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设备培训材料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简介1.烤烟的定义和作用2.烤烟烘烤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二、烤烟烘烤的基本流程1.烟叶的采摘与整理2.烟叶的烘烤设备与燃料3.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三、烤烟烘烤的关键技术1.烟叶烘烤的温度控制2.烟叶烘烤的湿度管理3.烟叶烘烤的翻烤技巧四、烤烟烘烤的质量评价与优化1.烟叶烘烤质量的评价标准2.烟叶烘烤质量的优化措施3.烟叶烘烤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五、烤烟烘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1.烤烟烘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现状2.烤烟烘烤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3.烤烟烘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全面介绍了烤烟烘烤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烤烟烘烤技术的发展、基本流程、关键技术、质量评价与优化以及应用与推广等内容。
烤烟是一种通过烘烤烟叶来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烟草加工方法。
烤烟烘烤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从传统的土法烘烤到现代的机械化烘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现代烤烟烘烤技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烟草原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烤烟烘烤的基本流程包括烟叶的采摘与整理、烘烤设备与燃料的选择以及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
烟叶的采摘与整理要求严格,采摘时机、叶片完整性以及整理过程中的损伤程度都会影响烘烤效果。
烘烤设备与燃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烘烤效果、燃料成本以及环保要求。
烟叶烘烤的具体步骤包括点燃燃料、预热烤房、摊放烟叶、开始烘烤、翻烤以及冷却等环节。
烟叶烘烤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管理和翻烤技巧。
温度控制要根据烟叶的品种、部位以及烘烤阶段进行调整,湿度管理要保证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湿度适宜,翻烤技巧要注意翻烤的时机和力度,以保证烟叶受热均匀。
烟叶烘烤的质量评价与优化是提高烘烤效益的关键。
烟叶烘烤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烟叶的颜色、质地、香气和口感等方面。
烟叶烘烤质量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设定烘烤参数、选用优质的烘烤燃料、加强烘烤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培训等。
针对烘烤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烤焦、烤烂、颜色不均等,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烟草烘烤培训课件

➢ 酶促棕色化反应 酶促棕色化反应只能在烟叶调制过程中发生,且是
在烟叶处于生命活动状态下进行,其发生程度将直接影响 烟叶的烘烤质量。 ➢ 非酶棕色化反应
非酶棕色化反应的发生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因此 在烟叶的调制、复烤、发酵或陈化、卷烟的烘焙等加工过 程,以及卷烟的燃吸过程中均可发生。
41
➢棕色化反应的发生过程
脱 水 干 燥
干烟叶
温度+水分
酶
温度+通风
变色速度:
烟叶烘烤模式
干燥速度:
调制措施的实质在于合理的调控烟叶的变色速度和 干燥速度,使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进行,以适应烟叶烘烤 过程的要求。
23
烘烤过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1. 淀粉含量大幅度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大大增加 2. 总氮、蛋白质、烟碱等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明显增
❖ 协议签订。 烟农专业合作社与烟叶工作站签订专业化烘烤服务协议, 与生产主体签订服务合同,内容涉及包括服务对象、地点、 方式、人员、收费标准、结算方式与时间、赔偿标准、双 方职责、违约责任等内容。张榜公示服务协议,接受监督。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结构图
烟叶的成熟采收
❖ 幼叶生长期:合成大于分解 ❖ 旺盛生长期:合成大于分解 ❖ 生理成熟期:合成=分解 ❖ 衰老期(工艺成熟期):分解大于合成
❖气候对烘烤特性的影响
多雨(湿热)条件下生长成熟的下部叶,淀粉含量 少,叶片薄,干物质少,含水量大、组织疏松、保水 力差。烘烤时失水和变黄速度快,难定色
干旱条件下生长成熟的烟叶,生长速度慢,叶片变 厚,叶色较淡,一般是叶组织致密,含水量少、保水 能力强、失水较慢,变黄慢而不均匀。表现为淀粉含 量高、烤后烟叶质量不理想。
10 2021/1/12
《烟叶烘烤培训》课件

《烟叶烘烤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烟叶烘烤技术概述•烟叶采收与烘烤前的准备•烟叶烘烤技术实践•烟叶烘烤质量控制与评估•烟叶烘烤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01烟叶烘烤技术概述1烟叶烘烤技术的意义与价值23通过烘烤技术,可以改善烟叶的色泽、香气和口感,提高其品质和可用性,增加烟农的收益。
提高烟叶品质和可用性烟叶是卷烟工业的重要原料,烘烤技术的改进可以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品质和口感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适应市场需求烟叶烘烤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农业现代化传统烘烤方法传统的烟叶烘烤方法主要依靠自然气候和人工操作,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保证烟叶品质的稳定性。
烟叶烘烤技术的发展历程热风循环烘烤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热风循环烘烤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
密集烘烤技术近年来,密集烘烤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通过提高烟叶的密度和均匀度,更好地利用热能和水汽,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
烘烤原理烟叶烘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破坏烟叶中的酶活性,促进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从而改善烟叶的品质和可用性。
温度控制在烘烤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不同温度下,烟叶会发生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其品质和口感。
一般来说,低温可以促进烟叶变黄,高温可以促进烟叶干燥。
湿度控制湿度也是烘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会导致烟叶霉变,湿度过低则会使烟叶过度干燥。
一般来说,烘烤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利于烟叶内部的水分蒸发和外部水分的补充。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保证烘烤环境的重要措施。
在烘烤过程中,需要定期通风换气,以促进烟叶内部的水分蒸发和外部水分的补充,同时也可以避免烟叶霉变和其他病害的发生。
烟叶烘烤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要点0102030402烟叶采收与烘烤前的准备烟叶的成熟度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过熟或未熟都会对烟叶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优质烟叶烘烤技术培训资料

优质烟叶烘烤技术培训资料烟叶烘烤是将烟叶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性状充分显露和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同时也是我市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技术瓶颈之一。
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前烟叶烘烤的迫切任务不仅仅要将烟叶“烤干、烤黄”,还应在烘烤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促使烟叶后熟,将烟叶“烤鲜、烤熟、烤香”,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改善其内在品质。
1.正常成熟采收烟叶烘烤技术及操作要点1.1 烟叶成熟采收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程的技术重心,只有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平衡,才能适时表现出成熟特征,使烟叶烤后能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内在品质。
对于生长正常的烟田,一般采取外观特征结合叶龄判断烟叶成熟度;为提高中、上部烟叶成熟度,要求推行“两停一烤法”;要尽量减少采收次数,每次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采收3-4片,以控制在5次左右采收结束。
下部叶:一般在栽后60天左右,叶色稍退绿即可采收,成熟度档次欠熟至适熟。
中部叶:待下部叶采收结束后停7—10天采收,采收时烟叶青黄各半,叶脉发白,叶面有均匀浅色黄斑,成熟度档次适熟至完熟。
上部叶:中部叶采收结束后停10—15天采收,采收时叶色以黄为主,有明显黄斑,主脉全变白,支脉有2/3以上变白,有勾尖焦边现象,成熟档次完成至适熟。
顶部4-6片可采叶要求推行一次性充分成熟采收。
烟叶采收及注意事项(1)采收烟叶时依成熟度不同自下而上逐片采收,切实做到不采生、不丢熟、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2)采收时间宜在早上或上午进行,以利于识别成熟度。
如烟叶成熟期遇雨返青,应等其重新呈现成熟特征时再采收。
1.2 装烟上炕技术鲜烟叶分级:从田间采收的鲜烟叶,可分为不熟、欠熟、适熟、完熟和过熟五个档次,必须先按成熟度档次进行分类,然后绑竿和上炕,要求同一竿烟叶成熟度档次基本一致。
绑竿:要求每束烟叶2-3片,叶背相靠,束间距2—3cm;其中散叶堆积式烤房不需绑竿,烤霸一般使用烟夹夹烟。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

烤烟烘烤技术参考书摘要: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2.烤房搭建3.烘烤设备4.烘烤工艺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2.温度控制3.湿度控制4.通风管理四、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1.加强烘烤技术培训2.引进新型烘烤设备3.创新烘烤工艺4.精细化管理五、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烤烟烘烤技术是一门关乎烟草产业的重要技术。
在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烘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将从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烤烟烘烤技术要点、提高烤烟烘烤质量的方法以及烤烟烘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烤烟烘烤技术概述烤烟烘烤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方法对烟叶进行烘烤处理,使其水分含量、化学成分和品质达到最佳状态。
烤烟烘烤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以保证烟叶烘烤的质量。
二、烤烟烘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烟叶分级:烟叶分级是烘烤前的重要准备工作。
根据烟叶的部位、颜色、质地和叶片大小进行分级,有利于确保烘烤效果的均匀性。
2.烤房搭建:烤房的搭建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顺畅。
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结构建造,并在墙体和屋顶铺设隔热材料。
3.烘烤设备:烘烤设备主要包括烤烟炉、热风炉、烟叶分级台、烟叶输送设备等。
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烘烤设备有助于提高烘烤效率和质量。
4.烘烤工艺:烘烤工艺是烤烟烘烤技术的核心。
合理的烘烤工艺应根据烟叶品种、气候条件、设备状况等因素制定,包括烘烤温度、湿度、通风时间等参数。
三、烤烟烘烤技术要点1.开机前检查:确保电压、设备外观、温度传感器等各项指标正常,以避免烘烤过程中出现问题。
2.温度控制:烘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遵循“先高后低,中间稳”的原则。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烟叶烘烤质量。
3.湿度控制:合理调整湿度,保证烟叶水分挥发均衡。
湿度控制要结合温度、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通风管理:通风是烘烤过程中调节温度、湿度的重要手段。
职业烟农烘烤培训

(2) 定色阶段
定色前期(鬼门关)
干球温度先以2~3小时/℃的速度升至46℃~48℃(下部叶46℃, 中上部叶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稳温时间18小时以 上,使全炉烟叶主脉变白、叶片半干,允许顶台主脉略青。
定色后期
以2~3小时/℃的速度升至54℃~55℃,湿球温度38~39℃, 稳温12小时以上,全炉达到叶片干燥,大卷筒。
分类编烟,分类装烟; 稀编密装,满装满烤。
正确挂置温湿度传感器 将温湿度 传感器包裹湿球探头的纱布清洗干 净,瓶子内装满洁净的水,盖紧瓶 盖。检查不漏水和纱布完全湿润正 常上水后,将传感器无误悬挂在装 烟室顶台和底台前1/3(距隔热墙 2m)位置,保持传感器底座高于叶 尖10~15cm
(三)密集烤房烘烤关键技术
1. 下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为 浅绿色,稍微显 现落黄,主脉发 白,茎叶角度增 大,采摘声音清 脆、断面整齐、 不带茎皮。
2. 中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为 黄绿色,叶面2/3 以上落黄,主脉发 白,叶尖、叶缘呈 黄色,叶面时有黄 色成熟斑,茎叶角 度变大,不带茎皮。
3. 上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 为黄色,叶面充 分落黄、发皱、 成熟斑明显,叶 尖下垂,叶面曲 皱,茎叶角度明
✓ 温湿度自控仪调整主控制温湿度传感
器,并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
✓ 控制仪表一直长鸣报警,应及时检查助燃 风机、排湿风门、传感器等是否连接正常 或损坏。
✓ 控制仪主机不能正常显示与控制,且短时 无法修复。冷风进风门可根据湿球温度高 低手动控制补风门开度,间歇性开启鼓风 机助燃。
✓ 保险管烧坏。控制箱中一般有备有保险管, 更换保险管即可。
在花枝开放占全 田的50%以上时
(三)烘烤的保障-烤房
烤烟烘烤技术员培训计划

烤烟烘烤技术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烤烟烘烤技术员是烤烟生产中的重要岗位,负责烟叶的烘烤处理工作。
他们需要掌握烤烟烘烤工艺及技术、设备操作和维护、安全生产等知识,提高烘烤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为了满足烤烟企业人才需求,提升员工素质,现制定培训计划,帮助烤烟烘烤技术员提升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训内容1. 烤烟烘烤工艺及技术(1)烤烟烘烤原理(2)烤烟烘烤工艺流程(3)烤烟烘烤参数控制(4)烤烟烘烤质量检测2. 设备操作和维护(1)烤烟烘烤设备及仪器的认识(2)烟叶烘烤机操作(3)设备故障排除和维护3. 安全生产(1)烘烤工作安全操作规程(2)事故应急处置(3)职业健康保护4. 烤烟烘烤管理(1)烤烟烘烤生产计划编制(2)工艺流程改进和优化(3)质量管理及检验三、培训方式1. 课堂培训通过专业讲师授课,传授烤烟烘烤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烤烟烘烤工艺及技术、设备操作和维护、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
2. 实际操作演练在烟叶加工车间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让学员亲身参与烘烤工艺操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现场观摩学习组织学员到一线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让学员近距离接触现实工作环境,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运作。
四、培训对象1. 成为烤烟烘烤技术员的培训生2. 烤烟烘烤车间相关管理人员3. 烤烟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五、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周期,一般为1-2个月。
课堂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保证培训效果。
六、培训考核1. 考试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通过正式评定学员的培训成绩。
2. 指导作业实训过程中,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观察学员的实际操作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和评价。
3. 学员评价学员对培训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为培训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七、培训后续1. 资格认证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烤烟烘烤技术员培训证书。
烟叶烘烤特性及特殊烟叶烘烤技术培训

铜仁市烟草公司
2014年6月25日
2014-7-31
培 训 内 容
一、烟叶烘烤特性
二、特殊烟叶烘烤
2014-7-31
一、烟叶烘烤特性
2014-7-31
烘烤特性的概念: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特 性、失水特性以及二者的协调性。包括易烤性和 耐烤性两个方面。 易烤性:指烟叶变黄与脱水的难易与快慢。易于 变黄与脱水,变黄快、脱水快的烟叶易烤性好。 变黄慢、脱水慢的烟叶易烤性差。
秋后烟叶田间生长状况
秋后烟叶田间生长状况
秋后烟叶田间生长状况
秋后烟叶烘烤工艺技术
定义:中秋节后,因气温快速下降,日平均气温在 17℃以下,烟叶因低温而冻害。 烘烤特性:烟叶干物质积累较多,结构水含量较高, 自由水较少,组织较为紧密,细胞膜脆性增加,韧性减 少,烟叶烘烤过程中棕色化反应大量发生,变黄容易, 定色难;烟叶在通风排湿过程中,杂色烟叶大量产生。 烘烤对策:“低温慢变黄,低湿慢干叶”;保湿变 黄、充分凋萎、高温定色、低湿干筋。
脱肥早衰烟叶烘烤工艺技术关键
1、正常变黄 干球温度:37~42℃; 湿球温度:36~38℃。
2、正常凋萎 干球温度:43~48℃; 湿球温度:37~39℃。
脱肥早衰烟叶烘烤工艺技术关键
3、正常定色 干球温度:52~53℃; 湿球温度:39~40℃。
4、正常干筋 干球温度:67~68℃; 湿球温度:40~42℃。
旱烘烟叶烘烤工艺技术关键
1、保湿变黄 干球温度:36~42℃; 湿球温度:36~38℃。
2、充分凋萎 干球温度:43~49℃; 湿球温度:36~38℃。
旱烘烟叶烘烤工艺技术关键
3、高温脱水 干球温度:54~55℃; 湿球温度:36~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4
当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时, 烟叶不再吸收较多的热量,同时叶片收缩 后相互之间间隙增大,便于热气流上升, 冷气团则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气流自然上
升。
第二章
25
烟 叶 间 隙 增 大
第二章 26
第二章
27
干筋期烤房内温湿度分布:
•
自下而上,温度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升高。
第二章
28
8
9
排气口
烟囱
排出烤房内湿气
排出烟气,拔气助燃
第二章
8
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
以贵州研制的EB-I型气流下降式为例
烤房的外部特征:房顶无天窗,无安全观 察窗,烟囱被排湿套管所包围。排湿套管 包围于烟囱并与烤房内排湿主沟相连,烤 房比较低矮(如图) 烤房的内部结构(如图)
第二章
9
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
2.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的特点
1. 2. 3. 4. 5. 6. 烤房气流方向较有规律 装烟室地面没有火管,装卸烟比较方便 装烟室内温湿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小 利用烟气余热排湿 排湿效果较差 空间利用率低
第二章
34
普通烤房的基本结构
由房体、通风排湿系统和供热系统三 大部分组成
第二章
35
普通烤房内部 构造
第二章
36
一、房体:包括墙体、门窗、房顶、挂烟设备
门:是装、卸烟和操作人员进出烤房的通道 墙体:起围护、承重的作用,也是通风、排湿系统的组成部分 窗(观察窗):包括以下三中 1) 火管安全观察窗:用于观察火管是否破裂、倒塌,上面有无 落叶,以免发生火灾 2) 温湿度观察窗(烘烤进度观察窗):主要用于烘烤过程中观 察干、湿球温度及底棚和二棚烟叶变化 3) 上层烟叶变化观察窗(烟叶干燥检查窗):主要用于观察烤 房内部上层烟叶变化情况 4. 挂烟设备: 1) 竿挂烘烤 2) 索挂烘烤 5. 房顶(保温天棚):有平顶和起脊两种 1. 2. 3.
•
气流下降式
1) 烤房处于密闭状态:烤房内部气流进行内循环, 自上而下温度递减、湿度递增 2) 烤房处于通风状态:有两条循环路线,一条是开 放式排湿外循环,一条是封闭式内循环。气流仍 是自上而下温度递减、湿度递增
第二章 20
(一)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 • 1.烤房在密闭状态温湿度分布 底棚烟叶的环境温度 比二棚高2-3℃,相对 湿度低20%,二棚比三 棚高1-2℃,相对湿度 低5%-10%,三棚以上 温湿度基本相同。
烟叶烘烤设备
用于烘烤烟叶的专用设备,通常称烤房
第二章
1
烤烟调制设备的发展
• 普通烤房的演变 明火加热→火管加热 • 普通烤房的改革
第二章
2
烤房的分类
• .根据通风性质可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类 • 根据烤房内气流方向可分为气流上升式、气流 下降式和少量气流平移式,发达国家使用较多的 是密集烤房 其中气流上升式烤房根据烤房的结构又分 为普通卧式火炉、立式火炉、蜂窝煤烤房和热 风循环烤房等。目前,我国使用的几乎都是自 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也称普通烤房,使用效 果较好的是普通烤房部分热风循环配合蜂窝煤 炉或立式炉烤房.同时,密集烤房也开始在一些 烟区推广.
第二章
10
气流运动和 通风排湿是 自上而下
第二章
11
(二) 气 流 下
降
式 烤
房
第二章
12
排 湿 地 沟
第二章
13
气流下降式
烤房
第二章
14
火管
隔热墙 烟梁
第二章
15
隔 热 墙
第二章
16
火 管
第二章
17
隔热墙
第二章
18
烤房的工作原理
• 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烤房的工作原理:
烤房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产生的“热压”; 室外风力对烤房作用形成的“风压”;
混合后一起上升。 (内循环)
• 。
第二章
32
(二)气流下降式烤房的 工作原理 • 烤房在密闭状态下 (内循环)
• 烤房在通风排湿状态下
(内循环、外循环)
第二章
33
烘烤设备的特点
1. 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的特点
1) 2) 3) 4) 热源下置 升温排湿快 造价较低 排湿期间烤房内存在一个冷气团,烤房中部烟叶较长处于高 温低湿环境中,在装烟过稠和烘烤不当情况下,烟叶会被 破坏。
第二章
29
气流下降式烤房工作原理
第二章
30
1.烤房处于密闭状态
首先火管附近的冷空气被火管加热成热空气,
在火管上空上升,遇到天花板时后向烤房中部 集中。然后向下蔓延进入烟层,加热烟叶,同
时吸收烟叶汽化的水分,热空气自身降温增湿
变重,继续在烟层中下降,进一步降温吸湿以
至下降到地面,最后经回风洞流回到火管底下,
7
自然通风烤房图示中的名称和作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火炉口 安全观察窗 温度观察窗 烤房门 地上进风洞 房顶 天窗顶 添加燃料、拔火、看火的通道 观察火管是否破裂,倒塌,火管上是否有落叶等 观察烤房内温湿度的变化 装烟、御烟的通道 调节烤房的温湿度 保温、保湿、防风、防雨 防风雨 作 用
再次被加热上升,重复上述运动。(内循环运 动)
第二章 31
2.烤房处于通风状态
• 自进风洞进入的冷空气被火管加热后,开始如上述一 样在烟层中做工—吸湿—降温—下降。 • 一部分下降到排湿地沟作用范围之内,便被吸入地沟, 通过排气管排到房外; (外循环) • 另一部分下降到排湿沟作用范围之外,又通过回风洞 回到火管处,重新被火管加热,与被加热的新鲜空气
• 气流下降式烤房的工作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19
烤房气流运动规律和温湿度分布状况
1) 气流上升式
1) 烤房处于密闭状态:此时火管传热方式主要是热 辐射,烤房内气流自下而上温度递减、湿度递增 2) 烤房处于通风状态:火管传热转为热对流为主 当冷气团存在时:下层温度高、湿度低;中层 温度最低而湿度最高;上层居中 当冷气团消失后:气流又自下而上温度递减而 湿度递增
第二章
21
定色期烤房内气流运动规律:
• 在烤房中部形成一个 低温高湿区——冷气团。
逆流
第二章
22
冷气团的形成 冷热气流 交汇处
冷 气 团
冷气流
热气流
第二章
23
(二)定色期温湿度分布呈现的规律是:
•底层烟叶处的环境温 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 •中层的温度最低,湿 度最高; •顶层的温湿度均居中。
第二章 3
烤房类型的识别
1. 气流上升式烤房
1) 烤房的外部特征:烤房较高,在房顶或屋脊处有 单独的排湿窗(天窗),与地洞配套使用,在烤 房外有单独的烟囱,与火炉、火管配套使用(如 图) 2) 烤房的内部结构(如图)
第二章
4
第二章
5
自然通风烤房外型图
第二章
6
自然 通风 气流 上升 烤房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