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 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案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平型关大捷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了解百团大战及其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敌后战场的抗战,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烽火平型关》的图片,引导大家感受当时曲折的抗日斗争经历,展现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的悲壮与坚强。

从而导入本课学习(二)、讲授新课一、平型关大捷为什么会有平型关大捷?你知道其过程和影响吗?教师讲述:1937年9月,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率领下,在平型关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后,八路军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全歼日军。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设计意图:师生围绕平型关大捷,层层推进,互相启发。

问题分三个展开,使学生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

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平型关大捷的分析,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从而让学生对意义有更深的认知。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后怎样进行抗战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页内容,并讲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和苏南等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不同的战法。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21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情况和英勇事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认识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我国敌后战场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抗战的具体情况和英勇事迹,以及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抗战英雄的事迹和品质,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感悟和传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认识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抗战英雄的事迹和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和英勇事迹。

2.难点: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以及抗战英雄的事迹和品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交流对抗战英雄事迹的认识和感悟。

3.案例分析: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敌后战场的艰苦环境和英勇斗争。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抗战英雄的事迹中,感悟他们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

2.视频资料:敌后战场抗战的相关视频。

3.课件:敌后战场抗战的图片、图表等。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敌后战场的抗战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分析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性。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目标】1.了解日本侵华的战略部署与敌后战场的影响。

2.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活动。

3.了解抗战期间的游击战争与地下抗战。

【导学步骤】一、导入主题(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提问学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势力范围有哪些?为什么中国的抗战不均衡?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展开对敌后战场的讨论。

二、敌后战场的影响(15分钟)1.学生围绕敌后战场的概念展开思考,了解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2.教师用PPT介绍日本对华战略部署,对敌后战场的影响进行解释。

3.学生分组讨论敌后战场给中国抗战带来的挑战,并总结出结论。

三、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活动(20分钟)1.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军的历史,并重点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

2.教师以小组形式安排学生阅读教材中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战中的活动相关的内容。

学生分析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的贡献,形成共识。

四、游击战争与地下抗战(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战的概念,并说明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战在抗战中的典型案例。

3.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总结游击战争和地下抗战对抗战胜利的贡献。

五、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抗日战争中各方的贡献,引导学生感受到抗战的艰辛与困难。

六、课后作业1.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准备一个五分钟的展示,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等。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材的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程内容重点介绍了日本侵华的战略部署与敌后战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的抗战活动,以及游击战争与地下抗战。

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战中不同方面的贡献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课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型学讲教学设计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目标要求1.平型关大捷及影响;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及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3.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学习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教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内容个人设计导入新课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作用?敌后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所创造的。

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作用:第一,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战略基地和后方。

它的存在和发展,增强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三,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何建设得好?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的探索和创新,使抗日根据地成为具有强烈包容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摸索和改革,使抗战军民有充实的后勤保障,通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到广泛的群众支持。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优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优课导学案_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了解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史实;知道抗日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情况;掌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2.识读《平行关大捷示意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意图》等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内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导学设想:1.教材简析:本课以敌后战场的抗战为题,教材安排了平行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百团大战三个学习内容。

教学中要首先明确国共合作后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理解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2.学习重难点: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而全面把握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

3.导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设问导学法、列表归纳法4.课前准备:阅读P100—102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事件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搜集阅读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的史料和图片5.课型:授新课导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复习回顾: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大的战役或者会战?然后归纳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研修,交流学习成果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什么战役?是谁指挥了这次战役?2.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什么地方?3.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了哪些敌后抗日根据地?4.为了有效的打击敌人,抗日敌后根据地军民采取了哪些作战方法?5.为了巩固抗日敌后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6.谁在什么区域指挥了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三.从师学艺,释疑解惑,提升自己(一)平型关大捷1.观看PPT结合课本P100第一段内容,描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什么时间,谁指挥哪支部队在何地设伏打击日军,取得了怎样的战果?)1937年9月,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伏打击日军,经过一天激战,取得了歼敌1000多人辉煌战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年月①《地道战》②《血战台儿庄》③《铁道游击队》④《小兵张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

忠勇之气,益寒敌胆。

”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A】A.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B.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C.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思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霾一致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

竞扶危局定神州。

”这百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这场战役是【B】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四、拓展延伸阅读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开赴华北、华中前线之后,坚决地贯彻执行全面抗战的路线,迅速地打开了敌后抗战的局面。

【首战告捷】材料一(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哪场战斗?请简要介绍一下该战斗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答: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八路军--五师在师长林彪的带领下,于平型关设伏,以打击板垣师团。

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材料二在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674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674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型关大捷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影响等;识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掌握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3.正确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自主预习1.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4.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三、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军事上失利后,必然要考虑部队退却方向和找一个落脚地点的问题。

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以决断的语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

这件事,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

”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每天都在关注局势发展,思考战略方针问题。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日军兵力占优势,武器精良,国民党军队以170万之众都难以抵挡其大局进攻,而当时陕北红军总共不到8万人,改编后能上前线的只有3个师4.5万人。

在敌强我弱、统一战线又不巩固的形势下,这点力量如何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有效打击敌人?如何积蓄力量,求得长期生存发展?如何坚持到最后,赢得胜利,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毛泽东冷静思考,反复琢磨,提出了创造抗日根据地的主张。

他说,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

为此,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

(1)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有何不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打击敌人创新了哪些战法?(3)两段材料共同反映了毛泽东的哪一优秀品质?四、随堂演练1.“时间:1937年;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战果:歼敌一千余人;历史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一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一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年月年级科目初二历史课题第二十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编号021A 主备人李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记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形成过程与作用。

◆通过学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形成过程与作用,理解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期间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事迹,体会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反抗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土气。

2.经过: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内的目伪据点,4.战果:百团大被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温馨提示: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战役分别属于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指挥的战役,其区别在于: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守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三、课堂检测1.“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B】①平型关大捷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黄海战役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2.某教授说:“它虽然主要是一次大范围破路运动而不是一场歼灭作战,但它确实是八路军抗日斗争的高潮,而且它也确实履行了敌后战场的使命。

”文中的这场战役【D】A.宣告了抗日战争局部反攻的到来B.是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C.主战场在山东台儿庄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四、拓展延伸1.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A.平型关大捷B.平原大捷C.镇南关大捷D.青浦大捷2.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并创造了多种战法,灵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住平开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战果和意义;
2.能说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名称和根据地军民打击日军的战法。

学习重点:开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原因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平型关大捷
1. 1937年9月, 第一一五师在_______率领下,在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多人。

2.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粉碎了日军_________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了________、_______、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打击日军的战法有________、________、夜袭战、________等。

3.为巩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①根据地建立_________政权,②实行________土地政策,③发展_____。

意义: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三、百团大战1. 年下半年,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_________,振奋________的士气。

在的指挥下,组织了_______个团,对日军发动了地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2.目标:破袭 ,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百团大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发展壮大?
精选
【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一、选择题
1.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台儿庄战役
B.松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松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3.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4.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
A.晋察冀
B.晋妥
C.晋冀豫
D.山东
5.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关系是()
A.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C.互相配合
D.各自为战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谈到游击战的作战原则时,毛主席曾一会儿伸开五指,一会儿收拢拳头,形象地说:“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山地战是考虑便于建立根据地,发展游击战,小游击队可以到平原地区发展。


----1937年8月,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下图是“根据地是战士纺纱织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游击战的作战原则是什么?抗日军民创造了哪些游击战战法?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了调动农民和地主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在根据地实行了哪些政策
精选
和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