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活动总结方案.doc

合集下载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底蕴。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节日,我园特地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端午节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子互动、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刻感受端午节的氛围,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相关的文化元素。

二、活动筹备与实施1. 活动筹备:在活动筹备阶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时间表,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我们联系了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同时,对活动场地进行了精心布置,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 活动实施:(1)端午节知识讲座:邀请了专业的老师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和相关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包粽子活动:组织了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包粽子。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粽子,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龙舟比赛:通过模拟龙舟比赛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端午文化展览:展示了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实物和艺术作品,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5)亲子游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如投掷粽子游戏、拼图比赛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端午节的氛围。

三、活动效果与反馈1.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同时,活动也促进了孩子们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反馈意见:通过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我们发现大家对本次活动都表示满意。

家长们认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孩子们也表示,活动非常有趣,希望以后还能参加类似的活动。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本次幼儿园端午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活动组织方面,部分环节的协调不够紧密,导致部分活动进行得不够顺利。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7篇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7篇

端午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7篇篇1一、活动背景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为了丰富幼儿园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进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端午节的习俗和乐趣。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端午节当天地点:幼儿园操场及室内活动室四、活动内容1. 端午节故事讲述在活动开始,我们邀请了一位老师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还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端午节手工制作接着,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端午节手工制作活动。

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龙舟、粽子等端午节特色物品。

通过亲手制作,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3. 端午节亲子游戏在手工制作活动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一场端午节亲子游戏。

游戏包括“赛龙舟”、“拔河比赛”等,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参与,共同感受端午节的欢乐氛围。

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增进了与家长之间的感情,还体验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4. 端午节美食分享在活动的最后,我们邀请孩子们带来自己制作的粽子或购买的美味粽子,与大家一同分享。

在美食的诱惑下,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品尝美味的粽子。

通过美食分享,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社交能力,还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五、活动总结与反思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

同时,通过亲子互动和美食分享,孩子们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增进。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继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篇2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的工作总结5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的工作总结5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的工作总结5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为了激发幼儿园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我们特地策划了一场以“欢乐端午,传承文化”为主题的幼儿园端午节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环节,帮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同时增进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活动内容与实施1. 端午节知识讲座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老师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民俗故事,使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手工制作粽子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粽子。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包粽子的技巧,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亲子共同参与,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

3. 端午文化展览我们布置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展览区,展示与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实物和手工制品,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节日氛围。

4. 龙舟竞赛游戏我们模拟龙舟竞赛的场景,组织孩子们进行龙舟接力游戏。

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 端午诗词朗诵通过组织孩子们朗诵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端午节的诗意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三、活动效果与收获1. 文化传承效果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文化,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综合素质提升活动中的手工制作、龙舟竞赛游戏等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工能力、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亲子关系加强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

四、活动反思与改进1. 活动组织方面活动过程中,部分环节衔接不够流畅,需要进一步优化活动流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宣传方面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只有部分家长参与了活动。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家园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7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为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节日,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幼儿园端午节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1. 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相关知识。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体验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色活动。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一)端午知识讲座我们邀请专业的老师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文化。

通过图片、故事和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端午节。

(二)粽子制作我们准备了糯米、红枣、绿豆等原料,让孩子们亲手制作粽子。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跟着家长一起动手包粽子,体验传统手艺的乐趣。

同时,我们也向孩子们介绍粽子的制作过程及其象征意义。

(三)赛龙舟游戏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赛龙舟的乐趣,我们组织了龙舟比赛游戏。

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每组轮流划船前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比赛。

这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赛龙舟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端午节主题绘画比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还组织了端午节主题绘画比赛。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端午节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形象。

通过这次比赛,孩子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才华,还加深了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

三、活动效果与收获本次幼儿园端午节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孩子们通过活动,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还亲手制作了粽子、体验了赛龙舟的乐趣。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的游戏和绘画比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家长们也积极参与,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四、活动反思与改进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活动组织方面,部分环节的安排不够紧凑,导致部分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其次,在资源准备方面,部分材料准备不足,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幼儿园组织端午节活动总结6篇

幼儿园组织端午节活动总结6篇

幼儿园组织端午节活动总结6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丰富幼儿园孩子们的节日体验,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我们幼儿园特别组织了端午节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文化,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1. 端午节知识讲座活动开始前,我们组织了一场生动的端午节知识讲座。

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此外,还介绍了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以及挂艾叶、赛龙舟等习俗。

2. 手工制作粽子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端午节的氛围,我们组织了手工制作粽子活动。

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粽子。

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粽子的技巧,还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3. 亲子包粽子比赛为了让活动更加有趣,我们还组织了亲子包粽子比赛。

比赛中,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协作,比拼包粽子的速度和技巧。

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端午节主题游戏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游戏,如赛龙舟游戏、挂艾叶比赛等。

这些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能,又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成果与收获1. 传统文化认知提升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知道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还了解了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食物和物品。

2.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手工制作粽子、亲子包粽子比赛以及端午节主题游戏等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3. 亲子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与,不仅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

4. 活动组织成果显著此次活动组织顺利,各个环节紧凑有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支持度高,活动氛围热烈。

四、反思与改进1. 活动准备此次活动准备充分,但在部分材料准备上仍需优化,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参与。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5篇第1篇示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幼儿了解和体验这个传统节日,我园在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以下是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目的:1. 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

2. 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活动内容:1. 知识普及环节:在活动开始前,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2. 手工制作环节:让幼儿利用纸张、剪刀、颜料等材料制作粽子、艾草等端午节传统元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游戏互动环节:组织幼儿参与包粽子、爬绳子、赛龙舟等多种端午节传统游戏,培养其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 美食分享环节:让幼儿家长准备端午节特色美食,如粽子、艾草饼等,与幼儿一起品尝,增进家园互动。

5. 舞蹈表演环节:安排幼儿表演端午节主题舞蹈,展示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三、活动效果:1. 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增进了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手工制作和游戏互动,幼儿培养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3. 美食分享和舞蹈表演环节,增进了家园互动,促进了师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活动结束后,幼儿们纷纷表示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还促进了其全面素质的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能继续举办这样有意义又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2000字】第2篇示例: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幼儿园中班级中,我们也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不仅参与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还学习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7篇第1篇示例: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端午节,又称龙舟节、五月节、重五节、端阳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园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

一、准备工作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精心策划了活动方案,确定了活动内容和流程。

老师们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活动物资的采购、会场的布置、活动宣传等工作。

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的龙舟表演队伍和传统文化老师来到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和讲解。

二、活动内容在端午节当天,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老师们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他们了解、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

随后,我们组织了龙舟模型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的小龙舟,并进行比赛。

孩子们在比赛中展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我们还组织了粽子DIY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体验传统的端午节食俗。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团结协作、独立自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端午节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中,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了活泼可爱的一面。

家长们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次端午节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家园合作的水平。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成长机会,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00字】第2篇示例: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总结报告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等,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小结(5篇)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小结(5篇)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小结(5篇)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小结篇1“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青,糯米香;挂菖蒲,带香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风俗,xx镇中心幼儿园xx路分园近日开展了“喜迎端午,粽情欢乐”端午节主题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说端午”、“唱端午”、“画端午”、“编蛋袋”、“包粽子”“品尝粽子”6个环节,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

活动一:《说端午》本次主题活动,老师首先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们说说、商量他们所了解端午节的风俗,让孩子情愿说、喜爱说,培育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力量。

活动二:《唱端午》孩子们通过观看端午的视频、故事,学唱端午儿歌、诗歌,感悟悠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专心体验端午这一传统节日蕴含的意义。

活动三:《画端午》中班的孩子们开展了“画龙舟”活动,老师启发、鼓舞孩子们大胆地表达和创作,一幅幅颜色艳丽、样子各异的龙舟呈现出来。

活动四:《编蛋袋》端午节编蛋袋、挂蛋袋是我们的民间风俗,老师向孩子介绍了编制蛋袋的材料,逐步讲解编制步骤,孩子们互相合作,一人双手拿线一人编织,一个个美丽的蛋袋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得以诞生,孩子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活动五:《包粽子》本次《包粽子》活动还招募了两名家长志愿者当助教,两名家长助教向孩子们展现了包粽子的技巧,现场给孩子们展现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孩子们奇怪专注地仿照着包起了粽子,一双双小手“劳碌”地穿梭在一张张翠绿的粽叶间,紧接着一个个小粽子也脱颖而出。

活动六:《品尝粽子》浓浓的节日气氛在园内停留,孩子们跟同伴讲解并描述着自己包粽子的过程,共享着自己包粽子胜利时的喜悦,虽然粽子没有家长助教包得那么美丽,但那是孩子们亲自制作而成的粽子,品尝的时候更是别有一番味道。

随着本次“喜迎端午。

粽情欢乐”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从开头感知端午、走进端午,最终品尝端午,使整个主题活动妙趣横生,不仅让孩子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与风俗,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佳节悠久的文化气息,提前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轻松、开心而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

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目标: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一)知识分享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置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附:家长通知条儿歌资料活动教案温馨提示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各位家长:首先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其次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五彩线等过节物品。

感受节日气氛。

第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谢谢家长的配合,并提前祝愿小朋友、家长端午节快乐!五道江幼儿园2015年6月13日儿歌资料:1.(小小班)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2.(小班)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小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4.(中班)“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5、(大班)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6、(大班、学前)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7、(学前)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

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二、活动准备:1、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带五彩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若干,五彩线若干。

3、准备有关端午节的录像三、活动过程:1、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教师补充)3、讲述屈原的故事,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5、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6、观看有关端午节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附:屈原简介端午节由来及风俗的资料屈原简介屈原,汉族,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生,战国末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是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他是楚国贵族。

早年受信任,为左徒。

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

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

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中的一颗明星,在无尽的暗夜中,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此说: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

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

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佩香囊带五彩绳的习俗!端午节人们佩香囊和戴五彩绳,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五彩绳则是用各种色彩的绳子编成手链!我们通化地区还有用芨芨草染指甲和早上用露水洗脸的习俗。

包粽子活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我们开展“快乐端午粽飘香”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包粽子的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活动时间:8:30---11:00活动目标:1.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2、乐于参加包粽子、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包粽子的糯米、苇叶、绑粽子的绳、装米的盆(4个)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致开场辞: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二、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包粽子三、将包好的粽子交给伙房蒸煮四、品尝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新意之处: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