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探讨

…
…
…
…
…
…
…
…
.
一
握索 婴察. . l
移 动 通 信 室 内 分 布 系 统 设 计 探 讨
中国移 动通信 集团设计 院有 限公 司陕西分公 司 韩
【 摘要 】本文介绍 了移动通信 中的室 内分布系统的概念及应用 ,同时介绍 了室 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以及设计 时要关注的要 点。
比较复杂时 ,可 以采用光纤分 布系统 ,通过 拉 远 的方式对各个 分离的室 内区域进行覆盖 。光 纤 站近端在信 号源所在之处 ,通过近端实现 光 电转换 ,将 射频信号转换为 光信号 ,并经 光分 路器分配进入 光纤传输至各远 端;光纤远端 为 光 电转换取 出射频信号 ,并经 过功率放到输 入 室分天馈 系统。 ( 4 ) 泄漏 电缆分布系统 信号源通过耦合 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 行分路后 ,送入泄漏 电缆 中,并通过 电缆 外导 体的一系列 开 口,在外 导体 上产生表面 电流 , 从而在 电缆 开 口处横截面上 形成 电磁场 ,这 些 开 口就相 当于一系列 的天线 起到信号 的发射 和 接 收作用 。在 信号传输过程 中,将信号均 匀的 分 布在所经 过的区域 ,这种方 式称为泄漏 电缆 分布 系统。 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进行室 内分 布系统设计时 ,应把 握的总体 原则是: ◆ “ 小功率 、多天线 ”的覆盖原则 ◆ “ 先局部 、后 整体 ”、 “ 先平层 、后主 干 ”的设计顺序 ◆主干线 上主要用耦合器 ,平层 主要用功 分器 ◆主 干线尽 量采用 7 / 8 馈 线 ,平 层小于 3 0 米采用1 / 2 馈线 进行室 内分 布系统设计时 ,有 以下几点需 要注意: L室 内分布系统天线布放方式 ( 1 ) 走廊交叉位置布放天线 在走廊 交叉位置布放天线 ,可 以使该天线 能够照顾 多个方 向的覆 盖,在满足覆 盖要求的 情况下做到天线数量最少 。 ( 2 ) 切换 区域布放天线 在 电梯厅 附近布放天线 ,在覆盖 房间的同 时 ,兼顾 电梯厅 的覆盖 。 停车场 出入 口布放天线 ,布放 位置一般选 择在拐角处 。 ( 3 ) 房 间内布放天线 为 了减 少穿透墙体带来 的损耗 ,对于大型 会议室 、办公区域等 ,如果物业允许 的话,可 以将天线布放到房 间内。 ( 4 ) 定 向天线 防止信 号泄漏 对 于 一些 容 易发 生信 号 泄漏 的 区域 ,如 走廊尽 头靠窗位置 ,可 以布放定 向天线进行覆 盖 ,定向天线的主瓣方 向朝里 ,利用 定向天线 后瓣 的抑 制特性 ,防止 信号泄漏到 室外造成干 扰。 ( 5 ) 干扰 区域布 放天线 如 果在室 内存在室 外干 扰信号的区域 ,而 且客户 要求在室 内区域必须 占用 室 内信号 ,那 么从 室内覆盖优化 的角度 ( 相对 室外基站优化 调整 ),则需要根据 干扰信号 强度 和区域来决 定室 内天线 的布放位 置 。确保 天线布放后 ,在 室 内干扰 区域 ,室内信号 的导频功率 比室 外干 扰信 号导频功率高5 d B 以上 。 2 . 电梯覆盖需单独考虑 天线 主 瓣方 向朝 向 电梯 井 道一 般可 覆 盖 4 层 ;天 线主 瓣 方 向朝 向 电梯 厅 一般 可 覆盖 3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主机安装1.1、主机安装位置要求1.1.1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1.1.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1.1.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1.1.4主机尽量安装在室内。
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1.1.5主机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1米以上,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1.1.6主机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座应与墙壁距离0.8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专用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
1.1.7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
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必须做好防雨、防水处理,以防止雨水溅湿机箱体底部,同时做好主设备的防晒、防破坏的措施;必须保证主设备便于调试、维护和散热需要;1.2、主机的架设安装1.2.1主机安装步骤参照使用说明书和设计方案进行;1.2.2立式或挂式机柜的安装位置、排列顺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柜或机箱的安装必须垂直、牢固稳定,加固应符合设计的抗震要求;1.2.3立式机柜与同列机架应成一条直线,无明显参差不齐,整列机架允许偏差为10mm;机柜的安装垂直度应满足上、下偏差不大于机柜高度的千分之一;1.2.4挂式机柜的承载体必须坚固(如:建筑承重墙、柱等),具备长期稳定性;安装完毕后不得有影响美观的明显几何偏差。
1.2.5主机、分机的跳接馈线、电源线、地线均置于100X60mm的线槽内走线。
1.2.6主机接地排安装于主机下方,距地面150mm-200mm紧靠垂直线槽水平固定;1.2.7所有线头标签均距线槽10mm贴于馈线、地线、电源线上,标签字体朝上;1.2.8主机保护地、室内馈线接地,分别用16mm2地线引至主机下端接地排上,再用35mm2地线从接地排引至地网;2、天线安装2.1天线安装的位置,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将信号源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内部的每个地方,以实现室内覆盖。
这种方式可以彻底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但设计较复杂,而且采用的结构不成本亦不同。
按传输介质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电分布系统分为:有源分布系统和五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增加常见的器件有:干线放大器有源分布系统相对无源分布系统来说覆盖的范围更大,但是有源的系统维护的点要多维护起来要更加麻烦一些。
光纤分布系统:由于服务区域间隔比较远,需要覆盖区域面积大的情况下。
但是一般成本要高一些。
耦合器:是一种非等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器件信源:宏蜂窝基站(含BBU+RRU)、微蜂窝基站、直放站等。
计算方法: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例如6dB的隔离度是38dB,耦合度实测是.5dB,则方向性=隔离度-耦合度=38-.5=35dB。
宏蜂窝基站具有功率大的优点,对扩大覆盖范围较为有利,但投资较大,安装不便,需要的配套设施多,在室内分布系统服务区域内话务量不高的情况下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
微蜂窝基站相比于宏蜂窝基站安装便利,投资较小,但输出功率略小。
在室内分布系统吸收的话务量未达到微蜂窝基站设计的话务量时仍会有话务资源的浪费。
RRU 相对于微蜂窝容量配置灵活,远端体积小,安装相对便利,但是需要宏基站的BBU 和光传输,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直放站安装方便,投资最小,但有可能造成系统内与外界网络的干扰,同时在系统服务区域话务量较高时会增加施主基站小区的负担。
馈线:测量主机上行噪声电平P NO,根据RX,基站发射功率P C(CDMA:33dBm,GSM:40dBm),基站天线增益一般取14dBi,因从基站到施主天线之间的上、下行空间损耗L P基本相同,即L P=(P C+14)-RX,由此计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L NT=P NO-L P,为使得到达基站端的噪声不高于-120dBm。
干扰基站的原因:上行输出噪声干扰,.放大器线性不好,下行交调产物串入上行干扰基站,收发天线隔离不够,系统自激GSM中跳频可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分析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独立运营,多制式并存的格局,造成了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为提高投资利用率,共建共享是必然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了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所面临的干扰问题,找到兼容办法,搭建室内多系统工程的建设模式。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共建干扰前言:移动通信的共建共享是将基站、天线、网络等电信基础设施进行整合运营的一种模式,可实现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等目标,在国外已经过多年经营,得到广泛实施。
我国移动通信共建共享的起步较晚,20__年工信部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享的紧急通知》,确定了由政府引导的共建共享推进思路。
但是,真正大规模实施还是近两年的事。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我国的通信网络格局所致,一方面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各自采用的是三种不同制式的网络,各有利弊,技术上融合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三家运营商业务发展不均,一旦资源共享必将会损伤利益,尤其20__年2月三大运营商均获取4G牌照后,竞争愈加激烈,我国的移动通信共建共享推进阻力较大。
此种情况之下,工信部再次强势介入,责令运营商强制共建共享,要求室外基站选址不得重复建设,已建成的基站以租赁方式分享给其他运营商;在室分建设上也逐步推行共建共享。
20__年7月8日,国资委批准成立了中国铁塔通信有限公司,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通信资源统一规划布局,这是我国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开始向第三方承建,运营商租赁的模式探索,此种情况下,克服技术瓶颈,搭建合理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就非常重要了。
一、室内分布系统的概念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有50%的语音话务量、70%的数据业务量是发生在室内的,所以用户的室内业务需求是运营商所必须着重考虑的。
室内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的无线信号的衰减和屏蔽作用,导致室内空间存在弱覆盖区域甚至盲区;同时,在大型商业中心、大型场馆、车站等人群汇集区域,人口密度大,话务量高,易导致出现无线信道拥塞,通话质量差、数据传输慢等影响移动用户使用感知的情况。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覆盖方案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覆盖方案首先是办公场所。
办公场所通常是多楼层、多房间的复杂室内环境,信号覆盖难度较大。
在这种场景下,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小基站的方式,将信号源点分布在不同楼层、不同房间,从而实现全楼层全角落的覆盖。
通过多个小基站协同工作,可以解决办公场所中信号弱、呼叫质量差等问题。
其次是商场和超市。
商场和超市通常是人流量大、空间复杂的室内环境。
在这种场景下,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将天线分布在不同区域,以提供更均匀的覆盖,同时通过合理的信号功率控制,避免信号干扰和漫游问题。
此外,商场和超市还可以结合公共广告机和数字屏幕等设备,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实现多媒体广告投放和信息发布。
再次是地铁站和火车站。
地铁站和火车站是人流量大、区域广阔、信号干扰严重的室内环境。
在这种场景下,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光纤分布放大器和分布式光纤系统,将信号源点与天线之间使用光纤进行传输,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同时通过合理布置天线,实现全站覆盖,解决信号盲区和容量问题。
最后是酒店和医院。
酒店和医院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室内环境,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较高。
在这种场景下,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小蜂窝基站或蜂窝基站,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灵活选择信号源点和天线的布置方式,以实现高质量的信号覆盖和容量支持,提供畅通的通信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覆盖方案针对不同的室内场景,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设备和布置方式,以达到全面覆盖、高质量信号传输和容量支撑的目标,提供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它为各类场所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不同需求。
TD-LTE室内分布系统规划与组网:疗案

部署灵 活。终端支持频段需求低 ,减小终端射频通道的 复杂度 ,降低终端价格。 室内外 同频组网大 ,而同频干扰 会引起局部 区域
区关系 以便终端 能够选择最优的服务小 区,但会带来乒 乓切换问题 。 上述理论推算是基于特定 的站址拓扑进行的,且未 考虑移动性管理 策略,也没有考虑 I I C C等干扰协调 机 制 ,实际网络部署的性能还需要通过测试进行验证 。
2 15室内使用 E .. 频段组 网可行性分析
F频段 需 由 T - T D L E和 T — C MA系 统 共 用, DSD
2 12室内使用 F .. 频段组 网可行性
同频 组网下,室外基站会严 重干扰室 内分布系统 , 受干扰的室 内分布系统 SNR由 1d I 5B均降为 0B以下 , d 传输速率由 39 i s .Mbt 降为 0 ( / 或接近 0 。当然 ,同频 )
组网下,可将建筑物高层室内覆盖与宏基站设置双向邻
・
2 1年 第7 ・ 02 期
一一
SD C MA共用 2 2 3 0~ 2 7MH ,仅用 于 室 内 ) 30 z 、D频 段 (5 5~2 1MHz 。 27 65 ) 2 11室内使用 D频段 组网可行性 ..
室 内外 干 扰 是 室 内外 均 使 用 F频 段 组 网场 景 下 最重要 的技术 问题 ,针对 此场景 构建模型 进行理 论推 算,设定室内基站位于宏基站的近点、中点和远点 ( 距 离 为 10 0m、20 0m、30 ,室 内 覆盖 系统 边 缘 场 强 0m) 为 一 0d m,建筑物外墙损耗取 1d 、5B两种情况 15B 8B d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正文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一前言1.1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
建筑物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所以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势在必行。
与目前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业务量来自于室外的情况不同,来自于室内业务量也占大比例。
根据香港SUNDAY对业务数据的采集结果可知,业务的室内发话量占总发话量的一半以上。
移动商用网络用户分布统计数据显示,大约70%的业务量来自于室内。
提高室内覆盖能力,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使用体验,还可以分散过密地区的网络压力,更可以与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争夺室内话务量。
当前网络会有更多弱信号区出现,特别是在建筑物内部,更是存在着盲区多、易断线、网络表现不稳定的缺点。
中国移动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覆盖方案

构建室内分布系统
方案描述: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过在每层住户家门口
车库出入口切换区
1F室内外出入口切换区
电梯厅潜在切换区
1. 2. 3.
切换区规划总体原则 切换尽量规划在业务量少的区域,并且切换区域尽量小; 切换区尽量避免在小区外道路等用户频繁移动的地方; 住宅小区内规划多个小区覆盖时,切换区域尽量充分利用绿化带和建筑物隔离,但应避免利用商务楼宇等用户 多的建筑进行分割;
无源同频解决方案 无源异频解决方案 基站+有源室内分布系统
多频多模大功率光纤分布系统
多频多模小功率光纤分布系统
远端机 楼层,小功率直放站加一个四口 光分器可覆盖约1000平米的楼面
POI合路方式
一个近端机可带8个E/O模块,一个E/O模块内 置4个E/O,可出4路光纤(收发分开,共8根光 纤),一路光纤可接四个远端机,总共可带 128个远端,可覆盖32层,1000平米的楼面
地方安装,破绿化带安装施工又困难,且高 层覆盖效果往往不好。
小高层小区覆盖方 案(1)
灯杆型美化 天线
室外定向板状天线朝下覆盖
方案描述:天线安装在楼顶朝下覆盖 适用场景:需覆盖高、中、低层时; 方案特点:安装方便,高层覆盖良好,利于
解决高层干扰问题;
小高层小区覆盖方 案(2)
探照灯美化 天线
方案不足:外泄信号容易对路面造成影响。
宏网对室分的干扰控制
1
室分对宏网的干扰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目录
1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3)
2 室内分布系统的技术方案 (3)
3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 (5)
1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随着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城区建筑物规模大,密度高,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电梯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形成了移动信号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造成异频污染,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室内分布系统针对室内用户群、主要解决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覆盖、并提升网络容量和网络质量的一种解决方案。
进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
●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
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
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
小区信号不稳定,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需要建设室内分布的场景:
←室内盲区;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车站、机场、地铁、隧道、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会展中心等重点保证场合;
←大型高层建筑、写字楼、宾馆、公寓、大型小区、高校及产业园区等宏基站无法深入的室内、室外场所。
2 室内分布系统的技术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实现室内覆盖的技术方案可分为三种:
←宏蜂窝接入方式
←以宏蜂窝基站作为信号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宏蜂窝作信号源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好、容易实现无源分布,网络优化简单,是室内分布系统最好的接入方式。
但宏蜂窝成本较为昂贵,且需有光纤传输通路,建设周期长。
←微蜂窝接入方式
←以微蜂窝基站作为信号分布系统的信号源。
由于微蜂窝本身功率较小,只适用于较小面积的室内覆盖,若要实现较大区域的覆盖,就必须增加微蜂窝功放。
与宏蜂窝相比微蜂窝成本较低、对环境要求不高、施工方便等,所以微蜂窝作信号源使用也较为广泛。
←直放站系统是将空闲小区的信号引到室内,实现话务分担,其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可以很快解决信号弱和盲区问题,直放站以其具有投资小、安装方便、快捷、灵活、简易的特点成为解决小容量室内分布系统的重要方式。
缺点是需要进行预先频率规划,且通过定向天线难以获得单一纯净的信号,系统的话音质量相对蜂窝系统较差,易造成对其他基站的干扰,不利于网络管理。
但在移动通信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直放站拉远接入方式
3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
室内分布的查勘和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分为准备、市场、设计、安装、验收、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
准备工作:由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内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试,确定工程选点。
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发起阶段,下面选点原则仅供参考:
尽量寻找室内信号不好、人流量大的建筑物作为室内地方选点的对象。
选择城区内知名的高层建筑物进行覆盖,比如热卖出租的写字楼。
分析宏蜂窝话务情况,划定高话务区域,寻找话务热点建筑,利用室分系统吸收建筑物内的话务,从而缓解容量方面的压力。
市场工作:说服业主,与业主就相关事项进行协商,达成有关协议。
市场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举足轻重,业主对工程的接纳和配合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最终建设。
设计工作:进行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设计。
安装工作: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施工和安装。
查勘工作
查勘前须由协调人员提供建筑物标准的电子档平面图,包括楼层结构,楼层数量,尺寸,功能分区等。
如需要查勘的站点为小区或建筑群时,还需该站点的总平面图和弱电管道图。
机房位置的确定。
室内分布系统要求尽量租用不小于8个平方的单独机房,机房尽量在业主的地下车库,较大空余面积的电梯机房等,且便于传输光缆和馈线的布放。
室内的走线方式
室内的走线方式分为垂直走线和水平走线两种。
垂直沿弱电井、线槽走线;水平则以吊顶内部或套PVC管的方式走线
后续更新/samand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