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酒的禁忌与误区
饮用药酒五大禁忌:药酒就菜进餐刺激肠胃

饮用药酒五大禁忌:药酒就菜进餐刺激肠胃秋冬季节,很多人热衷于自制药酒,人参、枸杞、黄芪、海马、乌头只要是滋补或治病的就敢泡着喝。
在聚餐时还会拿出珍藏的药酒与亲友分享。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聂宏副教授提醒公众说,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药酒的泡制应有专业中药师指导,饮用时也不能一次喝得太多,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酒的适应性也不同。
因此,自制药酒及饮用药酒须讲科学,避免走入误区。
聂宏介绍,酒为百药之长,酒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之说,醪醴就是治病的药酒。
药酒一般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进补者有补血、滋阴、壮阳、益气的不同,治疗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用之。
聂宏强调,饮用药酒要根据人的体质、季节、地域、年龄、性别等不同来辨证饮用,尤其应注意避免以下5个误区药酒补酒不分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
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类。
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服用方法严格。
市场上常见的则多为滋补酒,多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酌量服用。
药酒就菜进餐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
这其实是不对的,药酒本身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喝药酒多多益善服药酒须控制剂量。
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
服用药酒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 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
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泡药酒方法及禁忌

泡药酒方法1.酒的选用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3•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毒蛇应去头),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
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
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
4.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
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
泡药酒禁忌1.药材的配伍。
酒作为药引,跟有些药材配合能增强药的功效,但是中药有配伍禁忌。
一些人把自认为滋补的东西通通放进去,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因为有些药材是相克的,放在一起浸泡,其功效会减弱,更甚者会产生毒素。
2.因为酒会挥发,为了保证酒的浓度,最好用高度高粱酒。
在南方一般要用50度左右的米酒。
另外, 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来泡药酒,而不要用塑料制品,并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3.最关键的是要看所用药材是否含有毒素。
有些人喜欢用毒蛇泡酒,认为所用的蛇越毒越好,但泡这种药酒一定要拔掉蛇的毒牙。
4.药酒不是泡得越久越好。
药酒储存有一定有效期限,一般是3〜5年。
药酒和酿酒不一样,酒酿得越久越醇,但是自泡药酒因密封性不好,若时间过长,药品质量不能保证。
容易浸泡的药材,一般泡3个月就可以了。
泡药酒注意事项植物药应最大程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
浸酒的药材应较为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
我国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为了长寿而服用含铅、汞的丹药、药酒而丧命!一些古方或民间传言,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
药酒怎么泡

药酒怎么泡用中药泡酒的方法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注重养生的人,其在平时也会通过泡制各种药酒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因此,在生活中,掌握正确的泡制药酒的方式,也是大家应该重点了解和掌握的事宜。
药酒药酒分两类:治病和进补专家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讲,药酒一般分两大类:一类为以治疗疾病为主,其作用为祛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通络;另一类则是以补虚强体为主。
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于治疗的药酒不主张家里自己泡。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喜欢泡蛇酒,但蛇不能随意用来泡酒,要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浸泡,否则容易造成中毒。
养生药酒配方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补气药可选择人参、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西洋参,具有补脾益肺的作用;活血化淤药可选丹参、益母草、牛膝、红花、川芎、郁金、田七、桑寄生,有疏通血脉、化消淤血、促进血行的功效;助阳药可选择鹿茸、仙茅、蛤蚧、淫羊藿、巴戟天、紫河车、杜仲,温补肾阳;养血药可选当归、桑葚、桂圆、何首乌、熟地、鸡血藤,补心益肝,主治血虚。
什么人不宜喝药酒老中医强调,虽然药酒有一定功效,但药酒并非人人适宜。
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者,都不宜饮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适宜饮用药酒;服药期间的人群要暂停饮用药酒。
而且,药酒不宜长年服用,饮用时间过长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造成蛋白质丢失。
药酒误区:酒越陈越好还有不少人认为,酒越陈越好,往往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
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
而炎热的夏季一般57天就行了。
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
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反而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此外,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坚硬、贵重药材需要时间更长,有的甚至要2个月左右。
杜仲泡酒配方大全,杜仲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杜仲,被称为“植物黄金”,杜仲叶、花、果实、木材均有药用效果。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名贵滋补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用杜仲泡制而成的酒是养生保健的最佳饮品之一,但杜仲泡酒属于保健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用,不可滥服。
杜仲泡酒禁忌杜仲泡酒是中医药酒的常见方法,泡法也较为简单。
杜仲泡酒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泡酒注意事项需要提前知道!杜仲的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用广为人知,但服用杜仲时需要注意不能过量。
一般来说,服用剂量每次6~15克。
但服用较大剂量的杜仲或杜仲复方后出现头晕、疲倦乏力、心悸、嗜睡等现象;严重者会呼吸减弱、抽搐、昏迷。
杜仲泡酒,随搭配的药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
即使是补性药酒也不宜多服,如脾胃虚弱的人过服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如阴虚的病人过服含杜仲泡酒则可引起发热、烦躁,甚至出现鼻出血等症状。
因此,要根据自身情况服用相应的药酒,详细症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医方面认为杜仲性温,低血压、阴虚火旺及实证、热症不适合服用杜仲泡酒。
虽然杜仲酒具有一定的滋补效果,能够很好的滋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但如果是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群,小编还是建议要谨慎使用,如若服用,请听从医生建议。
杜仲泡酒属于滋补保健药酒,养生功效也很好,同时还可以补肝益肾和降低血压的功效。
但是服用杜仲泡酒时要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饮用,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杜仲泡酒注意事项一、杜仲泡药酒用什么样的白酒最好?据媒体报道,市面上70%的白酒是食用酒精勾兑酒,成本原因,中低端白酒比例更高,很多明明是食用酒精勾兑酒,却说自己是纯粮食酿造,为什么敢说呢?因为食用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说自己是粮食酒没毛病,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添加粮食酒。
泡药酒常见的几大误区详解

泡药酒常见的几大误区详解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泡药酒常见的几大误区详解泡药酒的几大误区需要注意,不然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起不到保健作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误区一:泡得越久越好。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
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
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
如果喝药酒后出现脸红、头晕、呕吐、心跳过速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
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
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枸杞子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泡制的时间需要更长,但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
如果是泡药酒有经验的人,可在泡制过程中倒出来一点品尝是否出味儿,但注意不要直接对着瓶口喝,这样会污染剩下的酒,加快变质。
另外,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制药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
如果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泡制时间应当酌情缩短。
而如果在泡制期间未启封瓶口,泡制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误区二:所有药材都适合泡药酒。
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泡药酒,矿物类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很难用酒泡出来。
如果是以毒蛇为原料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一般认为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
泡药酒要选用中药炮制品,如何首乌生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养血滋阴、乌发的作用。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中药泡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通过泡制中草药来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使其溶于酒中,达到药食合一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
1.杜仲巴戟酒:配方: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红枣10枚、料酒500毫升。
方法:将杜仲巴戟研磨成粉末,放入瓶中,加入料酒,密封浸泡30天即可。
注意事项:此酒适合男性饮用,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提高肾脏功能。
2.当归酒:配方:当归15克、桂圆肉20克、红枣10枚、料酒500毫升。
方法:将当归、桂圆肉、红枣加入瓶中,加入料酒,密封浸泡30天即可。
注意事项:此酒适合女性饮用,有益补血、调经的功效,但孕妇不宜饮用。
3.枸杞菊花酒:配方:枸杞15克、菊花10克、荔枝干10克、料酒500毫升。
方法:将枸杞、菊花、荔枝干加入瓶中,加入料酒,密封浸泡30天即可。
注意事项:此酒适合视力疲劳、眼睛干涩的人饮用,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身体热症,不宜长期饮用。
4.三七酒:配方:三七15克、黄酒500毫升。
方法:将三七加入黄酒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
注意事项:此酒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压的作用,但有些人可能对三七过敏,慎用。
5.当归川贝酒:配方:当归15克、川贝30克、红枣10枚、料酒500毫升。
方法:将当归、川贝、红枣加入瓶中,加入料酒,密封浸泡30天即可。
注意事项:此酒适合咳嗽痰多、喉咙不舒服的人饮用,但有些人可能对川贝过敏,慎用。
使用中药泡酒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选择优质的草药:选择新鲜、无污染的中草药,最好去正规的药店购买,以确保药材的功效和安全性。
2.不宜过量:中药泡酒的药材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进行适量控制,不宜过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适量饮用:中药泡酒不宜过量饮用,建议每次饮用量控制在50毫升以下,每周1-2次为宜。
4.存放保存:使用玻璃瓶进行泡制,并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以免受潮发霉或变质。
总之,中药泡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泡制中草药来达到药食合一的效果。
泡药酒的方法和饮药酒的注意事项

泡药酒的方法和饮药酒的注意事项菊花酒、枸杞子酒… … 秋冬季节,药酒是很多百姓家的“必备良药”,风雨天喝上一口,寒冬暖上一壶,既防病又养生。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药借酒力、酒助药势,具有治病保健之功效。
”中药师指出,泡药酒适宜选择在秋季进行,但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材浸泡药酒。
药借酒力酒助药势俗话说“秋收冬藏”,秋季应泡酒,为冬饮药酒做准备。
《千金要方》载有“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此法则终身常乐,则百病不生”,说明冬季是饮药酒的最佳季节,既能御寒又能防病。
我国著名的中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13个药方就有4个关于药酒的处方,如“疾在胃肠,酒醪之所及”等。
此外,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各药条目的附方中,共收载了200余个治疗各种疾病的药酒方,有至今被人们广泛应用的菊花酒、地黄酒、枸杞子酒、黄精酒等。
中医经典认为,酒能“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消忧愁”。
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塞滞、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
药酒种类繁多,按生产标准分类,可分为药准字号药酒和保健酒,药准字号药酒(又称“酒剂”,以下简称“药酒”)是指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号的药酒,具有药物的基本特征,以治病为目的,有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限量、限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而保健酒是一种食品饮料酒,以滋补、强壮、补充、调节、养生为目的,适合健康或亚健康人群。
现在浸泡药酒一般用白酒或黄酒,以白酒为多用。
梁基智解释,白酒“筒上而出,走而不守”,其作为一种蒸馏酒,乙醇浓度比黄酒高,在50°-60°之间,含较多脂类,具有通血脉、行药势之功效,一般用来浸泡补气养血类、补肾壮阳类、祛风除湿类、活血化淤类等药酒。
必知4味中药泡酒易中毒

必知4味中药泡酒易中毒
内容:许多人认为喝酒伤肝,会带来各种疾病。
但殊不知,适中药泡酒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还能美容养颜。
每天来一小杯,让你的面色红润有光泽,面若桃花。
中药泡酒,喝出红润面色:
玫瑰酒——舒肝解郁
网上流传不少玫瑰酒的制作方法,被奉为女性美容的圣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药师曾惠芳介绍,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能。
不少女性朋友常常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症往往多见肝郁气滞,伴随有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或伴有胸闷、气滞、喜欢叹气、抑郁等。
另外很多女性都会遇到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的困扰,而乳腺疾病与肝气郁结有关。
这些病症都适合喝玫瑰花泡酒。
玫瑰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鲜玫瑰花350克,黄酒1500毫升,将玫瑰花泡在酒中,由于玫瑰花瓣很薄,其成分极易渗透出来,浸泡几天就可以喝了。
其功效相对温和。
阿胶酒——补血润燥
阿胶有很好的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也是女性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的最佳补品之一。
对于月经不调的女性尤其适合服用阿胶,血虚者可用阿胶补益,血多者用阿胶来固摄,血少者用来行血。
另外,有理论还认为,阿胶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保健,服用后会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弹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泡酒的禁忌与误区
随着健康白酒观念的深入人心,很多人热衷于在家自制药酒,人参、枸杞、黄芪,但凡听说是滋补或治病的就习惯性的拿来泡着喝。
但这样很容易走入泡制中药药酒的误区。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药泡酒的禁忌与误区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药泡酒的禁忌
1、药材的配伍。
酒作为药引,跟有些药材配合能增强药的功效,但是中药有配伍禁忌。
一些人把自认为滋补的东西通通放进去,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因为有些药材是相克的,放在一起浸泡,其功效会减弱,更甚者会产生毒素。
2、因为酒会挥发,为了保证酒的浓度,最好用高度高粱酒。
在南方一般要用50度左右的米酒。
另外,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来泡药酒,而不要用塑料制品,并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3、最关键的是要看所用药材是否含有毒素。
有些人喜欢用毒蛇泡酒,认为所用的蛇越毒越好,但泡这种药酒一定要拔掉蛇的毒牙。
4、药酒不是泡得越久越好。
药酒储存有一定有效期限,一般是3~5年。
药酒和酿酒不一样,酒酿得越久越醇,但是自泡药酒因密封性不好,若时间过长,药品质量不能保证。
容易浸泡的药材,一般泡3个月就可以了。
中药泡酒的误区
误区一、用什么酒均可
自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白酒较为适合,这样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药材中黏附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寄生虫,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如果酒的浓度过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
另外,酒的浓度过低,也不利于保存。
而使用高浓度的白酒,即使药材中含有少量水分,泡制出来的药酒也不容易变质。
不善于饮酒的人可以在浸泡高度酒1周后兑入30度左右的低度酒,以降低药酒浓度。
凡用蛇、蛤蚧等动物浸泡的药酒,均应先用高度酒,1周后再适量
兑入低度酒。
误区二、任何中药都能泡药酒
中药材类别很多,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浸泡药酒,如矿物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就很难用酒浸泡出来。
同时,部分矿物药还含有有毒成分,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宜用来浸酒。
此外,如选用毒蛇来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
蛇不能随意用来泡酒,一般认为,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人体中毒。
需要强调的是,浸酒药材一定要选用正宗的地道药材,切忌贪图便宜购买伪劣药材。
误区三、酒越陈越好
还有不少人认为,酒越陈越好,往往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
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
而炎热的夏季一般5—7天就行了。
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
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反而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误区四、药材直接放入酒中
一般说来,凡在中药店发售的中药都已经过泡制、加工,用其浸泡药酒时不必再清洗。
但如果是原药材,则需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尤其避免搀入有毒的物品。
动物药宜去除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
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觉。
植物药则应最大限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
浸酒的药材应尽量保持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
如果是新鲜的药材,则需要用水快速洗净、晾干后才可用来泡酒。
误区五、浓度越高越好
关于酒与药材的比例,一般认为药材吸水量高的,每100克药材
可用800~1000毫升酒,吸水量少的,每100克药材用500~700毫升酒。
同时,根茎类的药材可适当粉碎,这样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能促进扩散溶解,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渗出。
但也不宜过细,否则可使大量细胞破坏,使细胞内的不溶物、黏液质进入酒液而阻碍有效成分的扩散与溶解。
当然,具体的比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必过分拘泥。
误区六、泡酒方法及容器无所谓
泡制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煮法、酿酒法等多种方法。
但其中以冷浸法最为简单实用,只要把药材浸在酒中即可,不需要特殊设备。
此法尤其适宜于家庭自制药酒。
用冷浸法炮制药酒,一般以带盖的陶器、瓷器或带塞的玻璃瓶等较为适宜。
避免使用铝、铜或其他金属器皿,同时,塑料制造的器皿也不宜使用,以免药材在浸泡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使患者在饮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酒后,引起慢性中毒。
误区七、所有人群都可以喝
由于药酒以酒泡制而成,对酒有禁忌的人同样不宜服用药酒,如肝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骨折、皮肤病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和孕产妇等。
只有正确、适量、合理饮用药酒,才能对身体有所裨益,如若乱服或无剂量限制,极易造成药物或酒精中毒,出现老年痴呆、智力减退、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
误区八、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时间越长药效越好。
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浸泡药酒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多少、气温的变化等多种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药酒浸泡的时间在15~30天左右。
同时,在药酒浸泡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7天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
但有些药材结构比较致密,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时间可稍长一点。
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
此外,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这样也能使有效成分更快溶解。
待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
再次浸泡。
药酒虽好,但如果乱服或无剂量限制,极易造成药物或酒精中毒,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
朋友们泡制药酒时,需要多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药酒的饮用须知
药酒制作一个月后就可饮用,时间长一些更好。
为了使药酒香甜可口,饮用时也可加少量蜂蜜。
每次饮用10毫升左右,每天1-2次;不要饮用过多,过多有时会产生副作用。
因为“少饮养血,中饮活血,多饮伤血”。
引用时间晚饭前饮用最好。
日常饮用药酒的常见误区
饮药酒有助睡眠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
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
因为喝酒后入睡,大脑并没有真正休息,所以并非真的达到休息的状态。
有时喝了药酒后入睡,醒来后会有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
自制药酒效果更佳许多家庭在选购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常常喜欢使用民间验方,自己动手制作药酒,但他们往往是在对药性、剂量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也不懂得对症服用的前提下盲目配制,结果发生意外。
喝药酒多多益善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但并非多喝就有益身体健康。
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无异于过量服用药物。
服药酒次数一般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半两左右,不善饮酒的可在睡前服少许。
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特别是老年人。
日常饮用药酒的禁忌
服用药酒不宜过量,因药物过量必会有毒性。
有些老年人喜用药酒代酒饮,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药酒是针对不同疾病或体质应用的,如药症不合反而会引起副作用。
如平时阴虚内热的人服用鹿茸酒会“火上加油”,使病症加剧。
不习惯服药酒的人,可以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直到需要量。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药酒,小儿也不应服药酒,年老体弱者
用量应适当减少。
冬季是服用药酒的好季节,除治疗外还可暖身。
患肝炎、心衰、癫痫、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肝硬化及对酒过敏的人不宜服用药酒。
饮用药酒应该要适量,否则就会出现副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