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破骨细胞使用说明
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的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中的免疫细胞的方法小鼠骨髓免疫细胞分离骨髓是造血的场所,含有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髓系干细胞。
分离这些细胞对于研究免疫系统、干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机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分离小鼠骨髓中免疫细胞的详细方法:材料:小鼠PBS(pH 7.2-7.4)细胞培养液(例如 RPMI 1640)琼脂糖琼脂(0.5% w/v)40 µm细胞过滤器50 mL离心管移液器台式离心机步骤:1. 屠宰小鼠:使用二氧化碳或异氟烷麻醉小鼠,然后通过颈椎脱臼法将其屠宰。
2. 取出股骨:将小鼠固定在工作台上,用无菌镊子和剪刀小心取出股骨。
3. 暴露骨髓:使用无菌剪刀剪开股骨两端,用 PBS 冲洗髓腔,将骨髓液冲入一个 50 mL 离心管中。
4. 过滤细胞:用 40 µm 细胞过滤器将骨髓液过滤到另一个50 mL 离心管中。
5. 离心细胞:以300 × g 的速度离心 10 分钟,除去沉淀的骨骼碎片和未裂解的细胞。
6. 收集沉淀:小心地吸出上清液,并收集沉淀的细胞。
7. 再悬浮细胞:用细胞培养液将细胞重悬浮,调整细胞密度至1-2 × 10^6 个细胞/mL。
免疫细胞的分离:分离免疫细胞需要专用的抗体和磁珠。
不同的抗体靶向不同的细胞表面标志物,使特定细胞类型与磁珠结合。
磁珠与细胞的结合强度取决于抗体的亲和力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
1. 抗体标记:向细胞悬液中加入抗体,孵育 30 分钟,4°C。
2. 磁珠孵育:加入与抗体匹配的磁珠,孵育 15 分钟,4°C。
3. 磁分离: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磁分离柱上,放置在磁架上。
靶细胞将被磁珠吸附在柱上,而未标记的细胞将流出。
4. 洗涤:用 PBS 洗涤磁柱多次,除去未结合的细胞和抗体。
5. 洗脱:使用洗脱缓冲液将靶细胞从磁珠上洗脱,收集洗脱液中的细胞。
细胞分析:分离的免疫细胞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小鼠骨髓内破骨细胞诱导形成的实验观察

小鼠骨髓内破骨细胞诱导形成的实验观察刘翠萍;李菊明;唐伟;刘超【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9)2【摘要】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为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形态观察,为破骨细胞学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手段。
方法:采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1,25-(OH)2D诱导分化为破骨3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观察原代成骨细胞对该方法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的影响。
根据是否加原代成骨细胞,分成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二组,未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诱导培养,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
分别培养6,9,12及15d,各组细胞到培养时间后取出进行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计数、骨片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后均出现破骨细胞,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增多。
培养相同时间的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之间的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通过1,25-(OH)2D诱导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破骨细胞的3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破骨细胞时加入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总页数】4页(P47-49)【作者】刘翠萍;李菊明;唐伟;刘超【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淫羊藿苷对小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诱导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J], 吕明波;刘兴炎;葛宝丰;陈克明;白孟海2.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J], 郭子杰;栾文民;于世凤;张铁梅3.OPGL诱导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及其破骨活性 [J], 徐虎;李明全;胡蕴玉4.辛伐他汀对PTHrP诱导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及小鼠颅盖骨代谢的影响 [J], 黄鲁豫;胡蕴玉;陶惠人;毕龙5.IL-6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破骨细胞形成的实验观察 [J], 李永明;林珠;段银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 说明书

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血浆、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相关液体中ODF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ODF水平。
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ODF、生物素化的抗ODF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ODF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酶联板:一块(96孔)2.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00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成20,000pg/mL,10,000pg/mL,5,000pg/mL,2,500pg/mL,1,250pg/mL,625pg/mL,312 pg/mL,其原液直接作为最高标准浓度,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0,000pg/mL标准品:取0.5ml20,000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样品稀释液:1×20ml/瓶。
4.检测稀释液A:1×10ml/瓶。
5.检测稀释液B:1×10ml/瓶。
6.检测溶液A: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u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如1ul 检测溶液A加99u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7.检测溶液B:1×120u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1:100稀释。
小鼠破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小鼠破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骨疾病的发生与骨形成、骨吸收失衡有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而骨吸收又与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关[1] 。
从破骨细胞着手揭示骨吸收机制,为许多由破骨细胞引起的疾病如绝经后的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病、肿瘤相关性骨溶解以及矫形外科中的植入体的丢失等提供防治依据。
与此相关,分离成熟的破骨细胞对于研究破骨细胞的特征、功能和调节来说显然是一种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该研究以小鼠为试验对象,建立小鼠共培养试验培养破骨细胞的方法,来获得具有特征性的破骨细胞。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试验动物。
1日龄MF1小鼠,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
1.1.2主要试剂及仪器。
a -MEM胎牛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试剂盒、1,25-(OH 2D3,甲苯胺蓝,直径5 mm的象牙片。
YJ2875B型医用净化工作台,PS29000705超纯水装置,24 孔培养板,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声清洗仪,XSZ-D2 倒置显微镜,XL30-ESE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2-3]。
1.2 试验方法1.2.1 成骨细胞分离培养。
将1 日龄的小鼠浸入75%酒精浸泡3〜5 min。
无菌剪取其头盖骨,去除表面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放入50 mL离心管,加入3 mL 0.25%胰蛋白酶,37 C气浴摇床消化20 min , 80 r/min,弃胰酶。
用PBS冲洗并尽量吹打以除去成纤维细胞。
将骨片剪成糊状,加入0.1%H型胶原酶3 mL 置气浴恒温振荡器内80 r/min、37 C振荡消化1 h[2-3]。
将头盖骨转入1.5 mL 指形管中,用剪刀剪碎,直至剪成糊状(需时30 min ),混匀转入50 mL离心管,封口,37 C 气浴摇床消化60 min , 80 r/min ;转入离心管用PBS洗涤然后转入15 mL离心管,离心10 min , 1 500 r/min 。
弃去上清,再反复用PBS吹打洗涤离心2次,1 000 r/min , 5 min。
小鼠成骨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成骨细胞小鼠成骨细胞产品说明:为使客户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成骨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
研发的小鼠成骨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小鼠成骨细胞注意事项: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客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
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客户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客户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成骨细胞其他相关小鼠原代细胞: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内皮细胞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小鼠骨细胞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小鼠滑膜细胞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骼肌细胞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表皮细胞小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小鼠肺大静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破骨细胞小鼠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皮肤肥大细胞小鼠肺大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前脂肪细胞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小鼠成骨细胞小鼠肺大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关节软骨细胞小鼠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胎儿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岛细胞小鼠成年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腺星状细胞小鼠皮下脂肪细胞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小鼠内脏脂肪细胞小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腮腺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胰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甲状腺上皮细胞小鼠脑膜细胞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小鼠神经胶质细胞小鼠淋巴成纤维细胞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小鼠脑成纤维细胞小鼠食管上皮细胞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小鼠食管平滑肌细胞小鼠雪旺氏细胞小鼠肠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脑颗粒细胞小鼠肠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嗅鞘细胞小鼠肝实质细胞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肝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梁网细胞小鼠肝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小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小鼠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小鼠角膜上皮细胞小鼠肝窦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小鼠肝星形细胞小鼠角膜成纤维细胞小鼠直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脉络膜血管细胞小鼠小肠平滑肌细胞小鼠牙乳头细胞小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小鼠肠上皮细胞小鼠肝Kupffer细胞小鼠肠微血管细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鼠肠巨噬细胞小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子宫颈上皮细胞小鼠真皮微血管上皮细胞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小鼠心脏干细胞小鼠子宫成纤维细胞小鼠神经干细胞小鼠卵巢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小鼠肾实质细胞小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小鼠肾系膜细胞小鼠肾足突细胞小鼠膀胱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小鼠膀胱平滑肌细胞小鼠肾成纤维细胞小鼠肾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尿道上皮细胞小鼠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鼠肾管状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小鼠心肌细胞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小鼠肾上皮细胞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小鼠膀胱成纤维细胞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小鼠破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小鼠破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摘要选择小鼠为试验对象,观察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采用小鼠共培养试验,结合倒置相差显微镜、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扫描电镜(SEM)对其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鉴定。
结果表明:利用小鼠共培养试验方法得到的破骨细胞具有典型的破骨细胞的形态特点:属多核大细胞,TRAP染色阳性,能在骨片表面形成吸收陷窝。
提示小鼠共培养试验能够得到一定数量具有骨吸收活性的破骨细胞。
关键词破骨细胞;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小鼠骨疾病的发生与骨形成、骨吸收失衡有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而骨吸收又与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关[1]。
从破骨细胞着手揭示骨吸收机制,为许多由破骨细胞引起的疾病如绝经后的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病、肿瘤相关性骨溶解以及矫形外科中的植入体的丢失等提供防治依据。
与此相关,分离成熟的破骨细胞对于研究破骨细胞的特征、功能和调节来说显然是一种必不可缺少的工具。
该研究以小鼠为试验对象,建立小鼠共培养试验培养破骨细胞的方法,来获得具有特征性的破骨细胞。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动物。
1日龄MF1小鼠,由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α-MEM,胎牛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试剂盒、1,25-(OH)2D3,甲苯胺蓝,直径5 mm的象牙片。
YJ2875B型医用净化工作台,PS29000705超纯水装置,24孔培养板,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声清洗仪,XSZ-D2倒置显微镜,XL30-ESE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2-3]。
1.2 试验方法1.2.1 成骨细胞分离培养。
将1日龄的小鼠浸入75%酒精浸泡3~5 min。
无菌剪取其头盖骨,去除表面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放入50 mL离心管,加入3 mL 0.25%胰蛋白酶,37 ℃气浴摇床消化20 min,80 r/min,弃胰酶。
用PBS冲洗并尽量吹打以除去成纤维细胞。
004破骨细胞培养及鉴定

1.主要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大鼠、兔、人等。 (2)培养液 M199培养基、RPMI 1640培 养基或MEM培养基,配制时须加20%的小牛血 清、HEPES 25mmol/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100ng/m1。 (3)淋巴细胞分离液 密度为1.077g/m1。
2.培养方法 (1)薄骨片的制备 同成熟破骨细胞 分离细胞培养法中的薄骨片制备。 (2)骨髓单核细胞分离及培养 所有 取材、分离细胞及培养过程均须在无菌 条件下进行。
/m1)的抗生素溶液的小容器中,每次10-20min。最
后可浸在盛有含抗生素的培养液的容器内,置4℃(短 期)或-20℃(较长期)冰箱内保存备用。
(2)破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所有取材、 分离与培养过程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①取出生后3-5d的大鼠,拉颈处死后置 于盛有75%酒精的容器中,消毒3-5min后取 出放入培养皿中。 ②用手术剪剪开其四肢皮肤、肌肉,取 股骨和胫骨等长骨,放入盛缓冲液的培养皿 中。除去骨表面的软组织、骨膜以及软骨。
③将除去骨膜等多余组织后的长骨干部分清 洗后,置于盛有少量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用手术 刀或手术剪纵行剖开骨干。用手术刀轻刮骨的内 表面,同时用尖吸管不断吸取培养皿中的培养液, 冲洗骨内表面多次,直至骨内表面变白为止。 ④用吸管吸打上述含碎骨片及分离细胞的培 养液2-5min,使附着于碎骨片上的破骨细胞分离 脱落于培养液中。静置1-2min后,待碎骨片沉降, 收集细胞悬液。
⑵单个核细胞分离: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向 采集的血样标本内加入等量的PBS,取6支10ml离心 管,分别加入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各3ml,再小心
缓缓地向各离心管内加入上述含PBS的血样各2.5ml,
然后以2000rpm,水平离心20min,取出后在絮状层
小鼠骨髓细胞提取及培养

小鼠骨髓细胞提取及培养小鼠骨髓细胞的提取1、脱臼处死小鼠,投入到装有75%酒精的烧杯中浸泡3-5分钟,把小鼠拿到细胞房。
2、用保鲜袋平铺在安全柜内,并将小鼠放置在保鲜袋上进行实验操作。
3、用眼科镊小心捏起小鼠两髋关节之间的腹部皮肤,用眼科剪小心剪开皮肤,并分离两下肢的皮肤,往下在脚踝处剪断,往上在髋关节处剪断,这样可以游离出小鼠的两条下肢。
4、小心剥离下肢的肌肉,取下胫骨和股骨,并放到装有75%酒精的培养皿中。
5、把小鼠尸体拿出,清理干净安全柜,换上新的手套。
6、拿5ml和20ml的无菌注射器各一支,用20ml的注射器吸取已配好的1640,换装一个5ml注射器的针头。
轻轻插入骨髓腔,对准一个无菌50ml离心管,将细胞冲出。
7、将骨髓细胞都冲出来后,4300rpm离心5分钟,去上清。
8、加进3-4ml的红细胞裂解液静置3-4min以裂解红细胞,加入30-40ml无菌的PBS(按加入红细胞裂解液与PBS间1:9的比例加入PBS)。
9、将含BM细胞的混合液通过细胞筛过滤到新的50ml离心管中。
10、43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得到骨髓细胞沉淀。
骨髓细胞的培养1、加入一定量的GEBICO原装的1640,吹匀细胞沉淀,然后用计数板计数BM细胞的总数。
2、按照24孔板每个孔的细胞数来铺孔,算出要铺孔的数目。
3、根据每个孔需要2ml的培养基,可以算出所需培养基的总体积。
4、培养BM细胞的培养基是按照90% GEBICO原装的1640、10%FBS、1%双抗、1‰β-ME和万分之二的GM-CSF来配成。
5、细胞跟培养基充分混匀后,把细胞混合液铺倒24孔板中培养。
注意:1、一定要注意整个过程都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一切用品都要保证无菌。
2、剥离骨头时一定要保持骨头的完整,小心不要剪断。
3、培养基和PBS一定要各自分装好标清楚,自己用自己的,避免交叉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破骨细胞
小鼠破骨细胞产品说明:
为使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破骨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
研发的小鼠破骨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小鼠破骨细胞注意事项:
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
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破骨细胞其他相关小鼠原代细胞:
小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
小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小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小鼠气管上皮细胞小鼠骨细胞
小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小鼠滑膜细胞
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骼肌细胞
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表皮细胞
小鼠支气管成纤维细胞小鼠真皮成纤维细胞
小鼠肺大静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破骨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皮肤肥大细胞
小鼠肺大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前脂肪细胞
小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小鼠成骨细胞
小鼠肺大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关节软骨细胞
小鼠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小鼠胎儿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岛细胞小鼠成年表皮角质形成层细胞小鼠胰腺星状细胞小鼠皮下脂肪细胞
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小鼠内脏脂肪细胞
小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腮腺细胞小鼠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胰腺上皮细胞小鼠脑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小鼠甲状腺上皮细胞小鼠脑膜细胞
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小鼠神经胶质细胞
小鼠淋巴成纤维细胞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小鼠脑成纤维细胞
小鼠食管上皮细胞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
小鼠食管平滑肌细胞小鼠雪旺氏细胞
小鼠肠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脑颗粒细胞
小鼠肠静脉内皮细胞小鼠嗅鞘细胞
小鼠肝实质细胞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肝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小梁网细胞
小鼠肝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小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muller细胞
小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小鼠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
小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小鼠角膜上皮细胞
小鼠肝窦内皮细胞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小鼠肝星形细胞小鼠角膜成纤维细胞
小鼠直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脉络膜血管细胞
小鼠小肠平滑肌细胞小鼠牙乳头细胞
小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小鼠肝外胆管上皮细胞
小鼠肠上皮细胞小鼠肝Kupffer细胞
小鼠肠微血管细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肠巨噬细胞小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小鼠睾丸支持细胞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子宫颈上皮细胞小鼠真皮微血管上皮细胞
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卵巢上皮细胞小鼠心脏干细胞
小鼠子宫成纤维细胞小鼠神经干细胞
小鼠卵巢成纤维细胞小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
小鼠肾实质细胞小鼠椎间盘髓核细胞
小鼠肾系膜细胞小鼠肾足突细胞
小鼠膀胱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平滑肌细胞
小鼠膀胱平滑肌细胞小鼠肾成纤维细胞
小鼠肾动脉内皮细胞小鼠尿道上皮细胞
小鼠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输尿管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鼠肾管状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小鼠心肌细胞
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小鼠肾上皮细胞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小鼠膀胱成纤维细胞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