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概述-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与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 气候与水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发展- 经济与地理正文1.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季节变化的原因- 地球上的经纬度和时区划分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与特点- 地震与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3. 地壳与板块构造- 构造运动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板块边界的分类与特点4. 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 地貌的分类与特征- 内力与外力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与区域差异的关系5. 气候与水文地理- 气候要素与气候区划-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水文地理的基本概念与特点6. 人口与城市发展- 人口与人口密度的意义- 人口变化的原因与趋势- 城市化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比较7. 经济与地理-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经济活动的类型与区域分布- 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结论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涉及了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与板块构造、地球的外部地貌与区域发展差异、气候与水文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以及经济与地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动特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气候与水文地理的关系、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1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4章第1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思维导图)

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地表地貌
溶沟
洼地
石山:峰丛、峰林、孤峰、残丘
地下地貌
水平溶洞
洞内化学堆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
分布区:桂、黔、滇等
河流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河谷的发育过程(发育位置、地貌形态)
河流上游:V形河谷
河流中游:连续河湾、U形河谷
河流下游:冲积平原
河口区:三角洲
风沙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风蚀地貌
风蚀柱
风湿蘑菇
雅丹
风积地貌沙丘
分布区
海岸地貌
概念
次级地貌类型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穴
海蚀拱桥
海岸堆积地貌
砾滩
沙滩
泥滩。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思维导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思维导图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臭氧1
水汽2
杂质3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a
地面是直接热源
b
高度
c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多变
d
平流层5
范围: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km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适合飞机飞行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4
高层大气
范围:60-500km的高空
特点:有若干电离层(逸散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反射
无选择性
散射6
无选择性
吸收
有选择性
红外线 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 臭氧层
大气对大地的保温作用7
最集中的部分:可见光区
近地面大气地面辐射是主要直接热源,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云多,大气逆辐射强,对大气保温作用强
二氧化碳多,……
水汽多……
尘埃多……
夜晚
备注:
1. 地球的保护伞
2.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4. 15-35km
5. 以平流运动为主
6. 波长越长,越不容易被散射
7. 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思维导图1:自然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思维导图1:自然地理

黑子: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相对较低,带电荷,能产生磁场,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
日 色 光太 冕 球 球阳 层 层 层内 需要 日 肉 部 用特 全 眼 殊仪 食 观 器观 观 测 测的 测 到 太阳 到 的
的太 太阳 阳
对气候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的乔木年轮存在11年为周期的疏密变化 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反之则减少(激烈天气发生地区不定) 对农业的影响:太阳活动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反之则歉收的概率更高一点。
石灰岩:(浅海)化学沉积
高原:地壳抬升
溶蚀
景观:溶蚀沉积
石林 地下暗河 溶洞、天坑
钟乳石
沉积 石笋
陷 落 沉
冲积 平原
地壳下陷 流水沉积
华北平原 渭河平原 宁夏平原
石柱
积 型
地壳下陷 贝加尔湖
构造湖
死海
积水成湖 马拉维湖
大气 的垂 直分 层
高 层 大 气
50 平 流 层
12
对 流 层
0
高度(km)
固结成岩
类型
风力:多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区 流水:多出现于湿润、半湿润区
冰川:多出现于
高寒:高纬、高山、高原 高寒期:冰期、寒冷期
海浪:多出现于滨海地区
地壳抬升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V形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侵蚀 金沙江“水拍云崖”
升 侵
黄土
黄土:风力沉积
蚀 高原 高原:地壳抬升

沟壑:流水侵蚀
峰林
喀斯特 地貌
地核:铁镍核心
内核:固态
名称
特性
传播速度
可通过的介质 破坏力

【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8页)

【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8页)

【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8页)第1页:引言高中地理必修一是地理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和地理现象,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页:地球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占71%。

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地形。

第3页:地球的运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的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第4页:地球上的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地球上的气候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第5页: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水循环对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第6页:地球上的土壤土壤是地球表面的松散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成。

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

土壤的类型包括壤土、砂土、粘土等。

土壤对植物生长、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7页:地球上的生物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第8页: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上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的分布受到地质条件、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8页)第9页:人口与环境人口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影响了人口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1 / 4
第1章《行星地球》
高一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2 / 4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3章《地球上的水》
高一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3 / 4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一地理必修1思维导图

4 / 4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