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标准

合集下载

紫外线杀菌灯应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紫外线杀菌灯应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紫外线杀菌灯应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楼•一、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问题:我国紫外线灯70 uw/cm2(1m距离处)者几乎占50_80%,对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的要求,合格率不足50%.一些使用单位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小于70uw/cm2(1m处).有的甚至小于40uw/cm2仍在使用.要知道,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紫外线杀灭剂量阀值.杀菌剂量(K)是照射强度(I)和照射时间(t)的乘积,K=It.从式中可以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照射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然而,若紫外线强度小于40u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灭菌效果,这中间存在着微生物的损伤修复问题,故意以提高照射强度为主二、紫外线辐照的空间围问题:不少紫外线杀菌灯使用单位忽视紫外线辐照的有效空间围,只考虑与计算辐照的平面面积.每一消毒的空间,除面积因素外,高度有高有低,总的空间围有大有小,使用杀菌灯应计算总的空间立方采用相应功率的紫外线杀菌灯,一支30w杀菌灯的有效灭菌空间围应小于30立方米,一般认为,每一立方米空间的杀菌灯功率应大于1-1.5w,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

三、灯管悬挂的辐照距离:使用杀菌灯应注意被消毒物体与杀菌灯的辐照距离,即灯管的悬挂高度应小于2.5米,一些使用单位灯管悬挂高度大于2.5米,甚至大于3,4米的都有.紫外线的辐照强度与辐照距离几乎成反比,悬挂太高,势必影响灭菌的效果。

四、紫外线辐照强度衰退问题:紫外线杀菌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辐照强度会逐渐衰退.经多方测定,石英灯管使用1000小时后,衰退率小于20%,而高硼灯管使用200小时后,衰退率大于30%,加上高硼灯管本身的辐照强度就小于70uw/cm2,因此使用中应选用石英紫外线杀菌灯管。

石英紫外线杀菌灯的特点,主要是辐照强度高,衰退慢.石英灯管的原料是采用天然水晶石,透紫率达80%以上,而高硼玻璃的透紫率不足50%,透紫率低,辐照强度也低了。

五、应用中还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使用时,可先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灯管,清除灰尘与油迹对灯管的污染.使用过程中,定期擦拭,做好灯管的保洁工作,以免影响透紫率及辐射强度。

紫外线消毒灯强度如何检查(特选参考)

紫外线消毒灯强度如何检查(特选参考)

为怎么医院学校的紫外线消毒灯要经常检查其强度,及如何检查紫外线灯杀菌效果是由微生物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紫外线的输出能量,与灯的类型,光强和使用时间有关,随着灯的老化,它将丧失30%-50%的强度。

紫外照射剂量是指达到一定的细菌灭活率时,需要特定波长紫外线的量。

按照国家标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三3版第2分册(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中明文规定:新出厂30W紫外线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处测定辐射强度应≥90uw/cm2方可使用;医院购买新灯管时进行验收性检测,将不符合标准的灯管清退;使用中的灯管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季度对使用中的灯管检测1次,将辐射强度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管及时更换。

根据标准要求要定期对紫外灯管做紫外强度的检查,使灯管的紫外线保持有效的杀菌强度。

同时根据标准,在选紫外线强度检测仪是要满足几个条件。

1.要配有1米的挂钩,使紫外线强度计方便挂下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处2.因为紫外线对人体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在紫外强度计有数据保持功能。

3.紫外线灯管有杀菌效果的是波长254nm,所以选的紫外线强度计的特征波长也要254nm。

下面我们用深圳凯特的UVX-254紫外线给他家演示下。

1.将紫外线强度计标配的一米挂钩安装好,主意UVX-254的探头是有带磁性的,所以有效避免探头放在托盘上容易掉落。

2,把整个支架标都挂下灯架上。

3.把仪器开机,仪器开机默认是9分钟后自动关机关机即自动保存数据。

重启机器即可看到上一次的测试值。

也可以选择手动关机。

开完仪器后走出房间,再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十分钟左右(灯管数据稳定的时间是5分钟左右),要进人房间前需把紫外灯关掉(要不您会变成超人噢).拿到紫外线强度计,开机即看到我们刚才测试的数据。

根据标准将辐射强度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管及时更换。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马艳红2017-12-28一、紫外线消毒要求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温度为 20 ℃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 W / cm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 W / cm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紫外线杀菌要求

紫外线杀菌要求

紫外线杀菌要求
紫外线杀菌渐渐的应用到各方各面,主要用于家庭房间、医院与实验室的空气杀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紫外线照射杀菌有强度要求的,低于强度要求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无效,那么这个强度要求是多少呢?以下分别从表面杀菌、水的杀菌、空气杀菌三个方面讲起。

一、表面杀菌
家庭的地面、桌面、台面杀菌,可用UV灯直接照射。

UV灯上装有反射力强的反射罩,灯管的功率每平方米不少于2瓦,灯管高度距离台面应不超过 120--150 厘米。

紫外线照射有效区为灯管周围直径的 1.5-2 米。

表面杀菌时要求台面干净和光滑,如使表面全部能照到,杀灭效果才好。

二、饮用水的杀菌
用紫外线光波杀菌水是有要求的。

水必须清洁透明,浑浊的水直接影响紫外线杀菌,因而要求水无色和无颗粒才能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在用UV灯对饮水杀菌时,切不要把灯管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不要超过2厘米,使水流过时接受 90000 uW/cm2或以上的照射剂量才能达到有效的杀菌。

一般饮用水要求达到杀灭率 99% 。

三、空气杀菌
一盏30瓦的UV灯可照射9平方米的地面面积,按地面面积大小可计算出需要UV灯的瓦数或盏数。

灯挂在距地面 2-2.5 米高处,照射室内上层空气,由于空气流动和扩散,可使全室空气都能达到杀菌。

以上是UV杀菌灯在表面杀菌,饮用水杀菌,空气杀菌中的应用。

对于UV灯的强度测量需要专业的能量计。

林上科技有多款紫外能量计,适用于检测各类杀菌灯的能量强度。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原理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原理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原理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30W紫外线灯,在垂直1m处辐射强度高于70μW/cm2)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

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

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紫外线的杀菌原理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线杀菌灯的结构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

当水或空气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键断裂或光化学反应,例如使DNA中的THYMINE二聚等),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水中所有细菌和病毒,达到了大流量水的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紫外线通过改变遗传信息DNA杀死微生物紫外线技术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紫外辐射强度30,000uJ/cm2)种类名称紫外线消毒的技术特点● 高效率杀菌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成,而对传统氯气及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线的效果一般需要20分钟至一小时的时间。

● 杀菌广谱性紫外线技术在目前所有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是最高的。

它对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

医疗机构紫外线消毒制度1、灯管的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μW/cm² (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μW/cm²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

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

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μW/cm²,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

2、灯管的放置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

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打开5—7分钟之后计时),各科室每次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若有感染性伤口,呼吸道症状及有传播感染的情况下,或者阴雨天气时(在保证室内温度及湿度达标的情况下),可即时进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

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

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

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5.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主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面部暴露皮肤的辐射损伤,不可直视灯管以防引起结膜炎。

关于医院紫外线灯的配置

关于医院紫外线灯的配置

关于医院紫外线灯的配置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是医院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紫外线有碍眼睛健康,所以设置时应尽量避免将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病人或者医务人员的视野内。

因此,应在房间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杀菌。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传染病科室的门急诊、候诊厅、传染病房、诊室和厕所及污染区的走道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其回路电源宜集中在护士台控制,由医护人员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控制紫外线灯的开关需设计明显的标识以区别于普通照明开关。

紫外线灯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有一般卫生要求时,N=4P2/H.V.F有高度杀菌要求时,N=0.05v/H.F式中,N 紫外线杀菌灯数量(按30W/支计);P 室内人数;H 杀菌灯至设备距离(m);V 房间体积(m);F 灯具效率(可取0.8)。

工程实际设计中常可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化估算,如果对于一般卫生要求时,可在15~20平方米内设置一盏灯,对高度杀菌时,数量可再增加一倍(如传染病房、污染区厕所及走道)。

2.3 紫外线消毒2.3.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3.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2.3.2.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rn,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rn,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3.2.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2.3.2.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2.3.2.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2.3.2.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紫外线杀菌要求1、杀菌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杀菌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灯。

2、要求用于杀菌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0℃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杀菌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 /cm 2的时间(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0H。

二、适用范围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君睿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杀菌消毒时必须使杀菌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杀菌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杀菌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杀菌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杀菌消毒时,杀菌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杀菌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一)对物品表面的杀菌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杀菌消毒灯近距离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标准
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000 uW.s/CM2;杀灭细菌芽胞时应达到100000 u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抱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600000 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 u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 u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 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000 uW.s/CM2 ÷70 uW/CM2=24分钟。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c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
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