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广东潮州潮安期中)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会使他们更易患上近视。

要了解某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2.(2021山东泰安泰山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A.观察B.调查C.收集和分析资料D.以上都是3.(2021河南许昌禹州期中)我国已成为近视高发国家,现在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

为了解本学校学生近视状况,某生物兴趣小组学生要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七(2)班近视学生人数多,只调查七(2)班的学生就行B.生物兴趣小组组长是九(5)班的,只调查他班的学生就行C.在学校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D.以上每一种方法都行4.(2021山东淄博沂源月考)调查记录时,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录生物的数量B.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C.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D.记录生物的名称5.(2020广东东莞莞盛学校第三次月考)当我们要对长白山原始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我们最好采用哪种方法()A.根据想象进行预测即可B.随便选取一个地区作为样本C.全部逐一调查D.随机选取几个地区作为样本,然后求平均值6.(2021天津滨海新区期末)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B.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D.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7.(2020广东河源和平和丰中学第一次段考)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8.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9.“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

初中生物学七上第一章(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生物特征)教师用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植株高大;②叶针形;③有球花和球果,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该植物与下列哪种生物同属一类()A.向日葵B.葫芦藓C.银杏D.肾蕨【答案】C【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的归类2.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生石花B.木马病毒C.煮熟的种子D.珊瑚礁【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A、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正确。

B、木马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

C、煮熟的种子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

D、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李敏和蕾蕾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把水稻、虾、河蚌归为一类,把蚂蚁、鬼针草、蚱蜢归为另一类。

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的数量B.生物的生活环境C.生物的用途D.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水稻、虾、河蚌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而蚂蚁、鬼针草、蚱蜢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陆生生物。

可见,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也不相同: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用途B.形态结构C.生活环境D.生物数量【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归类【解析】【解答】A、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用途进行分类的,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试验图片类题(共8题)1、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方案:①.②将6只小白鼠(体型大小和活动能力相同)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4)预测的实验现象是.(5)实验结论是.(6)本实验遵循变量原则,实验变量是,设置没有修正液的组目的是,实验中用六只鼠的原因.2、实验探究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

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其他的方案也可)(3)这种设计的实验组是_________ ____ ,对照组是 ____ _______ ;(4)出现的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银杏、葫芦藓、凤尾厥等植物。

下列调查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雪松的叶细长适应干旱环境B.凤尾蕨的孢子囊在叶背面C.葫芦藓植株比凤尾蕨矮小D.桃树和银杏都能开花结果2.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自己喜欢的植物挖回家种植B.边观察边记录C.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D.品尝异果,嗅赏奇花3.从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4.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归纳法D.实验法5.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A.明确调查目的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凭个人好恶取舍D.认真观察,如实记录6.当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是错误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采用抽样调查D.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7.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这次人口普查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土地资源的清查B.观察细胞的结构C.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8.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A.荷花、兔子、月季为陆生生物B.鸡、鸭、猪为家禽C.棉花、大豆、花生为农作物D.紫菜、海带、兔子为水生生物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全国中小学生的课堂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某研究中心想知道人们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使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探究法10.在校园内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校园内不喜欢的生物不做调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1.在调查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爬上悬崖,采摘植物B.采食不明蘑菇C.对不喜欢的动物视而不见D.如实记录12.眼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传递信息的门户,大脑中80%以上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为了更好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当地相关部门需要了解青少年的近视情况,通常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资料分析法13.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株一株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14.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易患上近视。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附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附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附答案)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1.调查的一般方法。

(1)调查前要明确________和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

(2)调查过程中要______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_____和______,有时要用___ ___方法进行统计。

(3)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_____。

2.调查步骤。

选择________→分组→设计_______→_______→归类→整理。

3.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调查表,以便记录你观察到的每一种______。

(2)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

对你看到的生物,要如实______,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______。

(3)不要损伤______和伤害______,不要破坏生物的________。

(4)__________。

二、生物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和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 、______、作物和______等。

思考: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说出小麦属于哪一类生物。

答案:一、1.(1)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2)如实整理分析数学(3)样本 2.调查范围调查路线调查 3.(1)生物(2)记录取舍(3)植物动物生活环境(4)注意安全二、1.动物植物 2.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3.家禽家畜宠物思考答案:按照形态结构,小麦属于植物;按照生活环境,小麦属于陆生生物;按照用途,小麦属于作物。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记录,最后整理出结果。

如果调查对象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要选取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时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的名称B.观察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C.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2.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主要采取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模型法D.调查法3.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一只恶心的老鼠,不记录了B.将奇特植物带回家研究C.删除记录中他人未记录到的动植物D.认真整理实验记录并分析调查结果4.下列科学探究中,采用了“调查”这一科学方法的是()A.我国每五年一次的森林资源清查B.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科学家用摄像机记录下野生东北虎的各种行为D.研究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5.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家人朋友实现语音通话视频聊天,以及利用手机扫码支付、学习娱乐、浏览新闻,但如果手机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的危害。

某校老师想了解同学们周末在家使用手机的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推测法6.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农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形态结构B.生活环境C.用途D.大小7.在校园中调查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只调查自己感兴趣的生物B.品尝果实的味道并记录C.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也要记录D.单独行动完成调查任务8.为了更好地监测保护鸟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装了鸟类智能识别系统,以自动识别鸟类及记录其行为。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9.按照用途将生物归类,不正确的是()A.作物B.家禽C.家畜D.植物10.下面是某生物学习小组设计的“调查成都市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对市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B.选取市内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C.选取市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D.选取市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二、填空题1.科学研究活动方法多种多样,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的方法是法,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有何不同之处用法。2.生物的归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生物可分为、和三大类;按生活的环境可分为和等;按用途可分为、、家畜、宠物等。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① 发现、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实施实验⑤设计方案⑥得出结论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⑤⑥③C .①②⑤④⑥③D .①②④⑤③⑥2、 20 世纪50 年代,科学家()发现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A .林奈和达尔文B .哈维和克里克C .达尔文和沃森D .沃森和克里克3、某同学做了以下探究实验:① 将20 只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大鼠每天饲喂2ml 桑叶提取液,乙组大鼠每天饲喂2ml 蒸馏水,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相同的食物。

③30 天后,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乙组大鼠的血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桑叶提取液能否治疗糖尿病?B .乙组大鼠的作用是形成对照C .桑叶提取液的作用类似于甲状腺素的作用D .每组用10 只大鼠而不是 1 只大鼠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少实验的偶然性4、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大米来自稻谷。

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贡献最大、被国内外尊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科学家是()A .袁降平B .屠呦呦C .巴斯德D .达尔文5、某同学进行“ 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 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A .作出假设B .实施计划C .制订计划D .表达与交流6、科学探究往往经历六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

这六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④⑤⑥C.②④③①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7、某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为环保部门提供当地的有关环境污染报告,他们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来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状况( )A.调查法 B.观察法C.实验法 D.模拟法与实验法相结合8、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 )A.设计方案 B.推论 C.实验 D.观察9、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A.科学观察 B.探究C.收集资料和分析 D.估计和假设10、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11、为了了解某环境中的生物种类,通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1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① 实施计划②制订计划③作出假设④提出问题⑤表达和交流⑥得出结论A .③②①④⑥⑤B .④③②①⑥⑤C .④①②③⑤⑥D .③①②④⑥⑤13、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用要途径。

202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有答案)

202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有答案)

班别:姓名:等级:一、选择。

1. 调查公园的生物种类时,调查活动必须有的步骤是()A.挑一两种,记录它们的名称B.如实记录看到的生物种类C.随意采摘漂亮的花草D.让别人替自己观察2. 如果让你调查本地树的分布情况,第一步你会怎样做?( )A. 设计调查线路B. 选取调查样本C. 如实记录调查过程D.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3. 下列有关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对全部对象进行的调查称为普查B. 调查种子发芽率一般采用抽样调查C.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普查更准确D. 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4.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大麦、水稻、荷花属于农作物B. 鸡、羊属于家禽C. 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D. 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5.某调查小组的同学把记录的生物进行如下归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A. 生物的用途B. 生物的形态结构C. 生物的生活环境D. 生物的个体大小二、填空。

6. 下表为某实验中学生物种类调查表,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3)将表中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分类:动物:。

植物:。

(4)将表中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类:陆地:。

空中飞行:。

班别:姓名:等级:一、选择。

1. 调查公园的生物种类时,调查活动必须有的步骤是( B )A.挑一两种,记录它们的名称B.如实记录看到的生物种类C.随意采摘漂亮的花草D.让别人替自己观察2. 如果让你调查本地树的分布情况,第一步你会怎样做?( D )A. 设计调查线路B. 选取调查样本C. 如实记录调查过程D.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3. 下列有关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对全部对象进行的调查称为普查B. 调查种子发芽率一般采用抽样调查C.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普查更准确D. 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4.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D )A. 大麦、水稻、荷花属于农作物B. 鸡、羊属于家禽C. 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D. 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5.某调查小组的同学把记录的生物进行如下归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C )A. 生物的用途B. 生物的形态结构C. 生物的生活环境D. 生物的个体大小二、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想要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平时就需要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的原则进行练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参考!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篇1
1.调查中不应该( )
A.明确调查目的
B.凭借个人喜好取舍
C.如实记录
D.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B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故选B。

2.(2010·苏州结业考试)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调查的方法。

调查校园内生物时要仔细,不仅要对较大的生物进行统计,更应细致仔细,特别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

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的结果比较全面、客观。

3.(2008·天津中考)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进行的工作是( )
A.设计调查报告
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
D.作好归纳整理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B
【解析】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习性、数量、生活环境的特点,所以要设计调查表,并且做好调查记录,然后把记录的内容作好归类整理。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察生活环境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

制作植物标本不是调查的内容。

4.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人口普查
B.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
D.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考查目的】什么是调查。

【答案】D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属于观察。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金鱼、水草、虾、螃蟹归为一类,将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归为另一类,则他们的归类标准是(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用途
C.生活环境
D.数量
【考查目的】分类的标准
【答案】C
【解析】金鱼、水草、虾、螃蟹在水中生活,将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在陆地生活,生活环境不同,故选C。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篇2
1.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在绿化时以大树为主,不再单独用草坪了?
剖析: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选择种植树木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且对维持空气湿度的作用更大。

当然,效率最高的应是自然的生态林,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层次更丰富,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不同植物在绿化设计时的选择不同。

一个
正常人每天吸入的氧气量要25平方米的一块草坪提供,而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绿化的地面面积是固定的,在绿化时,选择不同的`植物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选择种植树木就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增加一份贡献。

有时还可在同一块地上种植草坪、灌木和大树,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使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2.法国梧桐为什么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种植?
剖析:法国梧桐对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遮阴效果很好,吸附灰尘的效果也很好,常作为行道树、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广泛种植。

本题在知识上考查绿化时对树种特性的认识和应用中的选择。

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它的叶片大,遮阴效果很好,叶上有毛,吸附灰尘的效果也很好,常作为行道树、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在前20~30年间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

由于它的'果实中有星状毛,在每年4~5月掉落时容易飞入眼睛,损伤眼角膜;再加上它的落叶和树形不易固定,现在已在逐步被淘汰。

3.亚马孙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千米,其中有480万平方千米在巴西境内。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孙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

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

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作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孙地区。

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问题:热带雨林在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将会带来哪些危害?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

亚马孙热带雨林储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

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

在秘鲁,由于森林不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 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

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千米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 000万个物种中,有200万~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

在亚马孙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千米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千米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

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

探究: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

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孙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

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典题精讲
例1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一般为15%~40%,林下苔藓、枯枝落叶层对降水还可以再截留,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

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小溪水区,在干旱季节其水流量较无林小溪水区高4倍左右,这说明森林能够()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过滤尘埃
思路解析:森林中的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

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答案:B
例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今晨电联合国11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说,全球大约1 200种野生竹种中,将近一半因砍伐而面临消亡危险。

而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报告指出,在250种最濒危竹种中,每一竹种的面积不到2 000平方千米,这使它们极易遭砍伐而灭绝。

此外,这些竹种都具有独特而难以捉摸的生长周期。

单种竹子每20年至100年开一次花。

这意味着,快速砍伐会导致一片竹林突然消亡。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乱砍滥伐绿色植物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样的影响?
(2)为了缓解植被迅速减少的现状,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治理办法吗?
思路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制造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是植物自身生长的需要,更是大多数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利用,维持了地球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

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改善了气候。

植物还稳定了水循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利用现在的绿色植物中的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将有利于人类对资源的持续利用。

答案:
(1)动物以绿色植物作为食物,如果植物被大面积的砍伐,食物不断减少,动物就会因为食物减少而死亡。

(2)大面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绿色植物,就能使下述作
用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减轻环境的危机和压力,减弱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能更长久地适合生物生存和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