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的

合集下载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心得体会5篇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心得体会5篇

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心得体会5篇小康,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读作xiǎo kāng,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心得体会5篇,希望你喜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心得体会篇一“小康生活就是现在这样,挣钱多,愁事少,有盼头。

”谈起小康,勤劳的辽宁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辽宁富饶的土地为百姓的小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粮食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科学的生产、养殖方式和现代化的销售模式,更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

依托电商平台打造响亮名片7月16日,44岁的丹东草莓种植大户蔡友贵熟练地在自己的大棚里分装草莓,不一会儿红彤彤的大草莓就摆满了一箱。

蔡友贵拿起早已打印好的快递单,贴在纸箱外侧,准备装车发往杭州。

“都说丹东草莓好,但以前外地人很少能吃到。

由于草莓的质地十分脆弱,极易受到磕碰而腐烂,传统销售的集中、批发、分发流程,使这些草莓到消费者手中时早就过了两天的最佳享用期。

”蔡友贵告诉记者,现在通过线上销售,最快的省内当天到、省外隔天到,很多顾客觉得新鲜好吃,就会再次购买,销售额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近年来,丹东以东港草莓产业为中心,打通草莓产业链,依托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电商平台和快递的发展,不仅给乡亲们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也使草莓等农产品成为丹东在全国的一张名片。

”丹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丹东东港草莓生产面积达8800公顷,年产量20.24万吨,总产值40亿元;年出口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万美元。

其中电商销售占销售总量60%以上。

沈阳、大连两座机场都配备草莓运输专机,配合高铁线路和冷链线路,目前东港草莓的物流已经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

蔡友贵表示,起初种草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市场,现在眼看草莓的销量一年比一年好,自己也在考虑多承包两个大棚,让生活更上一层楼。

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

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

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

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

首先,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要以人民的幸福和福祉为根本目标。

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

因此,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应当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核心指标,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其次,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要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基础。

经济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同时,要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要以社会稳定和和谐为重要保障。

社会稳定和和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此外,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还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最后,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还要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保障。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总之,2020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标准体系,需要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治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力,确保各项指标和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和实现。

小康生活的标准

小康生活的标准

小康生活的标准小康生活,是指人们基本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生活状态。

小康生活的标准因国情、地区、人口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小康生活的标准。

物质方面,小康生活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质量:居住在宽敞、舒适的房屋中,有基本的生活设施和设备,如舒适的床、沙发、冰箱、电视等。

2. 饮食安全:能够享受新鲜、健康、营养的食物,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3. 教育和培训: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人能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4. 医疗保健: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得医疗服务,享受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5. 社会保障: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困境。

精神方面,小康生活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娱乐:能够接触和享受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活动,如电影、音乐、书籍、旅游等。

2. 社交和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参与社交活动。

3. 自我实现和成长: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才能,追求个人价值和成长。

4. 心理健康:拥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处理和应对压力和困境。

小康生活的实现不仅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目标,也是每个个体的期盼。

为了实现小康生活的标准,我们需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需要自身的奋斗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持续追求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变化。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不仅包括物质方面,更包括精神方面的需求。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环境,努力实现小康生活的标准,同时为社会进步和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康生活是什么

小康生活是什么

小康生活是什么
小康生活,是指人们在经济条件相对稳定、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所过的生活。

它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裕,更是指精神上的富足,是一种健康、快乐、和谐的生活状态。

在小康生活中,人们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他们可以充分享受到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的乐趣,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小康生活也意味着社会秩序良好、治安稳定,人们可以安心地生活和工作。

然而,小康生活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幸福,更是整个社会的幸福。

在小康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互相关心、帮助,形成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社会。

同时,小康生活也意味着环境的良好,人们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

在追求小康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
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康生活是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目标,更
是每个人的追求。

在实现小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需要关心他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追求小康生活,让幸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常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作文5篇最新2020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作文5篇最新2020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作文5篇最新20202020年,中国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可以说,2020年是中国脱胎换骨的一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优秀作文1悠悠岁月的长河,漫漫历史的风云,书写着一个民族伟大的复兴和崛起。

从战场的硝烟弥漫到九州盛世的太平,到处讴歌着龙的子孙永不畏缩和坚韧的力量。

中华民族是在血的洗礼和人民众志成城的战斗中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到了世界的巅峰,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掠,经历了内部阶级斗争,终于以雄鹰展翅的姿态冲上了蓝天。

改革开放,开拓进取,与实俱进,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春潮涌动,波澜壮阔。

中国有梦,团结进取,中国有梦,乘风破浪,中国有梦,全面小康。

中国梦,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无数先辈前赴后继的奋斗下创造了盛世辉煌。

任世界如何变幻,我们的中国梦是勇往直前的。

那些水深火热的年代,那些一腔碧血溅轩辕的壮举,让我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静静而行。

我渐渐知道,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贫穷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

百年追梦,国之富强的梦,百年追梦,百姓安居乐业的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才能富强,祖国的未来的重担在我们肩上,在这和平的年代,虽然没有烽烟滚滚,但我们依然有责任去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而奋斗。

日本抢占我国的钓鱼岛,是因为他们欺负中国的军事力量比他们落后,弱肉强食,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国家只有强大才能不被践踏,那我们这些接班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在阳光和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的同时,更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当然,这梦不是狭隘和自私的。

我曾经梦想,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一样健康美丽,我曾经梦想,我的出身是高贵而华丽的,那样可以不用再接受别人向我投来的异样的眼光。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小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概念,经历了“小康之家-大同社会-现代小康”的历史过程,并在历史发展中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与演进。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欢迎阅读参考!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篇一二零二零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确立的宏伟目标。

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是毛泽东、邓小平等等几代共产党人的追求,也是人民期待的愿景。

也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不谋而合的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制定了一整套的指标、系数,有经济、政治的;有物质、精神的;有教育、文化的;有环境、自然的;有民主、民生的等等硬性规定。

这些指标、系数掌握在少数人和一些部门手中,我们不去讨论,也没有必要用一套全面、系统的指标、系数与个人的实际状况相对照。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是这个样子的:医食无忧,安居乐业,健康快乐,休闲自游。

一、医食无忧医:医保、医疗、医治,不因病致贫。

食:吃的安全,吃的健康,不再把什么不能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二、安居乐业安居:有一套可供自己全家人生活的大房子,起居、休闲、健身、学习有独立的空间。

乐业:有稳定的,与自己的理想一致的职业。

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是快乐的。

三、健康快乐健康:健康的身体,心态和环境,生活有质量,品质和品味。

快乐:快乐是心理感受,大环境自由,小环境温馨,有独立的个人空间。

四、休闲自游休闲:能自主休息,自主工作,自主安排个人事务。

不是被休假,不是“胁迫”上岗。

自游:更加民主,更加自由。

有空闲,有银子,去自己能去的天南海北旅旅游,而不需要拿着手机,提着电脑,看着时间的真正自由。

相信到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环境优美:天更蓝,水更绿;社会秩序净化:风更清,人平安。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篇二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许多普通百姓对富裕、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据考证,“小康”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

我国2020全面小康标准如下:
一、经济发展:
1.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 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二、人民生活:
1.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

3.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全面深化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 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任务很重、要求很高。

四、全面依法治国:
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五、全面从严治党: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总的来说,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准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资源环境压力有所缓解,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当地政府官网查询更准确的信息。

我眼中的小康作文600字左右_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生活主题征文

我眼中的小康作文600字左右_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生活主题征文

我眼中的小康作文600字左右_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生活主题征文2020年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小康生活是不一样的,我眼中的小康生活是怎样的?今天小编和同学们分享几篇关于我眼中的小康作文600字左右_我心中的全面小康生活主题征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我眼中的小康作文600字【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摘自《礼记》古有陶渊明之桃花源,今有新社会之小康。

没错!古已有此所想,今我们应来建设。

古不仅有桃花源,更有大同社会。

何为大同?大同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自抗战胜利后,我们的祖国便日益走向富强,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也逐渐增高,可是,在我的所了解中,大部分人只是在追求物质上的品质罢了,而对于社会道德理论与精神上的所给,我感到并不是提升多少,例如:平时闲来无事到公园里散步,你经常能见到如下场景:公园建筑上各式各形的涂鸦,地上凌乱不堪的垃圾,随意走到一处,一句污辱性词汇便进入你的耳,真可谓是大煞风景。

如上,当今社会,我们做到了什么是“小康”,什么是“大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小康”社会指的不仅是老百姓们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指人们都和谐相处,有公德心,有高尚的道德,正如古文中,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林,那里就是一个永无纷争,永世和平的圣地,人们道德高尚,和谐相处,这也是与我们现代所想的“小康”社会相同啊!古人有想无行动,而我们有行动却想得不够好,所以我们要承今时之优势,吸前人之经验,两者结合,才能共创“小康”。

现在的人,大多都是十分自私,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顾他人,有的人甚至为了经济上的一些暴利,伤害了道德心与公德心,这样的人,适合“小康”社会?我想,这样的人想能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存,那里永不见天日,充满着自私、仇恨、报复、犯罪……我心中的小康,那就是一个如桃花源林般的美,人人都如“大同社区”所描写的那般;使老人们能够有一个安享晚年,受到天伦之乐的好去处,让他们不孤单,不寂寞地在人生画上一个句号,让有才能的人去为社会做奉献,去帮助这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我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的:一、任何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政府会保障其正常生活,能享受公正的医药和教育;二、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呼吸到没有污染的空气,能渴到没有污染的水,能吃到没有污染的食物;三、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享受免费医疗;四、任何人(特别是最贫困的弱势群体)能享受12年免费义务教育,每生每年高等教育的支出不超过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50%;五、最贫困的弱势人群其住房面积人平不少20平方米;六、失业人群其年人平社会保障收入不少于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60%;七、最贫困的弱势人群其年人平养老金不少于全国人平年纯收入的60%;八、农民都参加普选,可以选举自己满意的村级和乡镇领导;九、交通安全、煤矿安全、工程安全、商品安全特别是食物、药品安全等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违法犯罪率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十一、人均寿命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小康的来由:“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

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

《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人: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3、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

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区别有两点: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

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

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5、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

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2009-11-17 16:19:02 来源:《学习时报》第171期2003-02-1 作者:吕书正我们现在提出来的小康标准,都是以进入小康社会为标准而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

那么,20年后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分析,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

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18%的增长速度。

对于人均增长目标,曾培炎在十六大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那么,2020年的小康社会标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需要说明的是,小康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但应该有相应的国际参照标准。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研究人员曾经把小康生活水平界定为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也把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设定为我国居民小康生活水平的起点标准。

按照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的研究,小康社会起点水平人均GNP800美元是这样确定的:按当时的汇率水平,80年代初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的下限值是450美元,上限值是4500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人均800美元,这就是我国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的依据。

该课题组还采用综合指数法,把全国小康标准与世界中等收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定量比较,进一步研究确定,小康的起点水平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我们认为,由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世界银行对国际上三个档次国家的标准不断提升,所以,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也应该相应调整。

不应该把800美元固定下来,而应该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数值上作相应调整。

但是,据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按汇率法计算,低收入国家为785美元及其以下,中等收入国家:786~9655美元;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GNP为1230美元。

据该发展报告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GNP为860美元,刚刚跨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但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差三分之一的距离。

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在整体上终于摘下了“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跃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人均GNP水平尚达不到原定的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就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除去统计方面的因素,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把中国小康社会的起点加以调整,就是下调,把标准界定为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起点水平,而不是平均水平,这样做既符合中国国情,也大体上与国际标准接轨。

那么,202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怎样界定呢?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我们曾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做过国际比较,基本结论是:1955年,我国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2000年底,可以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起点水平;21世纪20年代,可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达到英克尔斯现代化国家标准,初步实现现代化。

所以,我们认为,把2020年小康社会的国际参照标准界定为当时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可行的。

中国小康社会的标准还有一个与基本现代化标准的衔接问题。

我们研究认为,根据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的国际参照标准,可以把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现代化的国际参照标准确定为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领先水平。

这样看来,从21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国将由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上中等收入国家领先水平迈进,从而达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人员把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定为小康的上限标准,称之为小康的高级阶段。

这和我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也可以参考。

当然,对小康社会起止的标准及其对应的国际标准,还有其他一些看法。

不管如何评估,作一些适当的比较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对2020年小康生活的总体描述09/23/2003 08:35:101、中等收入群体将扩大。

20年后全国约有2.5亿多从业人员达到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者个人的年收入大体应在5万至8万元。

2、7类人会率先达到较富裕的收入水平。

科研人员、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家;金融、IT业、房地产等热门行业或效益好的企业管理人员;律师、作家等自由职业者及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和高级技工;党政机关和学术团体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外企和外企服务机构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和收入较高的个体工商户;演艺人员、体育明星等7类入将会率先达到较富裕的收入水平。

3、GDP总量增长速度即使从低线预测也会不错。

以2000年为基期,今后20年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两个发展阶段,并按高、低两个速度测算,GDP的绝对额2010年高线预测值为18.38万亿元(略高于翻一番),低线预测值为17.64万亿元(略低于翻一番),GDP的绝对额2020年高线为36.16万亿元(略高于翻一番),低线预测值为33.11万亿元(略低于翻一番)。

4、人口已处于低增长但基数很大。

2005-2020年为生育旺盛的新高峰期。

据社科院人口研究所专家的预测,2010年将达到13.8亿人,2020年达14.8亿人,2050年控制在 16亿人左右,50年后即可实现零增长。

5、人均GDP不乐观,人均PPP挺不错。

根据GDP和人口的测算,2010年的人均GDP为12800-13320元, 2020年为22370--24430元。

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计算的中国按购买力平价(PPP)偏高,比按汇率计算的GDP高出3.7倍,如参照中等收入国家高出1.9倍(现按高1倍)的比例计算,2010和2020年分别为3200美元和5900美元,也超过了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6、城市化水平有望达到60%。

据人口专家预测,到 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将提高到48%,年递增速度为2.7%,2020年为60%,年递增速度为2.4%,接近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还会大幅增加。

到2010年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5%,2020年为50%,可超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41%的平均水平。

8、大学生普及率达到20%。

2010年大学生普及率将达到12%,2020年达到20%,按上述比例测算,两个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应为1209万和2072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