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3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动力学2A 一、选择题1. 水溶液反应 Hg 22+ + Tl 3+ ─→ 2Hg 2+ + Tl + 的速率方程为r = k [Hg 22+][Tl 3+]/[Hg 2+]。

以下关于反应总级数 n 的意见哪个对? ( ) (A) n = 1 (B) n = 2 (C) n = 3 (D) 无 n 可言 2.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 ( )(A) 0.3×10-6 s (B) 2.5 min (C) 5580 a (D) 4.5×109 a3. 某反应物反应掉 7/8 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是: ( )(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1-1 级对峙反应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 ( ) (A) t = ln12k k (B) t =11221ln kk k k - (C) t =1121212ln k k k k k +- (D) 112121ln k t k k k k =+- 5. 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 )(A) 2 倍 (B) 5 倍 (C) 10 倍 (D) 20 倍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 ·mol -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 4.5% (B) 90% (C) 11% (D) 50% 7. 均相反应 A + Bk 1C +D , A + Bk 2E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C]/∆[E]=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下述哪个是其充要条件? ( )(A) (1),(2) 都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B) 反应前 C ,E 浓度为零 (C) (1),(2) 的反应物同是 A ,B (D) (1),(2) 反应总级数相等8. 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A) p A - p B (B) p - 2p A (C) p - p B (D) 2(p - p A ) - p B 9.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0. 某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mol ·dm -3·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 )A B k1k 2(A) 2 级 (B) 1 级 (C) 0 级 (D) 3 级 11. 反应速率的简单碰撞理论中引入了概率因子P ,可表示为反应截面与碰撞截面之比(σ r /σ AB ),于是 ( )(A) P >1 (B) P <1 (C) P =1 (D) 不一定二、填空题12.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 50%,75%,87.5% 所需时间分别为 t 12,2t 12,3t 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级数为 _______ 。

厦大物理化学-动力学3

厦大物理化学-动力学3

September 23, 2009
1
8.7 基元反应和复合反应
基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对峙反应 平行反应 连续反应 稳态近似法 速控步和平衡假设 可变级数的反应
2
基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基元反应 总包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分子数
质量作用定律
3
目的和要求
本节要求主要了解基元反应、总包反应和反应 机理的基本概念,区别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A→B→C
− k1 k2
从(1)式得
d[A]
dt d[B]
= k1 [A]
= k1 [A]−k2 [B] = k2 [B]
20
平行反应(Parallel or Side Reaction)
相同反应物同时进行若干个不同的反应称
为平行反应。
这种情况在有机反应中较多,通常将生成期 望产物的一个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 总的反应速率等于所有平行反应速率之和。
平行反应的级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前者数学处理较为简单。
21
[B]/[C] = k1/k2
从[A]~ t 测量得到k1+k2, 从产物之比得到k1/k2,k1, k2可容易求得。 23
具有相同级数的平行反应的特点
k1
B C D
d[A] - = (k1+ k2 + k3) [A]n = k表[A]n dt
A
k2 k3
(1)k表 = k1+ k2 + k3 = ∑ki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动力学 Kinetics 3
Chinese Class (Class 1-4, Chemistry 2007)
Dr. Zhimin Fang (方智敏)

物理化学 动力学习题

物理化学 动力学习题

云南师范大学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物理化学(2) 第十一、十二章试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2、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3、某反应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4、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65%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5、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1,当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A) 4.5% (B) 90% (C) 11% (D) 50%6、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7、1-1 级对峙反应由纯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A 和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k2) ( )(A) t = ln(k1/k2) (B) t =1/(k1 - k2) × ln(k1/k2)(C) t = 1/(k1 + k2) × ln[2k1/(k1 - k2)] (D) t = 1/(k1 + k2) × ln[k1/(k1 - k2)]8.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9.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 s,初始浓度为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600 s,此反应为: (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10.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1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86580 s (B) 900 s (C) 1800 s (D) 13000 s12、2M → P 为二级反应,若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dm-3,反应 1 h后,M 的浓度减少1/2,则反应 2 h后,M 的浓度是: ( )(A) 1/4 mol·dm-3 (B) 1/3 mol·dm-3 (C) 1/6 mol·dm-3 (D) 缺少k值无法计算13、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的反应机理是: O3→ O⋅ + O2 (1) O⋅ + O3→ 2O2 (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14、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A) 升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C) 反应温度不变 (D) 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力学1A一、选择题1. 连串反应A k1B k2 C 其中k1= 0.1 min-1,k2= 0.2 min-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A,且浓度为1 mol·dm-3,则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2. 平行反应A k1 B (1);A k2 D (2),其反应(1)和(2)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120 kJ·mol-1,E2为80 kJ·mol-1,则当在1000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A) k1/k2= 8.138×10-3(B) k1/k2= 1.228×102(C) k1/k2= 1.55×10-5(D) k1/k2= 6.47×1043. 如果臭氧(O3) 分解反应2O3→3O2的反应机理是:O3→O + O2(1)O + O3→2O2(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而言可能是:( )(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1.5 级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 如果反应2A + 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d c A /d t = - d c B /d t = 12d c D /d 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6.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 )(A) kp H 23 p N 2(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7.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 (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 8.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dm-30.05 mol·dm-336对于反应X + 2Y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A) 对X 和Y 均为一级(B) 对X 一级,对Y 零级(C) 对X 二级,对Y 为一级(D) 对X 四级,对Y 为二级9.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 )(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0. 关于反应速率理论中概率因子P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与≠S m有关(B) P体现空间位置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P与反应物分子间相对碰撞能有关(D) P值大多数<1,但也有>1的二、填空题12. 60Co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其半衰期为5.26 a (年), 则其蜕变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购得该同位素20 mg, 10 a后剩余______________ mg。

物理化学动力学测试卷

物理化学动力学测试卷


得此结论的理由是 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2.对峙反应 A
B,其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r 正=k1[A]
;逆
反应的速率为: r 逆=k-1[B] ,该对峙反应的净速率可表示为: r= r 正-r 逆
=k1[A]- k-1[B]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k1[A]- k-1[B] 或 k1/ k-1 = [B]/ [A] =K
1
《动力学部分》题库及题解
一、填空题:
1.何为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反应速率只与浓度有关,且组分级数和反应总级数
为零或正整数 ,某反应 A+B=P 为基元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二级 ,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r=k[A][B]
,得此关系
的理由是 基元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该反应的分子数为: 二
反应是……( D)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零级反应
D.3/2 级反应
∵3/2 级反应的 t = 2/k([A]01/2-[A]1/2/[A]01/2[A]1/2) t1/t 2=2.22≈2
10、若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k,则此反应为……(C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是:测 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 k ,作 lnk~1/T 关系图,通过斜率求
得活化能。
4.某气体反应 A+B—→3C 的速率方程为 r ==kCαACβB,为确定α、β值在常温 下进行实验,当初始压力为 PA,0=102Pa,PB,0=105Pa 时,作反应的 lnPA~t(时间) 图为一直线,当初始压力为 PA,0= PB,0=5×102Pa 时,仍作反应的 lnPA~t 图仍为一 直线,则α= 1 ,β= 0 。(lnc~t 成直线关系的是一级反应)

物理化学动力学习题

物理化学动力学习题

师大学 2017-2018学年上学期物理化学(2) 第十一、十二章试卷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学号:一.单选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2、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3、某反应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4、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65%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5、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1,当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A) 4.5% (B) 90% (C) 11% (D) 50%6、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7、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k2) ( )(A) t = ln(k1/k2) (B) t =1/(k1 - k2) × ln(k1/k2)(C) t = 1/(k1 + k2) × ln[2k1/(k1 - k2)] (D) t = 1/(k1 + k2) × ln[k1/(k1 - k2)]8.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 (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9.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360 s,初始浓度为0. mol·dm-3时,半衰期为600 s,此反应为: (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10.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1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86580 s (B) 900 s (C)0 s (D) 13000 s12、2M → P 为二级反应,若 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dm-3,反应1 h后,M 的浓度减少 1/2,则反应 2 h后,M 的浓度是: ( )(A) 1/4 mol·dm-3 (B) 1/3 mol·dm-3 (C) 1/6 mol·dm-3 (D) 缺少k值无法计算13、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的反应机理是: O3→ O⋅ + O2 (1) O⋅ + O3→ 2O2 (2)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而言可能是: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14、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A) 升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C) 反应温度不变 (D) 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物理化学练习题化学动力学与反应速率的实验计算与分析

物理化学练习题化学动力学与反应速率的实验计算与分析

物理化学练习题化学动力学与反应速率的实验计算与分析在物理化学中,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分支学科。

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转化为产物的程度。

本文将通过实验计算与分析的方式,探讨化学动力学与反应速率的相关内容。

1. 实验准备在进行化学动力学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和药品:- 反应容器:选择合适的容器如烧杯、烧瓶等- 实验药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反应物和催化剂- 称量仪器:如电子称、天平等- 试剂瓶:用于准确倒取实验药品- 洗涤瓶:用于反应容器的清洗- 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2. 实验步骤根据所选择的反应,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1) 准备反应容器,并用洗涤瓶彻底清洗干净。

2) 使用试剂瓶准确称量反应物和催化剂,按照实验方案添加到反应容器中。

3) 记录下开始反应的时间。

4) 根据实验设计,依次取样并记录样品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5) 实验结束后,倒掉反应液,彻底清洗反应容器。

3.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绘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1) 绘制曲线将实验所得的浓度数据绘制成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浓度。

根据曲线的形态,可以初步得出反应速率的一些特征。

2)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根据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常用的方法有:- 初始速率法:在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变化较小,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 半衰期法:通过观察反应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 差速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各时间点的平均反应速率,从而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4.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反应速率常数的结果。

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讨论,探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化学动力学的实验计算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并为实际化学反应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八章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八章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八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八章化学动力学(2)练习题一、判断题:1.碰撞理论成功处之一,是从微观上揭示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本质。

2.确切地说:“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次数增大,反应速度也增大”。

3.过渡状态理论成功之处,只要知道活化络合物的结构,就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k。

4.选择一种催化剂,可以使Δr G m> 0的反应得以进行。

5.多相催化一般都在界面上进行。

6.光化学反应的初级阶段A + hv-→P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7.酸碱催化的特征是反应中有酸或碱存在。

8.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所有性质都不改变。

9.按照光化当量定律,在整个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因此只能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

10.光化学反应可以使Δr G m> 0 的反应自发进行。

二、单选题:1.微观可逆性原则不适用的反应是:(A) H2 + I2 = 2HI ; (B) Cl· + Cl· = Cl2;(C) 蔗糖 + H2O = C6H12O6(果糖) + C6H12O6(葡萄糖) ;(D) CH3COOC2H5 + OH-=CH3COO-+ C2H5OH 。

2.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其阈能为40 kJ·mol-1,有效碰撞分数是6 × 10-4,该反应进行的温度是:(A) 649K ;(B) 921K ;(C) 268K ;(D) 1202K 。

3.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其阈能为50.0 kJ·mol-1,反应在400K时进行,该反应的活化焓≠∆mrH为:(A) 46.674 kJ·mol-1;(B) 48.337 kJ·mol-1;(C) 45.012 kJ·mol-1;(D) 43.349 kJ·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动力学试卷3一、选择题( 共16题26分)1. 2 分(6453)6453除多光子吸收外,一般引起化学反应的光谱,其波长范围应是:(A) 可见光(400 - 800 nm) 及紫外光(150 - 400 nm)(B) X射线(5 - 10-4 nm)(C) 远红外射线(D) 微波及无线电波2. 2 分(6181)6181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据A(TST)=(k B T/h)[q≠/(q A q B)] 计算A时,q≠为(A) f t3f r2f v3(B) f t3f r2f v4(C) f t3f r3f v3(D) f t3f r3f v23. 2 分(6104)6104在过渡态理论的速率方程中,因数RT /Lh或k B T/h对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

其值约为∶(A) 103 s-1(B) 1013 s(C) 1013 s-1(D) 103 s4. 2 分(6109)6109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f r= 10。

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T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A) 10-22k B T/h(B) 10-21k B T/h(C) 10-23k B T/h(D) 1023k B T/h5.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1) Br + Br →Br2(2) CH3CH2OH + CH3COOH →CH3CH2COOCH3+ H2O(3) CH4+ Br2→CH3Br + HBr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P的相对大小是∶(A) P(1) > P(2) > P(3)(B) P(1) > P(3) > P(2)(C) P(1) < P(2) < P(3)(D) P(1) < P(3) < P(2)6. D+B→产物,从各物理量均以基本单位计算所得之k N ,换算为以mol·dm-3为量纲的k c,它们的关系为:(A) k c =Lk N(B) k c=106L2(C) k c=103Lk N(D) k c=10-3Lk N7. 理想气体反应A + BC[ABC]≠→产物,若设E a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H m$表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RT(A) E a= ∆≠Hm$+ 2RT(B) E a= ∆≠Hm$+ 3RT(C) E a= ∆≠Hm$- 2RT(D) E a= ∆≠Hm8. 如果碰撞理论正确,则双分子气相反应的指前因子的数量级应当是:(A) 10-8 -10-9 dm3·mol-1·s-1(B) 1023 -1024 dm-3·s-1(C) 1010 -1011 dm3·mol-1·s-1(D) 1010-1011 dm-3·s-19.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之活化能E a和活化焓∆≠H m之间的关系是:(A) E a= ∆≠H m(B) E a= ∆≠H m-RT(C) E a= ∆≠H m+ RT(D) E a= ∆≠H m/ RT10.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 + O3→NO2+ O2NO2+ O →NO + O2在此机理中,NO 是:(A) 总反应的产物(B) 总反应的反应物(C) 催化剂(D) 上述都不是11. 自由基和自由原子与饱和分子间的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在:(A) 0 - 167kJ·mol-1之间(B) 167kJ·mol-1以上(C) 0 - 42kJ·mol-1之间(D) 0kJ·mol-112. 一级反应,反应物反应掉1/n所需要的时间是:(A) -0.6932/k(B) (2.303/k) lg[n/(n-1)](C) (2.303/k) lg n(D) (2.303/k) lg(1/n)13. 对于反应 A →产物,如果使起始浓度减小一半,其半衰期便缩短一半,则反应级数为:(A) 1 级(B) 2 级(C) 0 级(D) 1.5 级14. 一级反应的浓度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是:(A) c A~t(B) ln c A~t(C) 1/c A~t(D) 以上均不成立15.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A) 比较小(B) 167kJ·mol-1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D) 400kJ·mol-1以上16. 对于基元反应NO2+ NO3→NO + O2+ NO2,可作断论:(A) 一定是二级反应(B) 一定不是二级反应(C) 一定是双分子反应(D) 一定不是双分子反应二、填空题( 共12题24分)17. 2A+B=2C 已知反应某一瞬间, r A=12.72 mol·dm-3·h-1, 则r B=, r C=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下列反应历程中(P 是最终产物,C 是活性中间物)A +B k1C (1)C k2A +B (2)C k3P (3)如果k2>> k3,则生成P 的速率方程d[P]/d t = 。

19. 一般情况下, 连续反应的决速步是。

20. N2O5分解反应2N2O5──→4NO2+O2 在T, p一定时, 测得d[O2]/d t =(1.5×10-4 s-1)[N2O5], 反应单向进行基本能完全, 则该反应的半寿期t1/2 = _______________ s。

21. 反应2N2O5─→4NO2+ O2 在328 K时,O2(g)的生成速率为0.75×10-4 mol·dm-3·s-1。

如其间任一中间物浓度极低, 难以测出, 则该反应的总包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dm-3·s-1, N2O5之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mol·dm-3·s-1,NO2之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dm-3·s-1。

22. 一级反应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某化学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33.3%,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

23. 2 分(5212)5212分别用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反应A+3B=2C 的反应速率, 并写出它们间关系为:。

24. 2 分(5673)5673N2O5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在288 K时,为9.67×10-6 s-1, E a=100.7 kJ·mol-1,338 K时,速率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 分(5674)5674在基元反应中, 实验活化能E a的物理意义。

26. 2 分(5207)5207气相基元反应2A k1B 在一恒容的容器中进行,p0为A 的初始压力, p t为时间t时反应体系总压,此反应速率方程d p t/ d t = 。

27. 2 分(5454)5454某一级反应, 反应物质的1%发生变化需要1 s, 要使反应物质的99%发生变化,需要时间为。

28. 2 分(5629)5629对起始只有反应物的平行反应:A k1BA k 2 C 当反应级数相同时, 且[B]0 ,[C]0均为零时, 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5题 50分 )29. 10 分 (5794)5794反应2NO 2 + O 2 11k k -2NO 2 的反应速率常数如下:k 1=6.63×105(600 K), 6.52×105(645 K) mol -2·dm 6·s -1k -1=83.9 (600 K), 407 (645 K) mol -1·dm 3·s -1试求正逆反应活化能、两个温度下平衡常数以及600 K 时恒容反应热。

30. 10 分 (5722)5722N 2O 均相分解反应 2N 2O → 2N 2+ O 2 ,等温下测得 t 12∝ 1/p 0 (p 0为初始压力)数据如下:T /K p 0/p ∃ t 12/s967 0.387 1520 1085 0.454 53(1) 试求反应级数及 967 K 时之速率常数 k C (浓度以 mol ·dm -3表示)(2) t 12时,混合物中 N 2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 求反应之活化能 E a31. 用胶体银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的反应为一级反应, 今 用50 dm 3过氧化氢水溶液 (如果其中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标准状态 下氧12.81dm 3), 问若再多产生12.00 dm 3标准状态下的氧, 还需多长时间?32. 10 分 (6125)6125对于乙酰胆碱及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298 K 下实验测得其活化焓分别为 48.5 kJ ·mol -1、49.0 kJ ·mol -1,活化熵分别为 -85.8 J ·K -1·mol -1、-109.6 J ·K -1·mol -1。

试问何者水解速率更大?大多少倍?由此可说明什么问题?33. 在 671 – 768 K 之间,C 2H 5Cl 气相分解反应 (C 2H 5Cl → C 2H 4+ HCl) 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k (s -1) 和温度 (T ) 的关系式为:lg(k /s -1) = -13290/(T /K) + 14.6(1) 求 E a 和 A(2) 在 700 K 时,将 C 2H 5Cl 通入一反应器中 (C 2H 5Cl 的起始压力为26664.5 Pa) ,反应开始后,反应器中压力增大,问需多少时间,反应器中 压力变为 46 662.8 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