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会】

主题预期效果
学生能够认识到规矩的重要性, 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
。
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形成良好 的班级氛围。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个人和班级的共同发展。
02 规矩的重要性
规矩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
规矩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 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 范。
意义
规矩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们 交往的基础,它能够保证社会生 活的正常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和 公平正义。
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从上学、放学、上课、课间休息等日常行为做起,严格遵守学校 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礼仪礼貌
学会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注重礼仪礼貌,做到言行举止得 体。
培养卫生习惯
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
坚持不懈,持续遵守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 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0
目录
CONTENTS
• 班会主题介绍 • 规矩的重要性 • 无规矩的后果 • 如何建立和遵守规矩 • 如何培养良好的规矩意识 • 总结与展望
01 班会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01
02
03
班级建设
为了加强班级管理,提高 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 班级氛围。
一个人如果没有规矩,他可能会沉迷 于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忽视自己的 学习和工作,导致职业发展受阻或学 业成绩下降。
社会现象案例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规矩,可能会出现 贪污腐败、欺诈行为和不公平的竞争 环境,导致社会不公和不稳定。
04 如何建立和遵守规矩
家庭中规矩的建立和遵守
家庭规矩的建立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家庭规矩,如作息时 间、饮食规定、礼仪规范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师开场白教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导同学们思考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规矩?规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2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对规矩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规矩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秩序和公平。
第二章:规矩的重要性2.1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实例,阐述规矩的重要性,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强调规矩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2.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规矩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思考没有规矩可能带来的混乱。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章:规矩的种类3.1 教师讲解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规矩,包括家庭规则、学校规定、社会法律法规等。
强调遵守各类规矩的必要性。
3.2 学生互动小组活动:让学生列举自己生活中常见的规矩,并讨论这些规矩的作用。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成果。
第四章:规矩的遵守与执行4.1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遵守和执行规矩,如遵守交通信号灯、按时完成作业等。
强调自觉遵守规矩的重要性。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矩的场景,如在公共场所排队、在课堂上安静听讲等。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角色扮演的经验和体会。
第五章:规矩与自由的关系5.1 教师讲解教师阐述规矩与自由的关系,指出遵守规矩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和权益。
引导同学们思考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行使自由。
5.2 学生讨论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规矩对个人自由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在遵守规矩的基础上实现自由。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规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鼓励同学们自觉遵守规矩,做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提醒同学们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合理行使自由,共同维护和谐的生活环境。
第六章:规矩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6.1 教师讲解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规矩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如课堂纪律、宿舍管理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含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列举生活中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例子,让学生讨论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不遵守规则的坏处。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以及如何引导他人遵守规则。
4.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遵守规则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面对不遵守规则的现象。
6. 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践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观察身边遵守规则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2. 准备课后实践的任务,如观察身边的规则遵守情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规则遵守情景,引起学生对规则的思考。
2. 案例分析:分享几个关于规则遵守与违反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关于规则遵守的小游戏或活动,之后在班级内分享。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情境下遵守规则的场景。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班级规则制定会议,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
2. 开展一个“我是规则小卫士”的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遵守规则,并监督他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一5班主题班会(班主任:杨雪芹时间:2010.11.11)一、教学目标1、总结班里进步与存在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2、树立信心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渗透理想教育。
3、学会处理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关系,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二、德育目标通过总结与比较,正确认识存在不足,树理想立信心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三、教育重点、难点1、正确认识自己,树理想立信心,统一思想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2、树立理想、树立纠偏信心、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以讲述的方式组织活动,师生互动,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讨论模式五、班会课流程第一部分:典故导入班主任导入:以“规矩”、“方圆”的典故导入这次班会课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什么是“规”、“矩”呢?如何才能画出理想的“方”和“圆”呢?(学生举例回答问题)第二部分:自查、他查,查缺补弱目前我们的班级里还存在不少问题!听我的问题,想一想你是否有下面我所说的这些类似行为?你的行为对你、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吗?1.你为班集体尽力了吗?2.你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负责吗?3.政府、社会、家长对小孩学习何等重视,整个社会都在重视学习,尊重知识。
在废墟上升旗,在帐篷里上课,艰苦环境下孜孜以求学习,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敬重吗?回头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学习态度? 睡觉? 玩手机? 吃东西? 不交作业?不理睬老师的课堂管理等等现象!4.从自己的角度看,诸如此类的现象你认为:这是对自己负责吗?个人得到了什么?对将来有什么受益?集体受益吗?5.从他人的角度看,与学生的行为要求协调吗?对得起辛劳的父母吗?这样做将学到什么?怎样去适应社会将来的需要?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素质?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怎么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路在脚下!在每一同学的脚下!为什么?你迟到、旷课――是因为你不想严刻要求自己!你打架、破坏公物——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你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喜欢你!等等!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形象的话,请记住下面的方法:过去的事情不管怎样,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的行为如何才能变得更好!给人的印象变得更好!我们班应该是:团结、合作;遵规、守纪;勤学、拼搏;谦虚、上进;是时代对我们素质的希望和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知识分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总结班里进步与存在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2、树立信心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渗透理想教育;3、学会处理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关系,统一思想,培养;二、德育目标;通过总结与比较,正确认识存在不足,树理想立信心;树立纠偏信心、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教学目标1、总结班里进步与存在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2、树立信心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渗透理想教育。
3、学会处理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关系,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二、德育目标通过总结与比较,正确认识存在不足,树理想立信心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三、教育重点、难点1、正确认识自己,树理想立信心,统一思想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2、树立理想、树立纠偏信心、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以讲述的方式组织活动,师生互动,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讨论模式五、班会课流程第一部分:典故导入班主任导入:以“规矩”、“方圆”的典故导入这次班会课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什么是“规”、“矩”呢?如何才能画出理想的“方”和“圆”呢?(学生举例回答问题)第二部分:自查、他查,查缺补弱目前我们的班级里还存在不少问题!听我的问题,想一想你是否有下面我所说的这些类似行为?你的行为对你、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吗?1.你为班集体尽力了吗?2.你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负责吗?3.政府、社会、家长对小孩学习何等重视,整个社会都在重视学习,尊重知识。
在废墟上升旗,在帐篷里上课,艰苦环境下孜孜以求学习,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敬重吗?回头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学习态度? 睡觉? 玩手机? 吃东西? 不交作业?不理睬老师的课堂管理等等现象!4.从自己的角度看,诸如此类的现象你认为:这是对自己负责吗?个人得到了什么?对将来有什么受益?集体受益吗?5.从他人的角度看,与学生的行为要求协调吗?对得起辛劳的父母吗?这样做将学到什么?怎样去适应社会将来的需要?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素质?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怎么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路在脚下!在每一同学的脚下!为什么?你迟到、旷课――是因为你不想严刻要求自己!你打架、破坏公物——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你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喜欢你!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形象的话,请记住下面的方法:过去的事情不管怎样,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的行为如何才能变得更好!给人的印象变得更好!班应该是:团结、合作;遵规、守纪;勤学、拼搏;谦虚、上进;是时代对我们素质的希望和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主题班会背景:开学一个多月来,学生的纪律与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树立学生的信心,督促学生的进步。
二、教育活动目标:总结同学进步地方,树立信心。
指出存在不足的地方,希望全体同学引起注意,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
三、教育活动过程:(一)通过图片回忆一起走过的一个多月的来情况。
(二)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
你是否有这种或类似的行为,你的行为对你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吗?看教室的地面干净吗?桌椅摆放的整齐吗?你的不良行为对自己和父母负责吗?(三)怎样做才能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谈谈你的想法?你迟到、旷课――是因为你不想严刻要求自己。
你打架、破坏公物——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
你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喜欢你。
教师小结: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形象的话,请记住下面的方法:过去的事情不管怎样,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的行为如何才能变得更好。
从严要求自己。
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课后总结与反思:是时代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无论今后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团结合作、勤奋守纪这些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我们班更好发展,请全班同学应该从今天起,学会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更应该落实在日常具体行动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的】为了使全班同学进一步了解、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遵规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中学生。
【活动简介】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生活实例窥探、行规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文明倡议书签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活动过程】主持人语: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个教室里开展开学以来第一次班队活动,我想,咱们开学已经一个月多了,我不知道大家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有所了解,又是否落实到行动中了.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举办一次班队活动.二、由生活中的点滴谈起三、《是对还是错》班主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规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规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2.培养学生“遵守规矩”的意识和习惯,掌握与规矩相关的基本知识;3.经过班会活动的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守规矩、自觉接受自我约束,更好地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规矩的定义规矩是指人们为了维护生活秩序而制定的规定和标准,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制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的存在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2. 规矩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规矩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也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对于个人来说,遵守规矩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自制力和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而对于社会而言,规矩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3. 规矩和学习学习也需要遵守规矩,因为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秩序纪律,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4. 原则与方法班会活动,以讨论、交流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规矩。
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如视频、图片、讲解、互动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活动1. 规矩你我他(互动游戏)把学生分为小组,组员之间互相问答,了解彼此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遵守的规矩。
通过游戏,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规矩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守规矩的重要性。
2. 小小小规矩(小品、课外阅读、朗诵、卡通人物)可以通过制作小品、课外阅读、朗诵、卡通人物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各种规矩,如交通规则、学校规矩、社交礼仪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遵守规矩、自觉自律,学会用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
3. 规则书画班级可以设计一幅图画,以规矩为主题,让学生一起参与,在图画中描绘班级的规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参与到规矩制定中来,从而形成一种班级凝聚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孟子早就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就会乱糟糟,生产就会处于瘫痪。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法规,你骑车乱闯红灯,我驾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交通必然陷于混乱。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纪律要求,必然会影响学生日常习惯的养成,导致学习松弛,违纪成风,学生健康地成长。
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1师言: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我们只会学习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合格的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德育规程》。
二、继续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德育规程》1、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德育规程》。
要求:在自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在组内互相讨论,加深理解。
2、汇报自学所得。
3、师言: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德育规程》的要求中,自己的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还需要改进。
4、在学生反省、自查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改进的措施。
5、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几点,并且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按要求去做。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二条中,关键在于“平等待人”、“主动”与“尊重”这几方面,对照自己平时的表现,看看自己是否按要求做到这几点。
注意关键在于行动,我们应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针对于班内起外号的现象引导学生互相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2)《小学生德育规程》的第四条中,同学们已经理解到父母是不容易的,我们无时不在用心来关爱我们,因此对待自己的父母应该尊重、敬爱、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
(引导学生可以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的付出)三、卫生工作1、让学生说一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卫生情况(可以是不足,也可以是表扬)2、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对于班里做值日不负责的现象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1、总结班里进步与存在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2、树立信心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渗透理想教育;
3、学会处理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关系,统一思想,培养;
二、德育目标;通过总结与比较,正确认识存在不足,树理想立信心;
树立纠偏信心、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教学目标
1、总结班里进步与存在问题,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2、树立信心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渗透理想教育。
3、学会处理个人行为与班集体关系,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二、德育目标
通过总结与比较,正确认识存在不足,树理想立信心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统一思想培养集体观念。
三、教育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自己,树理想立信心,统一思想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2、树立理想、树立纠偏信心、促进班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以讲述的方式组织活动,师生互动,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讨论模式
五、班会课流程
第一部分:典故导入
班主任导入:以“规矩”、“方圆”的典故导入这次班会课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什么是“规”、“矩”呢?如何才能画出理想的“方”和“圆”呢?(学生举例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自查、他查,查缺补弱
目前我们的班级里还存在不少问题!
听我的问题,想一想你是否有下面我所说的这些类似行为?你的行为对你、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吗?
1.你为班集体尽力了吗?
2.你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负责吗?
3.政府、社会、家长对小孩学习何等重视,整个社会都在重视学习,尊重知识。
在废墟上升旗,在帐篷里上课,艰苦环境下孜孜以求学习,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敬重吗?回头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学习态度? 睡觉? 玩手机? 吃东西? 不交作业?不理睬老师的课堂管理等等现象!
4.从自己的角度看,诸如此类的现象你认为:这是对自己负责吗?个人得到了什么?对将来有什么受益?集体受益吗?
5.从他人的角度看,与学生的行为要求协调吗?对得起辛劳的父母吗?这样做将学到什么?怎样去适应社会将来的需要?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素质?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怎么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路在脚下!在每一同学的脚下!为什么?你迟到、旷课――是因为你不想严刻要求自己!
你打架、破坏公物——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
你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喜欢你!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形象的话,请记住下面的方法:过去的事情不管怎样,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的行为如何才能变得更好!给人的印象变得更好!
班应该是:团结、合作;遵规、守纪;勤学、拼搏;谦虚、上进;是时代对我们素质的希望和要求。
第三部分:重温校规、班规(PPt展示问题,以小组竞答的方式开展)
班主任点评——班主任进行对班级整体情况点评。
班主任点评内容
1、正面进行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的关系教育。
2、认识不雅行为,对自己他人集体的影响。
3、希望学生能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4、认识到在学习、纪律上应该怎么做。
5、树立理想,学会做一个负责的人。
第四部分:为建立我们心中的理想“方圆”——郑重宣誓
班长:(领誓)
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不逃避责任的责任者。
我是一个责任者,
从今以后,我对我的作业负责,
我对我的上课负责任,
我对我的学习负责任,
我对我的行为负责任,
我对我的一切负责任。
请你郑重做出如下宣誓
我一定会准时上课、下课,不无故迟到、旷到;
我将充分信赖老师、信赖同学、信赖自己。
我尊重自己,并为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
我做一名终生求知者——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
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没有为成功付出足够的代价。
我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发誓: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宣誓人:)
班会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