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说课课件
小信号放大器.ppt

2.1.1 串联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回路如图2-1所示,图中R是回路损耗电阻, 主要是电感L的铜线损耗。如果电路接入负载,则负载
R、L将成为串联回路中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V是外加
电压。串联谐振电路的信号源宜用电压源,因为恒压 源的内阻接近零。
在图2-1中,信号电压V的频率是变化的,感抗jωL和容 抗1/(jωC)也是变化的,随着工作频率f的变化,回路会
所示。
图2-4 并联回路的幅频特性
2.1.2 并联谐振电路
5.回路的通频带宽度BW 并联回路的通频带也是按3dB带宽定义的。这是指幅频特性 的幅度下降3dB(即由相对值1降至0.707)时,所对应的外 加信号频率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关系。
根据式(2-19)及3dB通频带的定义,由α=0.707可求得
源电压V的Q倍。所以串联谐振回路也称为电压谐振回 路。若V=10 V,Q=50,则VL=VC=500 V。证明这一
点十分重要,这是选取L、C元件耐压条件的依据。
2.1.2 并联谐振电路
并联回路也由电感L、电容C、电阻R组成。这种回路的 应用非常广泛,如通信设备中的前级输入回路,各种 接收设备中高中频放大器的负载回路等都采用并联谐 振回路。图2-3是并联谐振回路的原理电路图。图中,
小信号放大器也称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在通 信电路中除对微弱的高频信号(中心频率在数 百kHz至上千MHz,频谱宽度在20kHz~20MHz 的范围)进行放大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 选频。选频功能依靠选频网络(或称滤波器) 来实现,根据电路构成可分为分散选频和集中 选频两大类:前者为分立元件电路,选频网络 分散在各级放大器之中;后者由固体滤波器件 组成。在分散选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根据 选频网络的不同又分为单调谐放大器、双调谐 放大器及参差调谐放大器3类。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PPT演示课件

Gi=20lgAi=20lg100=40; 放大倍数为1000时,
Gi=20lgAi=20lg1000=60;
第
三
章 单 级 低 频
单 级 低 频
小小
信信
号 放 大 器
号 放 大 器
3.2
3.2.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画法 双电源供电图 单电源供电图 单电源供电习惯画法
第
三
章 单 级 低 频
单 级 低 频
小小
信信
号 放 大 器
号 放 大 器
3.2
3.2.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一、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
1.直流分量 用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 如IB表示基极的直流电流。
2.交流分量 用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的符号, 如ib表示基极的交流电流。
3.总量 是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之和,用小 写 字 母 和 大 写 下 标 的 符 号 , 如 iB=ib+IB, 表 示基极的总量。
单 级 低 频
小小
信信
号 放 大 器
号 放 大 器
3.2
3.2.3 共发射极电路的放大和反相作用
•基极总电流为iB=IBQ+ib •集电极总电流iC=ICQ+ic •集电极与发射极电压vCE=VCE+vce
第
三
章 单 级 低 频
单 级 低 频
小小
信信
号 放 大 器
号 放 大 器
3.2
3.2.3 共发射极电路的放大和反相作用
这时,电路转化成右图 所示:
第
三
章 单 级 低 频
第2章--小信号选频放大器PPT课件

RP
LC r
Q
L C
.
(2.1.7)
11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5)并联谐振回路阻抗频率特性 将式(2.1.3)、(2.1.4)、(2.1.5)代入(2.1.2)
可得并联谐振回路阻抗频率特性电性:
Z
RP
1 jL1C r
RP
1 j 0 L
0
r
0
RP
1 jQ
0
0
C Q
L1 0
0
r
r
(2.1.5)
将式(2.1.4)代入式(2.1.5),则得
Q
L C
.r
(2.1.6) 10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⑵品质因数Q与并联谐振电阻RP 的关系 一般LC谐振回路的Q值在几十到几百范围 内,Q值越大,回路的损耗越小,其选频特性就越 好。将式(2.1.6)代入(2..1.3)可得
.
5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频率特性
图2.1.1 并联谐振回路
.
6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1) 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阻抗Z:
U Z
• •
O
(rjL)(1jC) rjLjC
IS
(2.1.1)
通常r很小,当r<<ωL ,Z可用下式表示 :
Zrj(LLC 1C)
3)电压谐振曲线
图2.1.3 并联谐振回路输出电压调谐曲线
(a)幅频特性
. (b)相频特性
19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2、通频带
1)通频带的定义
当占有一
7
2.1.1 并联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新课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大。
有功率放大作用。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因此不能称为放大器。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一、放大倍数的分类 .电压放大倍数A v iov v A v =A i ioi i A i = A p v i p A A V I V I P P A ⋅===ii oo o 1.电路中各元件名称是集电极电源,通过集电极电阻供给集电结的反向偏压。
-基极电源,通过R b供给发射结的正向偏压。
.单电源供电电路中,G C通过R b供给晶体管发射结所需的正向偏置电压。
.以电位表示电源的放大器画法。
时,在其正半周,发射结导通,负半周,发射结截止,即负)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避免信号的负半周出现截止失真。
地回路的电流,称为偏置电流。
提供偏置电流的目的是为新课把电容视为开路,可计算静态工作点。
V i画出V o 画出V o cA = 40μA50⨯40)μA = 2mA- 2 ⨯ 2)V = 8 V动幅值 ) =(50⨯ 30)μA= 1.5 mA 幅值 =(2 + 1.5)mA = 3.5 mAc 幅值 =(2 - 1.5)mA = 0.5 mA300KΩ300KΩC1C2v CE/V新课)在输出回路中,可列出以下电压方程)将直流负载方程以直线表示:,则交点只有一个,即为静态工作点Q 。
,纵坐标为I CQ 。
CEQ直流负载线斜率增大,当I BQ不变→Q某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直流负载线及静态工作点如图所示新课静态工作点图解是静态(V i 0)时得到,若有信号输入放大器的工作点会有变化,①有交流信号时,i c 包括c R i 、L R i ,故R c 与R L 为并联,则Lc Lc R R R R + ②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1/LR ' 交流负载线必须通过Q 点(因为当V i 变化过零瞬间与静态是相同的)③作交流负载线的步骤.确定静态工作点。
.辅助线过两点:(V G ,0)、(0,LGR V ')。
电子线路教案-第75-76课时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十三)

B.复习
3.4.2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一、电路形式
1.增加基极的下偏置电阻
2.增加射极电阻R e
3.增加射极旁路电容C3
二、电路工作原理
1.直流通路
2.R b1与R b2的连接关系,既非并联,又非串联。
(1)I B很小
(2)I R b1≈I R b2,则R b1与R b2可视为串联。
基极电位
V B =
b2
b1
G
R
R
V
+
·R b2
(3)V B为定值。
3.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因为
C.新授
三、静态工作点计算
V BQ =
2
b
2
b
1b
R
R
R
V
G⋅
+
(分压公式)
V EQ = V BQ-0.7(射极电位)
I EQ =
E
EQ
R
V
(射极电流)
I CQ H I EQ
I BQ = I CQ/β(基极电流)
V CEQ H V G-I CQ(R c+R e)(集-射电压)
四、交流通路的分析
1.射极电阻因C3的作用在交流通路中被短路。
2.射极电阻对交流信号没有影响,即对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无影响。
例题:
(引
导、
分
析)
(引
导、
对
比)
小结: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与固定偏置放大电路比较:偏置方式、电路作用、静态分析方法;引导
梳理
梳理
知识
师生
共议
作业:
1.蓝皮书相关。
强化练习。
第三章 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课题3.1~3.2放大器的基本概念课型新课授课班级17机电授课时数 2教学目标1.了解扩音机的方框图,知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会计算增益2.了解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明确电路中电压电流符号法则等3.理解设置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教学重点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教学难点增益和静态工作点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教学方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三极管的作用已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同时也能通过读图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和增益,但对于增益的求解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对数学习这一块掌握不是很好A .引入在电子线路中,能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转换或较强的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放大器。
B .新授课3.1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3.1.1 放大器概述 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1.方框图2.特点 放大器:1 输出功率比输入功率大。
2 有功率放大作用。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因此不能称为放大器。
3.1.2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一、放大倍数的分类 1.电压放大倍数A vio v v A v =2.电流放大倍数A iioi i A i =3.功率放大倍数A pv i p A A V I V I P P A ⋅===ii oo o 1 二、放大器增益放大倍数较大,可取对数,称为增益G。
单位为分贝(用dB 表示)。
1.功率增益G p = 10 lg A p (dB ) 2.电压增益G v = 20 lg A v (dB ) 3.电流增益G i = 20 lg A i (dB ) 例题:1.放大电路第一级40 dB ,第二级 -20 dB ,求总的增益,(学生思考:变压器是否是放大器)(教师画电路图,讲解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变压器不是放大器)(教师讲解电压放大倍数,学生探讨研究电流和功率的放大倍数)(教师讲解放大倍数的增益表示法,学生练解:总的增益为(40- 20) dB = 20dB2.电压放大倍数为1 000,电流放大倍数为100,功率放大倍数为多少?解:G p= 10 lg (1000 ⨯ 100 ) = 50 dBG v= 20 lg1 000 = 60 dBG i= 20 lg100 = 40 dB3.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0.01,第二级为1 000,求总放大倍数和增益。
第八章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引入新课]谈到“放大”,学生自然而然会问:“放大有什么样的用途?”放大器是把微弱的输入信号,通过电子器件的控制作用,将直流电源功率转换成较强的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放大电路,简称放大器。
“放大”指的是功率放大,即P出>P入放大电路在工业生产过程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扩音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如图所示:[讲授新课]第八章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8.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理(一)电路说明1、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在教学中的位置(承上启下)[提问](1)三极管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电流放大)(2I C=ßI B)(3)它是一个有源的器件吗?(不是,澄清“无中生有”的错误概念)(4)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的条件是什么?(外部、内部条件)2、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图画法A 电路组成:(1)三极管V:采用NPN型硅管;(2)基极电源G B:作用是使发射结正偏;(3)集电极电源G C:作用是使集电结反偏;(4)基极偏置电阻R b:作用是与电源V B一起给基极提供一个合适的基极电流I B,双电源供电又称偏置电阻;(5)集电极电阻R c:作用是将集电极电流i c的变化转换成集-射之间的电压u CE的变化;(6)负载电阻R L(7)耦合电容C1和C2:又称隔直电容,作用是隔直通交,避免了电源与放大电路之间,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直流电流的互相影响,分有极性、无极性两种;(8)“⊥”表示接地,它并不真正接到大单电源供电地的地电位,而表示电路的参考零电位,它只是电路中各点电压的公共端点。
B、电路图画法:单电源供电放大器的习惯画法分析电路:1、I BQ≈V G/R b因为V G、R b为定值所以I BQ也为定值,称为固定偏置电路。
2、I CQ=βI BQ+I CEQ因为I CEQ随T的变化而变化,所以I CQ也随T变化,Q点不稳定,只能用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要求不高的场合。
(二)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1、直流分量:用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 B、I C、I E、U BE、U CE2、交流分量:用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的符号;如:i b、i c、i e、u be、u ce3、总量:是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之和,用小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如:i B、i C、i E、u BE、u CE二、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1、静态:V i=0的状态,称为静态;2、静态工作点Q:V i=0时,晶体管直流电压V BE、V CE和对应的I B、I C统称为静态工作点,分别记作:V BEQ、V CEQ、I BQ、I CQ;由单管共发射极电路可知:I BQ=(V G-V BEQ)/R bI CQ=ßI BQV CEQ=V G-I CQ×R C其中V BEQ=0.7V(硅) 0.3V(锗)例:上图中,已知V G=12V,R C=2KΩR b=220KΩß =60 求Q点。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说课PPT课件

9. 布置课外作业---2′。.
16
作业 书P50 习题3第 3-8 小题
.
15
八、时间安排
1. 组织教学---2′;
2. 温习提问---3;
3. 新课导入---2′; 4.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6′; 5.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5′; 6.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10′;
7.案例分析---5
8. 小结归纳---5′;
2.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有哪几种?
电压放大倍数(Av=vo/vi),电流放大倍数(Ai=io/ii),功率放大倍数 Ap=Po/Pi=I压、电流、功率增益公式?
电压增益:Gv=20lgAv(dB)
电流增益:Gi=20lgAi(dB)
功率增益:Gp=10lgAp(dB)
Ib、Ibm分别表示基极正弦电流有效值和峰值
.
10
三、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1.静态
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2.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 状态,这些电流、电压的数值可用BJT特性曲线上一个确 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Q ,设置静态工 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 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 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
12
5.直流通路
6.计算公式
IBQ=EC-VBEQ / RB (VBEQ硅管0.7V,锗管0.3V) ICQ=BIBQ VCEQ=EC-ICQ*RC
.
13
7.例题讲解(同学做,老师辅导,讲解) 见书P47.
.
14
七、总结、布置作业
本次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单管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及其各个元件的作用,讲了电路中 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还讲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使同学知道了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作 用,及其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仔 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 2、应用愉悦教学的原理,尝试成功教学法,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教学难点: 公式的灵活应用
五、教学媒体
讲解用板书。并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其教学 重点。
5.直流通路
6.计算公式 IBQ=EC-VBEQ / RB ICQ=BIBQ VCEQ=EC-ICQ*RC
(VBEQ硅管0.7V,锗管0.3V)
7.例题讲解(同学做,老师辅导,讲解) 见书P47.
七、总结、布置作业
本次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单管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组成及其各个元件的作用,讲了电路中 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还讲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使同学知道了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作 用,及其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作业 书P50 习题3第 3-8 小题
三、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1.静态
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2.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 状态,这些电流、电压的数值可用BJT特性曲线上一个确 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Q ,设置静态工 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 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 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3. 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1) 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静态值
2) 选取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以防止电路产生 非线性失真。保证有较好的放大效果 4.处于静态工作点时的三个参数 在放大电路中,当有信号输入时,交流量与 直流量共存。将输入信号为零、即直流电源单独 作用的时候晶体管的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 管压降 Ube和 c-e 间电压 Ube称之为静态工作点 Q,常将Q点记作IBQ、ICQ、UBEQ、UCEQ。
电压增益:Gv=20lgAv(dB) 电流增益:Gi=20lgAi(dB) 功率增益:Gp=10lgAp(dB)
3.新课教学(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 (板书)
一、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1.电路的组成(如图) 2.各元件的作用
EC是基极与集电极电源,作用是通过 偏置电阻RB,供给三极管发射结正向偏压, 通过集电极电阻Rc供给集电结反向偏压, 使三极管能工作在放大状态。 注意:基极偏置电阻RB要用值恰当,防止 通过RB供给三级管基极所需的正向偏流过 大,烧坏三极管。
C1、C2是耦合电容,具有通交流阻直流 的特性,它使交流信号顺利的通过晶体管 得到放大传输到RL,又使晶体管中流过的 直流电流与输入信号源以及输出负载RL隔 开,不受它们影响。 RB是基极电阻,又称偏置电阻。作用是 使三极电极短 路,限流调压。 RL是负载电阻,例如:耳机、扬声器或 下一级放大电路。
一、材料分析
本次内容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 版的《电子线路》(第1版)陈其纯主编, 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的精品教材。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是本教材《电子线 路》中第3章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第2节 的内容,是学习放大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我们面对的是中职学校电子类的学生。有些同 学学习主动性不是很强,但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 2、学生通过前一章的学习,对三极管知识有了认 识,知道三极管的参数、工作电压、作用等知识。 3、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本次的学习内容、 方法和要求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
二、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符号写法的规定
直流分量:用大写字母和大写下标的符号:IB
交流分量:用小写字母和小写下标的符号;ib
总量:是直流分量与交流分量的和,用小写字母和大写 下标的符号:iB=IB+ib
正弦波:ib=Ibmsin wt =1.414Ibsin wt
Ib、Ibm分别表示基极正弦电流有效值和峰值
4、学生已经在电工基础中学习了电压、电流、欧 姆定律等基础性的知识,对电子线路的学习有很 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知道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知道 各元器件的作用,会分析其工作原理。 2、能够画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技能目标: 1、 能够画出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能够画出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用PPT投放案例和仿真。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上课——起立——坐下,巡视学生到课情况,督 促学生拿出教材。 2.温习提问
1.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放大电路?
能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转换成较强的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放大电路, 简称放大器。
2.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有哪几种?
电压放大倍数(Av=vo/vi),电流放大倍数(Ai=io/ii),功率放大倍数 Ap=Po/Pi=Io*Vo/Ii*Vi=Ai*Av 3.放大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增益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