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1234
版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版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施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脚手架施工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版门式移动脚手架应运而生。
它具有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
本文将针对版门式移动脚手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1.设计方案: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具体建筑项目的需求,设计出版门式移动脚手架的结构和尺寸,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准备好所需的钢管、连接件、扣件等材料,并进行检查确认。
3.设备准备:准备好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等施工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设备。
三、施工程序1.安装地基:首先要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地基进行检查和处理。
确保地基承重能力和平整度符合脚手架安装的要求。
2.搭建主体结构:按照设计方案,搭建好版门式移动脚手架的主体结构。
首先,根据需要搭建立杆,并利用连接件将立杆连接起来。
然后,根据需要搭建横杆和斜杆,用扣件将它们固定在立杆上。
3.安装平台板:在主体结构搭建完成后,安装平台板。
将平台板放在横杆和斜杆上,用螺栓将其牢固固定。
4.调整平整度:在平台板安装完成后,对整个脚手架进行调整,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要求,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5.安装附属设施:根据需要,安装脚手架的附属设施,如安全网、安全通道等。
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绳等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专业操作。
2.固定稳固:搭建脚手架时,要确保每个结构的固定稳固。
检查并确认所有螺栓、扣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3.施工环境:施工区域要保持整洁,防止杂物掉落。
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以避免行人误入。
五、施工验收1.构件检查:在施工完成后,对搭建的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构件和连接件状态良好,没有损坏或松动。
2.安全检查:对脚手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结构稳定性、平整度、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等方面。
门式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相关推荐门式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精选8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门式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门式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1为进一步贯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规范施工安全生产,根据该工程建筑结构和施工特点、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位于建筑面积x平方米,长x米,宽x米,高度x米。
1.2基础处理,采用夯实、找平。
2搭设方案2.1材料及规格选择根据jgj59-99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φ48×3.5mm,并使用钢扣件。
2.2搭设尺寸2.2.1搭设总高度米,要求随施工进度搭设,高度超出施工层1.5米。
2.2.2搭设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双排脚手架,架体立杆内侧采用安全密目网全封闭围挡施工。
3.2米高搭设首层平网,随施工进度设随层网,每隔6米设层间网。
2.2.3构造要求2.2.3.1立杆间距1.5米,立杆基础垫通长板(20cm×5cm×4cm 长的松木板),使用钢底座(1cm×15cm×8mm的钢板)。
底座中间设置钢管芯子,高度大于15cm。
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
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
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
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
立杆垂直偏差,架高30 m以下时,要求不大于架高的1/200。
2.2.3.2大横杆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5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20cm。
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doc1.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风格一)1.1 施工目的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效率,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 施工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搭建、拆除和使用工作。
2. 施工准备2.1 施工人员本施工需要有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督。
2.2 施工材料和设备2.2.1 门式移动脚手架:购买或租赁符合标准的移动脚手架2.2.2 安全防护设备: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等2.2.3 工具:扳手、螺丝刀、锤子等2.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3.1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隐患2.3.2 环境准备:清理工地周围的障碍物和垃圾2.3.3 脚手架组装:按照脚手架的组装图纸和操作规范进行组装3. 施工过程3.1 脚手架搭建3.1.1 确定搭建位置和高度3.1.2 将脚手架基座放置在牢固的地面上3.1.3 按照脚手架的组装图纸和操作规范进行组装3.2 脚手架使用3.2.1 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脚手架没有松动和损坏3.2.2 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3.2.3 按照工程需要,将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放置在脚手架上3.3 脚手架拆除3.3.1 组织人员拆除脚手架3.3.2 检查脚手架的损坏情况3.3.3 将脚手架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4. 安全措施4.1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防护设备4.2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3 施工过程中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4.4 定期进行脚手架的检查和维护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指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的法律规章。
5.2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指建造项目所需的安全设备、安全技术和安全条件。
5.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证明文件。
---------------------------------------------------------------------------2. 门式移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风格二)1. 施工目的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确保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安全搭建和使用,提升施工效率。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门式移动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具有移动灵活、安全可靠、装拆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短期工程等多种场所。
下面就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工具准备1. 底座: 底座是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基础,需要确保底座结实稳定。
2. 竖杆: 竖杆是连接底座和横杆的支撑杆,需要保证竖杆的垂直度。
3. 横杆: 横杆是连接竖杆的水平杆,需要选择适当长度的横杆进行连接。
4. 斜杆: 斜杆通常由钢管或铁丝绳制成,用于加固门式移动脚手架的稳定性。
5. 托板: 托板是脚手架的工作面,需要选择质量好的托板,确保承重能力。
二、脚手架的搭建1. 清理场地: 在搭建脚手架之前,需要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布置底座: 根据所需高度和长度,将底座平整地铺设在场地上,并采用水平仪进行调整,确保底座平稳。
3. 连接竖杆和横杆: 将竖杆插入底座中,用联接杯连接横杆和竖杆,保证横杆与竖杆的连接牢固。
4. 固定竖杆: 确保竖杆垂直,使用调节杆将竖杆固定在底座上。
5. 安装托板: 将托板安装在横杆上,使用扣板或扣钉固定,确保托板牢固并能承受工作负荷。
6. 加固脚手架: 在脚手架的边缘设置斜杆,通过与竖杆和横杆的固定,使整个脚手架更加稳固。
三、脚手架的使用和拆除1. 使用: 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防滑和防坠落,并使用安全带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拆除: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拆除脚手架。
首先,移除托板,然后拆除斜杆,再逐步拆除竖杆和横杆,最后拆除底座。
四、安全措施1. 培训人员: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脚手架操作知识和技能,进行安全培训。
2. 检查脚手架: 施工前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完好无损,并采取相应修复措施。
3. 安全防护措施: 提供合适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装备,并强制要求操作人员佩戴。
4. 监测脚手架: 按照规定周期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门式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门式活动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1.1. 材料准备在开始门式活动脚手架的搭设前,应先明确所需使用的材料,包括:•脚手架竿材料:可采用铝合金、钢管等材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规格和数量;•脚手架配件:如连杆、支架、卡环、转接头等;•绳索、安全带、安全网等安全装备;•工具箱:包括量具、扳手、螺丝刀、绞盘等;•其它辅助工具和消耗品。
1.2. 现场勘察和施工计划制定在开始搭设脚手架前,应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场地的大小、形状、地形等情况,确定脚手架的搭设位置和方向,以及脚手架的使用要求和施工计划。
在施工计划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的时间、人员、材料等因素,合理制定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门式活动脚手架搭设步骤2.1. 搭设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搭设门式活动脚手架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1. 施工场地清理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上没有杂物、碎石等障碍物。
2.1.2. 建立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场地周围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周围行人注意施工现场。
2.1.3. 组织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人员,包括指挥人员、现场工人、配合人员等,按照施工计划和人员分工进行施工。
2.1.4. 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及保证施工场地的安全。
2.2. 建立门式活动脚手架主体结构门式活动脚手架的主体结构建立是脚手架搭设的关键,下面是门式活动脚手架主体结构建立的步骤:2.2.1. 搭设基础支撑构件在施工场地上,按照脚手架设计要求,搭设基础支撑构件,主要包括固定端架和活动端架。
2.2.2. 安装立杆和横杆在基础支撑构件上,安装立杆和横杆,竖向和横向相间安装。
2.2.3. 安装水平杆在横杆上安装水平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和水平性。
2.2.4. 搭设梯子在立杆上搭设梯子,方便工人上下脚手架。
2.2.5. 铺设脚手板在水平杆上铺设脚手板,为工作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
2.3. 安装门式活动脚手架配件在门式活动脚手架主体结构建立后,需要安装一些配件,以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面是安装门式活动脚手架配件的步骤:2.3.1. 安装斜杆在脚手架的立杆和横杆之间安装斜杆,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
移动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移动门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方案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搭设脚手架的地方,以提供施工人员操作及材料运输的便利。
移动门式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搭设脚手架的方式,具有搭建方便、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施工方案旨在规范移动门式脚手架的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内容:1.移动门式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2.移动门式脚手架的加固和稳定。
三、施工步骤:1.确认施工区域:施工前需要仔细检查施工区域的地基情况和周围环境,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无障碍物,并做好相应防护工作。
2.建立施工组织制度:明确脚手架施工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和作业流程。
3.施工准备工作:(1)进行脚手架材料的验收和清点,确保材料完好无损。
(2)搭设脚手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
(3)对搭设脚手架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4)制定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4.搭设脚手架:(1)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进行脚手架的设置和展开。
(2)按照脚手架安装说明,进行脚手架组装和固定,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3)根据需要设置钢管、钢管横杆、脚手架框架、螺栓、连接器等组件。
(4)安装脚手架板,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
(5)搭设脚手架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移动脚手架:(1)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根据需要进行脚手架的移动,注意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和平衡。
(2)移动脚手架时,应有专人负责,其他人员需与脚手架一同移动,并注意脚手架与周围构筑物的安全距离。
6.脚手架的加固和稳定:(1)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对脚手架进行加固,包括对脚手架的水平度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
(2)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随时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松动,是否需要及时加固。
(3)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和积水,确保脚手架的平稳和安全。
(4)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拆除,注意安全。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立警戒线,并配备相关警示牌,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1. 引言门式移动脚手架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辅助设备。
它能够提供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工作平台,并且具有方便搭设和移动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包括搭设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1 设计方案确认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确认门式移动脚手架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脚手架的高度、长度、宽度等参数,以及承重能力、稳定性等要求。
2.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清单,包括钢管、螺栓、脚轮等。
同时,需要对所购买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3 器材检查对门式移动脚手架所使用的各种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脚轮是否正常运转、承重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3. 搭设流程3.1 基础施工在进行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搭设之前,需要先进行基础施工。
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障碍物。
然后,在搭设位置上进行基础垫层铺设,保证地面平整。
3.2 主架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首先安装门式移动脚手架的主架。
一般来说,先安装两端的立杆,然后根据需要搭设的长度,逐渐连接中间的立杆。
安装时要保持立杆的垂直度,并使用螺栓将立杆与地面固定。
3.3 横梁与斜支撑安装在主架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横梁和斜支撑。
横梁的安装要求平整且均匀分布。
斜支撑的安装则是为了增加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需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3.4 脚轮安装门式移动脚手架需要具备移动性,因此需要安装脚轮。
脚轮一般安装在主架的底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脚轮的安装位置应均匀,且轮子的方向一致。
3.5 安全设施设置在搭设完成后,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这包括扶手、脚踏板、安全网等。
扶手的设置可以提供安全的抓握支撑,脚踏板则能够增加工作平台的稳定性,安全网则用于防止物品掉落。
4. 安全注意事项在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门式移动脚手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门式移动脚手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门式移动脚手架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搭建工具,它能够提供良好的高空作业条件,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施工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制定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认施工区域的承重情况以及地基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施工任务确定搭建脚手架所需的数量和高度。
2.确定脚手架的搭设位置,并设计合理的出入口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出入。
3.检查脚手架的质量和完好情况,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二、搭建脚手架过程1.按照设计要求,按照搭建流程依次进行脚手架的各个节点的搭设。
2.在搭设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脚手架材料和连接件,严禁使用劣质材料或者不符合标准的连接件。
3.搭设过程中要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必要时使用斜撑或者加固件进行加固。
4.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脚手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三、脚手架使用过程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使用脚手架前,必须检查脚手架的各个部分是否完好,各个连接件是否固定可靠。
3.在使用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载荷限制和作业人数限制进行操作,严禁超载作业或者人员过多。
4.使用脚手架过程中,必须穿着防滑、防静电的工作鞋,并佩戴安全带,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脚手架拆除过程1.在拆除脚手架前,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脚手架的各个部件没有破损和变形,并且连接件牢固可靠。
2.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按照反向顺序进行,严禁将脚手架的连接件猛力拉扯或者敲击,以免影响脚手架结构的稳定。
3.拆除完毕后,必须清理并检查工地,确保没有遗留物和安全隐患。
总结来说,门式移动脚手架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是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只有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注意安全,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南宁万达茂一期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南宁万达茂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湖南长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南宁万达茂项目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东至良堤路、西至滨堤路、北至青坪大桥(规划)、南至青山大桥(规划)及五象大道。
项目地块总规划用地面积47.29万平方米,一期规划用地面积33.69万平方米。
工程由北向南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为住宅用地一,有13栋7层住宅;B区为住宅用地二,包括5栋12层住宅,4栋18层住宅,4栋33层住宅;C区为文化旅游中心,包括金街、五星度假酒店、儿童乐园、主题乐园,以及8栋100米高写字楼;D区为住宅用地三,由9栋48层高层住宅组成。
其中一期工程包括B区部分,C区部分,D区全部。
其中一期住宅建筑面积52.168万㎡,其中地上43.478万㎡,地下8.69万㎡,含B1、C1、D1、D2四个区。
B1区:住宅楼共8栋塔楼,其中12层(36m高)6栋,18层(60m高)2栋,均为一层地下室,两层商业;净用地面积10230.3㎡,总建筑面积106745.1㎡,地上总建筑面积78214㎡,地下建筑面积28531.1㎡,商业建筑面积10600㎡;住宅总套数494套,机动车停车位515辆。
C1区:金街(室外步行街)地上两层,无地下室;建筑占地面积12087.87㎡,总建筑面积23500㎡。
D1区:住宅楼共9栋,每栋均为48层(150m高),地下室两层;建筑占地面积19476㎡,总建筑面积439315㎡,地上建筑面积357815㎡,地下建筑面积81500㎡。
二、编制依据1.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以及强制性条文;4.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5. 南宁万达茂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三、脚手架材料要求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13-1999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2.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ø48,其壁厚不得小于3.0mm。
3.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4、连接外径48mm钢管的扣件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连接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1.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扫地杆固定脚轮→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板)→装水平架→装抛撑→装剪刀撑→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2. 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1)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搭、拆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由经安全教育持上岗证的架子工承担,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得操作。
3)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4)搭、拆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带钉的鞋。
5)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
6)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7)施工中发现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
8)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9)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
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10)移动操作平台上的操作工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保险带(连接平台防护栏),穿防滑鞋。
11)应设专人对脚手架进行时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避免大的事故的发生。
12)在搭设脚手架的同时,必须设置登扶梯,严禁在脚手架上攀登。
13)搭拆现场以及使用阶段必须作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内。
14)严禁将拆卸下来的材料和杆部件向地面抛掷。
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并堆码整齐,保持现场文明3. 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是吊顶施工临时结构,它要在出站层吊顶施工中承受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
3.1.2 四轮移动式脚手架操作平台详见附录详图。
3.2 施工准备移动平台的地面必须平整。
3.2.1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要求,向搭、拆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2按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板材、轮子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2.3经检查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的放在耐磨地坪上,并于地坪面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3.3移动门式架搭设工艺1)搭设要求①为了满足现场吊顶施工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安全等要求,决定部分采用移动式作业平台进行施工。
移动式作业平台采用钢管连接,移动轮采用万向轮。
②搭设所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万向轮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搭设工艺平台面满铺2m长50mm 厚脚手板,周边设置可拆卸的0.6m高防护栏杆,栏杆周围扎密目网。
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杆件必须与门架同步搭设,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
3.4使用要求:1)配件应与门架配套,并应与门架可靠连接;架体在使用时,应当关闭锁止装置并设置脚部限制固定,限制其移动,可搭设抛撑,当门架高上升至两步架时,应增加下榀门架数量,使架体成“品”字型,以保证架体稳定性。
移动门架仅用于装饰操作,高度不应超过6米。
2)门架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连接棒与门架立杆配合间隙不应大于2mm。
3)架体移动时,上部应没有作业人员。
4)在作业平台上操作时,应当系挂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挂在¢6安全钢丝绳上。
5) 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 作业平台上严禁堆放材料,临时需要使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防止坠落伤人。
7)拖动操作平台时,应设10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
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移动。
8)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门式架操作平台,或沿平台拉设。
5.4 使用过程中的要求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拖动操作平台时,应设10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
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动。
移动式操作平台上人作业前,应将中间立柱与地面之间垫实,避免两个铁轨轨道直接力。
装饰工程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施工方案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式脚手架操作平台,或沿平台拉设。
6.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验收1)移动式操作平台在使用前,搭设完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本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确认操作平台搭设牢固,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2)板材按规范要求固定牢固。
3)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M2,严禁超载;架上严禁堆放或搬运材料物品,杂物要及时清理。
4)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的规定7.轨道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1)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时,应由专人负责监护。
2)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前,应将平台上的留存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
3)平台拆除顺序一般为板材→栏杆→剪刀撑→横杆→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
不准上下同时拆除。
4)拆下的杆件和配件分类堆放,运至室外。
并及时按品种、规格放整齐。
五、门形脚手架的结构计算1 单元门形架的力学分析1.1门形架的单元组合门形架的单元组合如图1,其主要组成构件有门架、平行架(或钢脚手板)和十字撑,三者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
图1 单元门形架构造图其中构造最复杂的是门架,其立柱带有辅助立杆及连接横杆,特点是杆系的组合不符合结构力学计算的基本条件。
其次的是横梁,上下两根直杆中间以短立杆相接也不能构成桁架体系。
考虑到立杆上端及横梁具有较大刚度,视为底脚处为铰的刚架基本上是合理的。
两个门架之间采用平行架及十字撑形成双排脚手架的大面。
门形架大面的杆系连接也有其独特之处,即十字撑端部并不在立杆和横杆的交点处。
而且十字撑杆刚度很小不能承受压力,因而只能认为有一根拉杆存在。
从直观上看十字撑的存在可以使大面稳定,但静力计算可知斜杆内力并不唯一。
说明大面本身的稳定是薄弱的,最终需要一个端部稳定体系予以支撑。
图2 单元门形架的荷载与计算筒图1.2单元组合的荷载门形架所承受的荷载如图2所示,共有三种荷载:①由上层门架传下来的立柱轴向力N。
它只在立柱内产生轴力并不产生弯矩。
②横梁上作用的脚手板及施工荷载g。
③侧向均布风荷载p。
其中侧向风荷载可以化成结点荷载进行计算。
在验算立杆截面应力时附加均布风载的弯矩值即可。
1.3单元组合的内力分析由于刚架是超静定结构,内力受杆件刚度的影响。
而门形架本身的组合又不符合结构力学的条件,因而只得假设杆件的EJ值。
为了使计算简化,假设横梁与立柱为等截面,且二者的EJ值相等。
此时单体门架的计算如下:①横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3)M1=(qL2/8)×(2h+L)/(2h+3L)M2=(qL2/8)×[1-(2h+L)/(2h+3L)]R A =(1/2)×qL RB=(1/2)×qL②侧向结点荷载内力分析(图5)M 3=ph/2 VA=VB=p/2 RA=RB=ph/L图3 横梁均布荷载图图4 侧向结点荷载弯矩反力图弯矩反力图③十字撑平面内力分析(图5)按照十字撑平面杆件的实际位置,连接点位置在立杆的中间,粗略的观察可以认为立杆中心受压的计算长度缩短为h。
但在横向荷载p的作用下,对左右脚点取矩所得斜杆内力不同,也即没有确定解。
说明此杆系为瞬变体系。
因而只假设斜杆通过结点才能计算。
图5 十字撑平面斜杆假设位置1.4强度验算及实例门架跨度L=1.2m;高度h=1.7m;门架间距B=1.8m;侧向风荷载p=350N/m2,横梁均布荷载q=(350+2700)N/m2(脚手板及施工荷载);上部门形架立柱荷载N=595N。
横梁的截面积(图6)A1=3.04cm2;A2=1.51cm2;立柱主杆横截面积A=3.04cm2。
图6 横梁截面计算横梁惯性矩:I=1.51×5.32+3.04×2.72=65.14cm4W=I/y=65.14/6.66=9.78cm3①垂直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q=3050N/m2×1.8m=5490N/mM1=(qL2/8)×(2h+L)/(2h+3L)=(5490×1.22/8)×(2×1.7+1.2)/(2×1.7+3×1.2)=988.2×0.657=649N-mM2=(qL2/8)×[1-(2h+L)/(3h+3L)] =988.2(1-0.657)=339N-mR A =RB=1/2qL=0.5×5490×1.2=3294N②侧向结点荷载p作用下内力分析P=p×B×h=350N/m2×1.8×1.7=1071NM3=ph/2=1070×1.7/1.2=910N-mR A =RB=ph/L=1070×1.7/1.2=1517N③横梁强度验算跨中弯矩最大应力:δ=M1/W=649×103/9.78×103=66.37N/mm2<f=215N/mm2 (合格) 角点最大弯矩:M=M1+M3=339+910=1249N-m该处截面抵抗矩无法计算,但依据横梁抗弯矩对比,其值大于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