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

合集下载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习目的通过对ERDAS软件的学习和实习操作,了解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软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加深多所学课程原理的理解,为从事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概述及ERDAS软件基本操作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波段组合及图像显示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镶嵌遥感图像分类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实习一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波段组合及图像显示一、实习目的学习如何将不同格式的遥感图像转换为ERDAS img格式,以及将ERDAS img格式转换为多种指定的图像格式;学习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在ERDAS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实验数据多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tiff单波段彩色遥感图像,wuce-R.tiff,wuce-G.tiff,wuce-B.tiff三、实习要求1. 图像的输入/输出ERDAS的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可以进行数据格式的输入/输出转换。

目前,IMAGINE 8.4可以输入的数据格式达70多种,可以输出的格式达30多种,几乎包括常用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格式,具体的数据格式见IMAGINE输入/输出对话框中的列表。

以wuce.tif数据为例,操作过程如下: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Import/Export命令, 打开Import/Export对话框;选择数据输入,即选中Import复选框;选择数据类型。

设置图像格式类型为tiff;选择图像存储介质类型。

设置为File;选择输入图像文件名,并给出输出图像文件名;单击OK按扭,执行图像格式转换。

输出图像的格式转换方法类似。

2. 波段组合在将单波段的图像文件转换为ERDAS系统的内部格式后,由于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大多数是针对多波段图像进行的,因此,必须将若干单波段遥感图像文件组合生成一个多波段遥感图像文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Main | Interpreter | Utilities | Layer Stack命令,打开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对话框;输入单波段文件wuce-R.img;单击Add按扭;重复2)和3),将wuce-G.img,wuce-B.img波段输入;输入多波段文件名,如wuce-RGB;输出数据类型unsigned 8bit;波段组合选择Union单击按扭;输出统计忽略零值,即选中Ignore Zero In Stats复选框;单击OK按扭(关闭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窗口,执行波段组合)。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上机指导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上机指导书

课程编号:01135《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3周)目录第一部分数字摄影测量VirtuoZo上机操作实习指导(1周) (1)第二部分 ERDAS IMAGINE 遥感影像处理上机操作实习指导(1周半) (16)第三部分实习报告格式(半周) (23)杨可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2010年第一部分 数字摄影测量VirtuoZo 上机操作实习指导1. 目的数字摄影测量是国际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对数字(或数字化)影像自动(或半自动)进行像片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自动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影像匹配、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提取地物要素,实现基于软拷贝的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的理论、算法、软件的应用[1]。

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 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流程以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

2. 内容指导教师讲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一般作业流程。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正射影像以及景观图的生产等。

3. 资料准备每个学生提供一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及立体观测设备;至少一对数字航空影像以及相应的影像参数。

例如:主距、框标距、摄影比例尺、成图比例尺、控制点、数字高程模型的间隔参数以及正射影像的比例尺等。

4. 操作步骤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由计算机视觉,影像匹配和影像识别代替人眼与仪器进行立体测量。

全数字摄影测量主要应用于生产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和地形图测绘等(如图1)。

首先由指导教师简单介绍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

然后学生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操作。

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 3.6,数字摄影测量上机可按数据准备、参数设置、定向、核线采集与匹配、DEM 与DOM 以及等高线生成、数字化测图、拼接与出图的教学指导七步法进行操作实习。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习报告一、前言(1.1 实习背景)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

因此,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以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实习内容(2.1 实习项目介绍)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拍摄和处理工作,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不仅熟悉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 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对某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拍摄和分析,以便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对拍摄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物分布等情况。

然后,我们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接下来,我们利用摄影测量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我们根据提取出的信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城市规划项目(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对某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拍摄和分析,以便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首先要对拍摄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物分布等情况。

然后,我们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拍摄,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接下来,我们利用摄影测量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我们根据提取出的信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习收获(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实训指导书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实训指导书

《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指导书课程名称:摄影测量及遥感实习课程代码:学分:3实训周数:3周适用专业:测绘工程 (专升本)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习、研究与实践工作中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2、锻炼工作中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3、巩固、深化和验证所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理论知识;4、了解现今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发展方向、动态;5、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流程以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6、重点掌握卫片的判读与调绘工作及ERDAS软件处理遥感影像;7、可用所学理论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摄影测量与遥感问题。

二、主要实习任务1、了解模拟摄影测量仪器,解析摄影测量仪器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测量工作,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2、重点掌握卫片的判读与调绘工作,并生成卫片遥感解译图;3、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遥感影像的输入、校正、处理、分类及制图工作。

三、主要实习内容(一)、莲华校区环工楼航测实验室参观1、多倍投影测图仪德国制造的多倍投影测图仪(图1)是光学投影类直接交会的模拟测图仪,它装备有两个以上的投影器,有3个、6个、9个甚至更多。

本次参观的投影测图仪装备6个投影器,它是为了建立航带模型,进行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测图所需要的控制点。

在多倍投影测图仪上进行内定向主要是恢复像片相应的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与地物相似的立体模型;绝对定向是将完成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后所建立起的立体模型纳入到地面测量坐标系中,并归化为图比例尺。

图1是多倍仪的全貌图,由仪器桌、座架、投影器、测绘台、观察用的红绿眼镜和附件组成。

图1. 多倍投影测图仪2、B8型立体测图仪瑞士威特厂生产的B8型立体测图仪属于机械投影类直接交会的模拟测图仪。

测图中由于用原始尺寸的摄影资料,因此精度比多倍投影仪大大提高,可用于测绘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比例尺可比摄影比例尺放大3~5倍。

整个仪器安装在稳固的木质桌面上,木桌中间嵌入一块大理石桌面,另有外接绘图桌及线性缩放仪,用于模型比例尺与成图比例尺之间的换算。

遥感实习和实验指导

遥感实习和实验指导

《摄影测量与遥感》综合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通过2周的实习,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遥感图像的预处理,能使用建模工具进行MODIS NDVI求取建模,并会用ERDAS软件的专题制图模块进行成果图的编辑。

二、实习任务实习不实行分小组进行,每个人在一台电脑上上机操作,完成实习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1.进行遥感数据的预处理;2.进行遥感数据专题应用的建模;3.把结果制作成一幅专题地图。

三、实习原理与方法遥感数据的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方法四、实习仪器设备使用仪器及软件:PC机;ERDAS软件、PHOTOSHOP软件和图像捕捉软件。

数据资料:一景原始binary格式的MODIS数据,一幅标准中国省界图。

五、实习预习要求要求预习《摄影测量与遥感》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并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六、实习注意事项为了使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

要求参加实习地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思想上高度重视,维护学术的科学、严谨、真实性,保证质量,认真总结。

2.安全第一。

保证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按规程操作,保护好仪器,不丢失。

3.严格遵守纪律,实习期间,不得随意缺勤,如有急事,需向有关指导老师请假。

没有外业和上机任务时,应自觉学习与实习相关知识或整理成果资料。

4.设备进行分组,个人独立使用。

要求学生每天签到,工作完成后及时交给老师。

第一部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一、NDVI的概念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反映农作物长势和营养信息的重要参数之一。

NDVI是通过地表覆盖物在可见光波谱段的吸收和在近红外波谱段的反射特性,建立的用于描述植被数量和质量的参数。

植被指数没有量纲。

公式为:NDVI=(NIR-RED)/(NIR+RED)其中,NIR指近红外波段,RED指红光波段,具体波段视具体传感器而定。

该指数值介于-1与1之间.二、NDVI的测量意义1.NDVI能够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2。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测绘2012级)指导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测绘2012级)指导书

一、遥感像片调绘1. 准备工作(第一天)①选刺像控点。

根据成图方法和技术设计书,持航片在野外实地选点。

②确定调绘范围:采用全野外布点时,调绘范围最好为像片四个角的像控点连线。

2. 地理要素的调绘(第二、三天)对于要调绘的地物地貌要素,通常采取“远看近判”的调绘方法,以便进行正确的综合取舍。

如地类界、梯田坎的取舍,线状地物的走向以及在近处不易看清总轮廓与地物间的相互关系的情况下,利用“远看”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近判”则便于确定那些影像较小或没有影像的地物的准确位置,另外还可检查“远看”的准确性及纠正“远看”中的错误。

(1)耕地技术规程中规定,耕地中要区分出水田、旱地和菜地。

耕地在地形图上最小的判读面积为6平方毫米。

平坦地区的农田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影像,与居民点相连。

影像色调随着土质的种类、湿度、农作物种类及生长季节等不同而变化。

新翻耕的土地色调发暗,干燥的土壤色调较浅,在农作物生长的耕地色调较深。

影像随着作物逐渐成熟,色调逐渐变浅。

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土地水分含量高,影像色调比较灰暗。

(2)园地技术要求园地中要区分出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热带作物园与其他园地等。

要求图上最小的表示面积为6平方毫米。

果园的影像呈影粒状、排列整齐、如棋盘点格图形,茶园呈条带状。

(3)林地∙林地要求区分森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最小表示面积为25平方毫米。

∙森林地和疏林地是用树木郁闭度来区别。

树木郁闭度为0.1—0.3为疏林地,0.4以上为森林地。

∙疏林地的影像稀疏,林中空地明显可见,由灰色的影像与黑色的阴影组成。

疏林地的阴影完整,很容易判读。

采伐迹地为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色调较浅,呈灰白色。

(4)居民点居民点在图上表示的最小面积为4平方毫米。

居民点的影像在航片上与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所绘的轮廓符号很相似,只是增加了阴影部分。

农村居民点和农田联系在一起,有大路和小路相连。

(5)道路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要表示出公路、农村道路等。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计划书一、实习项目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二、实习目的摄影测量实习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和作业程序,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技术。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习任务1.像片控制测量2.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内业四、实习准备1.GNSS接收机8套2.无人机1台2.铅笔一只,红色碳素笔一只,蓝色中性笔一只3. 校内控制点资料4. VirtuoZo软件使用指导手册5.摄影测量与遥感教材五、实习内容第一部分像片控制测量1.室内布点像控点的布测应事先在室内布点,其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像控点距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距像片上达各类标志(摄影框标、摄影编号、气泡影像和压平线等)应大于1cm;2)航线两端各对控制点,宜布设在偏离像主点不大于1.5cm,上下两个点间左右偏离应不大于半条基线;3)每个单像对宜布设4个平高点,一般分布于像片重叠区的四角;4)像控点的编号应为五位数字(××××),前两位为航带号,后两位为本航带中的像控点序号,序号的编号应遵循奇偶与像片的上下对应的原则。

注:像片如上图所示,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像片的选点要求,在以上两张像片上选点2.像控点的施测根据室内布点方案,在实地上找到像控点的位置,根据影像的特点和形状绘制草图,草图绘制完成后应由另一人现场校核,刺点后做好点之记。

在室外选择像控点应十分注意避免尴尬位置,所谓尴尬位置就是高差很大的位置如房顶、塘梗等地,因其侧面在照片上很有可能与平面混淆,造成内业困难;此外野外选点应在像片重叠区内选择影像清晰的点。

像控点的控制测量最好使用4台以上的GPS施测,其中两台GPS作为基站使用,另两台在像控点观测,这样该两台GPS任意时刻的观测均构成一个三角形,使最终的控制网成为一个向量三角锁,在其中所有的点具有多余观测量,避免基线解算失败时需要返工或者基线解算错误引起点位偏离。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书2009级(2012年12月26号)

摄影测量实习指导书2009级(2012年12月26号)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实习年级:2009级实习周数:1周学分:1指导书主撰人:编写日期:2011年12月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要求本次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实习性质:模拟生产实习。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摄影测量进行4D测绘产品生产基本过程,特别是影像定向和测图过程,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要求是在摄影测量或遥感专业软件,计算和测图在软件系统下进行。

二、实习的任务和内容1、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地面点选择和测量方法;2、掌握用四个像框坐标进行内定向参数计算和其它像控点扫描坐标向摄影测量坐标转换的方法;3、掌握立体像对的定向(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线性变换、光束法)之一过程。

4、掌握用定向后的立体模型,根据前方交计算绘图所要的点三维坐标,绘出立面图和平面图。

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劳动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摄影测量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I编辑三、实习的具体步骤及要求1、实习的准备(1)实习动员:指导老师有姚吉利等;(2)《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一个小组一份人;(3)分组情况:摄影测量实习每班分8个小组。

个别同学需要调整的,必须经过带队老师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原来分组。

(4)实习指导教师:姚吉利、刘科利、王殷行、王艳、孔维华等2 相机参数和像片框标坐标(已知无误差)由执行航飞任务的单位给定。

相机的像主点XO(毫米)和YO(毫米)分别为-0.032000,-0.005000,焦距为153.163000。

本设计处理的航空影像是由四框标相机所拍摄的,参数如表2-1(相机参数)。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I编辑表2-1 相机参数3、测量像控点4、像片定向5、产生4D6、IGS测图7、直线平差计算(选作内容)8、实习报告四、考核要求实习成绩根据学生实习态度和出勤(10%),摄影测量外业(20%),内业计算(40%),实习报告编写水平和成果(30%)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实习年级:实习周数:1周学分:1指导书主撰人:编写日期: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要求本次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实习性质:模拟生产实习。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摄影测量进行4D测绘产品生产基本过程,特别是影像定向和测图过程,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要求是在摄影测量或遥感专业软件,计算和测图在软件系统下进行。

二、实习的任务和内容1、了解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地面点选择和测量方法;2、掌握用四个像框坐标进行内定向参数计算和其它像控点扫描坐标向摄影测量坐标转换的方法;3、掌握立体像对的定向(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线性变换、光束法)之一过程。

4、掌握用定向后的立体模型,根据前方交计算绘图所要的点三维坐标,绘出立面图和平面图。

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加强劳动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摄影测量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具体步骤及要求1、实习的准备(1)实习动员:指导老师有姚吉利等;(2)《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一个小组一份人;(3)分组情况:摄影测量实习每班分8个小组。

个别同学需要调整的,必须经过带队老师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原来分组。

(4)实习指导教师:姚吉利、刘科利、王殷行、王艳、孔维华等2 相机参数和像片框标坐标(已知无误差)由执行航飞任务的单位给定。

相机的像主点XO(毫米)和YO(毫米)分别为-0.032000,-0.005000,焦距为153.163000。

本设计处理的航空影像是由四框标相机所拍摄的,参数如表2-1(相机参数)。

表2-1 相机参数3、测量像控点4、像片定向5、产生4D6、IGS测图7、直线平差计算(选作内容)8、实习报告四、考核要求实习成绩根据学生实习态度和出勤(10%),摄影测量外业(20%),内业计算(40%),实习报告编写水平和成果(30%)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个等级。

五、实习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实习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是:不少于5000字,从实习的第一天就开始抽时间按下面具体内容编写实习报告,不要等到星期五才开始动手;六、摄影测量实习报告应体现的内容1 原理和方法简单描述: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核线相关和影像匹配的原理。

2、实习内容和步骤实习内容:外业选点和测量+内业定向和测图;外业:拿着像片到实地选择像控点,并用RTK或全站仪测量三维坐标。

内业:数字摄影测量整个过程,主要是像片定向和4D生产。

步骤是:测区设置、引入影像文件、设置像机参数、引入控制点文件、打开模型、影像处理(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核线相关和影像匹配)、4D产品生产(形成DEM文件、等高线文件、正射影像文件、等高线与正射叠合)、产品输出(DEM等)、产品显示和质量报告。

DLG数字线划图测量:每个实习小组测量一组四个以上的点数据,数据点在一条直线上或构成多边形,进行平差计算,得到测量精度。

3、数据记录表格和处理所有数据和处理结果在质量报告中,实习报告中应检现:左右内定向各6个参数及精度、5个相对定向参数及精度、7个绝对定向参数及精度、DEM概况的西南角坐标、格值、大小及精度,等高线概况、正射影像情况。

4、实习结论和问题讨论1)对数字摄影测量全过程有系统的了解,形成摄影测量的整体概念;2)影像行列坐标与像平面坐标的关系和数学模型有进一步理解;3)测区设置很重要,它的意义是………………;4)文件不可写入的原因是………………;5)相对定向参数如何选择、精度如何评定?;6)绝对定向7个参数是什么几何意义是什么、如何评定绝对定的精度?;7)4D产品的含义和生产过程?5、实习成果和数度分析6、实习体会。

2010年1月12日2009级摄影测量学实习分组安排附录B摄影测量定向和4D1、实习的准备(1)实习动员:指导老师有姚吉利等;(2)《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指导书》一个小组一份人;(3)分组情况:摄影测量实习每班分8个小组,按附录A进行分组。

个别同学需要调整的,必须经过带队老师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原来分组。

2 、数据准备2.1 像片和航带2.1.1 像片航带在2005年对某露天矿进行航测,取其中6张航空影像图。

本次设计选用其中同一航带中的两张像片。

本航测为2个航带,每一个航带由3张相片构成。

2.2 像控点2.2.1 像控点的作用利用航摄像片进行信息处理,要有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作为数学基础。

这些控制点不但要在实地测定坐标和高程,而且它们的数量和在像片上的位置还要符合像片信息处理的需要。

因此,在已有大地成果和航摄资料的基础上,需要在野外测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即为像控点。

测量像控点的意义在于把航摄资料与大地成果联系起来,使像片量测具有与地面测量相同的数学关系。

2.2.2 像控点的分类像控点可分为三种:平面点(只测定平面坐标的像控点)、高程点(只测定高程的像控点)和平高点(同时测定平面坐标和高程的像控点)。

本次设计采用平面和高程同时测定的平高点。

2.3 相机参数由执行航飞任务的单位给定。

相机的像主点XO(毫米)和YO(毫米)分别为-0.004000,-0.008000,焦距为152.720000。

本设计处理的航空影像是由四框标相机所拍摄的,参数如表2-1(相机参数)。

表2-1 相机参数2.4 像控点野外测量2.4.1 像控点的选点2.4.1.1 实地勘察与航空影像相结合选定像控点根据像控点的布设原则与位置要求,结合航空影像与实地情况,选定了本次设计中三张像片中的9个像控点。

9个像控点都选择在了在航摄像片上的影像位置可以明确辨认的明显目标点上。

2.4.2 绘出点之记并在航空影像中标出像控点图2-1 1155点之记图2-2 1156点之记图2-3 1157点之记3、环境设置3.1 测区设置3.1.1 测区工作路径设置1.什么是测区通俗的说,测区就是待处理的航空影像所对应的地面范围或区域。

2.操作步骤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测区菜单项,系统弹出打开测区对话框。

在文件名栏中输入一个要创建的测区名ligongdaxue,系统自动将ligongdaxue.blk文件保存在选择的磁盘下。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设置测区对话框(如图3-2):图3-1打开测区对话框图3-2设置测区对话框测区目录和文件栏中的主目录路径根据本人选择磁盘情况,本设计将主目录设为:D:\测绘05级。

控制点文件、加密点文件和相机检校文件的文件名后缀名分别为*.pas 、*.ctl、* .cmr( *代表任意名字)。

本例中放在测绘05级下,分别命名为D:\测绘05级\zmh.pas、D:\测绘05级\zmh.ctl和D: \测绘05级\zmh.cmr。

这样,测区的工作路径设置完成。

3.1.2 测区基本参数设置设置测区对话框的左下角是基本参数设置区。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摄影比例尺为5000,航带数为3,影像类型为量测相机影像。

3.1.3 缺省测区参数设置通过设置测区对话框右下角的缺省测区参数设置区,可以设置成果参数。

如图3-1。

根据本次设计的要求,DEM格网间隔设为10,成图比例为500,等高线间距为5,分辨率(毫米)为0.1,分辨率(DPI)为254,DEM 旋转为不旋转,主影像选择左。

单击保存完成设置。

3.2 引入影像3.2.1 启动引入影像功能在主菜单上单击文件→引入→影像文件菜单项,系统弹出输入影像对话框,如图3-3示:图3-3输入影像对话框对于界面的说明像素大小:指定影像的像素大小。

该值为“-1”时,对于某些格式的影像,系统可自动获取其相应参数。

相机文件:系统默认值与测区参数中设定的值相同,可自行修改。

影像类型:有量测、非量测、卫星、IKONOS和QuickBird等多个选项。

根据设计要求,对话框右侧的设置为,像素大小(mm)为-1,其它参数与在设置测区参数时是一致的。

3.2.2 影像文件格式转换VirtuoZo带有特定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管理系统,具备较强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

影像文件格式转换的目的是将其他系统生成的TIFF格式的影像文件转换成VirtuoZo系统处理的格式(.vz)。

设置完相应的参数后,就可添加要处理的原始影像了。

具体操作是用鼠标左键单击增加按钮,系统会弹出打开对话框。

通过更改查找范围找到存放原始TIFF影像的文件夹并将其打开。

本设计的原始影像文件夹目录为E:\朱明浩\TIFF。

因为此次设计需要处理的原始影像为三张,可配合使用键盘的Ctrl或Shift键,也可按住鼠标左键以拉矩形框的形式选择。

选择好待转换的原始影像以后,用鼠标左键单击打开按钮,您所选择原始TIFF影像被列入到输入影像对话框中,如图3-4示:图3-4添加原始影像后输入影像对话框图3-5 双击输出路径后的转换对话框设置影像转换参数,用鼠标选中要转换的影像文件(选中后的影像文件以深蓝色显示),单击选项按钮,系统将弹出转换选项对话框。

点击输出路径项后的浏览按钮,系统弹出一浏览文件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找到您的测区文件夹下的Images文件夹D: \测绘05级\Images,将它选中,然后确定。

选择将输出路径作用于所有文件项,系统将会把所有转出的VZ影像都放Images文件夹中。

至于是否旋转相机,需要查看相机框标略图,若相机承片框方位与影像的方位相差180度,则要选中该项。

本设计选择否。

取消选择旋转选中文件的相机项,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按钮,程序又回到输入影像对话框。

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对话框中的处理按钮,程序会自动将原始的TIFF影像转换为适合VirtuoZo处理的VZ影像。

影像转换完毕后,输入影像对话框如图3-6:图3-6理完毕后输入影像对话框显示到此为止,测区已经有了适合VirtuoZo 处理的VZ影像,点击退出完成引入影像,进行下一步工作。

3.3 设置相机参数设置测区中的相机参数, 选择设置菜单中的相机参数。

系统弹出相机文件列表对话框,点击修改参数按钮,系统弹出相机检校参数对话框,如图3-7所示图3-8相机检校参数对话框图3-9 点击载入后对话框图3-10载入后相机参数对话框3.4 建立控制点文件控制点文件存放的是测区中所使用的控制点坐标,建立测区时需要一个控制点文件。

选择设置菜单中的地面控制点,弹出一个控制点编辑窗口,见图3-6所示:图3-11控制点编辑窗口对话框上边是控制点文件路径,左边是控制点点位分布。

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值在数据准备阶段已用RTK的方法测得。

具体数据如表3-1所示:表3-1 控制点坐标添加控制点,选择添加行,然后在控制点数据窗口进行输入;删除控制点时,单击选中要删除的控制点,选择删除行。

添加控制点时,输入控制点的点号最好与外业人员给明显地物所编的序号相同,在以后对绝对定向的结果进行调整时,便于我们查找相应的控制点,输入X、Y、Z的值时,以GPS接受机量测的数值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