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数据表格

合集下载

实验测盐水密度课件.ppt

实验测盐水密度课件.ppt

按上述的a. b. c. d.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 小于 实际盐水的密度
(选填“小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
作顺序c、应a是、b、d

思考:
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 密度呢?
5、用公式ρ= m 求出盐水的密度。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记录表格:
盐水和烧 剩余盐水和 量筒中盐 量筒中盐 盐水的密度
杯的总质 烧杯的总质 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ρ/g/cm3
量 m1 /g 量 m2 /g
m3/ g V/ cm3
1.某实验小组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如图): (1)在烧杯中盛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97g;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简中一部分,量筒中的盐水体积如图(a)所示, 则盐水体积为V= 26 cm3; (3)如图(b),称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68.4 g,由此算出 量筒中盐水质量m= 28.6 g; (4)计算盐水的密度ρ= 1.1 g/cm3
2.下面是某次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的数据记 录表格.
54
1.08×103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好表格的空格.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
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
c.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计算出的盐水的密度会与实际盐水的密度有误差.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
实验课:测盐水的密度
实验原理:ρ= m V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盐水、 烧杯
你能设计出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吗? 试一试吧?
实验步骤: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单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固体、细线、水
五、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适量的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悬挂固体,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测出量筒内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体积V= ;
5、根据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6、换另一种固体再次测量并计算出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固体A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B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一、实验名称: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浓盐水
五、实验步骤:
7、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8、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称出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m2
9、将烧杯中的浓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浓盐水的体积V ;
10、浓盐水的质量m= ;
11、根据公式求出浓盐水的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浓盐水的密度是 g/cm3= kg/m3。

测量盐的实验报告

测量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 掌握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密度公式,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本实验通过测量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盐的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天平(精确到0.01g)、量筒(50ml)、烧杯、镊子、滤纸。

2. 药品:食盐。

四、实验步骤1. 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2. 使用镊子从烧杯中取出一定量的食盐,放在滤纸上,将滤纸上的食盐轻轻抖动,使食盐尽量落在天平盘上。

3. 记录食盐的质量m1。

4. 将食盐倒入量筒中,注意不要让食盐粘在量筒壁上。

5. 记录食盐的体积V1。

6. 重复步骤2-5,再测量一次食盐的质量和体积,记录为m2和V2。

7. 计算平均质量m = (m1 + m2) / 2,平均体积V = (V1 + V2) / 2。

8. 计算盐的密度ρ = m / V。

五、实验数据1. 食盐的质量m1:10.0g2. 食盐的质量m2:9.9g3. 食盐的体积V1:25.0ml4. 食盐的体积V2:25.2ml六、实验结果1. 平均质量m = (10.0g + 9.9g) / 2 = 9.95g2. 平均体积V = (25.0ml + 25.2ml) / 2 = 25.1ml3. 盐的密度ρ = 9.95g / 25.1ml ≈ 0.396g/ml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由于食盐的粘附性,导致实际测量到的质量略小于实际质量,但误差较小。

2. 实验过程中,由于量筒的刻度误差,导致实际测量到的体积略大于实际体积,但误差较小。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密度0.9g/ml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或食盐纯度等因素导致的。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食盐的密度,并验证了密度公式。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了对密度的理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报告单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报告单
测定盐水的密度烧杯和盐水的质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烧杯和杯内剩余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质量量筒中盐水质量量筒中盐水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量筒中盐水的体积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mlvmlvml盐水的密度盐水的密度盐水的密度实验实验实验结论结论结论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24
物理实验室
实验
名称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
目的
1.学习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3.掌握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
器材
小石块、细线、水、盐水、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实验
原理
m
P=y
实验
步骤
一•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 填入表格。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
7.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2•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 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小石块密度,填入表格。
7.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二.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量盐水的密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总体情况
本实验考查的主要环节有:检查器材、调节天平平衡、测盐水的质量、测盐水的体积、整理仪器、试卷处理六部分。

本实验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天平的使用方法,二、量筒的使用方法,三、实验数据的处理,四、学生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

二、各项错误扣分原因及失分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三、实验分析
1.数据的计算,包括计算的错误和计算结果不合理,是本实验扣分最多的一项,读数错误是导致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计算结果不合理很大的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如使用量筒过程中水花飞溅,这会直接导致实验误差的产生,是实验数据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是扣分的主要原因,如天平使用过程中砝码未轻拿轻放、加减砝码顺序错误、天平和量筒读数错误、量筒离开桌面读数以及读数错误等,可见对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仍是学生实验的难点,实验过程中的细节仍旧容易忽视。

密度的盐水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盐水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盐水测量实验报告密度的盐水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紧密程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密度来探究盐水浓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1. 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研究盐水浓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量筒;3. 烧杯;4. 盐;5. 水。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我们分别准备了0.5%、1%、2%、4%、8%的盐水溶液。

具体操作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相应质量的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直到溶液变得均匀透明;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量筒的质量,并记录下来;3. 将量筒放在电子天平上,将天平归零,然后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直到液面接触到量筒刻度线;4. 记录下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出密度。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五组实验,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实验组盐水浓度质量(g)体积(mL)密度(g/mL)1 0.5% 50 100 0.52 1% 50 98 0.513 2% 50 96 0.524 4% 50 92 0.545 8% 50 84 0.6数据分析与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密度也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盐的溶解会增加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从而增加了溶液的质量。

由于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密度增大。

这一现象符合我们对密度的理解。

同时,我们注意到实验组5的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

这是因为8%的盐水溶液中含有更多的盐,导致溶液更加浓缩,密度也更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误差来源。

首先,由于实验操作的不精确,导致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盐水的温度可能会对密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中我们没有考虑到温度的变化,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盐水浓度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盐水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密度的增加。

实验报告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报告测量液体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
1.学习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定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ρ=m/V
实验器材:盐水、大烧杯、小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0,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放适量盐水,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记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_____g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_____ml,
4.再次把天平调平衡,将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记下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m2=_____g
实验表格: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
m1(g)量筒中盐水的体
积 V(ml)
烧杯和杯内剩余
盐水的质量
m2(g)
量筒中盐水质量
m(g)
盐水的密度
ρ(g/cm3)
实验结论
根据ρ=m/V =(m1- m2)/V =_______ g/cm3
实验注意
1.实验中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盐水总质量,最后测盐水的体积,此方法使测量值偏大,因为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干净,测得的体积偏小,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

食盐密度的测量的实验报告

食盐密度的测量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食盐密度的测量的实验报告
篇一: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或牛奶、蜡块、细线、水、金属块或石块等实验一:测量金属块(或石块)的密度(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一中)
实验二:测量蜡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右图
(将数据填入下(:食盐密度的测量的实验报告)表二中)表二
实验三:测量盐水(或牛奶)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在小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3、称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4、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三中,求出盐水的密度。

篇二: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实验探究:测量物质的密度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测量水的密度
二、测量不规则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篇三:测量盐水密度
m
v
,可知,测量液体密度,需要获得它的质量和体积.因为A组器材只允许选择一种,所以只能直接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中的一种,另一种物理量需要间接获得.
解答:解: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在A组选用器材天平,b组选用两个相同的烧杯、水、盐水时,可采用以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并用记号笔在液面处作出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数据表格
一、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烧杯、适量被测液体(盐水)、量简、砝码、镊子
二、实验原理:
测量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密度
三、实验过程
1.在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并向烧杯倒入适量盐水
3.估计装有盐水烧杯的质量并用镊子在右盘里增加、减少砝码,再
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4.记录装有盐水烧杯的质量m1
5.将少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简
6.记录量筒中少量盐水的体积V
7.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
8.将倒出少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左盘里
9.估计倒出少量盐水的烧杯的质量并用镊子在右盘里增加、减少
码,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10.记录装有少量盐水烧杯的质量m2
11.计算出倒至量简的盐水的质量m3
12.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四、实验数据
五、密度计算
已知: m1=33g m2=17. 6g V=14cm³
求: ρ
解: m3=m1﹣m2=33g-17.6g=15.4g
ρ=m3/V=15.4g/14cm³=1. 1g/cm³
答:盐水密度约为1. 1g/cm³
六、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物理的学习,我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也收获了许多
知识。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之后对物理的学习中,我也会更加认真,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