用计算机探索规律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5-8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 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二、设计理念: 在进行《用计算机探索规律》教学设计时,如果我们能将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我们的创造,将其设计成动态的过程;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设计成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的“纸笔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成学生探索创新方式。凡是形如以上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将教学设计成“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并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设计思想,我们认为这就是贯穿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理念。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你还记得《积的变化规律》吗? 生回顾。 谈话:数学算式中存在着很多变化规律,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积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激活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能力,同时计算器作为探索的工具,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说一说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商可能会怎样变化呢?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说明:大家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少。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学习力提升练习卷(含答案)

苏教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哈喽,孩子们好! 美好的一天开始啦!提高学习力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习力分为三个阶段,从知识层面的接受,到技能层面的模仿,再到知识层面的内化。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打好能力基础 ,才能高效学习。让我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学习力为帆,以内驱力为桨,展开新的征程。提升学习力,我能行! 名师点拨: 例1.请你用5,7,8,9和4个0按要求组数.(每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 (1)组成一个整万数,并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写出一个只读出两个0的数。 (3)写出和1亿最接近的一个数。 (4)写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7000万的最小的数。

例2.□里最大填几? 37□904≈37万 11□8205000≈12亿 例3.妈妈的密码箱上的密码是个七位数。已知此数在200﹣300万之间,万位上是5。百位比百万位上的数字大3,其余四位上的数字是3个0和1个1,而且读数时只读出两个零。请你写出此密码是多少? 例4.计算:999999×999996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学习力提升练习卷 一、认真读题,准确填写。 1.在计算器上按出0.90,既可以按照□、□、□、□的次序,也可以先□,再按□。2.小红在用计算器计算“427+196”时,输入“427”与“+”后,发现“+”输成了“﹣”,解决办法是:。 3.用计算器计算693÷99,先输入,然后输入,接着输入,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4.键有存储功能,需要时按键提取.如:计算89×16和89+45时,可以先按89 ,把89存起来,再接着按×16=,+45=.5.(江苏盐城)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93□160>936150,□里最小应填。 6.根据1111111÷9=12345679,直接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333333333÷27=( ) 555555555÷45=( ) ( )÷63=12345679 999999999÷( )=12345679 (1)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结果( )。 (2)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刚才得数相等的算式。 . . 7.(江苏徐州)找出每组算式的规律,把横线上的算式填完整。 6×7+2=44,66×67+22=4444,666×667+222=444444 6666×6667+2222= ,× + = . 8.10个一百是,一百万里有个十万,10个一千万是。9.(江苏南京)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改写成以“万” 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10.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1104000000平方米.横线上的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1.(江苏南通)在算盘上用七颗算珠拨一个整万的数,最大是,最小是.12.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70万,这个数最大是,这个数最小是。 13. (易错题)9□827≈10万,□里最小填;54□9277602≈54亿,□里最大填。 14.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9×5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9”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还用这个计算器很快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你会算吗?请用两步计算的算式把你的想法表

数学知识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总结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显然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比较窄(只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不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比较宽(既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乘同一个数,也研究除以同一个数)。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的内容,还要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学习活动经验继续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把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范围缩小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二是应用这两条规律学习小数和分数知识,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只需要因数乘几这种情况,商不变的规律则需要被除数、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若干个实例中归纳运算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又指什么?都要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1)第83页例题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的变化情况。研究活动先在教材提供的36×30=1080这个实例上进行,并把因数和积的变化记录在表格里。然后由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进行类似的实验。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初步应用。第1题有两条解题思路:一条是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条是根据一个因数乘了几,把原来的积20也乘几。两种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能再次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第3题让学生在购买计算器的实际问题中,联系生活经验和数量关系,通过变化购买的数量,计算相应的总价,感受积的变化规律的合理性。 (2)第84页例题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与同时除以一个数放在一道例题里教学,这是考虑到学生有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经验,继续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增加问题的容量,提高学习的效率。例题选择8400÷40=210这个算式为研究载体,是因为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同时除以几可选的数比较多,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对商不变的体验。 例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一个数,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可以交流和呈现商不变的多种实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的那个数不能是0,这是因为除数不能是0。在8400÷40这个除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0,显然是不可以的。被除数和除数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