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连贯、得体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明确提出“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近几年来,关于“语言连贯”的考题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句序排列型。

其考查的形式是,给定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语意连贯,语气顺畅的语段。

二是句子衔接型。

其考查的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在它的开关或者中间,或者结尾空缺一句,然后提供四个选项,从中选择一项填入空白处。

(一)“简明”应遵循的准则是:1.在一段文字内,不能有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两个成分,交际双方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应该简化或简略。

2.能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不要再重复。

如“中国象形文字总会使你产生无穷诗情画意的遐想,中国象形文字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造。

”此句中后一个“中国象形文字”可用“它”来代替。

3.词语能省的应省。

如“这是我新买的红色的毛纺织的衣服。

”这句可简化为“这是我新买的红毛衣。

”4.所提供的语境应足以确认多义词的词义。

这是防止简而不明的措施。

(二)“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衔接(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语义衔接(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

要保持语言的连贯,得讲究三个条件:(1)要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中心。

“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内容;“统一”是要求话题一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歧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

如:“这幅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作风不深入、做事不坚持到底的现象。

例如我们不少学生学习不深入,到处找复习资料,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就是不抓课本。

有的干部也是这样,整天坐办公室,办事虎头蛇尾,使工厂亏损,与漫画中的挖井一样,毫无实效。

”这个语段话题不断转换,一会儿学生,一会儿干部,从而造成语言不连贯。

(2)要注意合理的句序。

句子(含分句)的排列顺序合理,必须“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语句衔接连贯;语言表达得体、 简明,都要做到: 一话题统一 二表达合乎事理, 二表达合乎事理,语境 三语句前后照应
考试形式有
(1)依据语境进行语言转述说明 )
(2)选择 ) (3)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如 )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 广播稿、留言条、启示、通知等) 广播稿、留言条、启示、通知等) 注意: 注意: 侧重点在于人与人的称呼上, 侧重点在于人与人的称呼上, 语境的场合上,情感的色彩上) 语境的场合上,情感的色彩上)
Hale Waihona Puke (2)前后句逻辑是否合情合理 ) (3)描写情景感情挤掉是否一 ) (4)肯定否定的前后照应是否一致 ) (5)语段的上下句是否围绕中心句 ) (6)上下文句子句式是否统一 ) (7)音节是否和谐 ) 3、得体就是根据语境使用语言,场 、得体就是根据语境使用语言, 目的, 合,目的,对象等具体语境条件的 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运用的变化。 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运用的变化。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 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简单和明白 、简明, 通常有以下几种考法: 通常有以下几种考法: (1)以改错形式出现,将多余的词语 )以改错形式出现, 删除 (2)在第一卷中选择题中出现,如考 )在第一卷中选择题中出现, 查表意不明 (3)对语段或句子进行简化 )
2、连贯就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 连贯就是书面表达中句子排列组 合规则, 合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和衔接 考试怎么考: 考试怎么考: (1)句子衔接判断 ) (2)修辞成分是否正确 ) (3)句子排序 ) 做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做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共同话题陈述的对象是否一致 )

语言运用“三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运用“三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运用“三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导读:在语言实践运用过程中,要力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这是语言表达的起码要求。

先说简明。

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

有这样一段话:同学,我是吉林人,头一次来太原,对太原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和同伴走散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们。

你看天很热,我的衣服都湿透了。

我想请问一下,去晋祠怎么走?这段话过于啰唆,如果想要达到简明的效果,完全可以这样表达:同学,我想请问一下,去晋祠怎么走?再说连贯。

一句话的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顺畅,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例如:请把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句中的横线上,要求语意连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联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供填语句:(1)黄皮肤人的群落;(2)漫无边际的黄土地;(3)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从语意连贯的角度考虑,“华夏文明史”的由来,应该先有“土地”,然后有“人”,在“有人”的基础上创造“古文化”。

这样一分析,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最后说说得体。

在运用语言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分清不同的对象、场合、目的,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例如:等小张从外地赶回家中,他的父亲已经一命呜呼了。

从语言得体的角度说,这句话中的“一命呜呼”用得很不合适。

用来表达父亲去世的意思,不可以使用“一命呜呼”,这个词语多含有诙谐或讥讽意。

这里用“与世长辞”比较合适。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常见考点归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常见考点归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简明”例题一: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要简明的原则, 完成文后两题。 我国①创刊最早的大型外国文学杂志《世界文学》②已 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日前,我国③严济慈和首都文学、 翻译界200多位知名人士参加了《世界文学》④创刊40周年 纪念会。 《世界文学》⑤是我国⑥译著界颇具权威性的杂志,我 国 ⑦著名作家茅盾曾任《世界文学》⑧首任主编。40年来, 《世界文学》⑨ 继承鲁迅办《译文》的传统,先后在《世 界文学》⑩介绍过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学作品,并 以《世界文学》 (11) 高品位的内容和严谨的译文赢得了 我国 (12) 海内外文化界的赞誉。 (12) (1)应删去的四处词语是(写画线处的序号)③⑦⑩(2) 应简略的三处话语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④⑧,分别 (11) 改为 “该杂志”, “该杂志” “其”
2、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B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

但雄风不减当年。__________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 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 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 的古道向西拐去
例: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可根据 实际情况改为“以前”。)
(2)调序消除法
例: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可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 。)
(3)语境消除法
例:我要热饭。(可改为: ①我要热饭,不去洗菜。 ②我要热 饭,不是冷饭。)
(4)标点消除法。
例: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 丽”。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自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自用)

A
12
②表达要合乎语境。 例2、为划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 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 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 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 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 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 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1、仔细辨析并列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否有关系交 叉或重复的,如有则酌情删除。 2、对语段中混入的冗余的语句,可用话题提取法加 以排除。 3、对歧义造成的语意不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如 下方法: ①变换词语法 ②语境消除法 ③标点法 另:综合性考查中常以字数限定来考查简明,又可采用 以下方法来加以解决: ①采用合称或缩略语 ②用简称 ③用文言词语代替现代白话词语 ④运用数字缩略 3 ⑤使用代词
参考答案:①b ② c e f ③a
4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 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删除部分的 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永磁眼镜是我厂根据电磁①和人体生物原理, ②针对近视发病的主要原因研制成功③的 ④眼镜,通过⑤这种磁疗效应作用眼周部位⑥和 神经血管,青少年⑦的近视得到治疗,⑧效果好, ⑨疗效显著。本厂⑩竭诚为用户服务,来函来人 (11)订购均予办理。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5)(8)或(4)(5) (9)
1、 排列句序

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 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或 以主次轻重为序。 (1) 抓中心 (2) 抓思路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空为顺序,议 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 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 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 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 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考点二简明、得体一、怎样才能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

[例]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8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8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⑤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诱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知识精讲]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跟踪快练]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要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⑪影响,那么⑫.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纲解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

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所谓“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所谓“鲜明”,是指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

所谓“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它要求用语具体形象,注意炼字炼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运用灵活的句式。

【“安徽考试说明”解读】(见“优化”P15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安徽高考《考试说明》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力层次为E级,占3~6分。

“简明”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清晰。

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之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

之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
3.正确传递有效信息——整合、表述
答题技巧
⒈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图表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图表所展示的内容,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并挖掘隐含信息,从而提炼概括图表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⒉对图表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问题的解答,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
4(全国卷Ⅱ19题)、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字数在50-60之间。(4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示例: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第九单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其实隐含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知识,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意完整,扣住主题“征集全民健身口号”。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一、表达连贯题解题方法
表达连贯客观题有两种基本题型:主观排序题,择句归位题。
(一)主观排序题解题方法
2.实现信息的有效化——筛选、概括
考生应该对试题中的信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认读的有效化,即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完成对信息的有效性筛选。这种筛选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集中和对重点的突出,这对一些信息较多、内容较复杂的图表尤为重要。只有做好这一步骤,才能排除干扰,把握重点,正确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连贯、得体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7年第18期
【考纲阐释】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

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

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其实隐含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知识,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点直击】
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如下特点:
1.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的趋势开始呈现出来,单纯地考查某一点知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出题(如与修辞运用结合)也可能出现。

可以说,只要涉及到语言表达,那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就都存在,所以复习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突出语言运用的实践性。

高考语言表达题的考查,应用性、生活性越来越强。

比如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白(或串联词)、欢迎辞、活动主题词等,我们要在备考时注意题型变化的动态,准确应对。

【解题方法】
一、简明题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要避免啰唆,不说废话;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要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考试题型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题、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题、修改晦涩难懂的语句题等。

做题时可从两方面入手:
1.语句(语段)中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根据表意的实际情况,考虑这些重复是否必要,删去后是否影响表达效果或能否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注意修饰成分的使用是否适当,有无滥用。

2.语句(语段)在表意时产生歧义或使人费解: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等。

二、连贯题
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一般有两种基本题型。

(一)主观排序题
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把握说什么(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怎么说(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

2.根據印象,回头审视: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确定哪一个或哪几个句子是先说什么,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接着说什么,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

走完这一步,比较简单的排序题便能得到准确答案,比较复杂的也能基本定下顺序。

3.找过渡句,上挂下联:排序比较复杂,则可用找过渡句、辨别关联词的方法,进一步审视。

审视清楚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定哪个分句应该在前,哪个分句应该在后。

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应按先后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个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

(二)择句归位题
择句归位题就是出题人从一个句群(或语段)中间隔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分别标上序号作选项,要求考生填序号复位。

破解择句归位题要“三看一连”。

三看,就是看结构、看对称、看韵律;一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抵相等、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句子连在一起。

三、得体题
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做题时用“五看五审五改”(客观题则只审辨不改正)法。

1.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辞,做到谦敬辞使用不错位;
2.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语句;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改用书面语;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

【同步训练】
1.选出有歧义的一项()
A.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B.李大姐下放到村子里来不过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渌,热闹非常。

D.他的报告能使听讲的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2.选出表达简明的一项()
A.和平是军人胸前最大的勋章。

B.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C.驻港部队纪律严明,驻港以来,不拿香港人民的一针一线,不损害人民的一草一木,对香港人民秋毫无犯。

D.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

3.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介绍,但介绍应尽可能简洁。

删除正确的一项是()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4.下列句子中有不简明毛病的一组是()
①这位嘴巴上长着一大把胡子的老汉,当年可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②宿舍楼工程进展很快,已经在第二层上盖第三层了。

③柳民宽肩膀,方脸盘,长眉毛,右眼下面有颗痣。

④这座立交桥设计新颖,气势非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面各句中,语言最不简明的一句是()
A.我看,这件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大惊小怪。

B.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了不能快速发展的现象。

C.一篇文章总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一段落则由若干句子组成,一个句子又是运用若干词语造成的。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伟大胜利。

6.下面一句话中有四个加标号的“的”字,其中不可删除的一个“的”字是()
我国的①矿泉水的主要的②消费者是前来旅游的③港澳台的④同胞、华侨和外国人。

A.①
B.②
C.③
D.④
7.交代不清楚,指代不明确,会造成歧义,选出没有歧义的一句()
A.他遇到她那年才17岁。

B.孩子们喜欢丁老师,一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李明认识高君,缘自他与张星谈恋爱。

D.这样的发布会,今后每隔半年举行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