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抛物线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抛物线的方程、性质、图像以及与二次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关联。

本文将对高中抛物线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抛物线是指平面上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相等的动点所形成的轨迹。

其方程通常表示为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a≠0。

抛物线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 它的对称轴是与x轴垂直的直线,过顶点。

2. 它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

3. 它开口的方向取决于a的值,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4. 它的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

二、抛物线的图像与方程通过对抛物线的方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抛物线图像的信息。

1.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方程y=ax^2+bx+c的极值点(即导数为0的点)得到。

顶点的横坐标为x=-b/(2a),纵坐标为y=f(x)。

2. 当a>0时,抛物线的图像开口向上,极值点是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图像开口向下,极值点是最高点。

3. 当抛物线的方程为y=ax^2+bx+c时,通过对y的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和位置信息。

三、抛物线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图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2+bx+c。

通过对比抛物线与二次函数的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1. 抛物线与二次函数的图像形状相同,二次函数可以表示抛物线的图像;2. 二次函数告诉我们抛物线的方程形式,可以通过方程的系数判断抛物线打开的方向和大小,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抛物线。

四、抛物线与解析几何的关系抛物线在解析几何中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特别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的方程可以表示平面上的曲线,通过解析几何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分析抛物线的性质和特点。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抛物线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物理、工程学和其他领域。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抛物线的基本性质、方程形式以及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中抛物线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抛物线的定义、性质、方程形式和常见问题解析等内容。

一、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是平面上一类特殊曲线,其定义可以从几何和代数两个角度来解释。

从几何角度看,抛物线是所有与一个定点(焦点)到平面上一条直线(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到该直线距离平方的曲线。

从代数角度看,抛物线可以用二次函数的形式来表示,即f(x) = ax² + bx + c (a≠0)。

二、抛物线的性质1. 对称性:抛物线关于准线对称,焦点也是准线的对称中心。

2. 定义域和值域:抛物线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值域取决于抛物线开口的方向。

3. 零点和判别式:抛物线的零点为方程f(x) = ax² + bx + c = 0的实根,判别式Δ=b²-4ac 可用于判断抛物线的零点情况。

a)当Δ>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当Δ=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方程有一个实根;c)当Δ<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方程没有实根。

4. 单调性: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决定了其单调性,开口向上时,抛物线是向上开口并且在焦点处取得最小值;开口向下时,抛物线是向下开口并且在焦点处取得最大值。

5. 导数和凸凹性:抛物线的导数为二次函数f'(x) = 2ax + b,凹凸性取决于a的正负:当a>0时,抛物线朝上凹;当a<0时,抛物线朝下凸。

三、抛物线的方程形式1. 标准形式:对于抛物线f(x) = ax² + bx + c,当a≠0时,可以通过平移坐标轴的方法使其化简为标准形式y = x²,此时焦点为原点(0,0)。

2. 顶点形式:通过平移坐标轴的方法,将抛物线的顶点移动至坐标原点,得到顶点形式y = a(x-h)² + 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高中数学必修五抛物线的定义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五抛物线的定义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五抛物线的定义知识点
高中数学抛物线的定义知识点(一)
抛物线方程
1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类型及其几何性质:
图形
焦点
准线
范围
对称轴轴轴
顶点(0,0)
离心率
焦点
注:①顶点
.
②则焦点半径
;则焦点半径为
.
③通径为2p,这是过焦点的所有弦中最短的.
④(或)的参数方程为
(或
)(为参数).
高中数学抛物线的定义知识点(二)
抛物线的性质(见下表):
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
关于抛物线的几个重要结论:
(1)弦长公式同椭圆.
(2)对于抛物线y2=2px(p>0),我们有P(x0,y0)在抛物线内部P(x0,y0)在抛物线外部
(3)抛物线y2=2px上的点P(x1,y1)的切线方程是
抛物线y2=2px(p>0)的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是y=kx+
(4)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的切点弦方程是
(5)过抛物线y2=2px上两点
的两条切线交于点M(x0,y0),则
(6)自抛物线外一点P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焦点为F,又若切线PA⊥PB,则AB必过抛物线焦点F.。

高三抛物线知识点归类

高三抛物线知识点归类

高三抛物线知识点归类抛物线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全面掌握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因此本文将对高三抛物线知识点进行归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1. 定义:抛物线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焦点)距离等于到一条定直线(准线)距离的点的轨迹。

2. 轴线: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于准线并通过焦点。

3. 焦点:与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距离相等的定点。

4. 准线:与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距离相等的定直线,其中准线和抛物线的焦点不重合。

二、方程与图像1. 一般形式方程: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 ≠ 0。

2. 顶点坐标:抛物线的最高(或最低)点,坐标为(h, k),其中h为顶点的横坐标,k为顶点的纵坐标。

3. 对称轴方程:x = h,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顶点。

4. 开口方向:由二次系数a决定,若a > 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若a < 0,则抛物线开口朝下。

5. 图像特征: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图像左右对称。

三、性质与特点1. 焦点与准线距离的关系: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与焦点F的距离等于P到准线的距离。

2. 焦准焦定性质: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对称点P',且P'也在这条直线上的垂线上,则P'为抛物线上该点P的对称点。

3. 切线与法线关系: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处的切线与过该点的法线垂直。

4. 焦点坐标与相关系数的关系:焦点坐标为(-b/2a, 1-Δ/4a),其中Δ为方程的判别式。

5. 最值点:抛物线的最高(或最低)点即为顶点,最值点的纵坐标等于抛物线函数的值域的下(或上)界。

四、应用1. 抛物线的平移与旋转:通过对抛物线的平移和旋转操作,可以得到不同位置和形状的抛物线函数。

2. 抛物线的最优问题: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解抛物线上的最值点,可以用于解决最小二乘法、优化问题等。

3. 物理应用:抛物线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炮弹的抛物线轨迹、摆锤的运动、光的反射等。

高中数学抛物线知识点

高中数学抛物线知识点

高中数学抛物线知识点抛物线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考点。

抛物线是指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1抛物线的概念1.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

它与椭圆、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相仿,仅比值(离心率e)不同。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形式,参数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掌握不同形式方程的几何性质(如下表):其中为抛物线上任一点。

3.对于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以简化运算。

4.抛物线的焦点弦:设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直线与的斜率分别为,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有解。

说明:(1)求抛物线方程时,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曲线是抛物线一般用待定系数法;若由已知条件可知曲线的动点的规律一般用轨迹法。

(2)凡涉及抛物线的弦长、弦的中点、弦的斜率问题时要注意利用韦达定理,能避免求交点坐标的复杂运算。

(3)解决焦点弦问题时,抛物线的定义有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应注意焦点弦的几何*质。

5.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关于抛物线的几个重要结论:(1)弦长公式同椭圆.(2)对于抛物线y2=2px(p>0),我们有p(x0,y0)在抛物线内部p(x0,y0)在抛物线外部(3)抛物线y2=2px上的点p(x1,y1)的切线方程是抛物线y2=2px(p>,高二;0)的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是y=kx+(4)抛物线y2=2px外一点p(x0,y0)的切点弦方程是(5)过抛物线y2=2px上两点的两条切线交于点m(x0,y0),则(6)自抛物线外一点p作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焦点为f,又若切线pa ⊥pb,则ab必过抛物线焦点f.2抛物线的解题技巧1.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题的方法:根据抛物线定义得出抛物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性质: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以进行求值、图形的判断及有关*.2.抛物线中定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高考中一般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以及几何*质等基础知识,在解答题中常常将解析几何中的方法、技巧与思想集于一身,与其他圆锥曲线或其他章节的内容相结合。

高中数学抛物线及其性质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抛物线及其性质知识点大全

抛物线及其性质1.抛物线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 2.抛物线四种标准方程的几何性质:图形参数p 几何意义 参数p 表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p 越大,开口越阔.开口方向 右左上下 标 准方 程 22(0)y px p => 22(0)y px p =-> 22(0)x py p =>22(0)x py p =->焦 点位 置 X 正X 负Y 正Y 负焦 点坐 标 (,0)2p (,0)2p -(0,)2p(0,)2p -准 线方 程 2p x =-2p x =2p y =-2p y =范 围 0,x y R ≥∈0,x y R ≤∈0,y x R ≥∈0,y x R ≤∈对 称轴 X 轴X 轴Y 轴Y 轴顶 点坐 标 (0,0)离心率 1e =通 径 2p焦半径11(,)A x y 12p AF x =+12p AF x =-+12p AF y =+12p AF y =-+焦点弦长AB12()x x p ++ 12()x x p -++ 12()y y p ++ 12()y y p -++焦点弦长AB 的补充11(,)A x y22(,)B x y以AB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 相切若AB 的倾斜角为α,22sin p AB α=若AB 的倾斜角为α,则22cos pAB α=2124p x x = 212y y p =-112AF BF AB AF BF AF BF AF BF p++===•• 3.抛物线)0(22>=p px y 的几何性质:(1)范围:因为p>0,由方程可知x ≥0,所以抛物线在y 轴的右侧, 当x 的值增大时,|y |也增大,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2)对称性:对称轴要看一次项,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3)顶点(0,0),离心率:1=e ,焦点(,0)2p F ,准线2px -=,焦准距p . (4) 焦点弦: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弦AB ,),(11y x A ,),(22y x B ,则p x x AB ++=21||. 弦长|AB|=x 1+x 2+p,当x 1=x 2时,通径最短为2p 。

高中数学复习-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复习-抛物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 =0,高中数学复习-抛物线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一—,抛物线;--,\y內,消y 得.上Q + 2(垃一切天+沪三0(1)当k=0时,直线I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 直线I 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切点;直线I 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 > 0, 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不同交点;有一个交点; (2) 当 k 丰 0△ V 0,(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必相切吗?(不一定)2.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常用处理方法直线| : y kx b抛物线'厂—I, (P 0)①联立方程法:y kx b 2 2 22k2x22(kb p)x b20y 2px设交点坐标为A(x1, y1), B(x2, y2),则有0,以及x-i x2, x)x2,还可进一步求出y-i y2 kx1 b kx2 b k(x1 x2) 2b,y-i y2 (kx1 b)(kx2 b) k2x1x2 kb(x1 x2) b2在涉及弦长,中点,对称,面积等问题时,常用此法,比如a.相交弦AB的弦长AB k2x1X2 .1 k\ (x1 x2)24x1 x2a.b.2Y1 2px12y2 2 px2将两式相减,可得(y1 y2)(y1 y?) 2p(*y y2 2pX1 X2 y1 y2在涉及斜率问题时,k AB在涉及中点轨迹问题时为M (x o, y o),即k ABy o同理,对于抛物线X2)2py y2,设线段AB的中点1 k2aAB y1 y21 古J® 丫2)24y』21 k2b.中点坐标X i X2 y- y2,y02 2②点差法:设交点坐标为A(x1, y1),B(x2, y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力y2X1 X22p 2p p y1 y2 2y o y ox2 2py(p 0),若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点M(X。

, y o)是弦AB的中点,则有k AB捲X2 2X o X o2p 2p p(注意能用这个公式的条件:1)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高中抛物线知识点总结抛物线是一条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呈现出一个弧形,常见于物理、数学和工工科中。

在高中学习中,抛物线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在数学、物理和工程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此本文将为您介绍抛物线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解题方法等知识点。

1. 抛物线的基本概念抛物线的定义是由一个不在同一平面的点P和一条确定的直线l,绕P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线叫做抛物线。

其中点P叫做焦点,直线l叫做准线。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 = ax^2 + bx +c ,其中a,b,c是常数,a 不等于0。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2. 抛物线的性质(1)对称性抛物线的图像具有对称性,也就是有轴对称线。

这条对称线称为抛物线的轴线,它通过焦点和准线的垂线交点。

(2)焦点、准线和顶点的关系对于对称轴y = k,横坐标为h的点P(x,y), 有以下关系式成立:(i)焦点坐标为 F(h,k+p),其中p=1/(4a)(ii)准线的方程为 y = k-p(iii)顶点坐标为 V(h,k)(3)焦距的意义焦距是从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它的值等于 1/(4a)。

焦距的意义在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例如椭圆轨道和双曲线轨道等。

(4)最值和拐点抛物线最值和拐点是求解抛物线的重要问题:(i)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最小值就是它的顶点V(h,k),最大值不存在。

(ii)当抛物线咕咕向下时,最大值就是它的顶点V(h,k),最小值不存在。

(iii)抛物线拐点存在的条件为 a 不等于 0。

求抛物线的拐点(x,y),只需要将一阶导数为0的得到解析式,然后代入求y坐标值。

3. 抛物线的应用抛物线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的一个典型实例是进行投掷运动的物理解析。

在投射问题中,抛物线成为空气中物体运动的轨迹,其中重力在垂直方向上作用,空气阻力在垂直方向上不作用。

抛物线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包括:(1)建筑物的设计,例如拱形门廊和地理石的建筑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复习-抛物线
抛 物 线
)
0(22>=p px
y
)0(22>-=p px
y
)
0(22>=p py
x
)0(22>-=p py
x
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MF
M
=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
范围 0,x y R ≥∈
0,x y R ≤∈
,0x R y ∈≥
,0x R y ∈≤
对称性 关于x 轴对称
关于y 轴对称
焦点 (2
p
,0) (2
p
-
,0) (0,
2
p ) (0,2
p -
) 焦点在对称轴上
顶点 (0,0)O
离心率 e =1
准线 方程 2
p x -
= 2
p x =
2
p y -
= 2
p y =
准线与焦点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

顶点到准线的距离 2
p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p
焦半径
11(,)A x y
12
p AF x =+
12
p AF x =-+
12
p AF y =+
12
p AF y =-+
1.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
,抛物线

,消y 得:
(1)当k=0时,直线l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有一个交点; (2)当k ≠0时,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不同交点; Δ=0, 直线l 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切点; Δ<0,直线l 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x
y
O l
F
x
y
O
l F
l
F x y O
x
y
O l
F
(3)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抛物线必相切吗?(不一定)
2. 关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常用处理方法
直线l :b kx y += 抛物线
,)0( p
① 联立方程法:
⎩⎨⎧=+=px
y b
kx y 22
⇒0)(2222=+-+b x p kb x k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则有0 ∆,以及2121,x x x x +,还可进一步求出
b x x k b kx b kx y y 2)(212121++=+++=+,2212122121)())((b x x kb x x k b kx b kx y y +++=++=
在涉及弦长,中点,对称,面积等问题时,常用此法,比如
a. 相交弦AB 的弦长
2
12
212
212
4)(11x x x x k x x k AB -++=-+=a
k ∆
+=2
1 或
212
2122124)(1111y y y y k
y y k AB -++=-+
=a
k ∆+=2
1 b. 中点坐标
),(00y x M , 2210x x x +=
, 2
2
10y y y += ② 点差法:
设交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12
12px y = 22
22px y = 将两式相减,可得
)(2))((212121x x p y y y y -=+-
2
121212y y p
x x y y +=
--
a. 在涉及斜率问题时,2
12y y p
k AB +=
b. 在涉及中点轨迹问题时,设线段AB 的中点
为),(00y x M ,
021*******y p
y p y y p x x y y ==+=--, 即0
y p k AB =
, 同理,对于抛物线)0(22≠=p py x ,若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B A 、两点,点),(00y x M 是弦AB 的中点,则有p
x p x p x x k AB 0
021222==+=
(注意能用这个公式的条件:1)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