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

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A.用途 B.形态结构C.生理功能 D.生活环境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4.下列关系相近的一组生物是( )A.玉米和大豆B.鱼和水草C.空气和水D.岩石和苔癣5.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雪松、苏铁、水杉、圆柏归为一类,而将香樟、桂花、紫薇、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A.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 B.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C.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6.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A.牛和草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猫头鹰和鼠7.为掌握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C.调查法 D.测量法8. 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9.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和,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

10.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

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次数时间全国人口总数(亿)占人口百分比年增长率(%)男性% 女性% 性别比%第三次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第五次 2000.11.1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1广东潮州潮安期中)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会使他们更易患上近视。

要了解某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2.(2021山东泰安泰山外国语学校期中)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A.观察B.调查C.收集和分析资料D.以上都是3.(2021河南许昌禹州期中)我国已成为近视高发国家,现在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

为了解本学校学生近视状况,某生物兴趣小组学生要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七(2)班近视学生人数多,只调查七(2)班的学生就行B.生物兴趣小组组长是九(5)班的,只调查他班的学生就行C.在学校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D.以上每一种方法都行4.(2021山东淄博沂源月考)调查记录时,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录生物的数量B.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C.记录生物的生活特点D.记录生物的名称5.(2020广东东莞莞盛学校第三次月考)当我们要对长白山原始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我们最好采用哪种方法()A.根据想象进行预测即可B.随便选取一个地区作为样本C.全部逐一调查D.随机选取几个地区作为样本,然后求平均值6.(2021天津滨海新区期末)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B.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D.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7.(2020广东河源和平和丰中学第一次段考)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8.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9.“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试验图片类题(共8题)1、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方案:①.②将6只小白鼠(体型大小和活动能力相同)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4)预测的实验现象是.(5)实验结论是.(6)本实验遵循变量原则,实验变量是,设置没有修正液的组目的是,实验中用六只鼠的原因.2、实验探究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

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其他的方案也可)(3)这种设计的实验组是_________ ____ ,对照组是 ____ _______ ;(4)出现的现象:吃了拌有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出现类似中毒的症状,而吃没有拌修正液食物的小白鼠正常。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习题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习题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习题一、选择题1、2010年我国展开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D、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的数据进行估算2、下列各组生物中既属于动物又属于家禽的是()A、鱼、马、海带、猫B、鲸、鹅、牛、龟C、鸡、鸭、鹅D、猪、猫、狗3、下列实际探究活动中,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的是()A、人口普查B、观察蜘蛛结网C、测量树的高度D、小麦杂交4、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树、柏树、苍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

则他们归类的标准是()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5、下列各组生物中既属于动物又属于家畜的是()A、鱼、马、海带、猫B、鲸、鹅、牛、龟C、鸡、羊、鹅D、猪、羊、牛6、下列哪项不属于调查()A、人口普查B、森林资源调查C、水资源抽样调查D、仔细观察牛并拍照7、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8、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纪学生的平均身高()A、逐一记录每一名初一年级学生的身高,求其平均值B、抽取某一城市某一学校初一年级学生的身高,求其平均值C、抽查不同地区初一学生的身高,求其平均值D、逐一记录本校初一学生的身高,求其平均值二、填空题9、生物的归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生物可分为、和三大类。

10、按生活的环境可分为和等。

11、按用途可分为、、、宠物等。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活动适合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 )A. 我校初一某班的男女生比例B. 全国青少年的近视率C. 我校初一某班学生平均身高D. 我校初一某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科学调查得到的结果要进行 ( )A. 整理B. 统计C. 分析D. 前三项都需要3.下列生物中按形态结构特征划分,正确的是 ()A. 桃子和猴子B. 洋葱和西瓜C. 鱼和水草D. 小麦和老鼠4.下列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5.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A.玉米、蝗虫、猫头鹰、鲫鱼属于陆生生物B.鸡、鸭、鹅、狗属于家禽C.小麦、高粱、玉米、水稻属于粮食作物D.鲫鱼、鸭、狗、海蜇属于水生生物6.某生物兴趣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鲫鱼、荷花、虾,另一类是蚂蚁、蜜蜂、蝴蝶、侧柏、鬼针草。

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的用途B.生物的生活环境C.生物的数量D.生物的形态结构7.下面关于调查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和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8.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B.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时,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C.调查过程中要将自己喜欢生物如实记录下来,不认识的可以不用记录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的方式进行统计9.在对土壤里的小动物进行调查的活动中,小军和小雨不需要携带的工具是()A.放大镜B.显微镜C.白瓷盘D.小铲子10.下列关于生物学探究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科学探究过程是指利用实验法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过程B.测量法是我们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C.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和描述D.调查法是通过制定计划,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11.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不能划分成一组的是()A.牛和羊B.鱼和虾C.海豚和鲸鱼D.猫头鹰和蚯蚓1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大麦、水稻、荷花属于作物B.鸡、羊属于家禽C.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D.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13.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A.设计调查表B.制作植物标本C.做好调查记录D.做好归类整理1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初2025届生物每周一练(秋季第2练)-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生物活动课上,同学们调查发现校园里有雪松、桃树、银杏、葫芦藓、凤尾厥等植物。

下列调查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雪松的叶细长适应干旱环境B.凤尾蕨的孢子囊在叶背面C.葫芦藓植株比凤尾蕨矮小D.桃树和银杏都能开花结果2.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自己喜欢的植物挖回家种植B.边观察边记录C.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D.品尝异果,嗅赏奇花3.从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4.为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归纳法D.实验法5.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A.明确调查目的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凭个人好恶取舍D.认真观察,如实记录6.当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是错误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采用抽样调查D.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7.202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进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这次人口普查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A.土地资源的清查B.观察细胞的结构C.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8.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A.荷花、兔子、月季为陆生生物B.鸡、鸭、猪为家禽C.棉花、大豆、花生为农作物D.紫菜、海带、兔子为水生生物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全国中小学生的课堂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某研究中心想知道人们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在线教育的认可度,使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探究法10.在校园内调查生物种类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校园内不喜欢的生物不做调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1.在调查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爬上悬崖,采摘植物B.采食不明蘑菇C.对不喜欢的动物视而不见D.如实记录12.眼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传递信息的门户,大脑中80%以上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为了更好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当地相关部门需要了解青少年的近视情况,通常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资料分析法13.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株一株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14.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易患上近视。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综合练习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综合练习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综合练习(2)
1.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发现____、提出____、通过实验验证____和得出____。

2.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法和____法。

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非生物的是()
A.鸟和蝴蝶C.树和蘑菇
B.细菌和蔬菜D.河水和鹅卵石
4.研究疟疾病因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D.直接调查法
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A.太阳、鸟、山石B.病毒、草、树
C.空气、草、人D.鱼、河水、蜘蛛
6.判断题:
观察法必须要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才能进行。

()
7.说一说蝴蝶和蝗虫的相似之处。

8.说一说蝶和蛾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问题,假设,假设,结论。

2.观察,调查实验。

3.D
4.C提示:实验法是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5.B
6.×
7.蝶与蝗虫都属于昆虫,都是六条腿,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8.蝶和蛾均属昆虫,但蝶腹细,蛾腹粗;蝶静止时翅竖于背上,两翅合拢,蛾静止时翅平展成两片。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 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 试题

乏公仓州月氏勿市运河学校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的生物一.单项选择1.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局部影像如右图〕,树龄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观察法C、测量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2.对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对所看到的生物的记录应该采取的态度〔〕A、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B、对所看到的比较熟悉的生物进行比较C、对没见过的生物进行记录D、对所看到的都要如实记录3.以下不属于调查的是〔〕A、人口普查B、水污染抽样调查C、森林资源调查D、仔细观察蝌蚪的形态及生长情况,以得到该生物的资料01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利用科学探究方法中的〔〕A、观察B、实验C、调查D、收集和分析资料5.人口普查属于〔〕A、观察B、调查C、收集分析资料D、以上均不正确6.调查池塘生态系统,除了记录本和笔之外,以下哪一选项所带工具是最适宜的〔〕A、铲子望远镜照相机B、网兜放大镜玻璃瓶C、铲子显微镜玻璃瓶D、网兜显微镜照相机7.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③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8.在“调查公园的生物〞活动中,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去问老师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D、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9.调查是科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进行的身边生物的调查是〔〕A、对生物全面调查B、如同人口普查一样调查C、选取一局部对象作为样本调查D、上述三种调查相结合10.在调查校园生物时,首先要确定〔〕A、调查的方法和路线B、调查的范围和方案C、调查的目的和对象D、调查的时间和范围二.填空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和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_____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______.3.请写出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提纲.你调查的目的是______,你调查的内容是______,你调查的途径是______,你调查时准备提出的问题是______.4.想一想,在你家中是否存在着生物〔如果有,注意一下它们的生活环境〕,设计并完成一份家庭生物调查表.参考以下的调查表,设计一个适合你自己的调查表,认真记录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5.在清纯的脸上长出酒窝,更增添了几分俏丽,媛媛想:班里有酒窝的同学和没有酒窝的同学是多少呢?是不是女同学长酒窝的比男同学多呢?为此,她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请你帮助设计一个调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能力提升
1.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树龄360余年。

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的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

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调查过程中应选定调查范围②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鸟或昆虫可以不作记录
③为了确定生物种类,小强爬到树上将鸟巢摘下来④调查到的生物数量不是这种生物在这个环境中的全部数量⑤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3.下面是某生物学习小组设计的“调查本省中学生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对省内所有的中学生进行调查
B.选取省内部分农村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C.选取省内部分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D.选取省内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4.下列关于调查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选择调查路线④调查、记录⑤归类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③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5.如果你是一个环保爱好者,在制订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你需要先进行广泛的调查。

那么你进行这个调查的目的不包括了解()
A.东北虎的生存数量
B.东北虎的生存地区
C.东北虎的药用价值
D.东北虎的生活习性
6.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7.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的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于是不作记录
8.柳树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

小鱼该不会被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2)你能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是生物吗?。

(至少答出一点)
(3)如果把它们分为两组,你如何分?。

你的分类依据是。

探究创新
★9.请你设计一张调查七~九年级视力状况的表格。

从调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首先选择调查的范围。

为了便于管理,圆满完成调查任务,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还要确定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组长。

在选择调查路线时,应该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记录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要注意记录各种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小动物。

将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类,并简要说明归类的理由。

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

5.C
6.A在调查身边的生物时,要爱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要如实记录,注意安全等。

7.B在调查中,应做到不损伤植物和不伤害动物,调查到的生物种类要如实记录,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取舍。

所以,小梅的做法是正确的。

虽然蟋蟀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但是在调查时,它在校园内生活,应属于记录的范围。

8.答案:(1)柳树、小花、小鱼、蜻蜓
(2)因为它们都能进行呼吸(合理即可)
(3)一组是柳树、小花;另一组是小鱼、蜻蜓按照形态结构特点
9.解析:调查时,可以几人一组分工合作,逐班逐年级调查,统计相关数据,但难度较大;也可以到学校医务室请校医帮助调出相关数据。

在调查到不同年级的相关数据后,应重点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发现“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的一般规律,从而时刻提醒同学们保护视力。

答案:
调查人班级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天气状况
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总人数
近视人数
近视率(近视人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应时刻提醒自己和同学们保护视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