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2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年级七年级生物期别第1期版别2版出版日期2013.7.3 总期数1269期一审意见拟用张丽宏二审意见三审意见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复述巩固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2、小麦和海豚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4、病毒是生物吗?是什么样的生物呢?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列问题:1、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3、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4、如何记录调查内容?5、如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或统计?6、如何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请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7、讨论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8、你能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吗?三、自学检测1、调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订合理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4、调查过程中要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方法进行统计。
5、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例如,可以按照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还可以按照,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6、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较大的草坪中草的密度,你会选用的调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地数B、分格计算再累加C、选点抽样调查D、大体计算7、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大类,分类依据是()A、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C、按照植物的用途D、按照植物的亲缘关系8、生物小组经过调查,知道了某社区的生物种类有:丁香、迎春、莲花、菊花、金鱼、鲤鱼、狗、猫等。
他们将以上生物进行了分类,按形态结构分:植物有,动物有;按生活环境还可以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
四、巩固训练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调查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的实验中,记录内容不包括()A、生物名称B、生物食性C、生物数量D、生活环境的特点3、我们在对某地区的生物分布状况作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4、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动物B、鸡、猪、鸭为家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动物5、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用途B、生活环境C、比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五、拓展训练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调查人李明地点校园时间9月5日天气晴朗名称数量生活环境广玉兰3株人行道两旁雪松10株操场柳树7株教学楼前鼠妇25只操场砖头下麻雀3只草坪很多草坪上草地早熟禾睡莲很多水池葫芦藓很多水池背阴处蜘蛛2只围墙、墙角处苍蝇5只垃圾箱旁1、请你至少采取两种归类方法将表中的生物进行归类。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
的生物》
一、教学目的:
1.说出调查的普通方法。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载,并将所学到的生物停止归类。
3.描画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难点:组织先生观察和描画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生活环境。
三、教学预备:
教员预备:校园局部植物图片〔宣传册或PPT〕
先生预备:调查表、笔、缩小镜、尺子、照相机等。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方法
二、流程
分组、制定方案、实施调查、展现分享
附:调查表格〔参考〕
班级:______小组称号:_______ 组长姓名:______观察时间: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打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导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共18张PPT

A.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把它摘下来做成标本 B.边观察,边记录 C.为了观察鸟的种类,爬到树上掏鸟窝 D.只需要仔细观察,不必作记录
15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解析] 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在调查的同时,不 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更不能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所以上述做法中,边 观察、边记录是正确的。
用
家畜
羊、牛
途
宠物
狗、猫
12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情景展示】 生物老师布置“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身边的生物”课题后, 家住郊区的李明同学准备好了调查表、望远镜、放大镜、笔、记录本 等用品后,在一个星期天就自己出发了。他看到菜园,就准备调查蔬 菜的种类,可看了看,他又觉得菜园里蔬菜的品种太少,想来想去, 觉得还是市区公园的生物多,于是就乘车去了公园。恰巧这天公园里 的人特别多,他又改变了主意,马上乘车去了附近的农村进行调查。
3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问题导入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记载着:在屋子附近的树 林里面,住满了各种鸟雀。它们之中有在丁香丛中筑巢的黄莺, 有在荫凉的柏树枝桠间休憩的翠鸟,还有忙着运送碎草和布片到 屋檐底下的麻雀,甚至还有惯于在晚上出猎的猫头鹰。房屋前面 有一个小池塘,里面住满了青蛙。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 提到哪些动物?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6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3.注意事项 (1)先设计一个比较合适的_调__查_表__,认真记录所观察到的每一种 生物。 (2)对所看到的生物都要认真___观_察____,___如_实____记录。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___生_活__环__境____。 (4)注意___安__全___。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一个人走到偏僻 的地方;不要攀爬高处;不要下水;防止被动物咬伤;等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生物的归类
【自主探究】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_植__物__、__动__物__和__其__他__生__物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_陆__生__生__物__、__水__生__生__物__等__。 3.按照用途,分为_作__物__、__家__禽__、__家__畜__、__宠__物__等___。
【合作交流】 1.调查时对调查地点和路线选择有何要求? 提示: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的校园、公园或农田,选择环境有较 多变化的路线。
2.设计一个校园生物调查表。 提示:
调查人 班级 记录员 调查时间
类别
生物 名称
数量
组别 调查地点 天气情况
突出特征
生活环境
3.调查时发现不认识的生物该如何处理? 提示:可以请教老师、公园工作人员或农民伯伯,仍然无法确 定时,可以拍摄照片,记录特征,回校后查阅资料。 4.对于调查时遇到我们喜爱的动植物,能否采摘、捉住带回或 做成标本? 提示:不能。调查时不能损伤植物、伤害动物,也不能破坏它 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想一想 议一议
右图画出了草原上 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 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 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 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 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 而天然牧草却生长良好。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事例说明了说明道理?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 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 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某生物小组想要了解市场上各种蔬菜的销售状况,这时我们 常用到什么方法? 提示:调查法。 2.对于班里的一位同学,我们可以有几种方式确定他所属的人 群? 提示:按性别;按年龄;按组别等。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作物 家畜 家禽 宠物 其他
按 形态结构特点 分为 按照 生活环境
用途
分为
按照
分为
一、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一、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
动物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细菌 真菌
二、按照生活环境
陆生生物
方法步骤
写出调查报告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注意事项:个人安全,爱护生物资源,调查全面细致,如实记录
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班级 天气情况
生物名称
数量
生活环境
例:
生 物 调 查 表
班级:七(1) 天气情况:晴
菜畦
皂荚树
桑葚
油菜花
昆虫和鸟类:
一、调查
调查是
科学探究
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的一般过程
1.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2.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3.如实记录调查情况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5.写出调查报告
二、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目的:我想了解校园或其他环境有哪些生物。
要求:①记录生物的名称、数量、生活环境、 形态特征、生长情况等; ②尝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 ③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警犬 小白鼠 表演动物
小麦
玉米
101
高梁
水稻
106
棉花
113
大豆
116
油菜
马
201
驴
奶牛 水牛
207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生物周边环境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熟悉周边环境的特点,了解正常环境的生物多样性;3. 调查的方法,学会观察识别周边环境中的物种数量、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识别周边环境中的物种数量、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更准确地识别周边环境中的物种和它们的分布情况。
四.教学内容:1. 生物学上对环境及其周围的基本概念。
2. 分析有限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熟悉正常环境的生物多样性,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掌握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如识别物种数量、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等。
五.教学方法1. 使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对有关科目的概念进行讲解;2. 充分利用园区、森林公园等环境,展开实地调查及识别,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性实验;3. 强调实践是有必要的,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4.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资料,做出实验报告,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活动:1. 二图比较:图片传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周围环境及其不良污染后的变化,进而引出本次调查讨论的现实意义;2. 小组讨论:学习分组讨论环境调查的重点,小组互动活动,收获更多实践信息;3. 实地历险:安排实地调查活动,掌握实践调查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物种及其分布;4. 做总结:以做报告形式总结调查结果,完善实践训练结果。
七.延伸活动:1. 开展实践性研究,用一定时间内观察植物、虫类以及其它任何有关生物,研究生物对其环境的影响;2. 携带实物采集实验,按照要求在固定地点定期观测,记录生物的数量、结构及变化的趋势等;3. 部分学生参与电影制作活动,以视频的形式记录实践活动及调查结果,实现实验及活动的特殊记录。
八.板书设计生物周边环境——用于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第2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生活环境
平地及小坡
花坛中
阴暗潮湿的地方
草丛中
池塘边
多处
池塘
树上
潮湿的地方
潮湿的地方
调查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请阅读P10-11,写在作业本)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 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调查的过程
实地调查
调查要仔细,注意不容易发现的生物种类, 详细记录
复习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植物:皂荚树、桑椹、菜、 树、菜花、草
11.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组归类是正确 的( CD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为水生生物
生物,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 调查法
调查是通过一种手段或方式来 了解所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东西,如:
森林资源调查 人口普查 水污染抽样调查 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的调查 南宁特色小吃的调查等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 是____调__查____,人口普查也是__调__查_ 。
科学探究方法之一:调查(阅读P9填空)
6.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7.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 查时应该做的(C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同步精炼)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知识梳理】1、调查的基本步骤:(1)明确目的;(2)制定方案;(3)如实记录;(4)整理分析。
2、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一、选择题1.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 偏远山区可以不用调查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一,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都正确,C偏远山区应属于调查范围,故C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2.我们在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是,首先应确定调查的( )A.目的和对象B.范围和方案C.方法和顺序D.范围和顺序【答案】A1【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3.下列学习生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多观察,多探究,多做实验B.联系实际学习书本知识C.死记硬背本书本知识D.勤动脑,勤思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
调查的含义: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五年 清查一次是调查,我国的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资料: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 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 息支持。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 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 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 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生物的归类
1.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分类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
3.按照生物的用途分类 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 么?
明确调查目的
选择调查材料用具
调 调查的一般过程
选择调查范围
查 我
分组
们
方法步骤 设计调查路线
身 边
调查记录
的
归类整理分析
生
按形态结构划分
物 生物的归类
按生活环境划分
按用途划分
调查 调查的注意事项: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 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 进行统计。
生活小调查
合作交流: 调查学校学生的近视率 (近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百分比),跟同学一起分析 患近视的原因,讨论保护视 力的措施。 讨论: (1)学生患近视的原因主要 包括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视力?
一般过程:
1.确定调查目的和范围(校园的生物)。
2.分组,6~8人一组,选一个组长。
3.准备调查表,笔(有条件的可拿望远镜、放大镜
或照相机
等)。
4.确定调查路线。
5.进行调查,并作好调查记录
调查注意事项
1.调查要如实详细记录。 2.注意爱护生物资源。 3. 调查过程要注意安全。
结果整理
统计:调查到的生物种类有多少。 归类:按照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调查人 学校人数
近视百分 比
学校
近视人 数
探究
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调查表
目的要求:
• 1.了解校园(或公园、农田)中的生物, 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尝试对你所看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 系。
•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调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