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李嘉诚的教子故事

合集下载

李嘉诚教子

李嘉诚教子

李嘉诚教儿子做接班人:艰苦是人生必修课李嘉诚的商业培育早在孩子不到十岁时已经开始,当时刚涉足地产业的长江实业董事会上有两个专席,就是李嘉诚为儿子所设。

小儿子李泽楷年少好动,李嘉诚不管议题有多激烈,总会出言喝止。

而长子李泽钜则温文尔雅正襟危坐。

在李嘉诚心目中,氛围比过程重要,他深信培养音乐家,需要在襁褓时听曲子;培养运动员,需要在学步时开始蹦跳。

这种商业培养到了儿子成年后则更有针对性。

虽然多年前李嘉诚就强调,庞大的商业帝国未必传承给儿子,“儿子没能力,家业给了他也是害了他”。

但这句话却更容易让人解读为,老爷子暗自窃喜。

事实上,李嘉诚两个儿子的商业才能,曾让香港诸世家艳羡不已。

在两个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李嘉诚就常常带他们去体会外面社会的艰辛,“那时候父亲还不是最顶级的商人。

”李泽楷曾对友人言,因为李嘉诚常带他们去坐电车,在路边摊看小朋友一边卖报纸,一边温习功课的求学态度。

那时候李嘉诚每周都会带儿子到海边玩,身边不离几本文言文书籍,他让孩子们面对大海大声朗读,希望借此让他们学好做人的道理。

时至今日,李嘉诚依旧表示:“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与他们谈论生意,但也有约三分之一是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商业大亨,他的事业成就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他创办的长江实业集团不仅在香港取得了巨大成功,还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样化的投资活动。

李嘉诚的成功并非来自于运气,更多的是源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母亲的诚信教育。

李嘉诚的母亲名叫李淑贞,是一个具有传统价值观念的女性。

她深知诚信的重要性,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做任何损人利己的事情。

李淑贞的一生都以诚信为准则,她自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李淑贞在李嘉诚幼年时就已经意识到了李嘉诚的聪明才智。

她深知李嘉诚未来的发展需要有人帮助他,但她并不希望儿子凭借关系或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

相反,她鼓励李嘉诚要用真诚与诚信去待人,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李淑贞经常告诉李嘉诚:“诚信是立身之本,真诚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李嘉诚从小就深受母亲的影响,他从小开始就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

母亲在李嘉诚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淑贞为了让儿子接触到更多的商业机会,带着李嘉诚四处奔走,为他介绍了许多商业人士。

让人惊讶的是,李嘉诚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关系而得到特殊待遇,反而要以自己的能力和诚信去赢得别人的赏识。

李嘉诚常常在与商业人士交流时表示自己愿意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诚信,他并不依赖于别人的帮助,而是靠自己奋斗取得了成功。

李嘉诚也继承了母亲的诚信作风,他为人正直,讲求诚信,从不以欺诈手段谋取利益。

他曾经说过:“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只有诚信才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李嘉诚一直以来对自己和长江实业集团的员工都要求严格的诚信规范,他相信只有坚持诚信原则,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诚信不仅是李嘉诚成功的保障,也是他带领长江实业集团走向世界的动力。

他始终相信,只有以诚信为基石,才能达到商业合作的最佳效果。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长江实业集团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全球投资者的信任和尊重。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_李嘉诚教子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_李嘉诚教子

如果说李嘉诚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做人方面更是成功的,这一切大家也都耳闻目睹了。

同样地,他在教育两个儿子方面更是如此,他常对儿子说: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

在今天的李家,每逢吃晚饭时,两个儿子分别坐在李嘉诚的两旁,经常性地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活跃,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有趣话题,而坐在对面的大媳妇王富信则不然,她一声不吭地专心吃着饭。

无论工作有多忙碌,每逢星期一,他们一家人必须在深水湾家或去外婆家吃上一顿团圆饭,通常一家四口,四菜一汤,吃得很清淡。

这一习惯在李嘉诚创业之初到今天一直坚持着。

在众人的眼里,李嘉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业巨子,懂得如何赚大钱。

但在他的两个儿子的心里,李嘉诚有另一种心灵上的追求,感觉很温馨。

小儿子泽楷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可能是令人想不到的。

我们生活是那样简单,不是说简单就叫做非常好,而是简单原来就是非常幸福。

”李泽钜说:“爸爸是一个很懂得用钱的人,他知道生命里哪些事情最重要。

如果在他一生中,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可以帮助不幸的人,他感觉更加富有。

”李嘉诚说:“1957年、1958年,我赚了很多钱,那两年,我很快乐。

”一年后,快乐换来迷惘,他想:有了金钱,人生是否就可以很快乐呢?左思右想,他终于想通了。

“当你赚到钱,等有机会时,就要用钱,赚钱才有意义。

”等到想通了金钱的意义,跳离了金钱的圈套,李嘉诚就把这一所悟教育给自己的儿子李泽钜、李泽楷。

李嘉诚十四岁丧父,今日的成就是依靠自己千辛万苦挣出来的。

于是他明白,只有磨炼,方知做人、做事的艰辛,温室里的幼苗怕是不能够茁壮成长的,他带他们去看外面的困难,让他们去领会人生的艰辛,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档,看那一边卖报纸一边还在温习功课的小女孩,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求学态度。

他带着两个儿子,从身边大众身上去接受、领悟人世的坎坷,去品味该如何去做人。

关于李嘉诚的小故事

关于李嘉诚的小故事

关于李嘉诚的小故事故事一: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李嘉诚白幼丧父。

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始终相信“善恶必有报应。

”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有一次,小嘉诚犯了个小错,不想让母亲知道,担心会遭责骂,于是在母亲面前撒了谎。

因为心里有愧,小嘉诚显得神色惊慌,一下子就被母亲看了出来,立即询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犯的错误讲了出来。

一向和颜悦色的母亲突然便得非常严厉,小嘉诚吓得哭泣起来。

母亲气愤地对他说:“你犯了错,只要如实说出来,我都能够原谅你。

可你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撒谎,这还了得,将来长大了,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样的坏事呢?这个点我是绝不能原谅你的。

”母亲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将小嘉诚拉到身旁,在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几巴掌。

小嘉诚哭得更大声了。

母亲的眼神中含着不忍,却还是严厉地问道:“你以后还敢不敢撒谎骗人了?如果再犯,就打得更重。

”小嘉诚连连点头,抽泣着回答说:“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这是幼小的小嘉诚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挨打的经历。

慈爱和蔼的母亲因为自己撒谎而大为生气,这个幕使得李嘉诚一生深记诚实,并以诚实作为自己的立世之根本。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当时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他利用从意大利偷师学来的生产技术,提升了塑胶花的品质,一时间生意火爆。

因为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

结果很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

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叫来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

”李嘉诚依言泡好了茶。

母亲吩咐他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理解老家丌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吗?”未等他回答,母亲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

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名人故事】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
李嘉诚是香港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他的母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育儿子,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嘉诚的母亲名叫李淑贞,她非常注重诚信和正直,这也影响了她对儿子的教育。


李嘉诚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告诉他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即使是在黑暗中,也要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这句话是李嘉诚母亲的信条,也成为了李嘉诚一生中的座右铭。

李嘉诚的母亲还教导他要诚实守信,不要说谎话,不要欺骗别人。

她告诉儿子,为人
处事要真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让自己后悔终身。

李嘉诚从小就受到这种教育,
也一直坚持着这种信念。

李嘉诚的母亲还教导他要勤俭节约。

她告诉儿子,钱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每一分钱,不要浪费。

她也教育儿子不要攀比和虚荣,要懂得知足常乐。

李嘉诚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非常深远。

在李嘉诚创业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自己母
亲教育的原则,经商不图快,不欺骗顾客,一直保持诚信。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母亲
教育的正确性。

李嘉诚一生中也一直注重慈善事业。

他的母亲也教育他要关心社会,帮助别人,要有
一颗爱心。

他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教育、医疗等慈善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总之,李嘉诚的母亲以诚信教育儿子,影响了他的一生和他的事业,也成为他事业成
功的基石之一。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诚信、正直、勤俭节约、关心社会和爱心等美德是成
就一个人事业和人生的核心价值观。

李 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的故事

李 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的故事

李嘉诚母亲以诚信教子的故事导读:李嘉诚白幼丧父。

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她和所有善良的潮汕妇女一样,始终相信“善恶必有报应。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有一次,小嘉诚犯了个小错,不想让母亲知道,担心会遭责骂,于是在母亲面前撒了谎。

因为心里有愧,小嘉诚显得神色惊慌,一下子就被母亲看了出来,立即询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犯的错误讲了出来。

一向和颜悦色的母亲突然便得非常严厉,小嘉诚吓得哭泣起来。

母亲气愤地对他说:“你犯了错,只要如实说出来,我都可以原谅你。

可你小小年纪竟然学会了撒谎,这还了得,将来长大了,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样的坏事呢?这一点我是绝不能原谅你的。

”母亲一边说一边伸出手,将小嘉诚拉到身旁,在他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几巴掌。

小嘉诚哭得更大声了。

母亲的眼神中含着不忍,却还是严厉地问道:“你以后还敢不敢撒谎骗人了?如果再犯,就打得更重。

”小嘉诚连连点头,抽泣着回答说:“我再也不敢撒谎了。

”这是幼小的.小嘉诚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挨打的经历。

慈爱和蔼的母亲因为自己撒谎而大为生气,这一幕使得李嘉诚一生深记诚实,并以诚实作为自己的立世之根本。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当时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他利用从意大利偷师学来的生产技术,提高了塑胶花的品质,一时间生意火爆。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

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

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叫来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

”李嘉诚依言泡好了茶。

母亲吩咐他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丌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吗?”未等他回答,母亲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

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捅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功夫茶。

名人的教育故事

名人的教育故事

名人的教育故事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还只有八九岁时,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儿子列席公司董事会。

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是自己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挣来的。

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做球童打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劳动,领取一份收入。

李泽锴将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钱之外,有时还资助生活困难的同学。

李嘉诚知道后十分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郑板桥:教子莫为做官而读书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

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

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

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

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

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三个方面给人启迪:01 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

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

世界级巨富的教子理财之道

世界级巨富的教子理财之道

世界级巨富的教子理财之道大多数白手起家的世界富豪在教育之女的金钱观,理财观方面都不吝惜时间与精力......通过一些教子秘诀,让我们了解世界巨豪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

李嘉诚:让儿子当球童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诚在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孩子的培养,据说,在儿子李泽钜、李泽锴只有7、8岁的时候,李嘉诚就专设小椅子,让两个孩子列席董事会,次子李泽锴的零用钱,都只有在课余兼职、通过当杂工、侍应生赚回来的。

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尔夫球场去当球童,背着大皮袋跑来跑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赚起一份收入。

李泽锴将打工赚来的钱除了自己日常零花钱开销以外,有时候还会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

李嘉诚知道后十分的高兴,他对妻子说“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盛田昭夫:只有“纯真”是不够许多父母怕还子染上贪钱的恶习,就不让还沾上金钱的边。

在充满竞争和风险的社会中,如此“纯真”很容易被淘汰。

以去世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刚懂事是父母就告诉他:你是家中的长子,未来的米酒商。

盛田昭夫从小就被当作家产继承人来培养,逐渐变得精明能干,学会了精打细算,后来终成大器。

沃森:规划自己的“钱”程理财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规划自己理财的目标、计划等。

IBM前董事长沃森就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起做每周的零用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支出目标,使很小就树立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高官,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灿烂的一生。

摩根:能省不如会赚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当年靠卖鸡蛋和开杂货店起家,发家后对子女要求严格,规定每月孩子的零花钱都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几个孩子于是都抢着干。

最小的孩子托马斯因年龄小抢不到活干,于是每天买临食的钱都没有,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就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挣些钱。

”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点子,广开财源,零花钱渐渐的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约更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诚的教子故事
李嘉诚是香港巨富,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希望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学习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而不能依靠父母来生活。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一方面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另一方面让他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参加董事会,两个孩子不但学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段生活为他们今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两个孩子都以优异的成绩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

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

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于是,这两个孩子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

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