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解答】现金返利账务及税务处理
返利的形式及账务处理

返利的形式及账务处理“返利”是指供应商在定价内的毛利之外按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计付给其代理商或经销商的利润返还或激励。
比如:代理商或经销商除每件按指定价格计算利润0.5元外,每销售1件所代理或经销的商品,供应商计付给其1元,或者按销售额的百分之几计付;返利也可以按每月销售额超额累计比例计付,如每月销售在300万元以上的,除正常毛利外再按销售额的1%计付“返利”。
“返利”的实质是销售及其毛利的组成部分,只是间接计算支付而已——如上例,供应商只是先给予0.5元的毛利,待以后再给付1元的利润。
“返利”的给付形式主要有现金、抵减货款和支付商品等。
它可以定期给付(如协议规定按月计付、按季计付或按年计付等)和不定期支付(无协议,厂家给付时间不确定)。
厂家作为“返利”给付的商品又可能有开增值税票的或无增值税票之分。
不同的“返利”给付形式,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返利”从实质上看属于商品销售,只是给付具有间接性,所以,“返利”应该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但由于其成本已由销售的商品计算结转了,所以它又是纯利润。
返利的不同给付方式其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现分别举例介绍如下:1、定期现金给付。
如果双方订立的协议规定“返利”按月计算,在当月末或次月以现金支付汇入代理经销商账户,则代理经销商应根据协议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确认返利。
[例1)某饮料生产商P公司与其经销商S公司签订代理协议规定,S公司必须按P公司规定售价销售其所生产的饮料,每1件可获取0.5元的正常毛利,另外,P公司于次月计算上月应支付的“返利”每件1元,以现金支付。
某月S公司按指定价格40元/件共销售该饮料60000件,毛利30000元,应计“返利”60000元。
则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S公司月末在确认该商品销售收入的同时按规定标准计提确认“返利”时借:应收账款(现金、银行存款) 2400000应收账款——P公司(返利) 6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款 2051282.05主营业务收入——返利 51282.0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57435.90 (2)S公司收到“返利”时借:银行存款 60000贷:应收账款——P公司(返利) 600002、不定期现金给付。
返利返点会计处理方法

返利返点会计处理方法第一篇:返利返点会计处理方法返利返点会计处理方法“返利”是指供应商在定价内的毛利之外按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计付给其代理商或经销商的利润返还或激励。
比如:代理商或经销商除每件按指定价格计算利润0.5元外,每销售1件所代理或经销的商品,供应商计付给其1元,或者按销售额的百分之几计付;返利也可以按每月销售额超额累计比例计付,如每月销售在300万元以上的,除正常毛利外再按销售额的1%计付“返利”。
“返利”的实质是销售及其毛利的组成部分,只是间接计算支付而已——如上例,供应商只是先给予0.5元的毛利,待以后再给付1元的利润。
“返利”的给付形式主要有现金、抵减货款和支付商品等。
它可以定期给付(如协议规定按月计付、按季计付或按年计付等)和不定期支付(无协议,厂家给付时间不确定)。
厂家作为“返利”给付的商品又可能有开增值税票的或无增值税票之分。
不同的“返利”给付形式,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返利”从实质上看属于商品销售,只是给付具有间接性,所以,“返利”应该是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但由于其成本已由销售的商品计算结转了,所以它又是纯利润。
返利的不同给付方式其会计处理方法不同,现分别举例介绍如下:1、定期现金给付。
如果双方订立的协议规定“返利”按月计算,在当月末或次月以现金支付汇入代理经销商账户,则代理经销商应根据协议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确认返利。
[例1)某饮料生产商P公司与其经销商S公司签订代理协议规定,S公司必须按P公司规定售价销售其所生产的饮料,每1件可获取0.5元的正常毛利,另外,P公司于次月计算上月应支付的“返利”每件1元,以现金支付。
某月S公司按指定价格40元/件共销售该饮料60000件,毛利30000元,应计“返利”60000元。
则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S公司月末在确认该商品销售收入的同时按规定标准计提确认“返利”时借:应收账款(现金、银行存款)2400000 应收账款——P公司(返利)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货款2051282.05 主营业务收入——返利51282.0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57435.90(2)S公司收到“返利”时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应收账款——P公司(返利)600002、不定期现金给付。
收到返利的账务处理方法

收到返利的账务处理方法
收到返利是商家很普遍的做法,返利费用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周期性支付的,而处理这类费用则是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处理收到的返利费用。
首先,财务部门应对收到的费用进行实际的录入。
对于一次性的返利,可以将其录入到“其他费用”科目下,同时在总账明细表中可以添加“返利收入”项来记录返利收入情况。
如果收到的是周期性支付的返利,可以在总账中添加“返利收入”类别,以便每月定期记录返利收入。
其次,处理返利收入时,企业应将返利费用分开处理,即将返利费用单独计提到“营业费用”科目,而返利本身则不计入营业收入,要把返利本身记录到“其他收入”科目。
第三,处理返利的账务时,财务人员应清楚明确上游供应商的名称、费用科目等财务信息,以便后续进行账务核算。
同时也要清楚地记录收到返利的原因,以便再次购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把握返利的情况,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此外,如果企业将返利收入进行税收申报时,则必须将收到的返利与营业收入分开说明,因为返利本身不应被计入税前利润中,而是作为一种营业费用来处理。
最后,企业在处理返利账务时,应当特别注意,返利不能出现来源不明或有欺诈行为的情况。
如果发现了这种情况,须立即督促财务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流程。
以上就是本文对“收到返利的账务处理方法”的介绍。
从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返利费用的处理非常重要,企业必须确保在处理返利费用时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返利销售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返利销售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返利销售会计处理
很多企业为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都会制定相应的返利奖励政策。
返利也就是厂家给予经销商现金或实物的奖励。
涉及会计处理如下:
一、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时的会计处理
1、支付销售返利方涉及的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销售返利方涉及的会计处理
(1)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2)供货方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二、直接返还货款支付销售返利方时的会计处理
1、支付销售返利方: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收到销售返利方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销售返利形式包括哪些?
销售返利形式包括达到规定数量赠送实物的形式、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和冲抵还款的形式。
返利如何做账务处理
1、现金返利
借:应收账款(红字)
贷:营业收入(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红字)
2、实物返利
计提实物返利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
兑现实物返利
借: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收到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

收到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2022-03-15 10:00
1、现金返利--商品大部分已经售出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
PS:对于已经售出的商品返利,其本质是原来已经售出商品的实际成本降低。
由于已经售出,原库存商品已经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所以要冲抵“主营业务成本”,同时要进行销项税额转出。
2、现金返利——商品绝大部分未售出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Ps:绝大部分商品还在未售出,就不能再冲抵“主营业务成本”,而是要对现库存商品进行成本冲减。
3、现金返利——商品售出超过20%,不到80%。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按实际销售比例分摊)库存商品(按实际销售比例分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
4、以商品的形式返利——商品大部分已经售出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对方给票就可以做进项税)贷:主营业务成本
5、以商品的形式返利——商品大部分未出售
会计啥也不用干,出纳(库管)登记下商品数量增加即可。
成本会计重新核算下单个商品价格。
关于销售返利会计和税务处理

关于销售返利会计和税务处理一、销售返利形式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
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
通过对销售返利的处理降低本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降低销售利润。
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和及时回款的目的,企业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商业返利可具体描述为: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的形式。
例如:在一个月内,销售电磁炉30台,赠配套橱具10套;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
例如:让利2.1万元若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存款返还百货公司,即为直接返还货款;3.冲抵货款的形式。
例如: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购买2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购买至5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5%,以此类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货款中扣减。
二、销售返利处理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销售返利如采用返回所销售商品方式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应视作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支付销售返利方:借:营业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期末对于捐赠的商品进行纳税调整。
收到销售返利方: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
需分两种情况处理:(1)若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借:库存商品中国会计社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主营业务成本(2)若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2.直接返还货款支付销售返利方: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销售返利是一种商业活动,通常由供应商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现金或商品折扣作为奖励,以鼓励客户增加采购量或达到销售目标。
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资金流动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同时也涉及到税务法规的合规性和税务成本的控制。
本文将对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会计处理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的返利和客户从供应商处获得的返利。
在处理销售返利的会计过程中,需要对返利金额进行确认、核算和记录,并确保相关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的返利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确认返利条件:供应商通常会向客户提供销售返利,以鼓励客户增加采购量或达到销售目标。
在发生销售返利之前,供应商需要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返利条件,包括返利比例、返利金额、返利期限等。
2.核算返利金额:供应商需要根据客户的销售情况计算返利金额,并确认返利的应付金额。
通常返利金额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销售额或采购量来确定的,这需要与客户进行核实和确认。
3.记录返利负债:确认返利金额后,供应商需要将返利金额记录为应付账款或其他负债项目,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向客户支付返利。
4.收取相关证明和文件:供应商需要确保收集客户提供的销售数据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以便确认返利金额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税务处理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主要涉及返利是否应当纳税以及纳税的方式和比例。
在处理销售返利的税务过程中,需要遵循税法规定并确保企业的税务成本最优化。
供应商向客户提供的返利的税务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返利是否应当纳税:供应商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税务机构的指导意见,确定提供给客户的返利是否应当作为销售成本计入成本费用,或者作为销售支出计入营业费用,或者作为收入计入其他应收款等。
2.核算应纳税额:如果返利应当纳税,供应商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照税法规定支付税款或提供相应的税务申报资料。
关于销售返利会计和税务处理

关于销售返利会计和税务处理一、销售返利形式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
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
通过对销售返利的处理降低本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降低销售利润。
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和及时回款的目的,企业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商业返利可具体描述为: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的形式。
例如:在一个月内,销售电磁炉30台,赠配套橱具10套;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
例如:让利2.1万元若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存款返还百货公司,即为直接返还货款;3.冲抵货款的形式。
例如: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购买2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购买至5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5%,以此类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货款中扣减。
二、销售返利处理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销售返利如采用返回所销售商品方式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应视作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支付销售返利方:借:营业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期末对于捐赠的商品进行纳税调整。
收到销售返利方: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
需分两种情况处理:(1)若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借:库存商品中国会计社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主营业务成本(2)若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2.直接返还货款支付销售返利方: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税解答】现金返利账务及税务处理
现金返利账务及税务处理?
提问:
专家,您好,
我们公司根据客户去年的采购量给国内客户现金返利(即完成一定的采购量,我们给予百分之几的返利),请问此次现金返利,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请专家给予指点,谢谢。
专家回复:
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1)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对于这种返利方式会计处理方法各异,有的会计人员做如下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金返利是在购货日后发生的,无法注明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
因此,返利不能冲减增值税,只能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2)收到销售返利方,冲减销售成本,如果对方开具红字发票时,应将进项税金转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冲抵货款的形式:
国税发[2004]136号文件规定,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
会计上应按销售折让处理。
按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方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而购买方应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进项税额销售返利如采用在销售发票直接扣减方式,性质上类同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商品折让购销的会计处理一样。
支付销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计入销售收入;收到销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净额计入采购成本。
如果将返利额另开发票,对于直接冲抵货款的形式来兑现的返利,在开具发票后发生的返还费用,或者需要在期后才能明确返利额,销售方据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出红字发票冲销收入,并相应冲减销项税额。
支付销售返利方:
支付返利方凭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具红字折让增值税发票。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